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

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

因爲漢軍擺出的卻月陣型,所以奔馳而來的魏軍鐵騎,只能從三個方面包圍而至。

位於卻月陣最前方的傅肜,看着已經進入百步內的魏軍鐵騎,在這種距離之下,傅肜甚至能看到魏軍鐵騎臉上那充滿着喜悅的神色。

他們在喜悅,漢軍再一次犯傻了。

但是還未等數千魏軍鐵騎高興多久,傅肜沉着的舉起手中的令旗,然後狠狠的朝着前方包圍而至的數千魏軍鐵騎揮去。

當傅肜手中的令旗落下的那一刻,戰車上的漢軍在雄壯的鼓聲的激勵下,紛紛取出了攜帶的大黃弩。

與春秋時期只是承載士卒的戰車不同,目前漢軍所使用的這種戰車體積更大,不但能搭載二十多名士卒,還能放下一種殺敵利器。

那便是大黃弩。

弓弩作爲古代軍事中最經常使用的遠程武器,兩者之間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比於弓,弩具有更大的殺傷力。

哪怕是在遠距離時,由大弩射出的弩箭的殺傷力依然很恐怖。

弩早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着廣泛應用,那時候的弩主要分爲四種,分別是:夾弩、瘦弩、唐弩和大弩。

而到了西漢時,步軍每當抵擋匈奴騎軍之時,守城、野戰的漢軍步卒都常常用弩來對匈奴騎軍進行殺傷。

例如當年李陵率領五千步軍在浚稽山遇到數萬匈奴騎軍,便是靠着弩箭之威給匈奴騎軍以極大的殺傷。

而天下善弩之輩,弩機之強,荊楚爲冠!

當年李陵率領的五千步軍,就大多是荊楚人士。

現在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在本來就善於弓弩的荊楚大地上,更是出現了一種殺傷力極強的大黃弩。

大黃弩又稱爲黃肩弩,漢代的弩強度按石來計算,分一石至十石,其中十石弩最強就被稱爲大黃弩。

使用大黃弩的士兵要十分強壯,這樣的人才能使用大黃弩,而這樣的人目前都聚集在這百輛戰車上。

在傅肜的令旗指揮之下,數百漢軍舉起隨身攜帶的大黃弩。

善於使用弓弩的荊楚材士站在戰車上,高度差不多與騎坐在高頭大馬上魏軍騎軍平齊。

這讓他們可以很輕鬆的瞄準前方衝來的魏軍鐵騎。

甚至因爲數千魏軍鐵騎的三方合圍之勢,戰車上的漢軍根本就不需要如何做精細的瞄準。

片刻之後,在傅肜的指揮之下數百支急速飛出的,帶着寒冷殺意的弩箭朝着前方的魏軍騎軍射去。

目前在場的大多數魏軍騎軍都是具裝騎軍,具裝騎軍的作戰方式與輕騎不同。

輕騎部隊可能會特意分散四周,以弓箭襲擾殺傷爲主。

但是具裝騎軍自成軍那一日起,便是拋棄一定的機動性來換成無匹的衝擊力。

例如當初曹操在當陽用五千鐵騎衝破劉備的步軍方陣,例如當初曹操在涼州用五千鐵騎硬抗馬超的西涼鐵騎。

所以那數千魏軍鐵騎的陣型很是密集,這一點從客觀條件上大大加強了,漢軍所射出的數百支弩箭的殺傷力。

魏軍鐵騎身上都穿着鎧甲不錯,但是弩箭經過兩漢數百年以來的發展,早已經成爲步軍專門剋制騎軍的一種利器。

大黃弩的弩箭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有遠距離直接射死過敵將的記錄,何況如今不足數十步的魏軍鐵騎?

於是乎當數百支威力巨大的弩箭,冒着寒氣射入數千魏軍鐵騎的陣型中時,衝在最前方的許多位大魏鐵騎紛紛中箭倒地。

在戰馬高速衝鋒時,就算馬上的騎軍不被弩箭射死,一旦他們中箭倒地,那麼下場可能會更慘。

當許多位大魏騎軍落地時,夏侯霸的耳邊不斷響起慘叫聲。

那些慘叫聲有的是騎兵中箭時的痛呼,但更多的是騎兵落地之後,身體撞擊地面帶來的強烈疼痛感所引發的痛呼。

更有甚者,許多魏軍騎軍在落地之後,因爲躲閃不及,被後方快速奔襲而來的友軍戰馬踏着身軀而過。

強大的衝擊力瞬間便讓落地的魏軍騎卒口鼻噴血,橫死當場。

夏侯霸是依靠着自身矯健的身姿,才勉強躲過了漢軍的第一輪弩箭襲擊。

夏侯霸看到漢軍僅僅是一輪弩箭襲擊,就讓己方損失了不少人,他心中對漢軍輕視瞬間轉變爲憤怒。

夏侯霸用一雙沸騰着憤怒火焰的雙眸,看向眼前正在繼續搭弓的漢軍士卒,他心中並沒有退縮之意。

荊州善弓弩,是天下皆知的事。

在之前魏軍騎軍襲擊漢軍運糧隊時,亦遭到了許多箭矢襲擊。

誠然那些箭矢襲擊沒有今日眼前這數千漢軍造成的殺傷大,但是這還算是意料之中的損傷。

這時從不遠處快速匯聚而來的上萬魏軍騎軍,已然出現在這片河岸上。

看着四周不斷響起的呼喝聲,知道己方大部已然到達的夏侯霸心中有着莫大的安定。

縱使方纔他損失了不少兒郎,但他所率領的數千魏軍鐵騎已經離漢軍的軍陣不足百步。

在這個距離中,憑藉着胯下戰馬的高機動性,幾乎是咬咬牙的時間就可以到達。

而只要這數千騎軍衝到漢軍的軍陣前,憑藉着己方的速度所帶來的的衝擊力,足以將眼前的這數千漢軍給撕碎。

抱着這種想法,夏侯霸心中沒有絲毫遲疑,他繼續率領着身後的數千魏軍鐵騎朝着前方衝去。

而就在這時,卻月陣中的傅肜又下下達了新的命令。

大黃弩威力是大,但是對士卒的體力消耗也大。

所以當漢軍射完一輪弩箭後,這數百大力士從戰車上退後歇息。

隨後原本站在數百弩手身後的上千弓箭手,開始站到了兩軍之前。

在上千弓箭手上前之後,他們紛紛舉起手中的長弓,朝着前方的數千魏軍鐵騎瞄準。

而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上千弓箭手手中搭着的乃是一捆捆集束好的箭矢。

每名漢軍弓箭手手上的箭矢經過集束之後,至少都有着數支箭矢。

夏侯霸可能以爲眼前的漢軍僅僅不到三千人,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不到三千人的漢軍全部都是當年關羽絕北道之時,就跟隨在他身邊的老兵。

論體力、論經驗、論受訓程度,這兩千七百名漢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也唯有這樣的精銳,才能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有能力,有底氣採取以箭集束的殺敵的方法。

當這上千名在荊楚材士中,都足可稱得上精英的弓箭手,將手中的集束箭朝向前方快速奔馳而來的魏軍鐵騎時。

他們在用力將手中的長弓拉成滿月形狀後,便不假思索的將手中的集束箭射出。

在集速箭的數量之下,這輪集束箭射擊給眼前的數千魏軍鐵騎造成極大的殺傷力。

上千名漢軍弓箭手在這一輪射箭中,至少放出了數千支箭矢。

而且這數千支箭矢因爲距離,全都是威力最大的時候射入了密集的魏軍騎軍的陣列中。

再加上卻月陣的特殊構造,所以這數千支箭矢幾乎將衝鋒的魏軍騎軍都覆蓋在內。

當這一輪數千支箭矢射出之後,距離卻月陣已經不足數十步的魏軍騎兵幾乎是倒下一大片。

一陣陣更大的慘叫聲開始浮現在兩軍陣前,這慘烈的慘叫聲幾乎掩蓋住了魏軍鐵騎踏地的隆隆聲。

兩輪弓弩的殺傷,至少讓上千魏軍騎軍失去了生命。

畢竟現在的曹魏具裝騎軍,還未達到後世南北朝時,那種鐵浮屠形式的可怕的防禦程度。

當上千魏軍騎軍摔下馬後,這一幕引起了剩餘數千魏軍騎軍陣型中的不小騷亂。

但還未等這騷亂擴散開來,已經趕到友軍身後的上萬魏軍騎軍,卻開始推動着前軍繼續朝着卻月陣而來。

領兵到達的諸位曹魏騎軍將領,如曹泰、司馬懿、蔣濟、文欽等,都已經看到最前方的騎軍已然到達漢軍軍陣之前。

這種情況下,漢軍弓弩已然失去效用。

而任誰都看得出來,能夠採取集束射箭的漢軍,絕對是精銳。

能指揮如此精銳的漢軍的將領,地位肯定不會低了。

自襄樊一戰以來,大魏上下太需要一場對漢軍的勝利了。

雖然不知道被漢軍軍陣所保護起來的漢將是誰,但出於基本的判斷,若能將他擒拿下,那自然是大功一件。

諸軍皆敗而己軍卻取得首功,這種誘惑沒有一位將領能夠抵擋住。

更何況他們還有着近兩萬鐵騎!

方纔損失大,只是漢軍採取一些特殊技巧而已,若是正面衝殺,他們最後肯定還是勝利的一方。

隨着所有騎軍將領都抱着同一個心理,越來越多的魏軍鐵騎開始不斷朝着這處匯聚而來。

但是就在這時,戰車上的漢軍在傅肜與廖化兩員悍將的指揮下,開始取出一種形狀怪異的特殊武器。

這種武器有點像長槍或者長矛,但它的長度更長。

這便是一種特殊的武器槊。

槊的起源衆說紛紜,有先秦說,有漢代說,但無論是哪種觀點,他們都認爲槊真正興起的時期乃是魏晉之後。

目前槊不是軍中的主流制式武器。

當世有許多士卒都不認識這種形狀獨特的武器。

上千漢軍手中的槊由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

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錘狀,頭上裝滿鐵釘。

所以當漢軍取出槊當武器時,引得即將到達卻月陣陣前的魏軍騎軍有些奇怪。

那敵軍手中長相奇怪的武器,竟然比他們手中的長槍的長度還長。

但是還未等魏軍騎軍奇怪多久,在傅肜與廖化的指揮下,東西兩面的漢軍舉起手中的槊,朝着前方的魏軍騎軍刺去。

因爲魏軍鐵騎是帶着巨大的衝擊力衝到卻月陣前的,所以漢軍根本不需要廢多大力氣去刺他們,他們就呼嘯地徑直地朝着槊尖衝去。

魏軍騎軍的衝擊力有多強大,他們受到的傷害就有多深。

許多魏軍騎軍在猝不及防之下,紛紛被漢軍手中的槊刺下馬匹。

而當魏軍騎軍想用手中的長槍反擊時,他們才悲催的發現因爲槊的長度比長槍更長。

所以在他們想揮舞長槍反擊之時,往往會先被漢軍手中的槊給刺落馬下。

甚至更絕的是,在大量魏軍騎軍到來前,傅肜讓數百士卒將長槊駕在車的欄杆上。

鋒利無比的槊尖直指快速衝鋒而來的魏軍鐵騎,而當槊尖即將接觸敵身之時,傅肜馬上下令漢軍用大錘錘擊槊的末端加強衝擊力。

在這種情況下,一根槊便能輕易洞穿至少四五名魏軍騎兵,就像後世的“羊肉串”一般。

而當數百支槊再次收割走上千魏軍騎軍生命的時候,魏軍的士氣遭受了極大的打擊。

在最前方的魏軍騎軍的眼中,他們的同袍被齊齊串在一根“長槍”上,如此懾人的一幕令許多魏軍騎軍不寒而慄。

但是因爲魏軍騎軍人數衆多,所以在付出不少人的傷亡之後,還是有許多魏軍騎軍越過槊的距離,來到了漢軍身前。

對於這些衝到近前的魏軍騎軍,傅肜馬上下令讓漢軍士卒抽出長刀近戰應敵。

當魏軍與漢軍短兵相接時,一陣無比猛烈的喊殺聲開始在河岸上響起。

這陣猛烈的喊殺聲,乃是由兩千多漢軍口中發出。

而隨着這陣激烈的喊殺聲響起之後,數千漢軍背後的戰鼓聲越來越密集。

那密集的戰鼓聲,正在不斷提升着漢軍的士氣。

在短兵交接之時,儘管魏軍騎軍仗着人數的優勢不斷地圍上來。

但是因爲卻月陣是弧形迎擊面小,這讓位於卻月陣中的漢軍面臨的魏軍人數就不會太多。

而對於魏軍一方來說,他們越不斷衝擊着弧形的卻月陣時,他們受到的殺傷力就越強。

再加上有着戰車的存在與守護,所以魏軍騎軍居高臨下的優勢也蕩然無存。

現在若忽略兩軍腳下的那片土地的話,目前戰場中的局勢根本就不是騎軍在撞擊步軍的方陣,而是兩方步軍正在結陣衝殺。

而在兩方步軍中,無疑漢軍的卻月陣殺傷力更大。

在這種情況下,不斷的有魏軍被漢軍用長刀、槊擊落馬下。

而相比於有着盾牌保護的漢軍,魏軍對他們造成的殺傷卻不多。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魏軍慘叫着掉落馬下。

戰爭進行到這一步,衝在最前方的魏軍騎軍的士氣早已消失殆盡。

衝擊在最前方的魏軍騎軍,正是夏侯霸所率領的那數千騎軍。

在剛剛連番遭受漢軍的攻擊之下,他所率領的數千魏軍騎軍,人數已經死傷不少,而這距離兩軍交戰纔多久?

方纔衝在最前的夏侯霸,無疑是這數萬魏軍騎軍中,最瞭解眼前這奇怪陣型恐怖之處的人。

現在的夏侯霸心中早已經沒有憤怒與輕視,在己方兒郎不斷死去的情況之下,他心中已然萌生退意。

但是後方大量的魏軍騎軍並不十分清楚前方的情況,還在不停的往前衝。

所以夏侯霸一時之間還無法下定主意。

但就在這時漢水上突然出現大量漢軍戰船,漢軍每艘戰船中都遍插旗幟,好似佈滿了漢軍。

當看到這一幕後,夏侯霸再也無法保持冷靜!

現在夏侯霸方纔明白,今日漢軍在岸上擺下這奇怪的卻月陣型,爲的便是引誘他與他們交戰。

然後借用此陣型趁機讓騎軍失去機動力,從而再調集大量的漢軍步軍將他們圍殲。

一旦魏軍騎軍被侷限在一起失去機動力,那麼處於高大戰馬上的魏軍騎軍無疑都是活靶子。

自認爲看穿關羽謀劃的夏侯霸,馬上做出一個最符合當下常理的舉動——那便是撤退。

夏侯霸性情粗猛,說做就做,他開始朝着後方撤退而去。

而夏侯霸身爲數千魏軍騎軍的主將,他的舉動被許多人注視着。

當他開始往後撤的時候,他身邊的許多早就心無鬥志的魏軍騎軍也開始瘋狂的往後撤退。

缺少領軍經驗的夏侯霸忽視了一點。

那便是在數萬魏軍騎軍都聚集在一起的時候,身爲前軍的他突然撤退,會引發很可怕的一種後果。

當夏侯霸的前軍開始撥轉馬頭朝着後方退卻時,後方的上萬魏軍騎軍還在不斷的往前衝。

這樣在兩相沖撞之下,數萬魏軍騎軍本就密集的陣型,瞬間變得雜亂無比起來。

而騎軍與步軍不同,有時騎軍陣型的雜亂會引發更爲嚴重後果。

在前軍與後軍相互衝撞之下,許多魏軍騎兵被同袍撞下馬來,而後被高頭大馬踩踏至死。

那些騎兵死之前的悲慘呼叫聲,進一步引發了大量魏軍騎軍的騷動。

在這種情況下,片刻之後大規模的魏軍騎軍奔逃事件發生了。

而這時在後方的曹泰等人看着不斷往後退的魏軍騎軍,他們沒辦法阻止這種現象,他們也只能領着所屬的魏軍騎軍朝着遠處逃走。

因爲這時他們也已經看到,漢水上出現的大量漢軍戰船。

夏侯霸懂得道理,他們自然也懂。

一切以先逃命要緊。

在數萬魏軍騎軍開始大範圍撤退之時,因爲沒有統一的指揮,一場大範圍的騎軍踩踏事件,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蔓延至全軍。

(本章完)

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2章 魂斷鬱陵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0章 三駁潘濬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章推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章 此路不通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
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6章 麋鹿破槽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52章 魂斷鬱陵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0章 三駁潘濬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章推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章 此路不通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