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

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

因爲于禁的要求,所以糜暘從未對外人透露過他的真實身份。

在場將校大多還皆以爲,于禁只是一軍中司馬而已。

而關平見於禁又出來反對他的提議,他心中有些慍怒。

每次他一提議什麼,于禁總都是唱反調,這還是不是友軍了。

關平看到糜暘聽了于禁的進言後,臉有沉思之色,他就想再欲向糜暘進言。

這時糜暘看出了他的意圖,主動對其擺了擺手。

在止住關平之後,糜暘看向于禁言道,“你所言有理,吾並非不知。”

“然我有必擊孫桓之理。”

“法師曾教育過吾:凡與敵戰,須要揀勇將、銳卒,使爲先鋒,一則壯其志,一則挫敵威。”

“敵之先鋒者,乃敵之膽氣所在。”

“若此戰吾能擊敗孫桓,孫桓所部既是江東大軍先鋒,就必是精銳,而孫桓身份非凡,彼等一敗,必能大喪敵軍士氣。”

“敵軍遠道而來,雖以大軍壓我,但公安是堅城,若我能挫彼等大軍銳氣,則來日吾等守城之時,就更加不懼敵軍。”

“且取得一場大勝,可大大提升我軍士氣,此消彼長之下,優勢則在我。”

“至於你方纔所言,若所擊不勝,將大失我軍士氣。”

“若是不以一場大勝提振軍心,來日彼等大軍兵臨城下,我軍士氣可保乎?”

今日就單單聽到敵軍先鋒有數千之衆,就一時令得公安城中的將校軍心不穩。

雖然他們在糜暘的安撫下,軍心已經恢復。

但這些人可都是軍中將校,懂得些許兵法及常識的人,自然容易安撫。

來日江東數萬大軍圍城,人數之密集猶如蟲蟻,守城的普通士卒看到這一幕,又豈能不害怕而士氣沮喪呢?

所以糜暘想主動出擊,爲的就是通過一場大勝,來守住城內守卒的士氣。

只要能獲得大勝,有這個最直觀的例子在前,才能讓城中的那些普通士卒知道敵人雖衆,亦不是不可擊敗的這個道理。

有這樣的事實在,比任何言語安撫,金銀獎勵更能提振城中士氣。

“且若敵軍先鋒一喪,則呂蒙必定慎重。

慎重之下,必謹慎前行。

江東大軍來襲之日,又會耽誤一段時日,這也有利於我方。”

當代大軍出征前派遣先鋒軍除了提振己方士氣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探路。

逢山建橋,遇水搭橋,這也是先鋒軍的一個重要作用。

若將敵方的先鋒軍打掉了,呂蒙估計就會等到大軍全都集結完畢,再持重前行。

聽完糜暘的這個理由,于禁沉默。

若是二十年前,尚且年輕的他也會和糜暘與關平一般,充滿銳氣的想主動出擊。

但現在老將遲暮,他變得越來越保守了。

見於禁沉默,糜暘當即下令城中將校前去召集各部士卒到校場中。

糜暘的這個命令一出,在場諸將校都知道糜暘這是下定決心要主動出擊了。

關平大喜,這是糜暘第一次贊同他的看法。

他急忙跟在諸將校身後,一起去召集士卒了。

而於禁因爲手下無一兵一卒,所以就留在了議事廳中。

在諸將校都走後,于禁問糜暘道,“戰場兇險,主簿有萬全必勝之策嗎?”

方纔糜暘所說的那些理由,都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他要取勝。

若沒有這個基礎,那麼一切都是枉談。

而於禁特地等到衆人都走了,才這麼問糜暘,便是爲了私下再提醒一次。

聽到于禁這麼問之後,糜暘反問于禁道,“左將軍在曹操麾下多年,縱使是以兵法聞名於世的曹操,他每次征戰前可有萬全必勝之策?”

糜暘的話,讓于禁語噎。

也不是沒有,赤壁之戰算不算。

但想到赤壁之戰最後的結果,于禁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表示否定。

“吾雖未獨立掌軍過,但吾也知道,兵家之事,全無萬全二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當初漢中王孤軍深入定軍山,於兵法而言乃是大忌,但最後是他成功拿下了漢中,從此威震天下。”

“吾不敢與漢中王比擬,但亦從那事中受到啓發。

兵爭之事,若有可行之處,當可行之。”

“今孫桓輕敵,我軍有獲勝之理,何不嘗試?”

若是此番是呂蒙親自來,以他的老練,將不會給糜暘任何可趁之機。

那樣糜暘縱使有什麼必擊之理,也會想着穩妥爲上。

況且糜暘也不是貪生怕死之徒。

“若我想萬全,當日在江陵城中時,我大可一路遊山玩水西還,不管荊州死活。

於成都中,我依然是漢中王太子四友之一。”

“若我想着萬全,今日我便可棄城而走,將城中所有大事委於坦之。

有吾伯父在,吾回到成都後,最多一生受囚禁之苦,但衣食、生命當無憂。”

“此二舉吾皆不願爲之,乃是顧念漢中王之恩德,欲以八尺長軀報之也。”

“萬全二字,於我無關。”

糜暘的話令于禁微微一嘆氣,他之所以想勸阻糜暘外出,乃是他看好糜暘的未來。

按如今局勢發展下去,他這輩子都可能難以北還。

若他以後一直在劉備麾下,那麼在南方全無根基的他,就迫切需要找一個人倚靠。

目前看來,糜暘是最適合的。

所以糜暘要是有所不測,那是于禁萬萬不能接受的。

在回答了于禁之後,糜暘對於禁言道,“你且去準備一下,一會伱與我一同出征。”

聽到糜暘此語,于禁一愣,然後他就明白了糜暘的深意。

最後他老實的離開,前去準備去了。

而在於禁走後,糜暘也喚來親衛爲其穿戴甲冑。

此時在糜暘的懷中,有着一封關羽給他的密信。

密信上關羽所囑咐的事,就是糜暘沒有說出口的,爲何他要主動出擊的第二個理由。

想着關羽對他的新的囑託,糜暘眼神漸漸堅定。

若此戰,他敗而死,那麼他的名字在將來的《季漢輔臣贊》中必有一席之地。

若此戰,他勝而還,那麼將來,就有可能是他親自來主導編撰《季漢輔臣贊》。

在親衛的服侍下,糜暘很快就穿戴好了身上的甲冑,最後他親自爲自己戴上了頭盔。

在穿戴整齊後,糜暘接過親衛手中遞過來的劍,隨後大步朝外走去。

猶記得當日糜暘從成都離開之日,諸位親近之人前來爲其送行。

每位送行的人都送了糜暘一大段祝福語。

其中唯有一位性格高傲,語音的清冷的男子在糜暘對其一拜後,只淡淡對其說了一句話,

“出門在外,生死有命,汝智微薄,前路坎坷,可早歸蜀。”

這時踏出門外的糜暘,想起了這句刀子嘴豆腐心的話,他不禁有些莞爾。

“法師,弟子認爲,前路坎坷,更該奮力前行,以不負此生。”

在陽光下的照耀下,糜暘跨上馬匹,朝着城內的校場揚鞭趕去。

(本章完)

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6章 此路不通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章推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章 關羽之憂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
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6章 此路不通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章推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章 關羽之憂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