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宏圖 (四)

“是!”衆將興奮地答應了一聲,各領本部兵馬,直奔胙城而去。整個戰鬥過程,都順利得出乎預料。沒陣亡一兵一卒,就將整座城池,控制在了神武禁衛軍的掌握之下。

不費一箭一矢就拿下胙城,當然令衆將興奮莫名。兵卒們的士氣,彷彿也瞬間提高了數倍。然而,樞密使王峻心裡,卻如同一拳砸在了棉花包上,空蕩蕩地好生難受。進了城中之後,對四周圍邀功請賞的面孔視而不見,稍作遲疑,就又向斥候們下達了繼續搜索敵軍蹤跡的命令。

“不用搜,肯定是去了滑州!”王健仗着跟王峻的關係近,不待斥候離開,就信心十足地做出判斷,“靈河鎮的城牆不到胙州的一半兒高,還沒護城河環繞。那豎子連胙城都不敢守,怎麼可能有膽子在靈河負隅頑抗?”

“那可不一定,靈河鎮往北就是靈河渡。見勢不妙,那豎子還可以登船,直接跑回河北!”樊愛能先前奉命阻截伏兵,結果連一個伏兵的影子都沒看到,心裡對柴榮好生不屑。聽王峻說得痛快,忍不住也跟着大聲嚷嚷。

“那豈不是把皇上的人都丟盡了?”

“不丟人,就丟命,是你,你選哪樣?”

“哈哈……”

“哈哈哈哈……”

衆將領一邊嚷嚷,一邊笑着搖頭。彷彿剛纔搶下的不是座空城,而是重兵把守的雄都一般。

聽到衆人忘乎所以地胡吹大氣,王峻心中愈發失落。然而,他卻理智地沒有出言去喝止。原因很簡單,連日來,衆人心裡所承受的壓力太大了,急需一個出口去發泄。如果胡吹幾句牛皮的機會都不給他們的話,說不定有人就會徹底垮掉,根本沒勇氣再去面對“叛軍”,更承受不了柴榮的全力一擊!

以三千破一萬,兩日之內連克四城。黃河沿岸不戰而降,京畿路數州聞風易幟。柴榮的這份戰績,實在太輝煌了,輝煌得令人需要仰視。輝煌得足以令人忘記,禁軍與“叛軍”之間,此刻還有超出十五倍的兵力落差。

“報,樞密使,各位將軍。”正當王峻聽得煩不勝煩的時候,一名負責搜索全城的王姓小將,氣喘吁吁地衝到帥旗下,雙手捧起一份告示,“末將在城內發現,發現廢太子的佈告。”

“一共發現了幾份,上面說了什麼?!”王峻神色微變,頓時懶得再理睬樊愛能等人的胡言亂語,上前數步,一邊接過告示,一邊大聲追問。

“很多,末將已經派人分頭去撕!”王姓小將想了想,猶豫着補充,“上面說,廢太子在上面說,他知道樞密遠道而來,特地騰空了胙城,給樞密使歇腳。如果樞密使想找他,儘管揮軍繼續向北去靈河鎮那邊。切莫惱羞成……,切莫拿,切莫傷害附近的平民百姓!”

“老夫用得到他!”王峻的臉色,再度變得鐵青。展開告示,迅速瀏覽。“豎子,就會收買人心!”

告示寫得很長,但用的卻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任何識字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讀懂上面所陳述的內容。柴榮想表達的主要意思,也的確如小將先前彙報,建議王峻將他與自己之間的爭鬥,保持在軍隊和朝堂,而不要波及普通百姓。否則,無論任何一方獲勝,國家都會元氣大傷,很難再擋得住契丹人的鐵蹄。

“小兔崽子想得倒美,用一紙文告騙咱們去靈河鎮,他好直接逃向滑州!樞密,請准許末將這就把他的頭顱給您砍下來!”還沒等王峻決定是否相信柴榮的話,神武禁衛左軍副都指揮使王健已經又扯開嗓子,大聲請纓。

“虛虛實實,這豎子,膽子只有兔子般大小。鬼花樣卻挺多!”

“剛纔誰說他會去靈河鎮來?要不咱們賭上一局?”

“這不是欲蓋彌彰麼?”

李岡、樊愛能等將領,也不相信柴榮真的如他留下的文告那樣,老老實實地在靈河鎮等着與大軍決戰。紛紛湊上前,七嘴八舌地嚷嚷。

誰料想,衆人的話,對大周樞密使王峻根本沒產生任何影響力。只見此人的臉色越來越青,越來越青,忽然,將手臂用力下揮,大聲吩咐,“來人,傳令下去,立刻整軍,前往靈河鎮!”

“樞密,小心……”衆將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愣,齊聲提醒。

兩軍交戰,講究的是兵不厭詐。哪有把自己行蹤,如實告訴對手的?並且是在彼此之間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除非,除非柴榮已經瘋了,或者自認爲勝券在握!

“老夫說整軍,立刻前往二十里外的靈河鎮,尋找叛軍決戰!”王峻對衆人的提醒充耳不聞,擡起頭,環視四周,大聲重複。

直覺告訴他,柴榮沒有說謊。此時此刻,小豎子就在靈河鎮。小豎子和他的那兩個結拜兄弟,都一樣的眼高於頂。騙大軍去靈河鎮兜個圈子,自己卻躲在滑州城內苟延殘喘之舉,他們三個不會做,也不屑去做!

果然,情況正如王峻所料。神武禁衛軍剛剛離開胙城五、六裡遠,先前被派出去的斥候,就飛一般的跑回來了數個,“報,樞密,東北方十里外,發現敵軍,規模不明!”

“東北方十里外,距離靈河鎮多遠!”王峻眉頭一跳,臉上瞬間涌起了幾分自傲。

他的判斷沒有錯,他這輩子很少出錯。無論是判斷敵情,還是判斷自己人。

“不,不到十里!”前來報信的斥候拉住坐騎,一邊喘息,一邊快速補充,“敵軍,敵軍好像是準備野戰,其餘弟兄,其餘弟兄們正在努力探明周圍的情況!”

“好,夠種!這纔沒辜負郭家雀兒的一心栽培!”王峻捏着拳頭揮舞了一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全軍加速前進,滅了豎子,今晚進靈河鎮擺宴慶功!”

“滅了豎子,擺宴慶功!”

“滅了豎子,擺宴慶功!”

……

四下裡,吶喊聲響做了一片。每一名將領臉上,都露出了幾分詭異的輕鬆!

終於要決戰了,大夥不用再每天擔驚受怕。是成是敗,今朝必見分曉!

“滅了豎子,擺宴慶功!”

“滅了豎子,擺宴慶功!”

……

興奮的口號聲中,五萬大軍緩緩加速,像一條飢腸轆轆的巨蟒般,迤邐朝着靈河鎮撲了過去。

他們道義上也許不佔上風,他們也許沒得到丁點兒民心。但是,他們此刻的規模,卻超出柴榮那邊十五倍。他們,即便用人堆,也能把“叛軍”活活碾成齏粉。

人在興奮當中,感覺不到時間變化。彷彿只過了短短半柱香功夫,衆人耳朵裡,隱隱已經聽見了黃河水的咆哮。緊跟着,就看到了七名自家斥候,被一百多名滄州遊騎尾隨追殺而至,一個個,渾身上下都血跡斑斑。

“可惡,居然以多欺少!”不待王峻下令,王健已經大喝一聲,帶着整整一個營的騎兵拍馬而出。轉眼間,就迎住了自家斥候。然後又咆哮一聲,羣狼般撲向了滄州遊騎。

帶隊追殺禁軍斥候的滄州遊騎小校見勢不妙,也不逞強,掏出銅哨子放在嘴裡用力吹了幾聲,撥馬轉身便走。仗着胯下馬快,數個呼吸之間,就脫離了王健等人的視線!

“膽小鬼,就會倚多爲勝!”王健自以爲得意,朝着地上啐了幾口,帶着麾下弟兄們“凱旋”而回。剛走到帥旗附近,正準備向自家族兄表功,忽然間,身背後卻又傳來了一陣清亮的嗩吶聲響。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一聲比一聲洪亮,一聲比一聲桀驁不馴!

是滄州軍,只有他們,才放棄了傳統的號角,在隊伍中採用嗩吶和銅哨子爲聯絡信號。只是,只是今天的嗩吶聲,怎麼如此宏大。聽起來根本不像是三千騎兵,而是憑空增加了數倍。除非,除非他們又在故弄玄虛!

憑藉武將的本能,王健敏銳地感覺到情況不妙。猛地坐直了身體,迅速回頭。只見不遠處暗黃色的大地上,有一支規模絕對不低於兩萬人的大軍緩緩開至。猩紅色的戰旗,迎風招展。如一團團跳動的火焰,令天地之間所有風物,剎那間頓失顏色!

“不可能!”他用力揉了幾下眼睛,定神再看。

火焰繼續在跳動,幾乎一眼望不到邊。的確,敵軍規模不是三千!而是憑空增加了十倍,甚至更多!

“說,滄州軍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怎麼會這麼多?你們,你們這羣廢物爲何不早來彙報!”下一個瞬間,樊愛能的聲音在他耳畔響起,憤怒中帶着絕望。

“滄州軍斥候,滄州軍斥候設下陷阱,圍殺我等。我等,我等,發覺不妙,分頭突圍,已經,已經來不及!”僥倖生存下來的幾個禁軍斥候們,喘息着辯解。唯恐說得遲了,稀裡糊塗地死在自己人手裡。

“別難爲他們了,是老夫一時失察,上了小豎子的當!”關鍵時刻,王峻倒是敢作敢當。先衝着樊愛能擺了擺手,然後和顏悅色地向斥候詢問,“爾等最後將敵情探明瞭麼?規模大概是多少?誰領的兵?從何處而來!”

“三,三萬,絕對不低於三萬!”斥候一邊繼續喘息,一邊盡職地彙報,字字宛若驚雷,“看認旗是鄭,鄭子明!肯定,肯定來自河,河上。我等,我等看到了,看到了許多,許多大船!”

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六章 疾風 (五)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人心 (十)第五章 迷離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十章 宏圖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二章 霜刃 (五)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二章 蓬篙 (六)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七章 治河 (五)第四章 耕耘 (五)第八章 人心 (七)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逝水 (七)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三章 颶風(七)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求索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饕餮 (六)第四章 歸來(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綢繆 (四)第八章 雄關 (四)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五章 迷離 (一)第二章 風雲 (十)第十章 易鼎 (九)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四章 饕餮 (二)第十章 宏圖 (三)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七章 國難 (一)第五章 求索 (八)第三章 颶風 (五)第七章 治河 (九)第十章 宏圖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六章 紅妝 (七)第九章 萍末 (八)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風雲 (九)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六章 紅妝(八)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七章 治河 (九)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一章 磨劍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二章 蓬篙 (二)第五章 逝水 (五)第九章 暗流 (八)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五章 逝水 (三)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虎雛 (九)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三章 颶風 (四)第一章 新春 (四)第六章 破繭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二章 謀殺 (一)第五章 迷離 (一)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謀殺 (六)
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六章 疾風 (五)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人心 (十)第五章 迷離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十章 宏圖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二章 霜刃 (五)第六章 紅妝 (二)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二章 蓬篙 (六)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七章 治河 (五)第四章 耕耘 (五)第八章 人心 (七)第二章 重逢 (四)第五章 逝水 (七)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三章 颶風(七)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求索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饕餮 (六)第四章 歸來(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綢繆 (四)第八章 雄關 (四)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一章 問道 (一)第五章 迷離 (一)第二章 風雲 (十)第十章 易鼎 (九)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四章 饕餮 (二)第十章 宏圖 (三)第四章 虎雛 (七)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七章 國難 (一)第五章 求索 (八)第三章 颶風 (五)第七章 治河 (九)第十章 宏圖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六章 紅妝 (七)第九章 萍末 (八)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風雲 (九)第十章 宏圖 (一)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六章 紅妝(八)第四章 耕耘 (五)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七章 治河 (九)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一章 磨劍 (二)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二章 蓬篙 (二)第五章 逝水 (五)第九章 暗流 (八)第十章 狂風 (二)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五章 逝水 (三)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虎雛 (九)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三章 颶風 (四)第一章 新春 (四)第六章 破繭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二章 謀殺 (一)第五章 迷離 (一)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謀殺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