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歸來 (四)

“的的,的的,的的,的的……”急促的馬蹄聲,敲破了黎明時分的寂靜。

一個三十餘騎兵和百十匹戰馬組成隊伍,穿出樹林,帶着濃厚的血腥氣在綠色草地上呼嘯而過。

馬背上,除了精疲力竭的石重貴之外,其餘每個人,都神采奕奕。雖然,他們的鎧甲和戰靴上,沾滿了暗綠色的草屑和淡紅色的征塵。

“籲!”鄭子明猛地拉了下繮繩,胯下鐵驊騮吃痛,藉着慣性又衝出了四五丈遠,才高高第揚起前蹄,“唏噓噓噓,稀噓噓噓……”

“唏噓噓噓,稀噓噓噓……”

“唏噓噓噓,稀噓噓噓……”

“唏噓噓噓,稀噓噓噓……”

馬嘶聲,在山谷間此起彼伏。所有弟兄都停了下來,手按刀柄,在戰馬的鞍子上端坐待命。

“順子,帶幾個人去頭前探路!”鄭子明揮了下胳膊,大聲吩咐。隨即,又快將目光轉向了其他弟兄,“大春,去打些獵物。勇子,去收集柴禾。其他人,下馬恢復體力,跟畜生喂點兒清水!”

“諾!”李順、陶大春、陶勇三個齊齊拱手,然後各自點了兩名騎兵做助手,打馬而去。其他沒被點到的弟兄,則迅跳下馬背,將自己的坐騎和旁邊空着鞍子備用戰馬都牽到溪水旁,讓畜生們開懷痛飲。從始至終,沒有任何人多說半個字的廢話。

他們已經習慣了服從,服從自家年青的主帥所說的每一個字。雖然這位年青的主帥經常衝動,偶爾也會犯錯。

這些年來,鄭子明帶着他們從太行山旁的小山村,走到了定州,走到了滄州、祁州,冀州、澶州,讓他們看到了黃河,看到了高山,看到了草原和大海,看到了一個與先前完全不同的人生。

他們相信,自己跟在鄭子明身後,可以走得更遠。遇山劈山,遇河涉水,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無視任何艱難險阻。

包括這次,也是一樣。

雖然五天前的那個深夜,老天爺用洪水捲走了他們的小船。但是,他們的主帥很快就將大夥從絕望中拉了出來,開始了另外一場驚險刺激之旅。向東,向北、向西,向北,再向東,然後忽然掉頭向南,五天,六百餘里,一路之上,如入無人之境,將沿途的所有契丹部落,攪得雞飛狗跳,一片狼藉!將四下趕來的追兵,耍得精疲力竭,痛不欲生。而他們自己,至今減員不到一成。

憑着精良的武器,高明的戰術、嫺熟的配合,精湛的醫術,大家夥兒在這四天多時間裡,讓那些囂張跋扈的契丹皮室軍兵卒,充分理解了,這世間什麼樣的隊伍,才配被稱作百戰精銳?讓那些大腹便便的契丹部落長老們,充分理解了,這世間什麼樣的人,才配被稱爲英雄豪傑?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所謂人生快意,莫過於如此。如果不是急着回到中原,弟兄們甚至堅信,就憑着身邊這百餘匹馬,三十幾條漢子,大夥兒可以在塞外打出一個全新的國家。

因爲就在昨天他們路過一個秣鞨部落,卻拒絕了部落埃斤所獻上的美女,並且用搶來的銀餅付了馬錢之後,那個白蒼蒼老埃斤,已經明顯露出了要全部族追隨的意圖。類似的部落,五天裡大夥遇到了肯定不止一個。如果不急着返回中原,大夥將來肯定會遇到越來越多。當然,前提是,他們能一直勝利下去,短時間內,不會遭受任何失敗。

可跟在自家主帥鄭子明身後,勝利,真的很難麼?大夥現在不得不採用一擊即走的策略,不過是因爲人少,且沒有穩定的後方而已。如果把幾百個秣鞨、女直、室韋、回鶻部落都納入旗下,集百族之青壯和糧草,在大潢水畔與契丹皮室軍主力列陣而戰……

千軍萬馬,那纔是真正的千軍萬馬!想想,都令人熱血沸騰。

“唏噓噓噓,稀噓噓噓……”忽然,鐵驊騮擡起頭,出了一聲長長的咆哮。

“唏噓噓噓,稀噓噓噓……”

“唏噓噓噓,稀噓噓噓……”

正在飲水的坐騎,也都相繼將頭擡起來,轉動着短短的耳朵,嘶鳴不止。

馬是一種膽小且機靈的動物,對危險的感知能力,遠過人類。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提前出示警。

鄭子明和他麾下的所有弟兄,立刻停止了忙碌。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溪流旁,飛身跳上馬背。

皮盾被迅套上手肘,武侯弩被迅從皮囊裡掏出來,裝滿塗了毒藥的無羽短箭。投槍、鐵鐗、鋼鞭,等一系列殺人利器,也被迅安放在了隨手可即的位置,只待弩箭射完,便可以被拉出來砸向敵軍頭頂。

“烏鴉,土珂拉,狗屎厥兒……”就在大夥剛剛收拾停當的一瞬間,沿着前方不遠處另外一個林子的邊緣,已經傳來了李順自行推演出來的契丹語。雖然聽上去驢脣不對馬嘴,但是那種囂張的態度,卻如假包換。

“嗖嗖嗖……”數支鵰翎羽箭貼着樹梢飛過,帶起一道道翠綠色的煙塵。

追兵被李順撩撥的耐不住性子,明知道距離太遠,羽箭即便射中目標,也穿不透目標身上皮甲,卻依舊開始胡亂射擊。

“烏鴉,土珂拉,狗屎厥兒,豬**兒……”李順兒用諧音杜撰着契丹話,一邊策馬向鄭子明等人靠近,一邊繼續向對方起挑釁。空空的右手舉在頭頂,手掌不停第左右揮動。

“三裡外,山窩下,大約七八十名契丹兵,不到一個百人隊,追過來這波的大概是二十人左右!”鄭子明的眼神微微一縮,迅讀出李順的手勢,“所有人,跟我出擊!”

“是!”衆人齊齊答應,雙腿同時敲打馬鐙。

整個隊伍,立刻開始加,在飛奔中,拉出一個整齊的三角形。鋒利的頂端,斜着插向李順和另外兩名弟兄身後,剛好將他們與追兵一分爲二。

正在追殺李順兒的契丹武士們,也立刻現了“最新敵情”,大叫幾聲,果斷撥偏馬頭。羽箭呼嘯,直奔鄭子明面門。

鄭子明輕輕一歪頭,將羽箭躲了開去。隨即,繼續冷靜地催促戰馬加。“駕,駕……”

“駕,駕,駕……”兩支來自不同地域的隊伍,催促坐騎的語言,卻是一模一樣。隨着乾脆的呼和聲,兩支高前進的隊伍,轉眼從即將斜向交叉,變成了即將正面相對。每一匹戰馬都驕傲地仰起頭,鬃毛飄舞,馬尾在風中拉出一道道直線。

“嗖嗖嗖……”兩軍相距六十步遠,契丹人搶先放箭。

準頭應該說相當不錯,至少有三分之一射到滄州軍的隊伍中。只可惜,力道稍微差了些。被弟兄們擺動手肘上的皮盾輕輕一碰,就全都磕飛到了半空中。

“嗖嗖嗖……”

緊跟着,契丹人起第二輪攻擊,依舊毫無建樹。戰馬跑得太快,風也有點兒大,羽箭抵消風力之後,所剩下的殺傷力微乎其微。

說時遲,那時快,兩輪羽箭過後,雙方之間的距離,便迅縮短到了四十步。

“舉弩!”

“舉弩!”

“舉弩!”

呼喝聲猛然響起,從鄭子明本人開始,一直重複到滄州軍隊伍末尾。這個時候,誰也不會多想,完全憑着本能,將弩端穩,對準了敵軍兩眼之間的鼻樑骨。端穩,端穩,端穩!

“殺!”

“殺!”

“殺!”

斷喝聲,緊跟着再度響起。二十五步,已經到達了弩箭的致命射程。鄭子明果斷扣動扳機,隨即,將握着弩柄的手一鬆,任其自由落下,被綁在尾部的皮繩拉向馬臀。隨即,雙手各自持一把鐵鞭,直接撞進了對面的人羣。

鬆弩,抽刀,策馬加!身後的滄州軍弟兄們,動作整齊得宛若長了同一個大腦。銳利的三角形陣列,迅生出了數十顆冷森森的牙齒,呼嘯着向前碾壓。而對面的契丹人,未到短兵相接,便先被弩箭放倒了十幾個個,隊形轉眼分崩離析。隨即,再被長出了牙齒的鐵三角狠狠一撞,剎那間,灰飛煙滅!

第七章 國難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六章 疾風 (二)第六章 破繭 (二)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七章 國難 (六)第十章 易鼎 (二)第六章 綢繆 (三)第七章 塵緣 (四)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一章 磨劍 (八)第九章 長纓 (一)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風雲 (十)第七章 勁草 (三)第五章 草谷 (一)第四章 虎雛 (十)第六章 綢繆 (二)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六章 紅妝 (四)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塵緣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一章 傳說 (八)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一章 傳說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三章 衆生 (七)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章 宏圖 (七)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撲朔(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勁草 (二)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七章 鹿鳴 (三)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八章 人心 (五)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六章 紅妝 (九)第三章 收穫 (三)第九章 暗流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六章 綢繆 (一)第四章 撲朔 (八)第二章 風雲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六章 帝王 (七)第十章 宏圖 (九)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一章 傳說 (七)第十章 宏圖 (四)第二章 風雲 (七)第六章 破繭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三章 收穫 (六)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四章 撲朔 (三)第三章 衆生(二)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七章 勁草 (五)第九章 暗流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烏鵲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四章 撲朔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二章 謀殺 (八)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一章 磨劍 (五)
第七章 國難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六章 疾風 (二)第六章 破繭 (二)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七章 國難 (六)第十章 易鼎 (二)第六章 綢繆 (三)第七章 塵緣 (四)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一章 磨劍 (八)第九章 長纓 (一)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二章 風雲 (十)第七章 勁草 (三)第五章 草谷 (一)第四章 虎雛 (十)第六章 綢繆 (二)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六章 紅妝 (四)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塵緣 (五)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一章 傳說 (八)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一章 傳說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三章 衆生 (七)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章 宏圖 (七)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撲朔(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七章 勁草 (二)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七章 鹿鳴 (三)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三章 衆生 (一)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八章 人心 (五)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六章 紅妝 (九)第三章 收穫 (三)第九章 暗流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六章 綢繆 (一)第四章 撲朔 (八)第二章 風雲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六章 帝王 (七)第十章 宏圖 (九)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一章 傳說 (七)第十章 宏圖 (四)第二章 風雲 (七)第六章 破繭 (八)第一章 初見 (二)第二章 重逢 (一)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三章 收穫 (六)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四章 撲朔 (三)第三章 衆生(二)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崢嶸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七章 勁草 (五)第九章 暗流 (五)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烏鵲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四章 撲朔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二章 款曲 (五)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二章 謀殺 (八)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一章 磨劍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