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

既然不打算拒絕,劉備便收起手中的書信,然後看着蔣濟言道:“汝主信中所言,朕允了。”

對於蔣濟這種大才,劉備表現的頗爲和藹。

但想起蔣濟那個傾覆漢室的主人曹丕,劉備實在很難對他有什麼好感。

在這種心態之下,劉備不自覺得用上了天下最尊貴的自稱。

而這聲“朕”,亦讓劉備的語氣從溫和轉而變爲凌厲,並讓他的身上浮現一種不可直視的氣勢。

天下喪亂數十年以來,屬於漢帝的權威在天下間幾乎蕩然無存。

以往上一任漢帝劉協在朝會自稱爲“朕“時,得到的不是羣臣的敬畏,反而有時會被羣臣暗自在心中恥笑。

但當今日站在蔣濟身前的漢帝劉備自稱“朕”時,雖然他身上的衣着不如當年的劉協壯麗尊貴。

但身姿提拔周身自有威嚴氣度流轉的他,所展現出來的氣勢還是讓蔣濟感到心悸。

蔣濟之所以會感到心悸,直接原因是漢軍剛剛取得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大勝。

而論起根源,或許是那漢室數百年來根植在天下人心中的正統思想,在蔣濟的心中隱隱發揮作用着。

蔣濟出身名門,他的祖上大多都是漢臣。

在心悸的影響下,蔣濟如鬼使神差般對着劉備一拜言道:“多謝陛下。”

既是漢臣之後,尊稱漢帝劉備爲“陛下”,當然是一件正常的事。

可是當蔣濟做完這件按常理來說很正常的事之後,堪堪反應過來的他臉上卻浮現驚恐之色。

現在的蔣濟真想給自己一巴掌。

蔣濟臉上的驚恐之色被劉備盡收眼底,只是蔣濟的驚恐卻讓劉備的眼中浮現一些暖意。

縱使劉備看人再準,蔣濟方纔會突然尊稱他爲“陛下”,這也讓他感到有些驚訝。

不過從蔣濟的這個反應可以看出,他與許多逆魏的大臣不同,他的心中或許還有着“公義”二字。

而歷史上正是這“公義”二字,害死了蔣濟。

對蔣濟越發讚賞的劉備,見蔣濟臉上的驚恐之色愈發深重,他溫言開口勸慰道:

“子通勿憂,今日城牆之上只有你我二人,今日之事不會傳出去的。”

劉備的勸慰,讓驚恐之中的蔣濟漸漸安定下來。

其實目前在劉備與蔣濟周圍的還有劉備的羽林衛,只是羽林衛作爲普通士卒,他們說的話天下人是不會有人輕信的。

所以劉備話語的真正意思是,目前周圍說話能讓天下人採信的只有他與蔣濟二人,而他是不會將蔣濟剛纔的反應宣揚出去的。

或者說在沒有第三位名士的佐證下,縱算他將今日蔣濟的反應宣揚出來,蔣濟亦可以爲自己辯解。

正因爲知道劉備話語中的深意,所以蔣濟才慢慢恢復了冷靜。

在恢復冷靜之後,蔣濟用感激的眼神看向劉備。

世人多言劉備寬仁,今日之事足以證之。

要是今日是漢臣在曹丕面前不小心稱呼他爲“陛下”,那曹丕會怎麼做呢?

蔣濟幾乎是頃刻間就想到了答案。

正因爲有着鮮明的對比,所以蔣濟心中對劉備的感激愈發濃厚。

怪不得裴潛、陳羣、田豫這些與劉備有過過往的魏臣,在私下裡對劉備皆是交口稱讚的。

在心中濃厚的感激情緒之下,一顆種子悄悄深埋在了蔣濟的心中。

而蔣濟在恢復冷靜之後,他看着臉上對他流露出溫和笑意的劉備,他深怕一會自己又會說錯話。

於是他便趕忙對着劉備一拜,然後有些身形慌亂的離開了這城牆之上。

既然已經得到劉備允諾的態度,那他當然要早點回歸將這個消息稟報給曹丕。

至於後續一系列的雙方交接事宜,蔣濟早已經沒有了心思摻和。

劉備看着蔣濟慌亂離去的身影,原本溫和的目光瞬間消失不見,這時浮現在他眼中的已然是一副沉思之色。

見微知著,從蔣濟方纔的表現可以看出,或許這天下的人心,又開始產生變化了。

也許這種變化在現在來說還算很緩慢,甚至只在很少一部分人的心中產生,但畢竟已經開始了。

只要他和他的後繼者,能夠不斷的爲這顆種子澆水施肥。

那麼終有一日,這顆種子總會成長爲一棵蒼天巨樹,爲大漢不斷輸送着生機。

只是這顆微小的種子,他可以告知給諸葛亮與糜暘,卻要儘可能保證不讓敵人發現它的存在。

蔣濟認爲方纔劉備勸慰他是因爲他寬仁,這並沒有錯。

但是蔣濟不知道的是,寬仁與權謀有時候並不是對立面。

至少以劉備的政治手腕來說,就是如此。

在懷抱着心中這種複雜的想法之下,劉備招手召來了遠處的董允。

方纔離去的董允並未離開城牆,他只是守在遠處等着劉備的吩咐。

所以董允在看到劉備召喚他後,他立馬快步來到劉備身前。

在董允來到身前後,劉備對着董允言道:“董卿立即啓程前往新野,爲朕向左將軍傳達一個口諭。”

聽到劉備讓他承擔傳達口諭的重任,董允的臉色一下子肅穆起來。

能夠成爲天子使者,既代表着莫大的榮耀,亦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鄭重的心思之下,董允聽到了劉備讓他傳達的口諭內容:

“命左將軍將夏侯尚、滿寵等一干俘將速速押往新野。”

在知道劉備口諭中的內容之後,董允就馬上朝着新野城而來。

因爲水運的便捷,所以不久後董允就來到了新野城中。

在董允到達新野城外的時候,糜暘就已經在州泰的稟報下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

隨後糜暘馬上讓州泰出城,將董允等人給接進來。

等董允等人被州泰接入郡府中的大堂後,糜暘看着眼前的老熟人董允,不禁覺得有些莞爾。

在以往的過程中,凡是劉備要派出使者與他聯絡或者封賞他,基本上那個使者都是董允。

現在董允都快成爲,他與劉備之間的專線聯絡員了。

只是莞爾歸莞爾,深通禮數的糜暘還是以大禮迎接了董允的到來,隨後他就從董允的口中得知了劉備的口諭。

糜暘在聽到劉備的口諭後,雖然因爲事發突然他心中有着驚訝,但是他並沒有遲疑。

他立刻回到位子上,快速寫好一封手書,然後他喚來了丁封讓他火速趕回西城。

夏侯尚、滿寵等人都是身份不低的魏臣,這樣重要的俘虜可是被糜暘嚴密看管的。

所以若沒有糜暘的手書,旁人是很難將他們提走的。

在完成這件事後糜暘屏退左右,然後看向董允對他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因爲糜暘與董允之間有着一些親戚關係,再加上以往有着多次相處,糜暘與董允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所以糜暘倒也放心向董允打探消息。

糜暘想知道的是,劉備爲何突然會有此想法。

只是在糜暘的詢問之下,董允以搖頭回應糜暘。

倒不是董允不想告知糜暘,只是他那日只是遠觀劉備接見蔣濟,並不知道劉備與蔣濟之間的對話內容。

在董允搖頭之後,糜暘馬上就會意了。

以往董允在出使的時候,曾有數次主動提點他的舉動。

在這種明顯的善意之下,董允若是真的知道什麼的話,是不會不告訴他的。

現在他搖頭,只能證明身爲劉備近臣的他,也不知道劉備此舉的目的。

但正因爲如此,反而讓糜暘心中的好奇心越來越重。

在遙遠的西城之中,有着一處庭院。

在這處庭院中住着的,正是當初被糜暘俘虜的夏侯尚、滿寵一干人。

這處庭院原本是申儀的一處私人場所。

因爲當初申儀喜歡在這處庭院中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所以這處庭院蓋的很是偏僻。

當初糜暘曾上書問過劉備,夏侯尚等俘虜該如何處置,劉備只是回書“先行善待”四字。

因爲這四個字,糜暘就不能將他們關押進蛇蟲鼠蟻遍佈,暗無天日的地牢之中。

而又因爲申儀這處庭院偏僻的特點,所以糜暘就順勢下令,將夏侯尚等人關押在這處庭院中。

偏僻可以有效斷絕,這處庭院與外界的聯繫。

只是這時本來應該因爲偏僻而顯得安靜的庭院,卻不斷的從內傳出一些叫喊聲。

而這些叫喊聲的出現,是因爲此刻在這處庭院中正有着兩人在切磋武藝。

互相切磋武藝的兩人,一人是夏侯尚,一人是昔日曹仁的麾下大將常雕。

他們身爲俘虜,自然是不可能擁有武器的。

所以目前夏侯尚與常雕二人手中使用的是木棍。

不過正因爲二人都是使用木棍,所以二人交起手來更加心無顧忌。

在二人都使出全力的情況下,一聲聲木棍敲擊在身上的聲音,不斷響徹在幽深的庭院之中。

而且由於二人都未穿甲冑,所以當對方的木棍重重敲擊在身上時,那種痛感十分強烈。

一聲聲痛呼聲不斷從夏侯尚與常雕二人口中傳出,只是相比於常雕,夏侯尚口中發出的痛呼聲更多。

常雕當初能得曹仁賞識,就是因爲他的武藝不凡。

而夏侯尚雖爲曹魏宗親,但自小養尊處優的他,在武藝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可是不管擊打在身上的木棍給自己帶來多大痛感,夏侯尚卻一直沒有出言停下這場比試。

他每發出一聲痛呼之後,就會緊咬牙關再次朝着常雕衝去。

夏侯尚這番作態,反而讓常雕開始束手束腳起來。

夏侯尚的身份,是他無法比擬的。

這要是將他給打出什麼好歹來,哪怕他將來能回到北方,那最後也只有死路一條。

最重要的是在過去的半年時間以來,夏侯尚就時常找他比試。

而就在不久前的上一次比試中,夏侯尚在他的重擊下,直接臥牀了半個月。

這一件事,讓常雕心有餘悸。

隨着常雕有意的放水,夏侯尚受到的攻擊越來越少,但正卻讓他勃然大怒。

半年來的不斷切磋,常雕的武藝是如何的夏侯尚再清楚不過。

他很容易就看出常雕是在故意放水。

常雕的這個舉動,讓迫切想增長武藝的夏侯尚感受到一種屈辱。

夏侯尚大怒着,朝着常雕發動更爲猛烈的攻擊。

在夏侯尚愈發猛烈的攻擊之下,常雕亦只能拿出全部實力對抗夏侯尚。

但就在常雕使出全力的不久之後,武藝本就不如常雕的夏侯尚被擊中雙腿,猝不及防之下他整個人猛然朝着地上倒下。

在一聲沉重的倒地聲響起之後,夏侯尚整個人已然重重的摔倒在地。

而在夏侯尚重重摔倒在地後,他立馬就感受到身體上下傳來了陣陣的疼痛感。

只是這陣陣疼痛感並沒有讓夏侯尚有所皺眉,身體上的疼痛,怎麼比的上他心中的痛。

及至今日,夏侯尚還未忘記當日曹仁臨死前對他說的話。

他也還未忘記當初是他害死了曹仁。

在這種強烈的負罪感之下,夏侯尚之所以不自刎謝罪,無非爲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屠鹿報仇。

所以他一刻,一日都不可以懈怠。

無論是在兵法還是武藝方面,他都必須要儘快的進一步成長起來。

有着這種目的的夏侯尚,並未怪罪將他擊倒的常雕。

他只是掙扎着從地上起身,想着再繼續與常雕比試。

見到夏侯尚這副作態的常雕,臉上浮現了慌亂之色。

但幸虧就在此時,一隊破門而入的漢軍解救了他。

這隊百人的漢軍小隊,正是由孟達與丁封所率領。

而在見到百人的漢軍隊伍衝進來後,庭院內的諸位魏將俘虜,除去滿寵與夏侯尚之外臉色皆是齊齊大變。

孟達與丁封這副氣勢洶洶的作態,怎麼看都像是來者不善的。

衆人皆以爲他們的死期到了。

孟達與丁封在率軍進入庭院中後,他們便見到了目前庭院中的這副場景。

相比於丁封的詫異,孟達倒是顯得淡然。

在以往的日子中,他曾多次站在庭院外的高臺上對夏侯尚等人進行監視,所以這一幕他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而孟達在看到常雕、王雙等人臉上浮現的驚懼之色後,他不屑的笑了一聲。

隨後他直接命身後的一衆漢軍上前,將庭院中的夏侯尚等人給捆綁起來。

面對有着人數優勢如狼似虎的漢軍,常雕等人只有束手就擒。

唯有夏侯尚,當十數名漢軍走到他身前時,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木棍。

他眼神中充滿着不甘與仇恨。

後天開始2更。

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7章 懾服徐詳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章 江陵城中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4章 屠殺?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
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7章 懾服徐詳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章 江陵城中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4章 屠殺?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