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纓 (三)

“恭喜樞密使,帳下有如此少年,他日壯志必酬,九州必爲一統!”王峻忽然靈機一動,忽然躬身行禮,大聲道賀。

“恭喜樞密使,後繼有人,壯志必酬!”鄭仁誨、王殷、李洪義、郭崇等文武,也緊跟着躬身道賀,彷彿忽然看到了未來的金光大道一般。

雖然明白衆文武是在變着法子哄自己寬心,但是看着柴榮、鄭子明和趙匡胤等人年青且純淨的面孔,郭威依舊覺得老懷大慰。也迅收起腹內的諸多感慨,手拍桌案,大聲說道:“秀峰兄說得是,郭某這一代壯志未酬,但君貴他們卻已經長大成人,並且才能更勝郭某。咱們中原英雄一代比一代更強,早晚有一天,能封狼居胥,將契丹狗賊打得匹馬不敢南下!”

“父親大人過譽,兒惶恐莫名!”

“樞密使大人過獎了,末將不及大人分毫!”

“樞密使大人,我等不敢愧領……”

……

柴榮、鄭子明、趙匡胤、高懷德和符昭序聞聽,趕緊躬下身體表示謙虛。

“不是過譽,老夫像爾等這般年紀的時候,的確與爾等相去甚遠!”郭威大手輕擺,笑着補充,“好了,剛纔是老夫想多了,大兄,你立刻帶着這幾個晚輩去清點兵馬,準備輜重。明天一早,咱們分頭處罰,一北一南,老夫下月這時,在汴梁城外靜候大兄的佳音!”

幾句話,說得慷慨豪邁,且條理分明,一改先前頹廢姿態。鄭仁誨聽了,心中的擔憂頓時減輕了一大半兒,帶着柴榮、鄭子明和趙匡胤等人齊齊躬身施禮,然後告退而去。

既然後路已經有了具體人手去看顧,郭威也就不再猶豫,立刻抖擻精神,將調兵遣將的命令流水般的傳了下去,整頓大軍,準備踏上征程。

衆文武紛紛上前接令,然後相繼告退。不多時,中軍帳內,就剩下了幾個當值的衛士,和宣徽北院使王峻。郭威知道後者遲遲不肯離去,肯定是有話要單獨跟自己說。便衝着衛士揮揮手,笑着吩咐,“你們去給老夫和秀峰兄弄兩份茶點來,人老了,氣血一天不如一天,這肚皮,卻一天比一天見大,稍微乾點兒活就餓得難受。”

“是!”衆親衛追隨郭威日久,知道他是在給王峻遞臺階兒,齊齊答應一聲,轉身快步出帳。

“行了,秀峰兄,你今日有何高見教我?!”目送衆人的背影消失在門外,郭威衝着王峻微微一笑,低聲詢問。

“俗話說,將乃一軍之膽。這個時候,文仲可不能有絲毫的頹廢!”王峻也跟他不客氣,自己搬着胡凳上前,往郭威的對面一擺,擡腿坐上去,大聲說道。

知道對方是出於一番好心,郭威趕緊坐直了身體,拱手受教,“秀峰兄所言甚是,郭某剛纔失態了,今後必全力改之!”

“你明白就好,從獨領一軍之日起,你肩上所承擔的,就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王某,鄭兄,還有今天在場近半兒文武,既然唯你馬是瞻,便等同於把身家性命和前程都交到你的手上。你若平步青雲,我等自然跟着雞犬升天。你若被人所擒,我等也俱死無葬身之地!”王峻向來以魏徵自居,板着臉用力拍打桌案,繼續厲聲提醒。

“秀峰兄說得是,郭某改之,改之!”二人之間距離不到兩尺,郭威被噴了滿臉的吐沫星子,卻沒有勇氣擡手去擦。繼續抱拳於胸前,連連謝罪。

“你妻兒俱被昏君所害,心神一時失常,也在所難免!唉——”王峻的臉色,這才終於緩和了一些。嘆了口氣,冷笑着補充,“但今日除了無端地自怨自艾,還有一事,文仲你太欠考慮了。虧得高懷德和那符家無賴子也跳了出來攙和,才幸運地避免了大錯鑄成。”

“大錯?”郭威愣了愣,覺得自己有些追不上王峻的思路。當着那麼多文武,特別是並不完全對自己忠心的藩鎮面前,突然流露出了軟弱的一面,自己今天的有些舉動確非常不該。可在用兵的安排上,自己卻頭腦始終保持着清醒,怎麼差一點就鑄成了大錯?

“你現在還不明白,自己剛纔差一點兒就幹了什麼蠢事?”見他滿臉茫然模樣,王峻肚子裡頭剛剛落下的火頭,騰地一下又跳上了腦門,“我來問你,若是高懷德和符家子不主動請纓,你將以誰爲主帥抵禦遼軍?”

“當然是滄州防禦使鄭子明瞭?他去年憑着區區數千鄉勇,就將韓氏兄弟拖在了定州,數月無法寸進。今日危急關頭,他又主動請纓。無論是爲了用其才,還是嘉其勇,老夫都沒有讓他給君貴和元朗做副2的道理。”郭威被王峻的怒火燒得莫名其妙,側開臉朝旁邊躲了躲,笑着解釋。

“你莫非忘記了,那鄭子明是誰的兒子?”王峻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吐沫星子噴得太遠太密集了些,擡手在嘴上擦了擦,繼續大聲逼問。

“怎麼可能,他當初可是老夫一手護下來的。改姓爲鄭,不過是爲了讓,讓姓劉的小兔崽子安心!”郭威愣了愣,嘆息着搖頭。

他不好濫殺無辜,更相信有自己在,石重貴的後人便威脅不到大漢的江山社稷。所以當初才逆着劉承佑的性子,與常思兩個聯手保住了鄭子明的性命。然而,他當初卻萬萬未料到,改了姓氏的石延寶,的確沒有對大漢江山造成威脅,而自己,有朝一日卻要揮師直向汴梁。

“他昔日在定州力抗韓氏兄弟,已經打出了赫赫威名。如今又爲主帥去抵抗遼寇入侵。若是敗了,大軍後路便被遼寇所抄,士氣一落千丈,你我必將無處容身。若是僥倖獲勝,或者勉強維持個不勝不敗,文仲,不知道你打算以何酬其功?”

“當然,當然是兌現先前承諾,河北各鎮,任其挑選。或者直接讓他坐鎮鄴都,頂了老夫的天雄軍節度使!”郭威爲人光明磊落,崇倡言而有信。笑了笑,大聲迴應。

王峻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右手憤怒地拍打桌案,“二十歲不到,就得授天雄軍節度使。到他四十歲時,你將其置身何處?若是君貴的名聲不如他,本領也不如他,萬一有朝一日你駕鶴西去,君貴如何駕馭得了如此百戰名將?屆時,姓鄭的改姓歸宗,然後振臂一呼,你我穴中骸骨,又如何得以安生?!”

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黃雀 (七)第一章 家國 (四)第四章 答案 (五)第五章 短歌 (一)引子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新春 (三)第六章 疾風 (五)第三章 衆生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家國 (六)第二章 款曲 (一)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四章 歸來 (四)第七章 塵緣 (七)第二章 謀殺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七章 國難 (二)第二章 風雲 (九)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四章 歸來 (十)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三生 (六)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七章 治河 (七)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二章 風雲 (六)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二章 謀殺 (七)第四章 歸來 (三)第四章 歸來 (十)第四章 虎雛 (四)第十章 狂風 (三)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饕餮 (四)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章 奪帥 (三)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二章 風雲 (十)第三章 颶風 (十)第十章 宏圖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八章 崢嶸 (一)第六章 綢繆 (四)第九章 長纓 (七)第五章 短歌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傳說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一章 問道 (七)第一章 家國 (三)第八章 雄關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一章 傳說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四章 饕餮 (四)第九章 暗流 (一)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五章 黃雀 (一)第四章 歸來 (二)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五章 求索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八章 三生 (五)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五章 迷離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長纓 (七)第八章 崢嶸 (五)第五章 短歌 (六)第五章 求索 (八)第一章 家國 (三)第九章 萍末 (六)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章 奪帥 (二)
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黃雀 (七)第一章 家國 (四)第四章 答案 (五)第五章 短歌 (一)引子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新春 (三)第六章 疾風 (五)第三章 衆生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家國 (六)第二章 款曲 (一)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四章 歸來 (四)第七章 塵緣 (七)第二章 謀殺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七章 國難 (二)第二章 風雲 (九)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四章 歸來 (十)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三生 (六)第八章 崢嶸 (二)第七章 治河 (七)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二章 風雲 (六)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二章 謀殺 (七)第四章 歸來 (三)第四章 歸來 (十)第四章 虎雛 (四)第十章 狂風 (三)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饕餮 (四)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章 奪帥 (三)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二章 風雲 (十)第三章 颶風 (十)第十章 宏圖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八章 崢嶸 (一)第六章 綢繆 (四)第九章 長纓 (七)第五章 短歌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傳說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一章 問道 (七)第一章 家國 (三)第八章 雄關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一章 傳說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四章 饕餮 (四)第九章 暗流 (一)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五章 黃雀 (一)第四章 歸來 (二)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五章 求索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八章 三生 (五)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五章 迷離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餘韻 (一)第九章 長纓 (七)第八章 崢嶸 (五)第五章 短歌 (六)第五章 求索 (八)第一章 家國 (三)第九章 萍末 (六)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章 奪帥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