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

曹真的腦海中,宛若有一道道閃電在咆哮。

他一時之間有些想不通,爲什麼突然會有上萬漢軍騎兵,不顧一切地朝着郿縣突進。

這上萬漢軍騎軍的目的在於什麼呢?

難道糜暘是想憑藉着上萬漢軍騎軍,奇襲拿下郿縣?

退一步講,就算趙雲能率上萬漢軍輕騎軍拿下郿縣,但若是後續沒有大量的步兵支援,憑藉着上萬輕騎兵,也是根本守不住郿縣的。

糜暘不是這種會做無用功的人。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曹真好似隱約抓住了事實真相的一些脈絡。

其實以曹真的軍略,在現有情報的支持下,他不難猜出糜暘的下一步目的是什麼的。

可曹真腦海中浮現的那個真相,讓曹真覺得無比荒謬。

糜暘會親率大軍,直接來到郿縣城下嗎?

不,這絕不可能。

曹真的理智告訴他,糜暘不會做出這種冒險之舉。

那麼糜暘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由於思緒的劇烈震盪,讓曹真不由得頭疼起來。

可惜曹真並沒有休息的時間。

一日之間,七寨連破的消息,很快就在郿縣中傳遍了。

最重要的是,郿縣中派出的斥候發現,在郿縣外的不遠處,出現了那上萬漢軍輕騎軍的蹤跡。

當這個消息,與七寨連續被突破的消息交雜在一起後,立即就在郿縣中引起了一場地震。

許多惶恐茫然的魏將一時間紛紛涌到曹真府邸內,希望他能出來主持大局。

這種現象在去年年末糜暘率軍進軍褒斜道時,在長安城中也發生過一次。

儘管易地易時,可只要漢軍的統兵主將還是糜暘,那麼他總是能給魏軍帶來震撼。

由於前來的魏將太多,讓曹真沒辦法拒絕接見他們。

在大堂中見到前來的諸多魏將後,曹真還未來得及安撫軍心,整個大堂立刻陷入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中。

諸位魏將爲何爭吵?

爲的是爭論出糜暘的目的——陳倉還未拿下,糜暘爲何派出上萬精騎奇襲郿縣!

糜暘是想分兵作戰,還是想讓上萬漢軍精騎直接出其不意奪下郿縣?

甚至說糜暘真正想做的是,讓這上萬精騎繞過郿縣,奇襲長安?

一種種不安的猜測,宛若狂風引起的波濤一般,在大堂中猛烈的洶涌着。

可是縱算爭吵許久,縱算有許多人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還是沒有人有信心猜出糜暘的目的是什麼。

不知道糜暘的目的,他們就沒辦法相應的做出對策——而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怖的。

當然不止是曹真,諸位魏將中也有一些人,其實隱約有猜測到事情的真相。

可惜當局者迷,當下在郿縣中的諸位魏將大多是宿將。

宿將是最容易被自己經驗欺騙的人。

看着亂糟糟的大堂,曹真只覺得愈發頭疼。

最後曹真忍不住拍案發出一聲厲喝道:

“不管敵軍的目的是什麼,接下來我軍一定要守好郿縣!”

“只要我軍在郿縣一日,敵軍的上萬輕騎兵,就不可能拿的下郿縣,也不可能越過我們直接奇襲長安!”

曹真的這番話,爲大堂中的諸位魏將,勉強吃下了一個定心丸。

糜暘的真實目的,他們沒辦法判斷出來,接下來他們也只能以不變應萬變,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可是諸位魏將不知道的是,更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面呢。

在距離郿縣百里外的陳倉城外,糜暘率領着一衆文武,迎接着一個人的到來。

能讓糜暘如此鄭重相迎的,除去劉備之外,也只有大漢的丞相諸葛亮了。

在百餘道期待目光的注視下,諸葛亮駕馬率領着一支漢軍,緩緩出現在糜暘及諸位漢臣的視線中。

看到諸葛亮的身影后,糜暘率先迎了上去。

雙向奔赴之下,糜暘很快就來到諸葛亮的馬下,並懷抱敬意地對着馬上的諸葛亮深深一拜。

於公諸葛亮的地位比糜暘高出半籌,於私諸葛亮是糜暘的恩師,故而諸葛亮完全當得起糜暘的這番禮拜。

而諸葛亮在見到於馬首下方行禮的糜暘後,他疲憊的臉上流露出幾分笑意。

諸葛亮快速從馬上躍下,然後伸手將糜暘扶起,當兩目對視之時,諸葛亮的眼中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糜暘的讚賞之情。

“微子晟,吾無法至關中。

爲師以有你這位徒弟,而感到自豪。”

諸葛亮的誇讚讓糜暘喜不自勝。

諸葛亮不知道的是,糜暘也以能得到諸葛亮的讚賞而引以爲豪。

在簡單的寒暄之後,糜暘便親自在前方帶路,將諸葛亮往建好的漢軍大營中帶去。

隨着糜暘與諸葛亮的前進,原本聚集在一起的百餘漢臣,便自發的朝着兩側分開,爲他們眼中的這對大漢雙壁讓開道路。

同時在諸葛亮經過人羣的時候,百餘漢臣投向諸葛亮的目光越發期待起來。

百餘漢臣心中的期待,與糜暘心中的並不相同。

糜暘下達軍令讓趙雲率上萬精騎奇襲郿縣的事,是瞞不住漢軍大營內的一衆漢臣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一衆漢臣心中的震驚,一點都不比曹真等魏將少。

一衆漢軍也在猜測着糜暘的意圖是什麼。

但他們也猜不出呀!

不過雖然猜不出糜暘的真實意圖,但許多漢臣心中本能的感覺到,好似糜暘是在打算做一件很危險的事。

這種心中的不安,近來幾日一直縈繞在他們的心間。

可今日諸葛亮的到來,讓他們心中的不安緩解了不少。

他們可能勸不動糜暘,但諸葛亮是可以的。

一衆漢臣用期待的目光,一路送着諸葛亮與糜暘進入大帳內。

然後他們才放心的散去。

待領着諸葛亮進入大帳內後,糜暘馬上就告知了趙雲傳回的最新戰報。

當諸葛亮得知趙雲成功一路突破魏軍設下的七道封鎖線後,臉上的笑意更甚。

既然陳倉與郿縣之間的阻隔不再有,加上他已經來到陳倉城外,那麼糜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率大軍前往郿縣了。

“丞相需要多少兵馬?”

糜暘對着諸葛亮一拜後,問出了這個問題。

面對糜暘的詢問,諸葛亮沒有做出正面回答,他只是笑着反問道:

“那就看大將軍能給吾留下多少兵馬了。”

諸葛亮言語中的調侃意味,讓糜暘難得的老臉一紅。

別人叫他大將軍,他都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可諸葛亮這麼叫他,卻讓他有些不習慣。

不過糜暘也知道諸葛亮是在調侃他,所以他只能厚着臉皮繼續說道:

“長安是堅城,加之曹真手中尚有數萬魏軍。

爲了保證長安一戰萬無一失,暘可能最多隻能給丞相留下五千兵馬。”

在說出五千這個數量詞後,糜暘有些不敢直視諸葛亮的眼睛。

原因很簡單,五千漢軍太少了。

據之前的情報可知,陳倉城內至少有上萬魏軍。 是至少!

因爲早在南征之戰前,陳倉城就是魏軍的糧草轉運基地,城內的精兵不少。

別看現在那上萬魏軍精銳,嚇得躲在城中不敢出來,可這是十萬漢軍在城外的緣故。

一旦糜暘率大軍離開陳倉城,那麼得知消息的郝昭,是一定會率軍出城攻打糜暘後路的。

漢軍雖在陳倉城外建有營寨,可營寨畢竟不是城池,沒有護城河與城牆的保護。

若己方沒有足夠的兵力守衛營寨的話,那麼營寨建造的再好,哪怕將整個陳倉城圍起來,漢軍也是守不住的。

況且那時候,諸葛亮統率的漢軍就會成爲防守的一方。

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他們佔據着戰爭主動權,可以集中力量以點破面。

但對於防守的一方來說,他們只能處處佈防,否則稍有不慎,糜暘的後路就會被陳倉城內的魏軍突破成馬蜂窩。

在這些艱難的情況下,糜暘留給諸葛亮的兵馬太少了,且很危險。

只是不是糜暘不想多給諸葛亮兵馬,是當下的漢軍抽不出太多兵力給諸葛亮。

別看漢軍現在有十萬之衆聲勢浩大,但十萬漢軍中有一萬是輕騎軍,這是無法用來攻打長安城的。

除去那一萬輕騎兵外,還有一萬兵士是涼州各世家豪族投誠獻上的士卒,這一萬兵士且不說戰鬥力如何,就是忠心程度也並非很穩固。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攻打長安戰役中,糜暘實際上能動用的漢軍只有八萬左右。

而曹真手中有着將近五萬的魏軍,他守備的還是長安這樣一座堅城。

八萬漢軍圍攻有着數萬魏軍駐守的長安城,這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

況且曹真也不可能讓糜暘一路毫無損失的直抵長安城下。

郿縣、五丈原、槐裡這處處兵家必爭之地,都是糜暘要攻克的地方。

介於這種種情況,糜暘只覺得十萬漢軍太少,他也實在分不出太多兵馬給諸葛亮。

糜暘在說完要留下五千漢軍給諸葛亮後,他見諸葛亮沒有立即迴應,他以爲諸葛亮是嫌兵少太少。

所以他又開口說道:“不然暘留下一萬兵士給恩師?”

這時候糜暘不再稱呼諸葛亮爲丞相,相比於丞相的稱呼,恩師的稱呼顯得更加親密。

糜暘開始打感情牌了。

不是他扒皮,是地主家也沒餘糧啦!

看見糜暘這一副“小氣”的樣子,諸葛亮覺得頗有有趣。

眼下的糜暘不應該稱爲大將軍,應該成爲“小”將軍纔是!

諸葛亮沉吟一番後,對着糜暘言道:

“五千足矣。”

諸葛亮的話讓糜暘既驚且喜。

迎着糜暘驚喜的目光,諸葛亮淡淡說道:

“若你能留在後方兵馬甚衆,你又何必請陛下召吾?”

諸葛亮的話讓糜暘訕笑了一聲。

之所以糜暘會認爲守備後路一事非諸葛亮不可,除去他十分敬仰諸葛亮的能力之外,還因爲他早就預想到,他不可能給後方留下太多兵馬。

不然要是糜暘能留下數萬大軍守備後路,他直接將這重任交給趙雲就好了,又何必千里迢迢搖諸葛亮來助陣呢?

諸葛亮是非常人,也唯有他可行非常之事。

在商議好留下給諸葛亮的兵馬後,糜暘便打算要儘快安排大軍前往郿縣一事。

可在這時候,諸葛亮卻出言提醒糜暘道:

“伱尚有一點疏漏。”

諸葛亮的話語中有着教誨的意味。

既然糜暘稱呼他爲師,那他自然要承擔起教導糜暘的責任。

諸葛亮的話,也讓糜暘吃了一驚。

他不覺自己還有哪點疏漏,只是糜暘知道諸葛亮不是會妄言的人。

面對諸葛亮的教誨糜暘不敢怠慢。

他連忙躬身問諸葛亮道:

“請恩師教我。”

在糜暘的求教下,諸葛亮對着糜暘言道:

“方纔在吾進來時,吾發現有許多大臣的眼神中有着不安。

因何不安,以你聰慧自然能猜得出。

諸多大臣中有許多是統兵將校,他們心中的不安勢必會影響到兵士的軍心。

夫用兵之道,在於人和。若將吏相疑,士卒不願,忠謀生二,羣下謗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於匹夫!

對於這一點你不可不早做打算。”

諸葛亮的話讓糜暘警惕起來。

一旦他下達全軍前往郿縣的軍令,那麼正如諸葛亮所說,軍心肯定會有所浮動。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繞開陳倉直接前往郿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漢軍當下雖士氣高昂,但不能認爲他們人人都如趙雲一般渾身是膽。

甚至別說普通士卒,一衆將校中有趙雲那般膽量的,又有幾人呢?

而要是沒有趙雲那般的膽氣,那麼即使糜暘能用軍令讓漢軍前往郿縣,可漢軍定然會因爲心中的不安而影響到士氣。

這對糜暘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隱患。

同心同德,方能百戰百勝!

在諸葛亮的提醒之下,糜暘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只是凝重的臉色並未持續多久,就在糜暘的臉上消失。

糜暘想出辦法,來化解這個隱患了。

諸葛亮一直注視着糜暘臉色的變化,其實他能想到這一點,心中也早就有了解決方案。

他方纔不說,就是想看看糜暘是否能自己解決這個隱患。

現在諸葛亮在看到糜暘已經有所得後,他心中滿意的同時又伸手止住了糜暘張嘴的衝動。

“你有一計,吾亦有一計。

既然如此,不如你我各將心中計策寫於掌心之上,然後同時展示給對方,看看誰的計策更勝一籌?”

諸葛亮的話讓糜暘浮現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尊師有命,弟子何敢不從?”

他連忙取來兩支毛筆,將其中一支交到諸葛亮手中。

隨後手中各有毛筆的兩人,都轉過身背對着在自己的掌心上書寫起來。

不久之後,各自將心中計策寫在掌心上的師徒二人,就又轉過身來面對着彼此。

心有靈犀之下,諸葛亮與糜暘同時向對方展示了自己的掌心。

而在諸葛亮與糜暘看到對方掌心上的內容後,兩人先是齊齊一愣,隨後便不由得同時大笑起來。

師徒二人各自想出的計策沒有高低之分,因爲師徒二人想的計策竟是一模一樣的。

這一幕是諸葛亮與糜暘事先沒有料到的,可這卻讓他們顯得很開心。

諸葛亮與糜暘爽朗的笑聲順着帳簾,飄蕩到帳外守衛的丁封耳中。

在聽到這二位大佬的大笑聲後,丁封雖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事,但還是不自覺地爲魏軍默哀起來。

臥龍與白鹿,是當下大漢帝國的雙壁。

雙壁相合,魏軍必哭。

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63章 空城計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7章 駐守公安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
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63章 空城計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7章 駐守公安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