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紅妝 (七)

雖然已經跟韓重贇成親多年,她的言談舉止裡,依舊看不到半個“淑”字。說着話,已經在屋子裡走了七八個來回,彷彿唯恐新郎官在路上耽擱太久,耽誤了吉時一般。

“他哪裡光是爲了我而鋪張,他那是變着法子自污。況且,今天跟他成親的,又不是我一個人!”常婉瑩生來性子靜,說出話,總是帶着幾分平淡。隱隱約約,還有幾分不甘。

常婉淑將妹妹的話聽在了耳朵裡,心中頓時就是一疼。然而,看看吉服下那嬌嬌怯怯的身軀,又偷偷嘆了口氣,低聲安慰道:“當然是爲了你一個人,另外那個,不過是搭了順風車罷了。否則,怎麼沒見石小寶先去迎娶她?不過,這口氣你也不同憋在心裡。等會石小寶到了,看姐怎麼折騰他!”

“別!”話音未落,常婉瑩已經跳下了喜牀,一把拉住了自家姐姐的衣袖,“阿姐,你千萬別……”

“怎麼,這就捨不得他了?你呀,如果這麼當大婦,就等着吃一輩子虧吧!”常婉淑一把將妹妹推回喜牀,像擺放木偶一般,用力擺正,扶穩。然後,才又慢吞吞補充道:“在夫家不比自己家,那兩個女人也不是你親姐妹,可不能講什麼溫良恭讓。你是當家大婦,誥命比陶三春高一級,認識小寶也比呼延家的那個硬撲上來的早,憑什麼要給她們倆個好臉色看?放心去做,做出事情來,有姐和父親給你撐腰!”

“阿姐……”常婉瑩低低的喊了一聲,不知道該怎麼接話纔好。這種時候,沉默也許是最恰當的辦法。因爲她知道不管自己說什麼,姐姐都必然有一堆話等着她。順着着姐姐說,肯定越說越讓自己心中不安,可要是向着鄭子明,那就是她心中沒姐姐,罪過更大,也許姐妹兩個就此便會生分。

好在一旁給常婉瑩整理婚衫的丫鬟機警,聽姐倆越聊話題越歪,便笑了笑,低聲插嘴道:“小姐這身吉服真好看,無論誰見了都會眼熱。一會出了門去,肯定會讓外邊的人羨煞!”

“出門,今天如果讓他輕易進了這道門,我就,我就不……”常婉淑撇了撇嘴,一邊替常婉瑩整整頭飾,一邊冷笑,“我就不姓常,你耐心等着,我去前面探探風聲。這會兒,按照常理兒,他該向父親見禮了。”

說着話,也不管自家妹妹是贊成還是反對。站起身,風一般卷出了門外。

屋子裡打下手的侍女們見狀,都忍不住抿嘴而笑。大小姐也真是,自己成親那會兒,誰敢難爲韓重贇就跟誰拼命。而現在,刁難起自家妹夫來,卻是如此之迫不及待!

正如常婉淑所料,此時此刻,鄭子明在禮官的帶領下,恰巧走入了正堂。而他曾經的上司,現在是變成了岳父,正端着茶杯,大馬金刀地坐在一張寬闊的胡牀之上,頭對窗外,若有所思。

“奉陛下之旨,鎮冀節度使,冠軍侯鄭子明,今日迎娶澤潞節度使,中書令常公之女……”禮官馮吉眼睛一轉,就猜出了常思的真實想法,立刻扯開嗓子,大聲宣告。

另外一位禮官符昭序跟他心有靈犀,趕緊從背後推了鄭子明一把。鄭子明愣了愣,旋即毫不猶豫地躬身下拜,“小婿拜見岳父大人,岳父大人安康。”

“嗯!”常思擡起手,摸了摸還沒養長的鬍鬚,冷着臉道:“起來吧!老夫自問年少時也算風流,卻也未曾同時娶過兩個!如今把自家女兒嫁給你,卻要眼睜睜看着她與別的女子一道跟你拜堂,這個心裡頭,唉,你說我該是什麼滋味?”

“岳父大人,原本……,原本……”沒想到在關鍵時刻,常思忽然提起這個茬,鄭子明頓時鬧了個大紅臉。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吞吞吐吐,汗珠順着額頭淋漓而下。

“常公,常公,這是陛下的主張,與鄭節度……”符昭序唯恐鄭子明過不了關,湊上前,小心翼翼地解釋。

“滾蛋吧,你!”常思卻根本不給他面子,擡起腿,先踹了他一個趔趄。然後”騰”地一下站起來,走到鄭子明面前,指着對方鼻子罵道:“老夫不管是誰的聖旨,也不管你有多少理由。總之就一句話,嫁給你,是小瑩子她自己心甘情願。老夫阻止不了她,也不忍心阻止她!但老夫卻可以保證,成親後你若敢慢待了他,老夫麾下這三萬大軍,絕不會跟你善罷甘休!”

“嘶——”前來觀禮的賓客聞聽此言,齊齊倒吸冷氣。見過在婚禮上擺譜的女方家長,卻沒見過把譜擺到如此之大的。連皇上的面子都不肯給,還隨時準備跟女婿兵戎相見。這一趟,來得值!無論花費多少賀禮,都絕對不虛此行!

“你聽到沒有?啞巴了,還是準備丟下我的女兒,自己直接打道回府?”正納罕間,卻又聽見常思惡聲惡氣地追問。看架勢,竟準備隨時將鄭子明趕出家門,將皇上的賜婚聖旨一撕了之。

“岳父大人放心,晚輩今後哪怕是粉身碎骨,也絕不會讓師妹受到半點兒委屈。”鄭子明激靈靈打了個冷戰,再度躬身下拜,“此言,天地爲證,若有違背,願五雷轟頂!”

“你這混賬,好好說話,發什麼誓嘛?!”常思瞬間如同換了個人般,笑呵呵彎下腰去,將鄭子明用力攙直,“子明,賢婿,你聽好了!剛纔那番話呢,是老夫必須要說的。否則,對不起小瑩子已故的孃親。下面的,纔是老夫真心想要說的,小瑩子以後就交給你了。你娶十個也好,八個也罷,都是她自己選的,她自己的命兒。她對你一往情深,即便日後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多想想她現在的好處。夫妻兩個,總是要彼此念着對方的好處,才能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否則,又何必天天對着賭氣,弄得彼此都不開心?”

“是,岳父大人,師妹幾番捨命相救,小婿絕不敢負!”鄭子明又躬身下去,大聲承諾。

“呵呵,辜負也罷,不辜負也罷,都是你們兩個之間的事情,老夫怎麼可能管得了一輩子!”常思揉了揉眼睛,搖頭而笑。

今天對他而言,不僅僅是嫁女,從某種程度而言,也算是娶媳。鄭子明幾乎就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轉眼間,這個昔日東躲西藏的黃口小兒,就變成了名動天下的一方諸侯。而自己的女兒,也即將成爲他夫人,從此夫妻兩個,生死相隨,福禍與共!

想到這兒,老將常思再度彎下腰,將鄭子明的身體攙直。然後用力在對方後背上拍了一巴掌,大聲道:“起來吧,別那麼多廢話了。趕緊進去,把小瑩子擡走!老夫眼不見,心不煩。逢年過節,記得登門就成。即便人有事過不來,禮物卻不能少。速去,速去!”

說罷,將臉扭到一邊,用力揉了揉,拔腿就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衆賓客被常思前後不一的行徑,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再看新郎官鄭子明,愈發覺得此子怎麼看怎麼順眼。而鄭子明,則像衝鋒一般,帶領迎親的隊伍,直撲常府後院,一路上,將前來“堵路”的女方親朋,用珍珠、銀錠,“砸”了個潰不成軍。

轉眼來到閨房,攔路的親朋盡行散去。入眼的,卻是一道緊閉的屋門。兩名十二三歲,嬌滴滴的丫鬟,拎着一根紅色的絲絛擋在門前,口中高喊“來人止步!”。雙腿和雙臂,卻哆哆嗦嗦,唯恐激怒了傳說中“殺人如麻”新郎官,將自己一巴掌拍成肉餅。

“兩位姐姐,這裡有兩串珠花,換兩位讓開道路可好?”鄭子明看得心中好笑,轉身接過潘美遞上來的買路財,舉在到兩位嚇得臉色蒼白的小丫鬟眼前,柔聲求肯。

“不,不行!”兩位小丫鬟立刻齊齊搖頭,然後眼看地面,結結巴巴地補充,“大,大小姐說了。你,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不能對我們兩個小女孩動武。否,否則,必,必然被,被全天下人,恥,恥笑!”

“噗!”正準備買路不成就強行闖關的鄭子明,愣了愣,看看兩個已經快嚇哭了侍女,好生無奈。

兩個小侍女早就雙腿發軟,卻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繼續結結巴巴地補充道:“大小姐說了,想進此門,先,先答題。接連,接連答對三道,才,才能放行。”

“也罷,答就答,且出題來!”知道今天如果自己不按兩個小丫鬟說的去做,肯定進不了常婉瑩的閨房,鄭子明把心一橫,大聲迴應。

話音剛落,屋子裡,立刻傳來一聲囂張的冷笑,“呵!很爽快啊?石小寶,你也有今天。實話告訴你,若不耽擱到中午,讓你來不及再去另一家迎親,我就不姓常。”

“大嫂,韓重贇跟我乃是八拜之交!”鄭子明自覺理虧,躬下身,小心翼翼地求肯。“他……”

“別跟我套近乎,這裡是常府,沒有大嫂,只有大姐!”常婉淑纔不肯通融,隔着屋門把手往自家腰間一插,大聲吩咐,“常欣,出題!”

“哎——”站在門口的兩個小丫鬟之一,立刻從腰間的荷包裡往外掏預先準備好的考卷兒。誰料剛掏了一半兒,就聽外邊忽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跟着,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連滾帶爬地闖了進來,“不好啦,子明大哥,大事不好了。滄州軍的弟兄等不及,先出門去接陶姑娘了。韓重贇大哥攔了一下沒攔住,被他們推倒在地,頭磕在了拴馬樁……”

“啊!”閨房門呯地一聲,被人從裡邊推開。常婉淑拎着把寶劍衝了出來,“你韓大哥怎麼了?你快說!什麼滄州軍的弟兄等不及,分明是姓陶的自己使得壞……”

話才說了一半兒,卻見趙光義衝着自己一吐舌頭,撒腿就逃。再扭頭看鄭子明,哪裡還見蹤影。早就一個箭步竄進了屋子,將自家傻妹子攔腰抱在了懷裡,心滿意足。。

“鄭小肥,你耍賴,你,你這人怎麼如此無恥。”常婉淑終於明白上當受騙,氣呼呼的指着鄭子明的鼻子,大聲斥責。

鄭子明哈哈大笑,抱着羞不自勝的常婉瑩,昂首闊步而出,“弟兄們,開路,回家。”

“吉時將至,新郎新娘上馬回府!”禮官馮吉和符昭序促狹地扯開嗓子大叫,各自帶一隊人站在路旁,將常府的丫鬟和僕婦門,牢牢擋在;身後。

“哇啊啊,無恥,無恥,鄭小肥,你從小到大一樣無恥!”常婉淑氣得張牙舞爪,卻無法跟一羣壯漢動武,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諸多準備,全都落到了空處。而自家妹子,則被一個高大魁梧的男子抱在懷裡,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百年好合!”

“夫唱婦隨!”

“早得貴子!”

……

院子內外,響起了一片祝福之聲。

常婉淑忽然笑了笑,背靠着閨房的牆壁,閉上了眼睛。

十里紅妝,白馬迎親,小壞蛋幼年時答應的事情,他真的做到了。

但願他今日許下的諾言,也與當年一樣,永遠不變,永遠不忘。

永遠。

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一章 問道 (七)第八章 烏鵲 (三)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新春 (七)第三章 颶風 (六)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四章 饕餮 (六)第五章 求索 (七)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收穫 (五)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八章 烏鵲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謀殺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八章 烏鵲 (四)第七章 勁草 (八)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歸來 (六)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二章 謀殺 (八)第三章 收穫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一章 初見 (五)第六章 疾風 (三)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蓬篙 (五)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一章 磨劍 (一)第一章 新春 (六)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二章 蓬篙 (九)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三章 抉擇 (七)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 塵緣 (九)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六章 疾風 (四)第一章 磨劍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三章 颶風 (二)第六章 綢繆 (二)第一章 家國 (六)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六章 君王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五章 草谷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四章 虎狼 (六)第五章 短歌 (二)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一章 初見 (三)第十章 宏圖 (三)第三章 衆生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三章 衆生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一章 問道 (一)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三章 父子 (七)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六章 帝王 (二)第十章 奪帥 (一)第三章 父子 (六)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章 宏圖 (九)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四章 虎狼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八章 三生 (七)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二章 款曲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九章 暗流 (一)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五章 黃雀 (八)第十章 易鼎 (二)第七章 鹿鳴 (八)第一章 傳說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饕餮 (五)
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一章 問道 (七)第八章 烏鵲 (三)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新春 (七)第三章 颶風 (六)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四章 饕餮 (六)第五章 求索 (七)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三章 收穫 (五)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八章 烏鵲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二章 謀殺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八章 烏鵲 (四)第七章 勁草 (八)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歸來 (六)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二章 謀殺 (八)第三章 收穫 (二)第九章 萍末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一章 初見 (五)第六章 疾風 (三)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蓬篙 (五)第四章 饕餮 (六)第一章 磨劍 (一)第一章 新春 (六)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二章 蓬篙 (九)第十章 易鼎 (六)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三章 抉擇 (七)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七章 塵緣 (九)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六章 疾風 (四)第一章 磨劍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五章 迷離 (一)第三章 颶風 (二)第六章 綢繆 (二)第一章 家國 (六)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六章 君王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五章 草谷 (六)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四章 虎狼 (六)第五章 短歌 (二)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一章 初見 (三)第十章 宏圖 (三)第三章 衆生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三章 衆生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一章 問道 (一)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三章 父子 (七)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六章 帝王 (二)第十章 奪帥 (一)第三章 父子 (六)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六章 君王 (三)第十章 宏圖 (九)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四章 虎狼 (四)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八章 三生 (七)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二章 款曲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九章 暗流 (一)第九章 奪帥 (七)第五章 黃雀 (八)第十章 易鼎 (二)第七章 鹿鳴 (八)第一章 傳說 (三)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饕餮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