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

見張郃願意承擔自己給他的重任,糜暘從案上取起一支令箭交到他的手中。

“奇襲博望一事,非同小可,即使你熟悉周圍地貌,也需強兵干將輔佐。

你可憑孤這支令箭去往軍中,自行挑選令你滿意的兵員、將佐。

你若是還有什麼旁的要求,也可儘管提出。”

既然決定以張郃爲將,那麼糜暘就要給張郃最大的支持。

張郃在聽完糜暘的話後,臉上露出一副感動的神色。

他連忙拜道:“大司馬思慮周到,郃別無他求。”

張郃的回答,讓糜暘滿意的點了點頭。

糜暘隨即說道:“那你便先下去準備吧。”

張郃在糜暘的這句話下,本應該立馬退下。

但張郃見四下無人,他還是問出了心中一個最大的疑問。

“利用仲容在永安麻痹曹休,是大司馬一早就想好的嗎?”

當張郃說出心中最大的疑問後,他的心中瞬間覺得暢快至極。

本來身爲降將的他,應該要懂得避嫌,應該要懂得管好自己的好奇心。

但張郃更是一位醉心於兵法的將領!

乍一聽,他的疑問貌似不重要,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張郃看來,之前糜暘派石苞前去永安,就已經是一步妙棋。

因爲糜暘提前洞察了,陸遜可能會聯合曹休一同對他發難。

料敵先機,以糜暘過往的功績,張郃不意外他能做到這一點。

但今日在聽完糜暘的話後,張郃心中卻起了一個令他心驚的想法。

世人皆以爲糜暘將石苞派去永安,是爲了安撫韓綜,爲自己爭取時間擊退曹休。

可要是糜暘一開始的目的,並不是這個呢?

或許一開始糜暘的目標就是曹休!

石苞是他向陸遜、曹休以及天下人,施放的一場迷霧。

要是如此的話

張郃看向糜暘的目光變得越發敬畏起來。

以自身信義,引得天下英豪不自覺地共入他所佈的棋局之中。

這樣的手段,這樣的氣魄,真令人歎爲觀止!

多智而近妖。

不知怎麼的,這樣的評價,慢慢浮現在張郃的心中。

一開始時,面對着張郃的疑問糜暘是有些不解的。

後來在看到張郃臉色變得越來越敬畏後,糜暘才漸漸猜透了張郃當下的內心想法。

猜透後,糜暘不禁覺得有趣。

糜暘並未正面回答張郃的疑問,他只是微微俯身,緊盯着張郃的眼睛說道:

“儁義以爲呢?”

糜暘的眼眸深邃,他臉上的笑意更是意味深遠。

糜暘這般的反應,驚得張郃連忙收回目光,不再敢與糜暘對視。

有時候,不正面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意識到自己察覺真相的張郃,忙不迭的對着糜暘告退。

原本身軀偉岸的他,在離去時身影充滿了慌亂。

等張郃離開後,守在帳外的蔣濟進入帳內來到糜暘的身前。

“大司馬,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作爲糜暘新進寵信的心腹,蔣濟自是知道糜暘今日對張郃的安排。

在之前,他曾就此事勸過糜暘。

在蔣濟看來目前漢軍中並非沒有良將,沒必要選擇張郃這樣一位降將。

但糜暘因有自己的考量,故並未接受他的看法。

只是糜暘也不可能一點防備措施都不做。

他雖然給了張郃自行選擇兵員,將佐的權力。

但張郃能選定的範圍,早就在無形中被蔣濟所劃定好。

這樣一來,縱使張郃有什麼異心,也不至於耽誤了糜暘的謀劃。

面對蔣濟的稟報,糜暘淡淡的嗯了一聲。

見糜暘看起來心情還不錯,蔣濟亦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心,試探性地問糜暘道:

“大司馬的目標,一開始就是曹休嗎?”

凡有智之人,在得知糜暘的謀劃後,心中都會生起這樣的疑問。

而糜暘見蔣濟竟與張郃問出了類似的話,他不由得大笑起來。

“子通心中既已有答案,又何必多此一問呢?”

留下這句具有肯定意味的話後,糜暘便轉身入了內帳之中。

而蔣濟則是被糜暘的話,驚得心潮翻涌。

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

張郃在離開大帳後,便立刻着手於調兵遣將一事。

能夠數次改換門庭還都混的不錯,張郃的情商自然是可以的。

他知道糜暘給了他很大的自主權,但他萬萬不能因此得意忘形。

有些安排,他要主動做給糜暘看。

抱着這種心思,張郃很快就點好了出征的將領。

張嶷、州泰、柳隱這三員將領是必帶的。

而張郃在選擇兵員時,只是定下了兵員的人數。

至於要選擇帶哪些兵士,他則是以“不熟天策軍建制”的理由,將這個權利順其自然地交到了張嶷手中。

張嶷也不客氣。

儘管他還沉浸於糜暘大膽的謀劃中,但一向盡忠職守的他,還是很快爲張郃挑選好了一萬精兵。

在張嶷的稟報下,張郃得知了一萬天策軍已做好出徵的準備後,很快就定下了出征的日期。

就在明日!

一日的時間轉瞬即逝。

當做好出徵準備的張嶷,早早從榻上起來後,望着外面烏壓壓的天空,他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近來天氣太多變了。

昨日新野還是豔陽高照,沒想到今日就有着大雨傾盆的徵兆。

而新野距離博望有百里之遙,要是今日按原定計劃出征的話,很可能他們在半路上就會遭遇大雨。

這對漢軍的行軍,是會造成極大影響的。

想到這一點的張嶷,連忙來到張郃的軍帳中。

見到張郃後,張嶷開口建議道:

“今日或有大雨落下,還望將軍改日出徵。”

張嶷的建議,是基於常理出發的。

張嶷也不覺得,張郃會否定他的建議。

但讓張嶷吃驚的是,剛剛起來的張郃在聽到他的話後,臉上竟露出興奮的神色。

張郃先是跑到窗邊,仔細觀察了一下天氣。

張郃見天氣正如張嶷所說的那般,他連忙轉身對着張嶷說道:

“真是天助我也!

我軍出征不能改期,就在今日。”

張郃的話讓張嶷吃驚的同時,更是讓他忍不住勸道:

“若大雨降下,我軍行軍必定艱苦,屆時士氣不振,爲之奈何?”

張嶷以爲他的話,會讓張郃改變主意。

可張郃並沒有。

張郃眼中閃爍着精光說道:

“奇襲要領,在於攻其不備。”

“近來魏軍本就麻痹大意,要是再有大雨降下,他們的防備就更會鬆懈。

他們不會料到我軍會冒着磅礴大雨,百里行軍奇襲。

利用敵人的不備,來達成己方的目的,這正是古之名將能夠揚名的原因。”

張郃的語氣很堅定。

在當初的五子良將中,他本就以用兵技巧著稱。

張郃的話說的是有道理,但張嶷也是個堅持己見的人。

“將軍.”

張嶷本想再勸,可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張郃一個動作所打斷。

只見張郃從懷中取出了,昨天糜暘給他的令箭。

“大司馬令箭在此,你只需按令行事!”

或許在其他方面,張郃會考慮到人情世故。

但在具體的軍事上,張郃不能容忍旁人挑戰他的權威。

一位將領若連決定的勇氣都沒有,那他一輩子定然都只會個碌碌之輩。

很明顯,張郃不屬於這樣的範疇。

見張郃直接拿出糜暘的令箭,張嶷雖有心再勸,但也只能選擇接受張郃的命令。

張嶷也沒想着,要去求見糜暘,將張郃的“跋扈”告知給他。

因爲張郃是糜暘親自任命的主將,他要是這麼做了,等於是在挑戰糜暘的權威。

無可奈何的張嶷,在張郃的命令下,很快就召集起一萬天策軍。

一萬天策軍在收到集結的命令時,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意外的。

張嶷的擔憂,他們心中也有。

但好在能被編爲天策軍的,都是大漢的百戰精銳。

服從命令四個字,早就深深刻入了他們的骨子裡。

於寬闊的校場內,張郃望着身前剛剛聚集起的上萬虎賁,他的心中情不自禁地激動起來。

他本以爲在投降後,這輩子再難染指兵權。

沒想到糜暘竟會如此信任他。

爲了不辜負糜暘的信任,從而失去攀龍附鳳的機會,張郃下決心一定要打好這場仗。

沒有過多的遲疑,秉持着兵貴神速理念的張郃,直接下令全軍出發。

在張郃的命令下,上萬天策軍有序的轉向,朝着軍營外走去。

張郃不知道的是,在軍營內的另一處高臺上,糜暘正帶着一位好友關注着他的出征。

“坦之,眼前一幕可曾似曾相識?”

校場、漢軍、充滿信心的出征,再加上站在身邊的這位好友,這樣的情景關平又豈會陌生呢?

“仔細想來,公安一戰竟已過去數年。

真是恍若昨日呀。”

關平充滿懷念的,吐出了這番話。

聽到關平語氣充滿感慨,糜暘轉身看了一眼身旁這位臉上蓄滿鬍鬚的好友。

數年不見。

“坦之,你老的好快呦。”

關平正沉浸在回憶中後,他卻冷不丁聽到這句嫌棄的話,這氣的他白了身旁的糜暘一眼。

“是是是,臣哪有大司馬的風采的呢?

臣也沒有大司馬那般“大公無私”,數年來都不曾來荊州見好友一面。”

糜暘感覺關平在內涵他。

有人在內涵大漢的大司馬呀!

但面對着關平的內涵,糜暘卻還挺開心。

當初在公安時,他與關平相依爲命,兩人之間都見過彼此最糗的樣子。

這樣的交情,是歲月及地位差距,消除不了的。

“那孤之前,的確是忙”

糜暘弱弱的解釋了一句。

而爲了不讓關平不在這件事上繼續關注,糜暘轉移話題說道:

“若今日張郃不出徵,那麼我就要考慮換一位主將了。”

糜暘的話,讓關平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他並不對糜暘的話懷疑。

因爲他知道,要是糜暘處於張郃的位置上,他的表現估計會更加興奮。

但關平更知道,糜暘不會無端對他說出這麼一句話。

“大司馬有何事,大可儘管吩咐。”

關平若有所思後,直接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糜暘見關平竟能猜出他的用意,他不由得大爲驚奇。

“果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呀。”

糜暘的這句話,差點讓關平一口氣沒上來。

他聽着這句話,怎麼不像是好話呢?

他雖然不如一些智謀之士聰慧,但他也不笨好吧!

見關平好似有些不開心了,糜暘收攏了開玩笑的心思。

他臉色漸漸嚴肅道:“這次召你來,是有一件事要交代你。

我會讓魏延,這次跟你秘密返回公安。

而你回到公安後,則需要將公安士卒調來新野。”

糜暘此話一出,關平不由得急道:

“公安乃防備吳軍的重鎮,豈可貿然抽調兵力?”

“看你,又急。”

“我的意思不是讓你真調,而是讓你要讓公安的東吳探子以爲,你在不斷抽調公安的兵力。”

聽到糜暘的解釋後,關平先是平復了情緒。

但隨後他又脫口而出問道:

“爲什麼呀!”

關平的疑問,配上他那似曾相識的,愚蠢而又清澈的眼神,讓糜暘覺得頗爲好笑。

他剛剛還誇他來着。

沒想到數年過去了,他還是喜歡問爲什麼。

不過就算數年過去了,糜暘還是喜歡爲關平解惑。

“在曹魏與孫吳聯手發兵的消息傳開後,許多大臣都勸我,不若暗中召回石苞,捨棄永安。

以我軍當下的實力來說,兩線作戰,是一件不利的事。”

聽着糜暘的這番話,關平贊同的點了點頭。

他也是這麼認爲的。

畢竟現在荊州的漢軍雖不少,但尚不足以直面兩國的壓力。

見到關平表示贊同後,糜暘笑着說道:

“他們的擔憂,我不是不知道。

可我軍就一定非要直面兩國的軍力嗎?

在我看來,曹魏與孫吳的聯盟,看似強大,但實際上漏洞太多。”

聽到糜暘這麼說,關平成功地被勾起了好奇心。

“大司馬的意思是?”

“看你,又急。”

“你先按照我的命令去行事,用不了多久,我就會讓你看到,我是怎麼擊碎敵人這一所謂的聯盟的。”

糜暘說這句話時,眼神中露出了不一樣的神采。

這樣的神采,關平曾經在糜暘身上看到過。

那一日,孫權的鎏金軍旗在公安城外升起。

那一日,糜暘向他許下並傳的諾言。

這一樣的神采,直接讓關平呼吸急促起來。

子晟,你終於又要在我面前秀操作了嗎?

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
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7章 駐守公安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