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答案 (五)

“晚輩定不負您老所託!”柴榮、趙匡胤、韓晶三個紅着眼睛拱手,心中對石重貴這亡國之君除了同情之外,隱隱還涌起了幾分佩服。

認出了親生兒子之後,還可以在衆人面前裝做若無其事;成爲階下囚之後,還可以爲了親生兒子的安全而主動拒絕營救;喪失了所有權力之後,還可以冷靜地分析形勢,命令家人放棄東山再起的夢想。這些,都絕非尋常人所能做到!就是換了三人自己跟石重貴易位而處,恐怕在極短的時間內,也難做得如此心平氣和。

“父皇,我,我……”寧子明自己,卻無法像三位朋友一樣冷靜。他對當皇帝沒啥興趣,但他卻無法眼睜睜地看着父親在苦難裡煎熬。他記憶中也沒有什麼石家輝煌,可他卻無法繼續看着父親爲了一口吃食,像個下賤的戲子般,對着一羣看客強顏歡笑。他即便現在無法救父親離開,至少也要努力做一些事情,盡一份人子之責。他……

“別引起他人注意,爲父我說,你只管聽着!”沒等他將話說出口,石重貴輕輕皺了皺眉,低聲打斷,“逆賊安重榮當年有一句話,‘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寧有種耶?’那廝的話未必對,卻是亂世中的至理。張彥澤狗賊引契丹兵攻破汴梁之時,將忠於爲父的人和爲父身邊的親近侍衛、太監,屠戮殆盡。你我父子如今都是無根之木,所以,做皇帝這件事就不用再想了!除非你活得不耐煩了,或者想弄個大笑話出來給人看。”

這話,倒也說得合情合理,聞聽者,包括寧子明本人,都只能輕輕點頭。然而,石重貴接下來的話,卻令他們所有人如聞霹靂。

“即便爲父當年,其實也未必就那麼想當皇帝。但是,爲父如果不當皇帝,用不了幾年,爲父恐怕就會落到跟郭崇韜一樣的下場!你們兄弟倆個,恐怕也難逃死劫!無他,爲父當年手底下,可謂兵強馬壯,又曾有大功與國。而高祖的親生兒子石重睿,偏偏又年少闇弱,鎮不住朝堂。他登基後想要立威,借咱們一家的頭顱,最好用不過!”

用筷子夾了一份菜,他輕輕地放在寧子明面前,然後繼續嘆息着低語,“所以馮道老兒前來跟爲父商量,他想推爲父登基,不執行高祖的遺命之時,爲父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那老兒沒什麼好心眼兒,爲父如果拒絕了他,轉頭,他就會跟石重睿去商量如何對付爲父。爲父當了皇帝,好歹看在高祖的份上,不會殺重睿。而重睿當了皇帝,日後咱們全家老小除了造反之外,卻沒有第二條生路可走!”

寧子明不知道該怎樣接口,只能低着頭慢慢吃父親給自己夾的菜。柴榮、趙匡胤和韓晶,心神卻不知道忽然飛到了什麼地方,一個個停住筷子,若有所思。

“爲父今天跟你說這些,並非自我標榜,而是想告訴你,大晉國的江山社稷是否延續,跟你真的沒多大關係。”認真地看了一眼兒子的面容和吃菜時的模樣,石重貴笑了笑,低聲強調。“當皇帝這件事,其實很是無聊。表面上看一言九鼎,實際上,政令能出汴梁城,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另外!”迅速朝四下看了看,他加快說話的速度,“你並非我的親生,當年我班師回汴梁途中,在一座沒有人的破廟門口撿到的你。恰恰你孃親給我又生了個兒子,未足月而夭。我便命人撿回了你撫養,以慰其心。”

“啊——!”寧子明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望着石重貴,目瞪口呆。他不相信對方說的話,一個字都不會相信。對方之所以這樣說,肯定是爲了讓他今天毫無負擔地離開,讓他今後毫無負擔地活下去。而他,又怎麼能如此硬得下心腸?

“你坐下,已經有人過來了!”石重貴的臉上,卻不見絲毫的情緒波動。只是輕輕給他使了個眼色,低聲提醒。“不想給爲父和你招來禍端的話,就趕緊坐下。親生也好,非親生也罷,至少你是我養大這一條,無人能夠否認!”

“嗯!”寧子明低低地答應一聲,咬着牙落座。已經有人過來了,是先前安排酒席的大夥計,後邊還跟着一名契丹將軍。留給父子兩個的說話時間已經非常少,他沒有任何機會去爭辯。

“此事你的兩個舅舅張彥儒、彥斌也都知曉,他們二人一個致仕在家,一個於高行周帳下行走,此刻應該還活在世上。你若不信,自可私下裡找他們去求證。”又快速看了一眼四周,石重貴搶在外人趕來之前做最後的補充。

“孩兒,孩兒腦袋上受了重擊,雖然僥倖未死,卻忘了很多事情。根本記不得兩個舅舅長什麼模樣!”鬼使神差在,在心情幾度激盪之餘,寧子明竟忽然指了指自己的腦袋,低聲迴應。

石重貴的面孔猛地抽搐了一下,又迅速恢復的平靜,“契丹人要斬草除根,我早就聽說了!所以才慶幸,你我父子居然還能活着相見。至於你忘了前塵的事情,忘了也好。除了將你養大這一項外,石家沒給你任何東西。你根本沒必要記得太多!不說了,來人了!哈,衆愛卿,舉盞,飲盛!”

“飲盛!”柴榮、趙匡胤、韓晶三人迅速舉起酒盞,做談笑炎炎狀。

寧子明心裡頭,還有許多不甘,無數疑問,卻再也沒任何機會表達。只能陪着大夥舉起酒盞,給越走越近的大夥計完顏遂和其背後的契丹將領做戲欣賞。

那大夥計完顏遂原本滿臉焦灼,見了此景,全身上下頓時就是一鬆。其身後的契丹將軍見到石重貴和幾個客人飲酒作樂的模樣,也悄悄鬆了口氣。歪着腦袋朝衆人臉上掃了一圈兒,隨即故作嚴肅地問道:“本將聽聞,幾位是從歐古妮部來的。不知道哪位是蕭公子?可否把腰牌再給本將一看?”

注1:郭崇韜,李存勖麾下的大將,文武雙全。因爲功勞太大,被李存勖懷疑,找藉口杖斃。

第七章 國難 (四)第二章 謀殺 (一)第三章 收穫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三章 父子 (十)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三章 耕耘 (三)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三章 衆生(二)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款曲 (八)第十章 易鼎 (一)第四章 歸來 (九)第六章 帝王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四章 虎雛 (四)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六章 帝王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九章 長纓 (三)第六章 綢繆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三章 收穫 (一)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七章 鹿鳴 (二)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虎雛 (二)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六章 破繭 (六)第六章 君王 (七)第六章 紅妝 (九)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風雲 (五)第一章 家國 (三)第五章 求索 (八)第九章 奪帥 (六)第一章 磨劍 (一)第四章 撲朔 (七)第一章 磨劍 (六)第三章 衆生(二)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三章 抉擇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四章 撲朔 (六)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四章 歸來 (十)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五章 逝水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三章 收穫 (七)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五章 草谷 (二)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宏圖 (三)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五章 黃雀 (一)第一章 家國 (六)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二章 風雲 (三)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六章 紅妝 (五)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崢嶸 (十)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七章 勁草 (一)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五章 逝水 (一)第九章 暗流 (一)
第七章 國難 (四)第二章 謀殺 (一)第三章 收穫 (四)第十章 宏圖 (二)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三章 父子 (十)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三章 耕耘 (三)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三章 衆生(二)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款曲 (八)第十章 易鼎 (一)第四章 歸來 (九)第六章 帝王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四章 虎雛 (四)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六章 帝王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九章 長纓 (三)第六章 綢繆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三章 收穫 (一)第二章 風雲 (八)第五章 逝水 (二)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七章 鹿鳴 (二)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虎雛 (二)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一章 磨劍 (二)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六章 破繭 (六)第六章 君王 (七)第六章 紅妝 (九)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六章 綢繆 (八)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風雲 (五)第一章 家國 (三)第五章 求索 (八)第九章 奪帥 (六)第一章 磨劍 (一)第四章 撲朔 (七)第一章 磨劍 (六)第三章 衆生(二)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三章 抉擇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六章 君王 (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四章 撲朔 (六)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四章 歸來 (十)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五章 逝水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三章 收穫 (七)第五章 草谷 (四)第五章 草谷 (二)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十章 易鼎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宏圖 (三)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七章 國難 (五)第五章 黃雀 (一)第一章 家國 (六)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一章 磨劍 (一)第二章 風雲 (三)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六章 紅妝 (五)第十章 奪帥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崢嶸 (十)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七章 勁草 (一)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五章 逝水 (一)第九章 暗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