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易鼎 (十二)

“無恥!”高懷德大聲斷喝,怒衝冠。

先前看到一個錦帽貂裘的高官喊得聲嘶力竭,他還誤以爲此人會組織起殘兵敗將跟自己血戰到底。卻萬萬沒想到,此人居然剛剛掉了幾根頭,就轉身逃之夭夭。

然而,想要策馬去追,卻已經來不及。剩下的契丹將士像瘋了般,捨命上前擋住他的馬頭。任他用騎槍左刺右挑,卻無法在短時間內殺開一條血路。

“少帥勿急,他跑不掉!”唯恐自家東主因爲貪功而受傷,高延福迅衝上前,護住高懷德的左翼,同時扯開嗓子大聲提醒,“趙將軍早就繞向了後營,鄭將軍也不會輕易放任何人漏網。”

“我不是急,我是爲這些契丹兒郎不值!”高懷德揮舞騎槍,又挑翻了兩名衝上來找死的對手,同時紅着臉大聲解釋。

這絕對不是真話。剛纔那個抱着腦袋逃走的懦夫,十有八九就是此番遼國南征大軍的副帥蕭天賜。活捉或者殺死此人者,必將名揚天下。然而,轉念一想鄭子明先前明明可以親自領軍攻擊契丹人的中營,卻把機會讓給了自己。高懷德的心情立刻就冷靜了下來。同樣年齡,本領也不相上下。對方能做到的事情,他相信自己也能做到,並且會做得比對方更好。

“有什麼不值的,他們既然敢來搶掠,就應該知道自己會有這麼一天。”知道自家東主心高氣傲,高延福也不把他的謊言戳破。一邊奮力廝殺,一邊順着對方口風附和。

彷彿是在驗證他的論斷,周圍的契丹武士愈瘋狂。一個個瞪起通紅的眼睛,喊着誰也聽不懂的口號,爭先恐後往高家軍的槍鋒上撲。人數雖然已經不足先前的十分之一,所爆出來的戰鬥力,卻遠遠過了先前的十倍。

藉助高家軍被這羣一心求死的契丹將士絆住之機,北面上將軍,南征遼軍副帥,室乙部節度使蕭天賜撒開雙腿,混在一夥亂軍之中逃離了中營。一路跑,一路丟,將被削沒了頂部的頭盔,白貂皮做的披風,鍍了金水的鎖子甲,以及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東西,丟了個乾乾淨淨。

他不想死,至少不想現在就死。他才四十五歲,還騎得了馬,掄得動刀,一晚上連御三女亦不在話下。他在前幾次南侵中,都搶到了大量的錢財和珠寶,部落裡也存有足夠的牛羊和糧食。如同他死了,這些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東西,就要全便宜了別人。

大遼軍法的確嚴苛,但是卻未必找不出任何疏漏。只要他能活着逃回室乙部,隱姓埋名藏上一兩年,也許就能逃過軍法的追究。大遼皇帝耶律阮不得軍心,亦不得各部長老之心。說不定哪天就會稀裡糊塗地死去。到那時,新皇帝登位,急需尋找支持者,他再站出來振臂一呼……

心中想着回去後如何躲避懲罰的方略,蕭天賜越跑覺得雙腿越有力氣。眼看着就把整座軍營甩在身後,徹底融入無盡的黑暗當中。斜刺裡,忽然聽到一聲斷喝:“契丹狗賊,別跑,趙某特來送爾等上路!”

“啊!”蕭天賜嚇得打了個趔趄,本能地朝聲音來源處扭頭。只見一個方臉將軍帶着數百鐵騎,直接兜在了逃命隊伍的側前方。手中兵器藉着馬輕輕一揮,就將跑得最快的那數名逃兵,一併送上了西天。

“饒命,我等投降。”一個能說漢話的皮室軍將領,尖叫着高舉起雙手。唯恐動作慢了,成爲對方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饒命!”“饒命!”“饒命!”四下裡,求饒聲響成了一片。自知跑不過戰馬的契丹潰兵,紛紛學着皮室軍將領的樣子舉起雙手。用生澀或者熟悉的漢語,苦苦哀求。

“孬種!”趙匡胤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緩緩帶住了坐騎。

剛剛策馬包抄過來之前,他原本以爲此番至少需要反覆衝殺數次,才能徹底嚇住眼前這羣倉惶逃命者。如今一次衝鋒尚未結束,對方就果斷選擇了引頸待戮,頓時令他感覺自己好像一棍子砸在棉花團上,渾身上下都說不出的難受。

“漢語說得越溜,南下劫掠的次數越多!”自家弟弟趙光義的地聲音,猛然從他身後響起,就像隆冬時節的北風般,令他的心臟頓時冷硬如冰。

“送他們上路,只殺不俘!”猛地舉起熟銅大棍,趙匡胤用全身的力氣出怒吼。“殺光了他們,永絕後患!”

“送他們上路,只殺不俘!”

“送他們上路,只殺不俘!”

“送他們上路,只殺不俘!”

……

身後的一衆騎兵迅丟下了對敵軍的憐憫,策動坐騎,再度朝逃命者起了衝鋒。每一次兵器揮落,都有一大批逃命者化作紅色的塵埃。

“上啊,反正都要死,跟們拼了!”蕭天賜見勢不妙,扯開嗓子大聲叫嚷。

“跟他們拼了!”“跟他們拼了!”“反正都是死,跟他們拼了!”走投無路的潰兵們大聲哭喊着,拎起兵器自救。轉眼間,就跟中原騎兵戰做了一團。誰也沒留意,就在他們拼命的同時,最先出呼籲的那個禿頂同夥,已經再度轉身逃之夭夭。

“我不能死,我是北面上將軍,我是室乙部的大王!”背對着自家袍澤的哭喊聲,蕭天賜拼命邁動雙腿。

送死的事情讓低賤的傢伙去幹就行了,室乙部大王屍體絕不能跟普通牧人的屍體混在一處。前來截殺大夥的那支騎兵是從右側兜過來的,軍營左側好像還沒動靜。如果現在調轉方向……

人在高度緊張時刻,往往能爆出非凡的潛能。蕭天賜現在的情況便是如此,憑着出色的判斷力和出色的奔跑能力,他居然成功擺脫了趙家軍的追殺。跟爲數不多的幾個幸運者一道,逃向軍營的左後側,不多時,目光已經看到了稀稀落落的木柵欄。

“只要將柵欄推倒,然後逃到後面的山谷裡,找個狐狸的洞穴……”即將逃出生天的喜悅,讓蕭天賜愈振奮,雙腿不停地邁動,將自己跟柵欄之間的距離越縮越近,越縮越近。眼看着就要得償所願,忽然間,卻聽見自己身後的腳步聲全都停了下來。

“趕緊啊……”回過頭,他大聲招呼幸運兒們跟上。不是因爲突然心懷慈悲,而是爲了找幾個同伴,以備不時之需。

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忽然變了調。雙腿也忽然從屁股往下開始虛,軟,變得使不出任何力氣。已經扭到後方的頭,再也扭不回來。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不遠處,看着不遠處緩緩追過來的如林騎槍。

騎兵,像步卒一樣,排着整齊橫隊,如牆而進的騎兵。從頭到尾,一眼望不到邊。任何妨礙了其前進的東西,無論是人還是物件,於雙方生接觸的剎那間,統統被其碾成了齏粉。

“噗通!”“噗通!”“噗通!”幾個同樣已經逃到營牆邊上的契丹武士,相繼癱倒於地。

他們沒勇氣再逃,也沒有勇氣反抗,甚至連求饒的話都不敢說。只是認命地低下頭,雙手高舉,渾身上下抖若篩糠。

“起來,起來,死戰,大遼太祖在看着咱們!”蕭天賜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終於沒讓自己跪下去。哭喊着轉過身,直接衝向瞭如牆而進騎兵。

既然徹底沒了逃命的機會,那就死吧!大遼國的北面上將軍,怎麼着也得死的像個貴人。

一杆冰冷的騎槍,捅進了他的胸口。很快,又是另外兩杆。他看到自己飛起來,飛起來,飛起來,飛過所有人的頭頂。

“來人,將他們押到一邊去,棄械者不殺。”一個清晰的聲音,忽然傳入了他的耳朵。

地面上,有人快跳下馬背,跑向瑟瑟抖的契丹潰卒。將他們一個接一個拉了起來,一個接一個帶離戰場。

“我剛纔應該投降的!”蕭天賜忽然感覺到好生後悔,頭一歪,死不瞑目。

“好像是個當官的。光顧着丟了頭盔和鎧甲,裡邊的衣服卻還沒來得及換,絮的是上好的絲棉。”李順兒將蕭天賜的屍體從騎槍上甩落,用槍尖兒翻着胸前的衣服辨識。

“別踩爛了,先挪一邊去。天明後找俘虜來辨認!”對於寧死不屈的對手,鄭子明向來會給與足夠的敬重。笑了笑,低聲吩咐。

“是!”李順兒答應一聲,用騎槍再度挑起蕭天賜的屍體,加脫離隊伍,衝向樹枝做的營牆。不多時,便將屍體安置停當,笑呵呵地返了回來,“有俘虜說,死的是他們的副帥蕭天賜。這下,咱們是徹底大獲全勝了。耶律察割聽聞蕭天賜全軍覆沒的消息,無論已經走到了哪裡,都會嚇得掉頭北逃。”

“應該如此,希望他還沒有瘋!”聞聽死者是蕭天賜,鄭子明也是喜出望外。然而,對於局勢的判斷,他卻遠不如李順兒樂觀,“汴梁的戰事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否則,死了一個蕭天賜,遼國還會再派別的將領來。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耶律阮決不會輕易放棄。”

“應該能儘快拿下吧!郭樞密可是百戰老將,劉承佑怎麼是他的對手?”李順想了想,扭頭望着南方的天空迴應。

天空中,恰恰有數顆流星緩緩滑落,轉眼間,就不見了蹤影。

“你,你爲,爲什麼,爲,爲什麼……”同一片星空下,汴梁城外趙家村,劉承佑扭頭看着郭允明,面孔因爲劇痛而扭曲,雙目當中充滿了困惑。

“陛下,你說過,咱們這輩子要生死相隨的。您過誓的,您忘記了麼?”郭允明緩緩從劉承佑的後腰處抽出橫刀,嘴角含笑,目光寒冷如冰。

“郭允明!你,你在幹什麼?陛,陛,陛下待你不薄……”國舅李業捧着一碗清水趕到,被眼前的情景嚇得呆立於地,結結巴巴地叫喊。

郭允明回刀橫掃,一刀掃斷李業的哽嗓。“別廢話,身邊已經沒一兵一卒了,說這些有用麼?”

“啪!”李業手中的破碗掉在地上,碎裂,清水濺起,與喉嚨處噴出的血漿一道,將周圍的乾草堆染得通紅。

“呀——”幾個隨行的太監到此刻纔回過神來,尖叫着拔腿逃命,郭允明從背後追上去,將太監們挨個放倒。當他滿足的轉過身,卻看到劉承佑依舊捨不得立刻死去,雙手扒住地面,緩緩爬動。殷紅色的血跡,在身後灑成了長長的一道。

“陛下,別跑了。你跑不掉的,乖!”郭允明笑呵呵地追上去,用刀尖頂住劉承佑的後心。

劉承佑痛苦地扭過頭,哭喊求告:“別殺我,別殺我。朕,朕從沒辜負過你。朕把所有的都交給了你,朕爲你殺了自己的親哥哥,殺了史弘肇、楊邠、王章和郭威全家,朕爲你已經丟了江山,朕……”

“閉嘴!”郭允明全身力,一刀砍斷劉承佑的脖頸。。

血光濺起,劉承佑頭顱飛出老遠。郭允明快追了幾步,將人頭踩在了腳下。望着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他繼續咬着牙搖頭,“他們都該死,你也該死。老子日盼夜盼,就盼着你們像瘋狗一樣互相亂咬,然後兩敗俱傷。呵呵,呵呵呵,不是你爲了老子殺了他們。而是老子借你的手,殺了他們。你這個蠢貨,真是死有餘辜!”

蹲身揪住人頭上的梢,他快步走進了屋子。“他們該死,你也該死。所有辱我,害我,看不起我,得罪過我的人,都得死。誰都不能例外。”

關好門窗,他用火摺子點燃窗簾、被褥,柴草,以及一切房屋主人沒來得及帶走的東西。“包括你,包括你們所有人。這輩子殺不完,下輩子繼續殺。下輩子殺不完,下下輩子接着殺。生生世世,絕不放過!”

濃煙夾雜着火星扶搖直上,轉眼間,就將周圍照得亮如白晝。

郭允明一手持刀,一手拎着劉承佑的頭顱,在火焰裡放聲狂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自打生下來,他就沒從這世界上獲得過任何善意。

一直到死,這世界也甭想從他身上獲得任何善意的回報。

第六章 君王 (八)第二章 風雲 (七)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一章 初見 (六)第六章 君王 (五)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餘韻 (一)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迷離 (一)第六章 紅妝 (九)第九章 長纓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七章 治河 (三)第四章 撲朔(四)第九章 奪帥 (四)第八章 三生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風雲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九章 暗流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八章 三生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六章 紅妝(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三章 抉擇 (四)第四章 饕餮 (五)第三章 父子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一章 傳說(五)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長纓 (四)第五章 短歌 (五)第九章 萍末 (六)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餘韻 (一)第十章 狂風 (八)第一章 家國 (五)第九章 長纓 (八)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虎狼 (七)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帝王 (二)第四章 虎雛 (四)第六章 紅妝(六)第二章 重逢 (四)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一章 新春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八章 崢嶸 (三)第六章 破繭 (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歸來(一)第二章 重逢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七章 國難 (二)引子第六章 紅妝 (五)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七章 塵緣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宏圖 (一)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鹿鳴 (一)第三章 衆生 (七)第一章 新春 (七)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問道 (三)第八章 雄關 (三)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逝水 (八)第四章 歸來(五)第五章 草谷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三章 衆生 (六)第二章 風雲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謀殺 (二)第四章 虎雛 (二)第六章 君王 (五)第八章 人心 (十一)
第六章 君王 (八)第二章 風雲 (七)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一章 初見 (六)第六章 君王 (五)第九章 長纓 (五)第十章 餘韻 (一)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雄關 (四)第五章 迷離 (一)第六章 紅妝 (九)第九章 長纓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七章 治河 (三)第四章 撲朔(四)第九章 奪帥 (四)第八章 三生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風雲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九章 暗流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八章 三生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六章 紅妝(一)第五章 求索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三章 抉擇 (四)第四章 饕餮 (五)第三章 父子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一章 傳說(五)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長纓 (四)第五章 短歌 (五)第九章 萍末 (六)第七章 塵緣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餘韻 (一)第十章 狂風 (八)第一章 家國 (五)第九章 長纓 (八)第八章 崢嶸 (九)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虎狼 (七)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帝王 (二)第四章 虎雛 (四)第六章 紅妝(六)第二章 重逢 (四)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一章 新春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八章 崢嶸 (三)第六章 破繭 (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三章 抉擇 (二)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歸來(一)第二章 重逢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七章 國難 (二)引子第六章 紅妝 (五)第二章 謀殺 (七)第七章 塵緣 (六)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宏圖 (一)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二章 款曲 (八)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鹿鳴 (一)第三章 衆生 (七)第一章 新春 (七)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問道 (三)第八章 雄關 (三)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逝水 (八)第四章 歸來(五)第五章 草谷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四章 虎雛 (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三章 衆生 (六)第二章 風雲 (二)第四章 歸來(五)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謀殺 (二)第四章 虎雛 (二)第六章 君王 (五)第八章 人心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