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

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

魏延在過往擔任漢中都督的時候,是以愛護士卒作爲帶兵的主要方式,但是這不代表魏延的帶兵方式只有這種。

性格粗猛的魏延以往在面對犯軍紀之士卒時,亦是毫不留情之人。

在過往許多血淋淋的事例的震懾下,魏延在漢中大軍中的威嚴是不低的。

所以當他出現在校場的外圍後,立即引發校場中的漢軍產生一陣陣騷亂。

而相比於大多數普通士卒的驚喜,那些蠱惑人心的將校在看到魏延後,臉上流露的則是畏懼之色了。

特別是當魏延怒吼而出的那句話藉由許多漢軍之口傳到高臺上時,他們心中的懼怕就愈發深重。

作爲在數萬漢軍中有着深重威望的漢中前都督魏延,在場的人誰敢公然宣稱他爲小人?

可是其他大部分將校在看到魏延到來後,他們心中的喜意一點都不比普通士卒低。

他們的主心骨來了。

魏延在以一句怒吼震懾住高臺上的那些將校後,他見此刻校場中的漢軍已然十分之多。

所以他立即在馬上對周圍的漢軍論說成敗,曉以利害。

魏延的情商不高,但他的智商是不低的。

特別是在遇上軍國大事時,他的腦袋就開動的更加快。

魏延所論說的成敗,曉以的利害正是那些將校所鼓動的,率衆鬧事逼迫糜暘之舉。

在魏延的闡述中,他將這個行爲形容爲大逆不道且一定會失敗的行爲。

若是其他的大將對在場的漢軍闡述這些事實,在場的漢軍不一定輕信,但魏延的判斷很多漢軍還是相信的。

在場的漢軍心中對糜暘本來就有着很深的敬畏的,只是剛剛他們內心中對糜暘的敬畏,因爲各種原因被暫時掩蓋住。

現在在魏延有理有據的闡述下,聚集在魏延周圍的許多漢軍,開始醒悟過來他們剛纔想做的是何等蠢事。

當許多漢軍反應過來後,他們心中對糜暘的敬畏重新迸發開來,從而讓他們的內心產生一陣陣後怕的情緒。

而在將成敗與利害都闡述清楚後,魏延又立即對着周圍的漢軍解釋糜暘的本意。

在解釋的言語中,魏延特地指出一點,那便是糜暘要裁汰的是老弱,並且那些被裁汰的老弱糜暘也不會不管。

糜暘會對被裁汰的士卒進行授田。

當魏延將這個消息散佈出來後,周圍漢軍內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頃刻間消失不見。

方纔他們之所以會受人蠱惑聚集在校場,不就是擔心自己來日的生活無所依賴嗎?

而對絕大部分都是農家出身的漢軍來說,還有什麼比田地更讓他們感到心安的呢?

特別是當魏延的身後出現專屬於糜暘的儀仗後,在場的漢軍都明白魏延現在是代替糜暘在安撫他們,所以魏延說的話是不可能作假的。

於是很快的在魏延周圍的漢軍心中,浮現出後怕與心安兩種矛盾卻又協調的心理。

而這種心理,隨着衆多漢軍的交口相傳,以極快的速度傳播着。

隨着這種心理在所有漢軍的心中紮根,他們的躁動漸漸消失不見。

內心中的躁動消失後,不知哪位在場的將校高聲喊了一句:“生死都願跟隨州牧,決無二心!”

等這句表忠心的話語傳開後,很快就有漢軍跟着喊出這句話。

不久之後,校場中聚集的近萬漢軍都此起彼伏、慷慨激昂的喊着這句話。

近萬聲響徹天地的高喊讓魏延、丁奉等人意識到軍心已經安定下來,亦讓高臺上的那些蠱惑人心的將校嚇得紛紛跌倒在地。

他們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

若魏延沒有出現在軍營中,以他們剛纔的做法,的確是很有可能挑起一場兵變,從而讓糜暘法不責衆逃過責難。

但現在他們一直在努力營造的兵變卻被魏延所消弭,沒有衆多的士卒作爲擋箭牌,那他們的下場能好到哪裡去呢?

人爲財死是不錯,但當真的意識到死亡即將來臨時,又有幾個人能保持鎮定呢?

而更讓高臺上的那些將校嚇得屁滾尿流的是,他們發現魏延此刻已然將一雙飽含怒意的目光再次向他們投來。

魏延不知道高臺上的那些將校爲何會如此做,但當他們這麼做之後,無疑觸犯了魏延內心的逆鱗。

由於內心中的憤怒,魏延一方面下令校場中的將校各自召集檢束部屬。

另一方面他則是率領着身後的上千漢軍,快速朝着高臺前進。

在穩定軍心之後,在場的近萬漢軍的指揮體系開始漸漸恢復。

所以在魏延率領着身後千餘漢軍朝着高臺行進時,本來將高臺聚攏一圈又一圈的近萬漢軍,紛紛散開讓出一條寬闊的大道。

甚至由於魏延臉上散發着誰都能感受到的殺意,離得高臺近的那部分漢軍在所屬將校的指揮下,很果斷地朝後撤退十數步。

這部分漢軍的這個舉動,讓高臺在校場中頃刻間處在被孤立的境地中。

當然也不是完全的孤立,至少還有數百人被遺留在高臺下方的周圍。

這數百士卒正是高臺上那些將校的親兵。

只是雖然還有數百士卒守在高臺之下,但是看着一臉殺意的魏延領着千餘士卒在不斷逼近。

與主將一同被孤立的這數百士卒早就嚇得面如土灰,甚至連手中的兵器也有些握不住。

因爲在被孤立的境地下,表面上看魏延身後只跟着千餘士卒,但現場的近萬漢軍都隨時有可能成爲魏延的援軍。

在近萬漢軍的讓路下,魏延領着千餘漢軍很快就到達高臺附近。

而這時高臺上嚇破膽的數位將校才反應過來要逃跑。

儘管這時他們也不知道能跑到哪裡去,但他們本能地不想坐以待斃。

只是等那數位將校剛剛有所行動時,一直在關注高臺上的魏延馬上就發現了這一幕。

魏延見竟然還有幾位將校想逃跑,他心中的怒意更甚。

坐在馬上的魏延快速的取下背上的長弓,然後又以極快的速度取出一支箭矢搭在弓弦上。

幾乎沒有過多的耽誤,魏延就將他手中的箭矢射出。

帶着魏延怒意的箭矢,以極快的速度朝着高臺上而去。

然後在在場的所有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魏延的箭矢就疾馳着穿透一位剛剛起身的逆將的身體。

利箭在穿透那位逆將身體的時候,帶起了一陣騰空的血花。

當這抹血花在空中消散之後,那位逆將帶着不可思議的眼神,直直的朝着檯面倒下。

沉重的屍體落在臺面上,立刻就引起了一聲巨響。

而這聲巨響及從那位逆將身下不斷流淌出的鮮血,極大程度上震懾住高臺上的數十位將校。

包括高臺下的那數百逆卒。

他們一時間都嚇得都不敢再有所動作。

居下射高本就費力。

而魏延射出的箭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能洞穿那名逆將的身體,魏延的力氣該是有多大?

魏延用自己的勇武讓本就心懷畏懼的數百逆黨,心態都慢慢朝着炸裂的方向發展。

心態既已經炸裂,那自然是再也鼓不起什麼反抗的心思。

在那數百逆卒失去抵抗心思的情況下,魏延順利地讓身後的千餘漢軍將他們團團包圍起來。

並且魏延還讓丁奉領着一部分士卒,上高臺捉拿那數十位逆將。

等丁奉領兵順利地將那數十逆將擒拿之後,正式宣告着今日漢軍大營中的動亂被徹底平定。

只是魏延心中的怒氣卻一點未曾消散。

憤怒之下,魏延性格中暴虐的一面徹底展現出來。

當丁奉將那數十位逆將一一押到他身前後,魏延當即跳下馬來,拔出腰間的長劍就要揮砍那數十位逆將泄氣。

可就在魏延的佩劍即將觸及到一位逆將的頭上時,魏延的劍刃卻被丁奉抽出的長劍所阻擋。

見丁奉膽敢阻止他殺人泄憤,魏延立馬就將憤怒的目光轉向丁奉。

只是面對魏延憤怒目光的注視,丁奉卻寸步不讓。

迎着魏延憤怒的目光,丁奉一字一頓地說道:“鎮北將軍,你逾矩了。”

聽到丁奉說出這八個字,魏延憤怒的目光頓時一滯。

丁奉說的是沒錯的。

雖然這數十位逆將已然犯了死罪,但在梁州中有權力斬殺這數十位逆將的,唯有糜暘。

甚至這數十位逆將的罪行,也需要經過糜暘的確認。

剛纔魏延射殺一位要逃跑的逆將,可以說是一種臨機應變的行爲。

但現在這數十位逆將已然受縛,在這種情況下魏延是沒有資格隨意斬殺他們的。

至於糜暘暫時賜予魏延的儀仗,只是讓他安撫震懾軍心之用,不代表他將自己的執法權都交給了魏延。

魏延看着眼前堅定維護糜暘權威的丁奉,他還見到在丁奉的言語下,張嶷等人也默默站到了丁奉的一邊,他便知道自己無法如願了。

所以魏延只能憤恨的收回手中長劍。

只是性格粗猛的魏延忍不下這口氣,他在收回長劍後,爲抒發心中的憤怒,他恨恨地對丁奉說道:“今日若無我,南鄭必亂矣!”

在說出這句似是牢騷,似是耀功的話語後,魏延便氣憤的離開當場。

這場中發現的一切,校場中的近萬漢軍大多離得遠所以大多瞭解的並不清楚。

但丁奉等人可是近距離看到,魏延的行爲與聽到魏延的話語的。

在魏延轉身離開後,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皺眉之色。

真是越相處,越無法忍受魏延的性格。

今日能順利彌平大營的動亂,魏延在其中是居功至偉,這一點沒有人否認。

但立下功勞就可以如此做,如此說嗎?

況且魏延最後所說的那句話,又是不是一種威脅呢?

可以彌平動亂的人,自然亦有能力掀起動亂。

只是丁奉等人不知道的是,魏延之所以會如此憤怒,除去身爲掌兵者的他本來就對兵亂行爲極爲反感之外。

還因爲場中被綁縛的數十位將校中,當初有很多還是他提拔起來的。

他們今日的所爲,對魏延來說,等於是一種對他的羞辱。

不過丁奉等人雖然不知道這點,但他們卻知道,他們有義務要將方纔魏延的言行告知給糜暘。

這是他們身爲人臣的本分。

同時他們還要儘快將這些作亂者押回南鄭,聽候糜暘的處置。

數個時辰後,在州牧府中的糜暘得知了漢軍大營發生的那場動亂。

當得知這件事後,糜暘先是有些驚訝,然後臉上便是浮現起勃然怒色。

數個時辰的時間,已經足夠法邈與呂乂整理出作亂者的名單,並且審理出發生這場動亂的起因。

糜暘用帶着怒意的目光看着手中長長的名單,他氣的將手中的竹簡用力地扔在地上。

糜暘盛怒的舉動,讓在場的法邈與呂乂嚇得不禁俯身,不敢直視糜暘。

同時他們的臉上也帶着一些後怕之色。

幸虧他們早有防備,否則今日不知要釀成多大的動亂。

至於糜暘爲何會如此生氣呢?

那是因爲他想的比法邈與呂乂更多。

糜暘能聽從呂乂的建議及時派出魏延出鎮大營,那心中自然對動亂有着一些心理準備。

只是糜暘沒想到的是,今日大營中的動亂比他原先設想的更爲危險,甚至發生動亂的誘因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八百多人,八百多人!

漢中大軍總數不過四萬,竟然就總共有八百人蔘與虛報人數,虧空軍餉一事。

爲什麼之前沒有人向我呈報這件事!”

來自後世的糜暘當然清楚吃空餉一事對軍隊的戰鬥力,有着怎麼樣壞的影響。

這稱爲大軍中的瘟疫,一點都不爲過。

尋常瘟疫毀壞的是人的身體,但這種瘟疫污染的是人的心志。

漢中大軍大多都是當年參與漢中之戰的精銳。

這八百多人在當年也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的熱血之士,但現在呢?

爲了掩蓋罪責,爲了能夠繼續吃空餉,原本忠心的他們,竟然敢主動醞釀一場兵變。

也許在今日看來,八百多人對四萬大軍來說,比例不算太重。

也許真正參與此事的只有那數十位將校,剩下的人只是聽命行事。

但什麼是瘟疫?

除去危害性極大之外,還有着傳染性極強這一點特徵。

在利益面前數年後,參與吃空餉一事的將校肯定會變得更多。

而到了那一刻,還北伐什麼?

更讓糜暘最感到後怕的是,數十位中層將校參與的吃空餉事件並不算小,但他之前卻沒收到一點風聲。

要不是今日的這場動亂,他恐怕還會一直被矇蔽,這讓他怎麼忍?

糜暘現在心中充滿着殺意。

(本章完)

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463章 空城計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2章 出獄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8章 關羽之憂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章 糜暘獻策第1章 江陵城中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章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10章 三駁潘濬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
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463章 空城計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2章 出獄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8章 關羽之憂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章 糜暘獻策第1章 江陵城中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章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10章 三駁潘濬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