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崢嶸 (一)

“呯!”“呯!”“呯!”三支粗大的弩箭,從戰船上飛出,貼着海面射向三十幾步外的巨鯨。正在追逐魚羣的巨鯨雖然毫無防備,龐大的身體卻恰恰來了個高速下潛。弩箭頓時失去了目標,徒勞地在海面上掠出了三道細長細長的白線,最後力道盡失,變成三根漂浮的木杆,隨波起伏。

“轉舵,轉舵,避開鯨魚剛纔出現的位置,把弩箭用繩子拉回來,上弦再射!”鄭子明在甲板上用力揮舞着拳頭,大聲咆哮。原本白皙的胳膊上,佈滿了陽光留下的瘢痕。

方頭方腦的沙船在舵手側操控下,艱難地旋轉身體。雖然速度極慢,卻依舊將船上的大部分兵卒閃了個東倒西歪。北方人不喜歡玩水,能在河溝裡撲騰幾下的都很少,驟然從陸地走上了甲板,一個個就都變成了軟腳蝦。連站穩都非常困難,更甭提是對着目標射箭揮刀。

“注意,注意下盤。腳下不要用死力,就像騎馬一樣,顛起來,顛起來。讓你的身體隨着甲板一起動!”潘美兩隻手死死地抓着纜繩,背靠着桅杆,衝着周圍的弟兄大聲提醒。

理論上,他的話語無懈可擊。然而,兩條正在哆嗦的大腿,卻暴露了他紙上談兵的事實。猛然間一個海浪涌來,沙船劇烈顛簸。剛剛“指導”了別人潘美,像只風箏般被甩到了半空中。全憑着一雙手握得足夠緊,才勉強沒有被丟進滾滾波濤當中。

“放鬆,腰桿放鬆!別一直繃着,腰桿繃得越緊身體越不靈光。腳趾用力,實在站不穩的,就拿繩子把自己綁在船舷的護欄上。”李順兒穿着一條鼻犢短褲,像猴子般,在甲板上躥來跳去。一邊向周圍的人施以援手,一邊不停地介紹自己的心得。

與衆人的尷尬情況不同,他從第一次出海時起,就展示出了超強的適應能力。短短几個時辰之內,便可以在甲板上張開雙臂行走。如今更是奔跑跳躍,與平素在山間趕路沒任何分別。

“李將軍,拉我,拉我一下!”

“暈,我頭暈!”

“給我,給我一根繩子,快,快給我一根繩子!”

“救,救命……”

四下裡,叫喊聲響成了一片。被鄭子明從滄州軍精挑細選出來的勇士們,慘白着臉,佝僂着腰,不停地向李順兒請求援助。好不容易有了表現機會的李順兒則來者不拒,聽到哪邊的叫喊聲大,就迅速地跑向哪邊,或者將失去平衡的弟兄們挨個扶穩,或者給無處借力的弟兄手中塞上一根纜繩,或者將已經嘴脣發黑的弟兄扶到船舷旁,用繩子捆住腰,讓他們可以放心向水裡大吐特吐。

“這,這就是你的海上奇兵?”一道修長的身影從桅杆頂盤旋而下,像個燕子般落在了鄭子明身邊,笑着質問。

“師妹,他們以前都住在山裡頭,從沒坐過船,也沒像咱們倆那樣,從小就有名師指點打熬筋骨。”鄭子明有些尷尬地接過話頭,壓低的聲音向對方解釋。

“那他們至少應該管得住自己的嘴巴!”女子朝周圍看了看,輕輕搖頭。

她的聲音不高,卻令周圍的喧囂迅速低落了下去。東倒西歪的勇士們咬緊牙關,卯足全身的力氣,跟起伏的甲板“搏鬥”到底。誰也不願意,被自家主帥的大夫人看輕了去。

大夫人常氏出身太原常家,乃爲節度使常思的掌上明珠。三夫人呼延氏,則是現金定州防禦使呼延琮的女兒,呼延琮欠了咱們大帥的人情債太多,實在沒法還,所以才把女兒強塞了過來。只有二夫人春妹子,是咱們定州陶家莊人,跟大帥一起流過血,親手替大夥裹夠傷。

雖然三位夫人,還都沒跟鄭子明成親。但弟兄們心中,卻早已將她們偷偷排好了序。尊敬程度,大抵與其孃家實力相當。而親近程度,則恰恰與此相反。

“鯨魚,鯨魚,那頭鯨魚又出來噴水了!左側,左側前方二十五步遠位置。小心,在他身邊還有一頭更大的。”幾根桅杆之間的纜繩上,陶大春如同海鷗般肆意穿梭,將剛剛看到的情況迅速朝全船通報。

船上的尷尬氣氛,迅速被驚喜取代。衆勇士搖搖晃晃地跑向弩車,齊心協力推動絞盤,將雙弦牀弩以最可能快的速度張開。將剛剛由水手收回來的弩箭,再度裝填到擊發位置。

“檢查繩索!”“檢查繩索!”“檢查繩索!”三名弩長按照鄭子明預先制定出來的射擊規範,扯開嗓子大聲招呼。

“是!”裝填手大聲答應着俯下身子,仔細查驗系在弩槍尾部的粗繩。隨即,又迅速將身體站直,朝着弩長高高地舉起胳膊。

“瞄準!“”瞄準!”“瞄準!”三名弩長再度扯開嗓子,將射擊規範按照要求逐步推行。

射擊手豎起右手大拇指,對準弩槍的頂端。左手弩車上的調節柄,努力將右手拇指、槍鋒和一頭鯨魚的脊背,用目光連成一條直線。

船身猛地晃了晃,他們踉蹌着栽倒。然後又很快爬起來,雙腿盤住固定弩車的木樁,右手再度豎起拇指,左手繼續將調節柄快速搖動。

笨重的弩車,一邊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一邊緩慢地改變方向和傾角。腳下的甲板不停地晃動,身邊的弩槍也不停地上下左右搖擺,終於,槍鋒再一次艱難地對正了目標所在區域,射手鬆開搖柄,迅速將左臂舉過了頭頂。

“弩車準備完畢,請舵手穩住戰船!”弩長果斷轉身,將一面紅色的三角旗舉過頭頂,朝着舵艙和桅杆位置來回搖動。

方頭方腦的沙船猛地一頓,在重金禮聘來的舵手和操帆手們齊心協力操作下,艱難地壓住了波濤。高舉在半空中的紅色三角旗迅速揮落,興奮的喊聲隨即高高地響起,瞬間穿破雲霄。“放!”“放!”“放!”

弩車又是微微一顫,卻沒有弩箭脫弦而出。三名射擊手又開始來回調整弩槍,盡力將槍鋒與目標之間那道無形的線拉直,拉直。趕在下一個船身起伏的瞬間,他們猛地將右手向前一推。

“咔嚓——”固定甲板上的擊發柄水平旋轉了半個圈子,觸動弩車下方的扳機,聲音微不可聞。隨即,清脆的收絃聲相繼響起,“呯!”“呯”“呯”

三支弩槍如同蛟龍般飛出,貼着水面撲向目標。正在換氣的鯨魚猛地打了個哆嗦,背脊,尾部和頭部,冒出三道耀眼的紅。

“射中了!”“射中了!”“射中了!”甲板上的旱鴨子們,瞬間忘記了恐懼,舉起手臂,大聲歡呼。

射中了一頭鯨魚!大傢伙終於又射中了一頭鯨魚,出海的任務完成,今晚就又可以上岸休息了。岸上有結實的房屋,乾燥的牀榻,還有金黃色的小米飯和流着油的豬肉塊。雖然豬肉遠不如羊肉好吃,但在連續吃了四五天各類魚肉的人眼裡,卻無疑是一等一的美食。(注1)

“小心,站穩,都站穩,抓緊纜繩,抓緊你們身邊的一切東西!”鄭子明本人,卻沒有跟着大夥一起歡呼慶賀,迅速從身邊抄起一個銅皮喇叭,放在嘴巴大聲招呼。

話音剛落,腳下的沙船猛地一晃。緊跟着,就像飛一樣朝着大海深處衝去。弩車側面的木柱子上,三根粗大的纜繩,瞬間被拉了個筆直。纜繩的另外一端,則被弩槍牢牢地固定在了巨鯨的身體上,隨着鯨魚的瘋狂遊動,不停改變高度和方向。

“呯!呯!咣噹!”甲板上的木桶和雜物,像被施了法術般,來回滾動。臉上喜悅還沒褪盡的勇士們,或者雙手抱着桅杆,或者緊緊扒着船舷,或者拉住纜繩、木樁、護欄等一切可以借力的東西,牙關緊咬,全身上下的肌肉一併緊繃,避免自己被甩進大海,成爲另外一頭鯨魚口中美食。

“啪——!”“啪——!”被弩箭射中的那頭鯨魚在水面上翻滾,扭動,不停地擊起一道道紅色血浪。周圍的海水,轉眼之間就被染成了紅色,被烈日一照,宛若滾動的紅蓮業火。

紅色的水面上,笨重的沙船像個破箱子般,被巨鯨拉着左衝右突。一回向前,一會兒打橫,一會兒又畫了圈子快速撲向沙灘和礁石。

“哇!”潘美再也顧不得形象,一手抱着桅杆,一手拉着纜繩,蹲在甲板上大吐特吐。鼻涕,眼淚,還有暗黃色的液體,灑得滿身都是

“呯!”一隻裝滿了珊瑚的木桶,跳起來砸在了右側船舷的護欄上,瞬間碎裂,落了滿甲板的碎瓊亂玉。兩名將身體綁在護欄上的勇士猝不及防,被飛濺的珊瑚和木屑打了個正着,慘叫着翻倒,滿頭是血,生死不知。一道紅色的海浪,躍過船舷拍上甲板,將鯨魚血和人血混在一起,四下流淌。

陶大春拉着纜繩跳過去,對受傷者施以援手。李順則用一根繩子系在自己的腰間,蹣跚着給潘美送去一個水葫蘆。然而,潘美還沒等將水倒進嘴中,就又被晃了一個跟頭,連人帶葫蘆,摔出了老遠。

“站穩,站穩,儘量找角落站穩!”鄭子明一隻手攬住臉色煞白的常婉瑩,另外一隻手舉着銅皮喇叭,不停地叫喊。

從陸地走向海洋,沒有任何捷徑。也沒有任何前任的著述可以借鑑。他只能跟大夥一道,去摸索,總結,用汗水和血水換取經驗。

成,則如鯤鵬展翼。敗,則永遠被吞沒於歷史的長河。

“小寶,小寶,你趕緊下令讓大船靠岸。趕緊下令讓大船往岸上開。海岸不遠,海岸就在咱們身後!”先前還如同孔雀般驕傲的常婉瑩,雙臂緊緊樓主鄭子明的腰,嘴裡不停地發出催促。

從師父那裡學來的輕身功夫,此刻半點兒都派不上用場。從小被家族長輩教養出來的矜持與斯文,此刻也被周圍無盡的紅色,徹底拖入了海底深淵。這一刻,唯一能讓她感覺放心的存在,只有雙臂間這個魁梧的身軀。

這具身軀,以前她也曾經偷偷地抱過,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緊,這麼肆無忌憚。

“好了,在鯨魚的力氣沒有耗盡之前,船隻能任它拖着走。否則,咱們越是急着靠岸,越容易被它拖翻!”感覺到懷中這具身體所發出的顫抖,鄭子明將攬在對方肩膀上的手,又緊了緊,柔聲安慰。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比常婉瑩高出了小半個身子。原本可以抵上他鼻子尖的黑髮,此刻只能勉強捱上他的下頦。雙方之間的關係,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巨大變化。他無需再借助她的父輩才能生存,而她,也無須再爲了他,強迫自己去面對世間的血雨腥風。

“你不用怕,有我在!”將頭又低了低,他繼續小聲補充。“我在,在你身邊。”

這句話,其實沒有任何意義。然而,卻讓懷中的戰慄,迅速平息了下去。抱在腰間的雙臂,變得越來越緊,越來越緊。胸口處,同時有一股溼熱的感覺傳來,溼漉漉地涌遍全身,清晰而又真實。

“別怕,我在!就在你身邊!咱們以後不會永遠再分開!”鄭子明啞着嗓子補充了一句,像大樹般,將身體站得更穩。

“嗯!”常婉瑩嘴裡發出一聲低低的迴應,不再說任何話,只是用心臟感覺此刻的安寧。

後悔麼?應該是有一點。早知還會出現另外兩個女人,,當年也許她就不該放對方離開。

然而,如果不離開,對方就要永遠仰人鼻息。永遠找不到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空,永遠抓不住他自己的命運,永遠不會像現在這樣,在陸地和大海上縱橫來去,自在逍遙!

半邊海面,已經被鯨魚的血徹底染紅,船隻還在繼續晃動,卻漸漸有了規律,就像在烈火中,翩翩起舞的鳳凰。

潘美被李順攙扶着,從甲板上爬了起來。用手從自己腳邊掬起紅色的海水,開始清洗身上的污穢。

兩名受傷的勇士,將各自再度與護欄綁在了一起。臉上的血跡未乾,嘴角卻已經浮現了笑容。

更多的弟兄們,也從甲板上站了起來。更多勇士,停止了嘔吐,翻滾,用雙手拉住了繩索,用腳趾努力扣住了甲板。

力氣耗盡的巨鯨,艱難地用尾巴拍起最後一波海浪,然後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噢,噢,噢噢噢噢——”歡呼聲在海面上響起,驚飛一羣白色的海鷗。

沙船上的木帆緩緩轉動,沙船的尾舵落入水面,與木帆一道推着船身調整方向。

終於,船頭斜斜地指向了遠處的海岸。整個沙船瞬間加速,在紅色的海面上畫出一道白色的尾痕,劈波斬浪,踏上歸途。

小山一樣大的鯨魚屍體,被船上的繩索拖着,朝岸邊滑行。所過之處,留下一道絢麗的殷紅。

斜陽迅速落向了岸上的山峰。

海水和天空,變成了同樣顏色。

這一刻,殘陽如血。

注1:在宋朝之前,豬肉都不怎麼入中國人的眼。直到花椒等香料大規模在飲食上應用普及。另外一種說法是蘇東坡改進了豬肉的烹調方法,並且親自推廣豬肉,才使得豬肉大行於世。

第二章 款曲 (六)第二章 霜刃 (二)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破繭 (十)第十章 宏圖 (二)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長纓 (六)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十章 狂風 (八)第四章 歸來 (七)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八章 麋鹿 (四)第二章 款曲 (三)第七章 治河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三章 颶風(七)第七章 治河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九章 暗流 (三)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三章 抉擇 (四)第六章 紅妝(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紅妝(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二章 霜刃 (七)第十章 宏圖 (二)第五章 迷離 (一)第四章 饕餮 (八)第三章 抉擇 (五)第四章 歸來 (六)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謀殺 (七)第六章 疾風 (三)第十章 狂風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七章 鹿鳴 (九)第一章 傳說 (九)第八章 崢嶸 (四)第八章 雄關 (七)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三章 衆生(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五章 短歌 (三)引子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鹿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六章 綢繆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二章 蓬篙 (五)第六章 綢繆 (五)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四章 撲朔(一)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一章 家國 (四)第二章 款曲 (六)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三章 抉擇 (五)第七章 鹿鳴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七章 塵緣 (四)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二章 重逢 (八)第二章 重逢 (三)第六章 紅妝 (三)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七章 國難 (一)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五章 求索 (三)第四章 歸來 (六)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七章 仕途 (四)第一章 問道 (一)第三章 衆生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七章 塵緣 (四)第九章 長纓 (六)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三章 耕耘 (一)
第二章 款曲 (六)第二章 霜刃 (二)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破繭 (十)第十章 宏圖 (二)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長纓 (六)第十章 宏圖 (九)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十章 狂風 (八)第四章 歸來 (七)第二章 謀殺 (一)第八章 麋鹿 (四)第二章 款曲 (三)第七章 治河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三章 颶風(七)第七章 治河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九章 暗流 (三)第七章 塵緣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三章 抉擇 (四)第六章 紅妝(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紅妝(一)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五章 短歌 (二)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二章 霜刃 (七)第十章 宏圖 (二)第五章 迷離 (一)第四章 饕餮 (八)第三章 抉擇 (五)第四章 歸來 (六)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二章 謀殺 (七)第六章 疾風 (三)第十章 狂風 (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七章 鹿鳴 (九)第一章 傳說 (九)第八章 崢嶸 (四)第八章 雄關 (七)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三章 衆生(二)第五章 黃雀 (六)第四章 虎雛 (九)第五章 短歌 (三)引子第九章 暗流 (五)第七章 鹿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六章 綢繆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二章 風雲 (八)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二章 蓬篙 (五)第六章 綢繆 (五)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四章 撲朔(一)第八章 雄關 (三)第一章 家國 (四)第二章 款曲 (六)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三章 抉擇 (五)第七章 鹿鳴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七章 塵緣 (四)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二)第二章 重逢 (八)第二章 重逢 (三)第六章 紅妝 (三)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七章 國難 (一)第八章 烏鵲 (三)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五章 求索 (三)第四章 歸來 (六)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七章 仕途 (四)第一章 問道 (一)第三章 衆生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七章 塵緣 (四)第九章 長纓 (六)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三章 耕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