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霜刃 (三)

“你聽誰說的?你這癡肥的蠢貨,亂嚼什麼舌頭?!”吳若甫如同一隻被燒了屁股的野狗般跳了起來,擡手便是一個脖摟!神態舉止,絲毫不復平素做大當家時的沉穩。

寧彥章卻果斷向前邁了一大步,躲開了他的攻擊,直接走進了臨時中軍大帳,“大當家,吳將軍,我只是腦袋受過傷,卻不是傻子!”

“你——!”吳若甫兩眼寒光四射,方方正正的國字臉上,殺氣瀰漫。然而,沒等他繼續發作,迎面卻傳來了武英軍都指揮使韓樸的憤怒喝斥聲:“行了!吳指揮,不得對殿下無禮!”

隨即,主動向門口走了幾步,對着少年人長揖及地,“末將韓樸,見過鄭王殿下。此前不知殿下身份,多有怠慢,還請殿下恕末將失敬之罪!”

“鄭王?我.....?”雖然心裡已經隱約猜到一些端倪,寧彥章依舊被韓樸的舉動嚇了一大跳,再也顧不上質問對方爲何要借刀殺人。而是本能地側開身體,木然反問。

自打他從昏迷中醒來那天起,就不止一次被人誤認爲是鳳子龍孫。特別是五當家李鐵柺,多次因爲這個疑慮,試圖把他趕出山寨自生自滅,以免大夥兒捲入朝代更迭的漩渦中,無辜遭受池魚之殃。

結果就在今天,一心避禍的五當家李鐵柺,終究沒能逃脫死亡。而他,卻再度被扣上了一頂鄭王的帽子,避無可避。

“殿下不要驚慌,漢王和末將,都對殿下忠心耿耿!”根本不在乎少年人的反應,韓樸只顧弓着身體,大聲補充。“先前之所以不敢貿然相認,一來,是因爲身邊兵微將寡,怕護不得殿下的周全。二則,是怕萬一認錯,會讓有心人以此爲把柄構陷漢王。但末將卻從未曾置殿下的安危於不顧,當天晚上,就暗地裡叮囑過吳將軍,命令他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殿下的安全!”

“所以大當家纔打發我提前回了瓦崗寨?!”愣愣地側轉頭,寧彥章瞪圓了眼睛看向吳若甫,從後者臉上,他看不到任何屬於人類的表情,就像看到了鄉間小廟中拙劣的泥塑木雕。

“你今天特地派人保護我,也是爲此?”繼續轉頭,他又看了韓樸,看向中軍帳裡的其他人,從這些人臉上只看到了四個字,奇貨可居!

剎那間,便有無數畫面從少年人的眼前快速閃過,讓他感覺宛若白日做夢一般荒誕。

自己怎麼可能是鄭王?自己讀書時連正確斷句都做不到,跟甭說處理比讀書還複雜十倍的公務。自己對舞刀弄槍的興趣,也遠遠超過了讀書寫字。若說自己是哪個武將流落在外的後人,還有可能;若說自己是皇帝的兒子,天底下除了瞎子和聾子之外,誰敢相信?!

“你們弄錯了,真的弄錯了!韓都指揮使,各位將主。”用力晃了晃腦袋,寧彥章讓自己的目光重新恢復清明,重新看清楚眼前這些人的真實面孔,“我的確有一塊玉牌,上面刻着鄭字。但如果隨便拿出一塊玉牌來就能冒充皇親國戚的話,那天底下,不知道會....!”

“那殿下可記得自己究竟是誰?家住何處?”沒等他把話說完,都指揮使韓樸身邊,就有一個作書吏打扮的傢伙大聲反問。

“是啊!殿下莫非不信任我等,所以依舊拿失憶來搪塞?!”其他一衆武夫,也紛紛開口,彷彿都受到了莫大委屈一般。

“我,我不記得了!”寧彥章被問得眼前發黑,身體搖搖晃晃。剎那間,腦仁兒就像被撕裂了一般疼。“我不記得了!我真的不記得了!但這跟我是不是鄭王沒關係。在我記憶裡,根本沒有鄭王這一回事!我家肯定也不是皇宮!”

“這才恰恰證明了殿下的真實身份!”書吏打扮的人搖了搖手中缺了毛的扇子,一臉高深莫測。“事實上,陛下出獵塞外之前,並未封任何人做鄭王。”

“嗡!”寧彥章眼前又是一黑,滿臉難以置信。

‘既然沒有封任何人做鄭王,爾等非指認我做鄭王作甚?莫非就是圖個樂子,故意捉弄人麼?還好我剛纔沒上當!’

彷彿猜到了他心中所想,輕狂書吏又晃了晃扇子,繼續笑着補充,“陛下當時乃爲齊王,殿下生時,有巨星白日經天,禮天監曰,此乃帝星降世之相。而其時,高祖卻有意傳位於楚王。所以陛下爲了避禍,特地將幼子養在後族親貴之家.....”

緩緩向前走了一步,他身體猛然拔高,用自己的丹鳳眼正對上少年人茫然的眼睛,“高祖聞之,感於陛下之忠,特封殿下爲汝州刺史。後又轉封鄭州刺史,兼威信軍節度使。俱因年幼之故,由宦官代掌,並未就藩!後楚王不幸被叛逆所弒,而忠王年幼,高祖迫不得已,纔將皇位傳於陛下。陛下又念高祖撫育之恩,誓要將皇位再傳於忠王,所以未封兩位殿下爲王。但羣臣提起兩位殿下,皆以齊王,鄭王相稱!”(注1)

文縐縐的一番話,說得層次分明,證據確鑿。並且還帶着一股難以拒絕的磁性。寧彥章聽在耳朵裡,頓時就覺得精神一陣恍惚。隱隱地,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就是那個倒黴孩子,生下來就因爲要避嫌與親生父母分開,長大後又因爲還有一個比自己小很多的叔叔將來要繼承,繼續避嫌,始終不能被父母當作親生兒子看待......

但是很快,來自靈魂深處的劇烈痛楚,就讓他感覺天旋地轉。身體不由自主地打了個趔趄,眼神迅速與對方的眼神分開,所有虛幻的感覺瞬間支離破碎。

這廝會妖法!激靈靈打了個冷戰,寧彥章迅速意識到自己不小心中了陰招。雙手抱住自家腦袋,用力扭向旁邊,不肯繼續與書吏模樣的傢伙正眼相對,同時扯開嗓子大聲反駁,“你說得故事很好聽,但我真的不是鄭王,也不是什麼狗屁鄭州刺史!你說得這些都跟我沒關係,我雖然想不起來自己是誰,但肯定不姓石!”

“殿下豈能頹廢如斯?!”眼看着就要如願以償,卻沒想卻被少年人身上的頑疾給弄得功敗垂成,武英軍都指揮使韓樸大急。衝上前,抓住少年人的胳膊,用力搖晃,“如今天下板蕩,漢王正欲輔佐殿下重整河山。而殿下卻故意裝瘋賣傻,不肯坦誠相待。如此荒唐之舉,豈不是讓天下英雄寒心?!”

“我不是鄭王殿下,你弄錯了!”他如果不急,寧彥章也許還會懷疑自己有可能真的是什麼鄭王。然而見到他一幅氣急敗壞模樣,少年人反倒認定他的舉動定然包藏着禍心。雙臂猛地一用力,立刻從對方掌握中掙脫出來。然後順手向前一推,只聽“噗通”一聲,居然將韓大都指揮使,推了個仰面朝天!

“刷——!”周圍的一衆武將,誰也沒想到少年人的力氣能有如此之大,迅速抽出佩刀,從四面八方圍攏上前。只待武英軍都指揮使韓樸一聲令下,就將此人亂刃分屍。

“住手,你們要幹什麼!”關鍵時刻,韓重贇從外邊破門而入。包着鎧甲的胳膊迅速在身邊轉了個圈子,就把一干武夫們統統推離三尺開外。隨即,一邊彎腰攙扶自己的父親起身,一邊扭過頭,大聲對寧彥章喊道:“殿下,你腦袋受過傷,肯定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你仔細想想,再仔細想想,你以前生活的地方,是不是很華貴。是不是有很多女人和太監成天圍着你轉?!”

每問一句話,他的眼睛就用力猛眨一下,唯恐寧彥章繼續倔強到底,令雙方都無法收場。然而寧彥章卻不肯領情,將手朝身後一探,扯出先前從敵人屍體上撿回來的兩把小斧子,衝着衆人怒目而視,“我只是腦袋受過傷,卻不是傻子!誰也甭想逼着我冒充什麼鄭王。否則,大家就拼個魚死網破!”

說罷,兩把斧子狠狠撞在了一處,“噹啷”一聲,火星四濺。

這下,可讓韓樸和他手下的爪牙爲了難。有道是,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少年小肥此刻是既愣又不要命,倉促之間,卻是誰也拿他無可奈何。

“有話慢慢說,慢慢說。”那書吏模樣的傢伙心思轉得最快,第一個意識到不能繼續用強,擺擺手中扇子,低聲下氣地求肯,“殿下,不,壯士,你先把斧子收起來。各位將軍,也請稍安勿燥!”

“再說一遍,我不是什麼殿下!”寧彥章又將斧子用力相撞,同時拿眼角的餘光尋找突破口。中軍帳不大,但裡邊的人要麼是韓樸手下的將領,要麼是韓樸從太原帶來的親信,他根本找不到任何人幫忙,更沒多少機會直接殺出重圍。

“行,行,你不是,你說不是就不是!”書吏模樣的人怕他被逼急了,一斧頭先劈了韓樸,連忙點頭答應。隨即,又做了一個長揖,“在下郭允明,乃武英軍長史。祖籍河東,小字竇十。還請教壯士,尊姓大名?表字爲何?祖上仙居何處?”

“我?”寧彥章愣了愣,本能地想給對方一個答案。但是僅僅稍稍一去回憶,劇烈的疼痛就淹沒了他,令他再度兩眼發黑,身體也開始搖搖晃晃。

“哎呀,寧二當家,您怎麼來了!”就在此時,郭允明的聲音卻再度傳來,隱隱帶着幾分狂喜。

“二叔?”寧彥章掙扎着看向帳門,除了全身戒備的韓家侍衛之外,卻沒看到任何熟悉的身影。

隨即,又聽見一聲斷喝,“還不動手?!”。後頸處就狠狠捱了一下,“噗通”一聲,栽倒於塵埃!

注1:石重貴曾經有兩個封號,齊王,鄭王。作爲石敬瑭的侄兒,他原本沒機會繼承皇位。但石敬瑭的其他兒子,除了最小的一個石重睿之外,卻都慘遭橫死。所以他才得以即位。石重貴的兩個兒子,石延煦,石延寶。則被封爲齊州刺史,鄭州刺史。還沒來得及封王,後晉已經被契丹所滅。

第二章 謀殺 (六)第二章 重逢 (一)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二章 風雲 (五)第七章 勁草 (二)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三章 颶風 (六)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黃雀 (八)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一章 初見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君王 (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長纓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一章 家國 (六)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三生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六章 疾風 (五)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一章 新春 (二)第三章 衆生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八章 烏鵲 (九)第十章 宏圖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九章 暗流 (三)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一章 初見 (六)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八章 雄關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一章 家國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三章 颶風 (十)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章 易鼎 (三)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二章 重逢 (一)第二章 蓬篙 (十)第三章 衆生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四章 虎雛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一章 家國 (四)第七章勁草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八章 崢嶸 (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五章 草谷 (一)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二章 風雲 (七)第二章 謀殺 (二)第五章 草谷 (一)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五章 逝水 (五)第九章 長纓 (五)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三章 收穫 (六)第六章 君王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二章 風雲 (九)第六章 君王 (一)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六章 綢繆 (四)第十章 宏圖 (四)第七章 國難 (七)第八章 崢嶸 (七)第六章 破繭 (十)第五章 迷離 (五)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逝水 (七)
第二章 謀殺 (六)第二章 重逢 (一)第四章 饕餮 (一)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二章 風雲 (五)第七章 勁草 (二)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三章 颶風 (六)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黃雀 (八)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一章 初見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六章 君王 (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長纓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一章 家國 (六)第四章 耕耘 (六)第八章 三生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六章 疾風 (五)第八章 人心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一章 新春 (二)第三章 衆生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八章 烏鵲 (九)第十章 宏圖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九章 暗流 (三)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一章 初見 (六)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八章 雄關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一章 家國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三章 颶風 (十)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十章 易鼎 (三)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二章 重逢 (一)第二章 蓬篙 (十)第三章 衆生 (一)第十章 易鼎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四章 虎雛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一章 家國 (四)第七章勁草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八章 崢嶸 (一)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五章 草谷 (一)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二章 風雲 (七)第二章 謀殺 (二)第五章 草谷 (一)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暗流 (八)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五章 逝水 (五)第九章 長纓 (五)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三章 收穫 (六)第六章 君王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二章 風雲 (九)第六章 君王 (一)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六章 綢繆 (四)第十章 宏圖 (四)第七章 國難 (七)第八章 崢嶸 (七)第六章 破繭 (十)第五章 迷離 (五)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逝水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