第二章 重逢 (一)

花褪殘紅青杏小。

一雙晚歸的燕子,在屋檐下忙忙碌碌,時而銜泥補巢,時而低聲私語。

天已經暖起來了,空氣裡透着新雨後淡淡的花香。微風輕拂,吹動蟬翼般的紗窗。印在紗窗上的影子立刻搖曳了起來,影影綽綽,彷彿一簇翠竹,佇立於寂靜的水畔。

“小蟲子,這麼好的天氣不去外邊走走,整日悶在樓裡繡嫁衣麼?”寂靜與寧謐,瞬間被玩笑聲給打破。有團大紅色的影子拔地而起,於半空中輕巧地彎了下腰,單手推開二樓的紗窗,飄然而入。

“啊,大姐,你又翻窗子!我這裡又不是沒有門?下次再這樣,我就去告訴咱娘!”二樓中臨窗做針線的常婉瑩被嚇了一跳,站起身,迅速將手裡竹繃子藏在背後,紅着臉抗議。

一身紅衣,性子也像火炭般熾烈的常婉淑卻毫不在乎,伸出一隻手,探向自家妹妹的背後,“還真是在繡嫁衣啊!趕緊給我瞅瞅,繡的是鴛鴦還是並蒂蓮花?”

“你才急着繡嫁衣呢!”常婉瑩側身閃避,動作宛若一隻受驚的梅花鹿般靈活,“要嫁也是你先!我只是閒着沒事兒幹,繡只帕子打發光陰。別搶,再搶我就去告訴姐夫!你訂親時,媒人拿給他娘看的繡活,全是從翠錦坊買來的。你,你那雙手只會舞槍弄棒!”

常婉淑張牙舞爪,餓虎撲食般追着自家妹妹蹦來跳去,“告去,告去,告去。我還怕了他家退婚不成?!亂世中能娶到我這種能上馬掄刀的媳婦,是你姐夫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真給她娶個立莫搖裙的病秧子,纔有他哭的時候!”(注1)

繡樓裡畢竟空間不夠寬闊,很快,常婉瑩就被堵在了角落裡,無法移動分毫。常婉淑則用自家腦門兒頂着妹妹的腦門兒,空出兩隻手來,抓緊繃子邊緣用力向外拉扯。“快給我看看,快給我看看麼!不然,今後無論聽到什麼消息,我都不來知會你。我那個妹夫……”

竹蔑綁成的繃子,怎麼可能受得了如此大的力,忽然“咔嚓”一聲,徹底散了架。兩根纖細的蔑條,直接將綢布刺了個對穿。

這下,常婉淑可傻了眼。將雙手半舉在空中,連連後退,“我,我不是故意的。小蟲兒,你別生氣!姐姐馬上出去買個新的來賠你。你把紙樣給我,我去翠錦坊找最好的繡娘重新繡了給你!”

“不過是個竹繃子罷了,又不值什麼錢!”常婉瑩先是愣了一小會兒,忽然搖頭而笑。“沒紙樣,我自己胡亂繡着玩的,你不用往心裡頭去!”

說着話,將繃子上被刺破了的繡件快速取了下來,先捲成條狀,然後又快速對摺,繫了幾個死疙瘩,順手丟到了牀頭。

常婉淑縱身追了幾步,終是覺得心裡有幾分內疚。轉過頭,訕訕地說道:“那我就賠你一匹蘇綢吧,想往上繡什麼,你儘管隨意。正好家裡的商號從江南進了新貨來,無論顏色和質地,都比去年的舊貨又好上了許多!”

常婉瑩不想讓姐姐難堪,想了想,笑着迴應:“那我可不客氣了!正好我想裁幾件新衣呢!光是一匹的話,顏色可能太單調了些。你不妨給多我買幾匹回來,每種顏色一件兒!”

“小奸商,你不去做生意可真屈才了!”常婉淑立刻大聲抗議,隨即,又無奈地攤手,“好吧,算便宜你了。誰讓我先弄壞了你的東西呢!我得走了,趁着天還沒黑派人去鋪子裡打個招呼。否則一旦今年的新綢賣斷了貨,可就又要被你壓在舌頭底下了!”

衝自家妹妹詭秘一笑,她邁步就朝門口走。這次,卻是溫良賢淑得很,每一步都只邁到寸許長短,半晌都未踏下樓梯。

“姐姐——!”明知道對方是故意在賣關子,常婉瑩卻無法讓自己拒絕上當。叫喊着追了過去,雙手抱住自家姐姐的肩膀,“我不要你賠了,不要你賠了還不行麼?你先別走,咱們姐妹好幾天沒坐在一起說話了。我這裡有剛剛買來的新茶,秋竹,趕緊給我阿姐煮一壺茶來!”

“哎——!”一直躲在樓梯口偷聽動靜的丫鬟秋竹,大聲答應着去準備茶湯。常婉瑩雙手抱着自家姐姐胳膊的輕輕搖了搖,繼續低聲挽留,“姐姐你請上坐,我最近得了一本唐傳奇,是關於平陽公主和駙馬柴紹的……”

“真的!”常婉淑立刻原形畢露,轉身抓住自家妹妹的胳膊,連聲催促,“在哪,在哪?趕緊拿來我看。你這妮子,有好東西也不早說,就知道藏着掖着!虧得我還費勁心力幫你打探寧子明那廝的消息!”

“你哪曾給我說話的機會?”常婉瑩看了她一眼,笑着反問。隨即轉身走向牀邊的櫃子,從裡面拿出一套精緻的繪本,雙手遞給自家姐姐。

常婉淑迫不及待伸手去搶,卻發現妹妹的手指遲遲不肯鬆開。想了想,搖頭而笑,“死妮子,心眼兒全長到這裡了。給你,錢貨兩清!”

說着話,快速從腰間摸出一份整整齊齊的信紙,狠狠地拍在繪本封面上。

常婉瑩立刻騰出一隻手,抓起信紙。然後將另外一隻手也鬆開,走到窗子旁,藉着外邊的日光默默而讀。

常婉淑則如獲至寶地捧起繪本,到窗子旁與她並肩而立。姐妹兩個一個紅得如同盛夏牡丹,一個淡若春柳,在瀲灩的夕照裡,相映成趣。

信紙上,是一段專門謄抄下來的邸報。裡邊所描述的內容,則爲半個多月前發生在邊塞小城易縣的一件壯舉。說當日有山賊邵勇,聚衆三千攻打縣城。守軍自認不敵,一鬨而散。城中士紳百姓爭相出奔,哭嚎聲不絕於道。危急時刻,忽然有一名叫做郭榮的富商挺身而出,大呼“殺賊衛家”。涿郡良家子趙元朗、太原鏢師鄭子明慨然從之。又有縣令何晨,聚集民壯差役鏢師百餘人,持械聚集於市,準備與城俱亡。大夥佩服郭榮義薄雲天,乃推其爲帥。郭榮見賊軍勢大,便與趙元朗、鄭子明三人,策馬直取賊酋。縣令何晨帶領衆鏢師、差役、民壯緊隨其後。羣賊氣奪,紛紛走避。三人透陣而過,再帶衆鏢師民壯轉身殺回,如是者三。賊軍大潰,其酋邵勇被柴榮追上當場陣斬,餘者或死或降,全軍盡沒……

看着看着,常婉瑩的眉頭就蹙在了一起。但是很快,她的嘴角處,便又浮現了笑意。隱隱還帶着幾分自豪,幾分讚賞。

常婉淑從繪本上擡起眼皮,偷偷看了看她,隨即輕輕撇嘴:“那廝,從來就不是個安生的!阿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朝廷暫時忘了他。他可好,生怕別人想不起自己來,又跑去易縣出了個大風頭!”

“不是迫不得己麼?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闔城百姓被山賊屠戮?!”常婉瑩立刻睜圓了眼睛,大聲辯護,“況且他報的又不是本名。鄭子明,鄭子明,天底下姓鄭的人那麼多,誰還能聯繫到他頭上?!”

“你倒是跟他一樣想得簡單!”常婉淑撇了撇嘴,滿臉不屑,“改個名字別人就不知道他是石小寶了,那以後江洋大盜全都改個名字算了,官差就是迎面遇見,也不上前盤問捉拿!”

“他救的是全城百姓,又不是殺人放火!”常婉瑩聽得大急,紅着臉跺腳,“你怎麼能把他與江洋大盜往一起了比?”

“汴梁城裡那位小皇帝,還有符老狼,高白馬,李豺狗他們,纔不會在乎死多少無辜百姓呢!把全易縣連同周圍十里八村的所有父老鄉親都加在一起,也比不得上他石小寶一個人重要。老百姓在那些人眼裡就像韭菜,割完了一茬還能再長一茬。而他,卻是闖出的名頭越響亮,越必須儘快除掉!”

“啊——!這,這……”常婉瑩急得眼睛通紅,咬了咬牙,起身就準備往樓下衝。常婉淑卻一把拉住了她,笑着數落:“喲!這會兒你着急了。剛纔是誰穩坐繡樓,就像女諸葛亮一般?晚啦!這是半個月前發生的事情,等你去了,黃花菜早就涼了。告訴你吧,這小子傻人有傻福……”

“姐姐——!你,你就知道欺負我!”常婉瑩這才察覺自己上當,抓住常婉淑的一隻胳膊,不停地來回搖晃。

“那小子,我真不知道到底哪點兒好,值得你如此待他?!”常婉淑伸出手指朝自家妹妹頭上戳了一記,滿臉溺愛,“你不用替他着急了,有人把這事兒給捂蓋住了。那個趙元朗,是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的兒子。祖父是涿州刺史趙敬,叔叔是吏部侍郎趙弘毅。那個富商郭榮更不得了,乃是樞密副使郭威的養子。郭、趙兩家聯手,將小胖子的真實身份硬是給瞞了過去。眼下朝廷只知道他是個給商隊做護衛謀生的刀客,還破格賞賜了他一個易縣丞的官銜,就等着接印上任呢!除了咱們和郭、趙兩家的有限幾個知情者外,其餘的人,根本不知道此鄭子明,就是當年的石延寶!”

注1:“立莫搖裙”,出自《女論語》,乃爲唐代宋氏姐妹所著,宣揚女性自我奴役。其中淑女的規範是“行莫回頭,語莫掀脣。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後世所謂“行不動裙”,便是出於此書。

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一章 家國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鹿鳴 (五)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一章 磨劍 (七)第十章 餘韻 (二)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一章 初見 (四)第六章 綢繆 (二)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三章 父子(九)第四章 歸來 (七)第四章 撲朔 (六)第六章 紅妝 (七)第六章 破繭 (一)第六章 紅妝(六)第一章 初見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七章 鹿鳴 (四)第九章 暗流 (三)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五章 求索 (一)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六章 紅妝(六)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二章 霜刃 (一)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三章 收穫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二章 霜刃 (七)第八章 雄關 (五)第六章 綢繆 (九)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 (一)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八章 人心 (十)第十章 宏圖 (一)第三章 颶風 (六)第六章 綢繆 (四)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七章 鹿鳴 (一)第二章 風雲 (二)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七章 塵緣 (七)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章 狂風 (五)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一章 傳說 (九)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五章 短歌 (七)第五章 草谷 (四)第七章 鹿鳴 (四)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四章 虎雛 (五)第一章 家國 (三)第八章 崢嶸 (八)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饕餮 (四)第七章 治河 (八)第四章 耕耘 (五)第六章 君王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一章 問道 (六)第六章 帝王 (六)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七章勁草 (七)第六章 綢繆 (九)第七章 塵緣 (二)第九章 長纓 (九)第七章 塵緣 (三)第五章 黃雀 (四)第十一章 三生 (二)
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一章 家國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鹿鳴 (五)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一章 磨劍 (七)第十章 餘韻 (二)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一章 初見 (四)第六章 綢繆 (二)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三章 父子(九)第四章 歸來 (七)第四章 撲朔 (六)第六章 紅妝 (七)第六章 破繭 (一)第六章 紅妝(六)第一章 初見 (五)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七章 鹿鳴 (四)第九章 暗流 (三)第五章 求索 (六)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五章 求索 (一)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六章 紅妝(六)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二章 蓬篙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二章 霜刃 (一)第十章 狂風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三章 收穫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二章 霜刃 (七)第八章 雄關 (五)第六章 綢繆 (九)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 (一)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八章 人心 (十)第十章 宏圖 (一)第三章 颶風 (六)第六章 綢繆 (四)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七章 鹿鳴 (一)第二章 風雲 (二)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七章 塵緣 (七)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章 狂風 (五)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一章 傳說 (九)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五章 短歌 (七)第五章 草谷 (四)第七章 鹿鳴 (四)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一章 問道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四章 虎雛 (五)第一章 家國 (三)第八章 崢嶸 (八)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饕餮 (四)第七章 治河 (八)第四章 耕耘 (五)第六章 君王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一章 問道 (六)第六章 帝王 (六)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七章勁草 (七)第六章 綢繆 (九)第七章 塵緣 (二)第九章 長纓 (九)第七章 塵緣 (三)第五章 黃雀 (四)第十一章 三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