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

漢章武五年七月中旬,在近十萬漢軍將陳倉城團團包圍起來的數日後,漢大將軍糜暘下達了一道軍令。

在軍令的召喚下,軍中的諸位漢臣,都臉帶詫異的紛紛朝着校場趕去。

相比於一般的漢軍,這些在軍中有些地位的人,他們思考的更多。

糜暘突然發出軍令召集他們,是爲了什麼呢?

若說糜暘是爲了商議軍情,或者說安排戰術的話,糜暘是不需要召他們前往校場的。

不過諸位漢臣心中雖有疑慮,可一時猜不出糜暘想法的他們,也只能遵照軍令快速的朝着校場趕去。

只是在趕去校場的路上,許多漢臣很快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在前往校場的營道上,不止有着他們,還有着大量的漢軍在與他們同往。

看到這一幕後,諸多漢臣心中的疑慮更深。

只是還未等衆多漢臣想出個所以然,他們就已經到達了校場之中。

當衆多漢臣來到校場中後,他們才赫然發現原本寬闊無邊的校場,當下早已經被大量的漢軍擠得滿滿當當。

如此多的兵士數量,估摸過去至少在數萬以上。

而在校場連接漢營的幾處轅門之中,還在不斷涌來大量的漢軍。

這?

相熟的三五漢臣不由得面面相覷。

而善於觀察的漢臣,更是在觀察之下發現了一件意外的事。

那便是眼下趕來聚集在校場中的數萬漢軍身上都穿戴着甲冑,甚至他們的手中也都攜帶着征戰用的兵刃。

若說之前看到的種種,還讓諸位漢臣有些雲裡霧裡的話,那麼在看到這一個現象後,越來越多的漢臣已經猜出糜暘的意圖。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全軍戴甲集結呢?

一般是全軍要發起進攻的時候!

想到此,許多漢臣都不免用眼角的餘光打量了幾下不遠處那雄偉的陳倉城。

看來大將軍是要按捺不住,對陳倉城發起進攻了呀!

意識到這一點後,諸位漢臣心中放鬆的同時,還有着振奮的心情。

爲何振奮,自不必說。

而諸位漢臣之所以會感到放鬆,主要是因爲他們最擔心的糜暘分兵前往攻打郿縣的事並未發生。

只要糜暘不冒險分兵前去攻打郿縣,那麼糜暘的任何決定,他們都是會無條件遵從的。

覺得已經猜出糜暘意圖的諸位漢臣,立刻變得老神在在起來。

他們用饒有興趣的目光打量着周圍不斷聚集的漢軍,見漢軍一個個皆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這讓他們的心中有着自豪。

當下聚集在校場中的兵士,都是他們大漢的天兵!

並沒有諸位漢臣等待多久,在轅門處漸漸不再進來兵士從而被關上後,在將近十萬人的注視下,糜暘與諸葛亮連攜出現在了位於校場正中央的高臺之上。

當看到糜暘與諸葛亮的身形出現後,原本還顯得嘈雜的校場瞬間安靜下來。

對於將近十萬的漢軍來說,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不會認識諸葛亮,但卻一定認識糜暘的。

儘管很多漢軍,並未都被糜暘直接統領過,可當下大漢中的哪位軍人,會沒聽過糜暘的威名呢?

毫不誇張的說,大漢能有當下煊赫威勢,糜暘一人的功勞就佔據了七成以上。

對於這樣一位百戰百勝,帶領大漢不斷披荊斬棘,震驚世人的優秀統帥,凡爲漢軍,心中沒有不對糜暘感到拜服與愛戴的。

數萬漢軍看向糜暘的目光中充滿了火熱。

在數萬道火熱目光的注視下,糜暘在高臺邊沿停下了腳步。

與臺下的數萬漢軍一樣,今日的他也是頭戴兜鍪,身穿甲冑。

身穿精甲的糜暘,配上本就不俗的外表,整個人更是顯得英氣勃勃。

看着下方一眼望不到頭的漢軍,糜暘心中生出一股豪氣。

豪氣激盪之下,糜暘似有千言萬語要說。

可最後他的千言萬語,還是歸於一句話:

“休整數日,今日我軍該動矣!”

就算糜暘的嗓門再大,他的話也不可能傳進校場下方每一位漢軍的耳中。

但就在高臺下方林立着上千位漢軍中的壯漢,他們都是從數萬漢軍中精挑細選出的嗓門奇大之輩。

當他們聽到糜暘的話後,知道己身任務的他們,立即就齊齊張口將糜暘的話大聲複述了一遍。

上千聲異口同聲聲嘶力竭的大喊,加上校場中特殊的佈局,足以讓校場內的每位漢軍都可以清晰聽到糜暘說的話。

當糜暘的話傳入將近十萬漢軍的耳中後,十萬漢軍心中一直壓制的戰意瞬間被點燃。

“戰!戰!戰!”

數萬聲漢軍高昂的請戰聲,頃刻間在校場中響起,猶如一陣陣狂風,呼嘯在校場中每個人的耳邊。

當這一陣陣響亮的求戰聲傳到不遠處的陳倉城牆上時,立於城牆上的郝昭控制不住的於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方纔在漢軍大量集結的時候,有着居高臨下觀察優勢的魏軍,就快速將這個消息報給了郝昭。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郝昭察覺出糜暘可能要進攻陳倉城了,於是他立馬來到了城牆之上。

只是察覺是一回事,當確定糜暘果真是要發兵猛攻陳倉城後,郝昭還是不可避免的感到緊張。

敵人那數萬聲戰意高昂的求戰聲,落入何位魏將耳中,不會讓他們感到驚慌?

緊張之餘,郝昭連連下令,讓城內的魏軍打起十二分精神,務必要做好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漢軍猛攻。

陳倉城在郝昭的數道急促軍令下,一下子進入了繃緊了的態勢中。

可接下來傳到郝昭耳中的一句話,卻讓郝昭第一時間以爲他的耳朵是否是壞掉了!

“我軍要戰的不是陳倉,而是郿縣!”

這句話是糜暘說的,當糜暘說出這句話後,意味着他第一次向世人當衆宣示了他真正的戰略目的。

可就是這層戰略目的,在讓郝昭狂掏耳朵的同時,也讓數萬漢軍及大部分漢臣感到一片譁然。

數萬雙震驚莫名的眼神,紛紛朝着高臺上的糜暘注視而去。

意想不到,完全意想不到。

只是之前再如何意想不到,可當下得知糜暘真正的目的後,數萬漢軍在震驚之後,心中還不可避免的流露出擔憂與慌亂。

高大的陳倉城就靜靜地矗立在他們眼前,陳倉城尚未拿下,糜暘卻要直接領軍攻打郿縣,這一點會擔着怎麼樣的風險,只要有點理智的人都能看的出來。

在戰爭中,風險往往意味着死亡。

相比於數萬漢軍的震驚、擔憂、慌亂,數萬漢軍中的上百漢臣在知道糜暘的真正目的後,他們卻是被嚇得差點要朝糜暘跪下了。

他們之前擔憂糜暘會分兵前往攻打郿縣,單單這一點就已經讓衆多漢臣難以接受,現在糜暘比他們想的更瘋狂,竟然要全軍推向郿縣?

這如何能讓漢臣接受的了。

大將軍,你要控制你自己呀! 上百漢臣中地位稍高的黃權等人,第一時間就想上高臺勸阻糜暘。

可他們剛有異動,位於他們左右的漢軍就不動聲色地將他們包圍了起來。

沒有言語上的阻止,可那些漢軍的動作,卻讓黃權等人停下了腳步。

大漢的大將軍,自帶節鉞之權!

立於高臺上的糜暘,將下方數萬人的表現都看在眼中。

數萬漢軍會有此反應,糜暘並不意外,因爲這是人之常情。

而這也是諸葛亮昨日會提醒糜暘的原因。

人情洶洶,若不排解,勢必會讓糜暘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事倍功半。

然糜暘今日既然會選擇站在這高臺上,那他心中便是有着信心,能夠排解這洶洶人情。

他可是百戰百戰的漢大將軍!

迎着數萬道驚疑的眼神,糜暘再度朗聲說道:

“公安一戰時,江東十萬大軍圍城,那時候孤只有六千老弱,世人皆謂孤不自量力。

然結果爲何?

孤先敗呂蒙,再破孫權,十萬吳軍喪於公安!

梁州一戰時,逆魏數十萬兵馬壓境,萬里梁州疆土唯剩南鄭、漢二座孤城,那時世人亦謂孤朝不保夕,即將懸頸。

然結果又如何?

令旗南指,漢水自來,浩浩蕩蕩,數十萬敵軍,盡爲魚蝦!”

當糜暘朗聲說出他的這兩個光輝戰績後,數萬漢軍驚慌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

其實糜暘從軍數年,他立下的戰功不止這兩個。

可在糜暘諸多戰功中,這兩場大勝是最令人震撼的。

因爲這兩場大勝都是糜暘在絕境時,在世人認爲不可能獲勝時而取得的大勝。

以當下的情況,着重說出這兩場大勝,是有着顯著的效果的。

在稍微安撫住數萬漢軍的情緒後,糜暘又緊接着說道:

“兩次大戰,世人皆認爲孤不可能贏,但孤就是贏了。

難道這一次,孤會輸嗎?

孤從來沒有輸過!”

當糜暘的這番話傳遍整座校場後,數萬漢軍心中的驚疑漸漸消失不見。

相反的是,他們的心中還有着一股熱血在流淌着。

事實勝於雄辯!

最重要的是,凡爲軍人,心中定然有着崇拜英雄的情緒。

而以糜暘過往立下的曠古爍今的戰績,以糜暘當下在高臺上那副慷慨激昂的宣言,數萬漢軍中心中的英雄是誰,還需要有所疑問嗎?

個人崇拜的思想有時候,足以驅散人心中的疑懼。

“曹真以爲用座陳倉城,就能拖住孤的腳步,就能拖住大漢十萬健兒的腳步,爲逆魏爭取苟延殘喘的時間!

但孤就是要用事實告訴他,他的一切只是臆想!

區區一座陳倉城,無法阻止我軍邁向長安的勝利之路,更無法阻止孤與爾等,今日所要一起完成的曠世之舉!”

當說完以上的話後,糜暘已然抽出腰間的慎獨劍高高指向天際,一句句壓抑在心中的誓詞從他的口中念出:

“嗟我將士!爾肅爾聽!大漢失綱,國土淪喪。

數萬虜軍,爲虎作倀,逆魏曹賊,以梟以張。

今興漢師,灑血北伐,天子聖命,炳若日星。

弔民伐罪,殘厥兇酋,復我山河,還我長安。

嗟我將士!毋惜爾死,毋偷爾生,毋懼強敵。

萬衆一心,鐵血同當。我不殺賊,賊豈肯休,勢不兩立,義無兩端。

嗟我將士!如兄如弟,生則俱生,死則俱死,倘若不歸,那就不歸!”

糜暘持劍向天的舉動,深深映刻在數萬漢軍的眼中。

而那糜暘念出的一句句誓詞,更讓數萬漢軍感到熱血澎湃。

糜暘在念完一遍誓詞後,本來想着念第二遍。

可他還未開口,他便聽到了高臺下方傳來了一陣陣複誦聲。

雖然一開始由於數萬漢軍沒辦法記下糜暘誓詞的所有內容,導致那一陣陣複誦聲參差不齊,嘈雜無方。

可在上千位壯漢的高聲引領下,數萬漢軍的口調逐漸統一。

“復我山河,還我長安”

“萬衆一心,鐵血同當”

“生則俱生,死則俱死”

“倘若不歸,那便不歸!”

一句句可以無限振奮人心的誓詞,在數萬漢軍的口中發出。

誓之一字,在當世是無比珍貴的。

而當下與他們一同做出這番誓言的是,是他們心中的大英雄糜暘。

這更讓數萬漢軍的情緒不斷高昂。

很快的,數萬漢軍齊齊朗誦的越來越大,不久後數萬漢軍中的每個人幾乎都是竭盡全力地在複誦着糜暘今日許下的每句誓詞。

繞過陳倉,遠征長安危險嗎?

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當世很多事,不是因爲危險就可以不做的。

今日既是糜暘向數萬漢軍許下誓言的日子,同時也是數萬漢軍向他們心中的那個偉大朝代大漢許下誓言的日子。

既然偉大,那就應當去復興,不顧一切!

數萬聲漢軍的朗誦聲在匯聚在一起後,宛如天地間古老神明的怒吼一般,震的漢軍大營中的每個人的耳朵生疼。

可哪怕如此,數萬漢軍還是沒有停下背誦誓詞的舉動。

而當陳倉城外附近數十里的天地,都被這熱血的誓言所充盈的時候,於高臺上糜暘發出了最後一聲吶喊:

“出征!”

糜暘的吶喊很快化爲一道軍令,由每位將官傳入每位漢軍的耳中。

在得到糜暘出征的將令後,數萬漢軍沒有絲毫遲疑。

“戰!戰!戰!”

洶涌的戰意再度出現在他們的身上!

一往無前,所向無懼。

而當糜暘出征的軍令傳到陳倉城牆上被郝昭聽到後,郝昭已經震撼地無法言語。

他眼神呆滯地看着一撥撥漢軍從軍營中開拔,望着郿縣的方向而去。

眼中所見,耳中所聞,讓郝昭嚇得直接跌坐在地。

瘋了,糜暘瘋了,數萬漢軍也瘋了!

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訂婚啦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2章 出獄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3章 誅心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4章 屠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
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訂婚啦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2章 出獄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3章 誅心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4章 屠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