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

漸漸地孟獲察覺到不對勁。

那陣陣喊殺聲,根本就不似與他交戰的雍闓部衆發出的。

這一刻孟獲明白了高定爲何會突然放棄坐山觀虎鬥的打算。

是真正的漢軍殺來了!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相比於高定的驚慌,孟獲心中卻油然地浮現出一種暢快感。

在孟獲的角度看來,他自己無疑是被冤枉的一方,既然是被冤枉,那麼心中肯定有着怨氣。

而隨着己方兒郎爲了保護他不斷倒下,孟獲心中的怨氣也愈發深重。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漢軍的突然殺來,孟獲的心中浮現了一個打算。

高定與雍闓不是都認爲他早已經投向漢軍了嗎,那他今日就如他們所願。

反正若將諸葛亮的品格與高定、雍闓二人相比,那簡直是有云泥之別。

當心中的這種想法浮現後,孟獲對他的部衆下達了一個命令——不再堅守。

在孟獲的指揮下,剩下的孟獲部衆放棄結陣自守的打算,他們重新排列起衝擊的陣型,朝着身前的敵軍不斷殺去。

孟獲的目的很簡單,那便是要用這種方式徹底打亂雍闓與高定二人部衆的陣型。

一時的奮勇進擊要想擊敗雍闓與高定二人的部衆無疑是癡心妄想,但也足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二人部衆的慌亂。

而這時在三方的戰場之外,可是有着第四方漢軍正朝着這處快速殺來。

若是在漢軍殺到的時候,高定與雍闓二人的部衆陣型還是雜亂的,那麼他們的部衆面對的只會是漢軍單方面的屠殺。

當孟獲的部衆突然朝着己方大軍發動進攻時,高定與雍闓二人就察覺到了孟獲的目的。

他這般不要命的打法,打到最後是很可能讓他們二人的性命也丟在此處的。

只是縱算察覺出孟獲的目的,可高定與雍闓二人面對孟獲這近乎無賴般的打法,一時之間卻沒有解決的辦法。

三方軍隊正在酣戰時,在這個時候有哪一方的軍隊能輕易脫離出戰場之外?

除非韓信復生,用他那近乎鬼神般的指揮藝術,才能辦得到。

而高定與雍闓給韓信提鞋都不配,自然也做不到這種事了。

於是雍闓與高定二人只能眼睜睜看着孟獲的軍隊,不斷將他們的部衆拖入戰場之中。

孟獲的部衆人數雖少,但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弱。

儘管前兩次他們在與漢軍的對戰中,都是灰溜溜的失敗下場,但那是來自主將之間戰術層面的碾壓,不關他們戰鬥力的事。

他們可是歷史上無當飛軍的前身。

再加上他們的族長孟獲在不斷指揮,這更讓他們爆發出了不一般的戰鬥力。

這股戰鬥力,足夠在短時間內與雍闓與高定二人的部衆戰的有來有回。

而隨着漢軍喊殺聲的不斷接近,雍闓與高定二人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的團團轉。

雍闓與高定都知道,孟獲部衆的戰鬥力再如何強,他們人數處於劣勢這一點不會改變。

所以這場火拼最後的結果,大概率還是他們二人的聯軍獲勝。

但重要的是這需要時間的醞釀,可恰恰他們現在最缺少時間。

要不是正在交戰的部衆都是他們的嫡系,雍闓與高定二人恐怕早就拋下他們逃命去了。

高定與雍闓的心中充滿了後悔的情緒,早知道他們就不這般魯莽行事了。

現在他們不僅未順利吞掉孟獲的部衆,反而還讓自己的部衆陷入了鏖戰的泥潭中。

可若是高定與雍闓二人有這般遠見,歷史上他們也就不會做出那些騷操作了。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高定與雍闓二人最擔憂的事終於發生了。

在三方軍隊交戰到最激烈的程度的時候,趙雲、馬忠、李恢等漢將率領的漢軍終於來到了軍營之外。

由於軍營內的敵軍正在內戰,故而漢軍輕而易舉的就突破了軍營的外圍防線,殺到了三方敵軍正在酣戰的中心處。

趙雲在看到孟獲的部衆正在受到高定與雍闓部衆的圍攻之後,他果斷的指揮漢軍對高定與雍闓的部衆發起了進攻。

現在趙雲並不知道孟獲已經心向大漢,在他看來無論是孟獲還是雍闓、高定二人,這時都是大漢的敵人。

只是同樣是敵人,很明顯雍闓與高定是實力最強的那方。

身爲黃雀的漢軍,若不先將敵人最強的有生力量擊潰,那麼又怎麼安心享用接下來的勝利果實呢?

在趙雲的命令之下,漢軍稍事休整後便對着前方的敵軍衝殺而去。

當戰意高昂的漢軍殺入戰場之後,背後受敵的雍闓與高定的部衆,不一會兒就被漢軍殺得七零八落的。

特別是當一衆彝軍見到那白袍戰神出現在戰場中後,他們心中的戰意更是受到嚴重的打擊。

於是不久後一場大潰敗便在意料之中發生了。

數千雍闓與高定的部衆,在慌亂之下開始棄械朝着四方逃去。

慌亂的情緒是會快速傳染的,特別是在局勢對己方明顯不利的情況下。

越來越多的敵軍開始四散而逃,在大面積的潰逃發生之際,就連孟獲的部衆都逃散了不少。

論軍隊的紀律性,三方叛軍,誰也沒比誰好。

趙雲見己方大軍已然在戰場中取得優勢,他便當即又下令漢軍追擊在一部彝軍的身後。

那部彝軍正是高定的嫡系部衆,他們正掩護着高定朝着邛都城內逃去。

趙雲並未忘記諸葛亮給他下達的拿下邛都城的任務,所以相比於雍闓的那部叛軍,趙雲很明顯對高定的這部叛軍更感興趣。

軍營距離邛都城並不遠,短暫的距離不足以彝軍充分發揮己方善奔的優勢,從而甩掉身後追擊不捨的漢軍。

高定亦知道他身後正有着一部漢軍在追擊着他,但現在的他心中只有逃出生天的念頭。

故而當他在一衆嫡系的護衛下來到邛都城下後,他便着急的命令邛都城內士卒打開城門。

南中貧弱,邛都城縱算作爲越嶲郡的治所,它的城防也比不上中原的一些大城,護城河這種對城池來說絕佳的防護措施,邛都城是沒有的。

甚至邛都城的城門也不寬大。

但現在這扇不寬大的城門,卻給了高定一些逃出生天的希望。

由於城門的簡陋,城內的彝軍在得到高定的命令之後,很快就打開了城門。

當城門打開的那一刻,高定便不顧一切的率領着嫡系朝着城內衝去。

而就在高定率軍衝入城門的那一刻,馬忠所率領的漢軍也緊跟在高定的彝軍之後衝入了城門之中。

作爲沒有甕城存在的邛都城,馬忠並不擔心高定會在城內設伏。

況且高定已然是喪家之犬,他又如何能及時在城內組織起伏兵。

馬忠沒有估算錯,當他率軍衝入邛都城內之後,高定便立即率着嫡系部衆朝着城內繼續逃去。

爲了逃命,他竟是絲毫都顧不上城門的安危。

當高定逃離城門處之處後,值守城門處的彝軍早已經心神大亂,又如何是士氣高昂的漢軍的對手呢?

不久之後馬忠就率領漢軍清理了城門處的彝軍,徹底控制住了邛都城的東門。

當有一座城門在手之後,源源不斷的漢軍正從這座城門殺入城內,不斷清理着城內不投降的彝軍。

諸葛亮並沒有在漢軍大營中等待太久,很快他就得到了來自於前線的捷報——邛都城已順利拿下。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諸葛亮便率領着留守的部分漢軍朝着邛都城進發。

爲了能夠萬無一失的拿下邛都城,諸葛亮將大營中的大部分漢軍及漢將都派了出去,他只讓鄧艾領部分漢軍留守大營守護他。

諸葛亮特地選擇將鄧艾留下,也是有着進一步教導鄧艾的打算。

在朝着邛都城進發的路上,諸葛亮轉身對身後的鄧艾道:“不久之後,南中就將徹底平定。”

說這句話時諸葛亮的語氣很是平淡,就好像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般。

可他的話落入鄧艾的耳中之後,卻讓鄧艾心中浮現了波瀾。

隨着邛都縣被漢軍光復,越嶲郡的叛軍已經不足爲慮。

而等漢軍平定越嶲全郡之後,漢軍通往永昌郡的道路也將打開,到那時南中四郡就會有兩郡重新納入大漢的版圖。

再加上今日一戰,勢必會對高定的大軍造成重創,這無形間又大大削弱了益州郡叛軍的實力。

從這種種有利的局面推斷,諸葛亮的那句話,都是一件可以預見的事實。

只是諸葛亮的輕描淡寫,讓鄧艾的心中浮現敬佩的情緒。

南中叛軍的實力,是不能與魏軍相比的,可佔據地利的南中叛軍,卻也不是那麼好平定的。

否則當年劉備剛剛拿下益州之時,麾下名將雲集,爲何不趁機徹底拿下南中呢?

在南征之戰開始之前,許多人都預測這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畢竟南中的地理因素擺在那裡。

可自諸葛亮領軍從成都出發算起,南征之戰到現在滿打滿算才進行了三個月。

若再除去路上進軍的時間,諸葛亮真正用來對付南中叛軍的時間,至多也才兩個月。

在兩個月如此短的時間內,諸葛亮便能率領漢軍取得現今的優勢,由不得鄧艾不對諸葛亮感到佩服。

心中佩服之餘,鄧艾還暗自將諸葛亮與糜暘進行比較。

從方纔送來的戰報可知,趙雲將軍拿下邛都縣的方式,與當初張嶷拿下西城的方式有些類似。

但就是這兩種有些類似的奪城方式,卻讓鄧艾看到了諸葛亮與糜暘在作戰風格上頗爲不同的一點。

世人都知道若敵軍陣型騷亂的時候領軍出擊,那麼很可能會大獲全勝。

可戰爭之所以令人捉摸不透,原因就在於在如何讓敵人陣型騷亂這一點上,有着許多種不同的辦法。

在這一點上,諸葛亮擅長提前佈局,他會一步步設下陷阱,引誘敵人不斷上套,最後達到他的目的。

而糜暘卻更擅長因勢利導,隨機應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方面,給敵人沉重的一擊。

這兩種用兵方式從本質上講並無高低之分,但卻讓鄧艾情不自禁的的想起了大漢歷史上的兩位蓋世名將,衛青與霍去病。

一人善正,一人善奇,雙將合璧,打的不可一世的匈奴鬼哭狼嚎。

一想起本朝也有如當年衛霍那般的名將,鄧艾的內心就不禁浮現熱血澎拜之感。

又有哪位有志男兒,不向往孝武那個激盪無雙的時代呢?

因爲心中浮想聯翩,鄧艾一時之間忘記了對諸葛亮的話做出迴應。

諸葛亮見鄧艾臉有思索之色,倒也沒責怪他。

十里的路程,並沒有花費多久時間便已經越過。

當諸葛亮率軍來到邛都城外之時,趙雲早已經領着一衆漢將在城外恭候着諸葛亮的到來。

與此同時,趙雲手中正提着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這顆人頭正是高定的。

在剛纔的城內亂戰之中,高定被漢軍追上並被梟首,這也宣告着邛都城的徹底光復。

只是讓趙雲有所遺憾的是,雍闓卻在亂戰之中逃脫。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邛都是高定的大本營,所以他肯定會往城內跑。

可雍闓的大本營是在益州郡,那麼他一旦跑起來,那可就是不好捕捉的了。

這些事趙雲方纔已經在戰報中稟告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在看到高定的人頭之後,對着趙雲滿意的點點頭。

隨後諸葛亮問起了孟獲的下落。

見諸葛亮提起孟獲,趙雲便讓人押着孟獲來到諸葛亮身前。

在剛纔的亂戰之中,孟獲並未率部衆攻擊漢軍,而趙雲見孟獲識相,便在掌控大局後饒了孟獲一命。

當孟獲被押來之後,他一改往日倨傲的神態,他極其卑微的俯身跪地,然後一路膝行至諸葛亮的身前。

在衆人的注視之下,孟獲語氣恭敬地對諸葛亮說道:

“丞相天威,三擒卑將,令獲震恐,獲願降服丞相,以後絕不再叛。”

聽到孟獲主動說出臣服的話語,諸葛亮的臉上露出笑意。

他深知孟獲在南中一地的威望,現在孟獲主動願意傾心臣服於大漢,那對大漢來說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

而接下來,他的確也有一件事需要孟獲的協助。

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推兩本書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2章 魂斷鬱陵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0章 三駁潘濬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章 當爲班超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
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推兩本書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2章 魂斷鬱陵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0章 三駁潘濬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章 當爲班超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