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

糜暘現在過得好嗎?

好個錘子。

雖然不久前他剛剛取得一場大勝,但這場大勝並未對魏軍的主力大軍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陽平關大勝是狠狠挫敗了魏軍的銳氣,但同時由於曹真受了難以啓齒的傷,那場大勝也被曹真視爲人生中的奇恥大辱。

當曹真在大軍的護送下返回興勢之後,曹真一方面在大營中好好養傷,一方面則是嚴令魏軍繼續對漢中各城進行攻擊。

既然曹真不打算退兵,那麼不管於公於私,曹真接下來的作戰方略便只有這一條。

魏軍的士氣是受到了頗大的影響不錯,但漢魏兩軍之間的實力差距並沒有改變。

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再加上曹真那近乎不近人情的催促攻城,在過去的兩個月之間,還是有着越來越多的城陷落了。

而最令糜暘感到憤恨的則是,曹真在攻下成固後,爲了威懾漢中郡內的百姓,對成固進行了爲期三天的大屠殺!

當糜暘得知這個消息時,他氣的直接將身前的桌案掀翻。

屠城是魏軍一向慣用的手段,糜暘的故鄉徐州曾經便是深受其害者。

“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爲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這是史書對魏軍屠城手段的明確記載。

從這個記載就可以看出魏軍的手段有多麼的天怒人怨。

不然當年曹操南征時,爲何會有數十萬百姓嚇得要與劉備一同南下江陵?

而據糜暘得到的情報可知,成固縣在不久前也面臨了“雞犬無餘,無復形跡”的慘劇。

軍隊屠城在當世,或者說在華夏的歷史上,並不只有魏軍做過。

歷史上的軍隊屠城,一方面是爲了震懾敵人的百姓,讓他們不敢再生對抗之心,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提振己方的士氣。

畢竟在屠城期間,一切軍紀都是無效的,軍隊可以肆意在城中燒殺搶掠,這可以極大滿足軍隊的獸性。

由於歷史上不止一家軍隊曾做過這種事,所以魏軍屠城的手段,在當世並非沒有支持者。

縱算是後世,也有一些黑了心的學者,認爲魏軍的屠城乃是無奈之舉。

但糜暘是穿越者,無論是他在後世接受的教育,還是當世身爲季漢人的操守,他心中都對魏軍的屠城之舉,有着極端的憤慨!

三家爲心中各自理想而戰,這不算錯,慈不掌兵,戰爭中有多大的傷亡也都可以理解,但手無寸鐵的百姓何辜?

況且魏軍還同樣是華夏子民,他們竟然將屠刀揮向本族人民,這更爲喪心病狂!

當得知魏軍在成固進行屠城之舉後,由於心中的憤慨,糜暘在法邈等人面前咬牙切齒地說出了一個誓言:

“孤今以漢水起誓,若孤今生不能以血還血,令曹氏斷絕香火,則孤死後不入糜氏宗廟。”

當聽到糜暘的這個誓言後,法邈等臣子臉上都流露出驚訝之色。

當世以某條著名的河流起誓,是有着神聖性的。

一旦某人這樣做了,那他終生就不能違背這個誓言,否則他會世世代代會陷入人的口誅筆伐中。

這一點哪怕是天子也不能倖免。

特別是糜暘以“死不能入宗廟”爲條件起誓,這在家族觀念濃厚的當世,這樣的誓言更是讓糜暘無絲毫轉圜餘地。

沒有人能夠接受,死後牌位不入宗廟這樣的嚴重後果。

而最重要的是,當世還有個重要的觀念,那便是存亡斷續。

也就是說哪怕最後大漢能擊敗曹魏重新奪回天下,那麼按照存亡斷續的觀念,漢家天子也要爲曹氏宗親留下一絲血脈承繼香火。

但糜暘的誓言很明顯違背了這個當世人心中默認的潛規則,這無疑是一種對當世人價值觀的挑戰,將來更會令糜暘受到不少士林的清議。

哪怕在後世中,也肯定會有一些學者懷抱着聖人心態,對糜暘的行爲進行抨擊。

但糜暘不在乎。

八尺男兒立於當世,必須要有心中的是非觀,若因爲忌憚些許輿論抨擊而枉顧內心中的是非觀,這樣的懦夫行爲,糜暘不屑爲之。

有本事的話曹魏可以將他擊殺,否則一旦來日讓他成事,曹魏宗親勢必會爲他們過往所作的惡事,付出應得的代價。

存亡斷續不是不可以,但這應該只屬於人類之間的溫情,那些衣冠禽獸憑什麼享受這種政治特權?

法邈等人從糜暘的誓言中,看出了糜暘的內心有多堅決,於是他們倒是也沒勸阻糜暘。

誓言都已經發出了,還怎麼勸阻?

他們身爲糜暘的心腹,當糜暘發出這般的誓言後,他們能做的也只有與糜暘一同爲他心中的目標共同努力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他們成爲糜暘政治派系中的一員之後,這便是他們與糜暘之間關係最好的寫照。

當然糜暘的誓言還有着一個問題,那便是哪怕將來大漢能擊敗曹魏重奪山河,那麼關於曹魏宗親的處置問題,好像也不是他這個臣子可以決斷的事。

這在之前可能是個問題,但在不久前劉備的一道諭旨到來之後,這個問題便不足以讓人困擾。

那道諭旨正是劉備表拜糜暘爲行大將軍的詔令。

當這道詔令送到陽平關之後,最興奮的卻是糜暘的一衆部下。

哪怕現在只是行大將軍,但劉備的用意又豈能瞞得住法邈這些俊傑呢?

只要糜暘能打贏這場仗,那麼他就會成爲今漢的第二任大將軍。

這可是大將軍呀!

何爲攀龍附鳳,光宗耀祖,這不就是嗎?

法邈等糜暘嫡系部下,覺得他們的未來越來越有奔頭了。

而不止法邈等人有這種想法,當劉備的詔令傳遍整個梁州之後,與他們有一樣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一個左將軍的位分,不足以爲糜暘的誓言增加可信性,但大將軍的位分,那是完全足夠的。

畢竟世人都知道,劉備年事已高,還能繼續執掌大漢幾年?

一旦來日幼主臨朝,大將軍身份所代表的政治意義,那可是足夠令人振奮不已的。

哪怕將來劉備會任命張飛爲大司馬牽制糜暘,再加上諸葛亮的存在,糜暘也沒辦法完全發揮大將軍的權力。

但糜暘有個巨大的優勢,是張飛與諸葛亮所不能比擬的——他今年才二十餘歲。

這一點優勢,還不足夠嗎?

很多事,無須點破。

只是誓言歸誓言,當下漢中戰局的惡化,並不僅僅體現在成固一城上。

儘管魏軍屠城的方式令人深惡痛絕,但不得不說屠城的方式是有效果的。

曹真並不僅僅是爲了發泄內心的憤怒,才做出屠城的舉動。

當成固經歷的慘劇在漢中傳遍後,有人憤慨,自然就會有人畏懼。

在心中的畏懼之下,許多漢中的城池爲了避免重蹈覆轍,便直接投降了魏軍。

哪怕是對漢軍來說極爲重要的樂城,也在這些城池之列。

樂城的丟失,直接讓漢中的戰局急轉直下。

樂城是拱衛興勢的一座重鎮,當樂城丟失之後,代表魏軍合圍興勢只是時間問題。

一旦興勢丟失,那麼南鄭也將即將面臨魏軍的圍攻。

而不止漢中的戰局變得越來越險惡,隨着王洪的彙報,糜暘得知了越來越多的壞消息。

隨着魏軍攻勢的不斷加強,武都郡內的馬超由於遲遲得不到支援,也只能無奈地帶領着漢軍退出武都郡,返回陰平固守。

馬超之前之所以會領兵入武都郡阻擋魏軍,本質上就是想盡可能地拖延魏軍進入陰平的時間。

畢竟憑藉三千兵馬,是不足以擊敗郭淮的數萬大軍的。

從這個戰術目標來說,馬超做得一直很好。

但郭淮也不是一般的將領。

他之前見正面猛攻難以擊敗馬超所部,便派出常雕繞道武都境內勾連衆多羌氐首領,不得不說這是一招妙棋。

儘管由於呂乂的提醒,馬超並未放鬆對後方的警惕。

但他手中的兵士太少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讓己方的有生力量,陷入被兩面夾擊的境地中。

也幸虧有呂乂的提醒,馬超才能及時領兵安然退出武都郡。

在郭淮的計策之下,可以說馬超率軍退出武都郡,是一種必然之舉。

而隨着馬超率軍的撤離,武都郡不久後便被魏軍佔據。

在奪得武都郡後,郭淮並沒有耽誤時間,他率數萬大軍一路南下進逼陰平。

從最新送來的情報可知,陰平陷入被魏軍圍攻的境地,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除去西面有着不好的消息以外,曹魏的中路軍也有着不同凡響的舉動。

在石苞的堅守之下,祁山倒是沒有被曹洪率軍拿下。

但曹洪見長時間猛攻祁山不下,他便當即轉變戰術,他留下部分大軍繼續圍困祁山,然後他便率領着剩餘的大部魏軍,朝着劍閣進發。

很明顯,曹洪突然有這番戰術的轉變,肯定有着曹真的授意。

在曹魏的三路大軍中,東路軍與西路軍都在之前的戰役中,有着一定數量的兵力損失。

唯有曹洪統率的中路軍,建制與兵力保持的最完整,這讓曹洪有着分兵的底氣。

之所以曹魏的中路軍會突然分兵,最大的目的在於配合郭淮西路軍的舉動。

郭淮的大軍對陰平的合圍只是時間問題,當下對魏軍來說最重要的便是,要截斷陰平得到援軍的任何途徑。

而這原本也是曹洪中路軍一開始的戰略目標。

一旦曹洪率大軍到達劍閣之外,憑藉着他手中的優勢兵力,不說能不能拿下劍閣,但他可以輕易的封鎖劍閣外的通道。

到那時候不要說陰平得不到援軍,就算諸葛亮鎮壓南中叛亂後領軍北上馳援,他的軍隊也很可能會被魏軍阻隔在劍閣之內,沒辦法進入漢中郡中。

聽着王洪彙報的那種種壞消息,糜暘感覺到好似一時之間,漢軍就陷入了絕境之中一般。

糜暘知道,魏軍三路大軍的舉動,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對漢軍造成致命的打擊。

可隨着時間的慢慢推移,後勤、兵力皆處於劣勢的漢軍,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中。

因爲漢軍拖不起。

最多半年。

一旦半年內糜暘不能擊潰魏軍的三路大軍,那麼他最後可能真的要殉國了。

三路合圍,是魏軍憑藉着他們強大的國力,想出的一種陽謀。

糜暘可以看清魏軍的所有企圖,但他手中卻沒有反制的手段。

這場大戰一開始時,糜暘手中的牌就太少了。

現在的糜暘好像感受到了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的心情——有心討賊,但力有不逮!

糜暘聽完一系列情報後的沉默,讓帳內的法邈等人心中變得忐忑起來。

連糜暘都感覺到棘手的局勢,他們又會有什麼辦法呢?

甚至他們一開始,就將所有的希望壓在了糜暘的身上,正如當下整個大漢中的其他人一般。

這場仗本來就難打,否則曹真不會挑這個時機攻打漢中,否則劉備不會拿出大將軍的巨大獎勵來激勵人心。

但這場仗若是糜暘打不了,若是連他都束手無策的話,整個大漢中還有誰能力挽狂瀾呢?

在良久的沉默之後,糜暘擡頭看見了法邈等人臉上的不安與驚慌。

看到這,糜暘卻陡然間笑了出來。

是呀,在當今險惡的局勢下,任何人都可以沉默與躊躇,但只有他不可以。

因爲劉備已經將大漢的國運都壓在了他的身上,整個天下中忠於漢室的人也將他們的希望都壓在了他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以遲疑呢?

反正最壞的情況,無非是一死而已。

爲心中的理想而死,糜暘不後悔。

就在法邈等人心中的希望逐漸消失的時候,糜暘陡然站起身來。

“傳令下去,明日我軍開拔,前往南鄭。”

當聽到糜暘的這個命令之後,法邈等人猛地擡起頭來看向糜暘。

法邈、呂乂、魏延、吳懿.

他們都是在梁州中位高權重的存在,但他們現在無疑都將糜暘當做他們心中的指路明燈。

迎着衆人疑惑的目光,糜暘如釋重負般笑道:

“孤現在是大漢的大將軍。”

只有這堅定的一句話,卻讓法邈等人重新認識到糜暘心中的鬥志。

既是大將軍,又怎麼能退縮呢?

而若是糜暘不退縮,那麼身爲臣子的他們,無非死戰而已。

法邈等人的臉上也紛紛流露笑容,對着他們的大將軍傾心一拜。

再不好打的仗,也沒有不打的道理!

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訂婚啦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章 父子對質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
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訂婚啦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章 父子對質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