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

張飛留下給鄧艾斷後的兵馬,有五千之衆。

五千之衆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一般情況下用於掩護大軍撤退倒也夠了。

而由於這數月來,漢軍一直將魏軍圍在宛城內攻打,這導致漢軍中的許多將校都認爲司馬懿不會在他們撤退之時,率軍追擊他們。

畢竟從士氣及兵力這兩方面來說,魏軍都不佔優。

但鄧艾並沒有掉以輕心。

在張飛率大軍離開宛城數裡後,鄧艾才率軍從營帳中出發,徐徐後退掩護張飛的大軍。

張飛不僅留下了五千漢軍給鄧艾,還將兩員悍將留下輔佐鄧艾。

這兩員悍將正是張苞及趙統。

作爲大漢元從系中聲名漸起的二代,張苞及趙統的心中是有着驕傲的。

他們的父輩皆是令天下人畏懼的萬人敵,故而自他們從軍之日起,一心想闖出個名堂好不辱沒了父輩的名聲。

只是張苞與趙統二人,都是擅長武藝之輩,並不長於計略。

這就讓他二人立功的機會很少。

有張飛在荊州中,想來當下沒有哪位魏將,敢不怕死向荊州軍提出鬥將之請。

立功的機會不多,這就導致眼下張苞與趙統的職位並不高——二人皆僅爲中郎將。

而反觀鄧艾呢?

在北伐之前,鄧艾就因南征之功成爲了中郎將。

在被糜暘派來荊州之前,糜暘擔心鄧艾年紀輕不能服衆,還特地將鄧艾遷爲“行折衝將軍”。

而據張苞及趙統所知,張飛近來是有意將鄧艾頭上的那個行字去掉的。

當然漢軍中比張苞與趙統職分高的人不可勝數,但重要的是他們的年紀,都比張苞與趙統大上許多呀!

更重要的是,鄧艾還只是糜暘的一名嫡系部下而已。

這數年以來的變化太大了。

論及出身張苞與趙統不比糜暘差,早年時他們還與糜暘被成都中人合稱爲“太子四友”。

可數年的時間過去了,糜暘拋下他們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就連他的部下鄧艾職位都比他們高了。

這樣的巨大反差,怎麼可能能不讓張苞與趙統心中吃味。

都是年輕人,有好勝心是很正常的。

張苞與趙統心中的想法,瞞不住鄧艾。

倒不是鄧艾的情商突然變高了,主要是這幾日來張苞與趙統一直用探究的目光注視着他。

任何人被一直這麼注視,都能猜出點緣由吧。

張苞與趙統是在探究,到底是他們的能力不如鄧艾,還是他們投錯軍門了呢?

不過好在張苞與趙統家教甚嚴,他們心中雖有着不解與吃味,但還不至於將這樣的情緒演變成對鄧艾的不滿。

這幾日以來,張苞與趙統對鄧艾的將令倒也是十分聽從。

本來若沒有什麼意外的話,三人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會這麼平淡的發展下去,可世上總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喜歡作妖。

在鄧艾率軍撤至離宛城十數裡的一處平原上時,突然有一支快速趕來的魏軍精騎對他所率的漢軍發動了襲擊。

離開宛城之時鄧艾就在後方廣佈斥候,這讓他早有準備。

加上在糜暘的連番打擊下,當下的魏軍中實在難有數量衆多的騎軍。

所以最後鄧艾成功的指揮漢軍擊退了這次魏軍的襲擊。

而當擊退魏軍的這次襲擊後,張苞與趙統便一起來到鄧艾面前建議道:

“賊軍果如車騎將軍所料,預謀襲擊我軍。

今賊軍的襲擊已經被我軍擊退,我軍可儘快與車騎將軍匯合了。”

張飛交給鄧艾的任務是:若司馬懿派兵追擊,那就打退魏軍的襲擊。

從這方面來講,鄧艾的任務是完成了。

另外張苞與趙統知道,張飛接下來要在元旦前趕回長安。

也就是說留給張飛安排荊州防務的時間,只剩下一個月不到了。

在這種情況下,若他們能立即匯合張飛儘快趕回荊州,那麼無疑會節省出許多時間。

張苞與趙統的建言,聽起來頗有道理。

只是鄧艾卻搖頭拒絕了二人的建言。

鄧艾的拒絕,讓張苞與趙統感到不解。

難道鄧艾是在擔心,司馬懿還會對他們發動一次襲擊嗎?

只是這並不大可能。

古往今來的兵法,對追擊撤退的敵軍一事,都是抱着不贊成的態度的。

而就算非要追擊,大多將率也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

若第一次的進攻取得成效,那麼司馬懿倒是有可能再發動第二次襲擊。

可魏軍的第一次襲擊,只能以慘淡的下場來形容。

待戰敗的魏軍回到宛城中後,將己方大軍防備嚴密的事稟告給司馬懿,那麼從常理推斷,司馬懿是不會再發起第二次襲擊的。

正因爲有着這個推斷,張苞與趙統纔會向鄧艾提出那個建言。

可很明顯,鄧艾有着自己的想法。

“二位將軍有所不知。

艾自來到宛城以來,曾多觀司馬老賊用兵。

數月以來,我軍多番猛攻宛城,卻皆被賊軍擊退,這除去宛城乃堅城之外,還因爲司馬老賊是善守之將。

凡善守之將,性格必沉穩。

以司馬老賊的沉穩,他不會貿然對我軍發動襲擊。

今日前來襲擊我軍的賊軍,非多非精,豈不異也?

據我所料,今日賊軍之襲擊,乃是司馬老賊示弱之舉。

我軍不宜掉以輕心。”

鄧艾耐心地爲張苞與趙統,解釋了一番他的看法。

其實在一般的將校面前,鄧艾的性格是頗爲倨傲的。

這也沒辦法,鄧艾在投效糜暘之時已然成年。

糜暘能改變鄧艾的人生軌跡,卻沒辦法扭轉鄧艾已經定型的性格。

只是出於對糜暘的敬重,一向倨傲的鄧艾對糜暘重視的人,卻也會盡量保持着謙遜。

張苞與趙統聽完鄧艾的話後,思索良久。

而在思索良久之後,張苞與趙統發現他們還是對鄧艾的擔憂不太理解。

這是因爲在以往的作戰中,這二人壓根就沒關注過司馬懿是什麼樣的人。

況且每個人在謀略上的天賦不同,他們就算關注了,恐怕也很難有鄧艾這般敏銳的判斷。

不過見鄧艾雖結巴,但還是一字一句地爲自己解釋,張苞與趙統倒也沒繼續再勸。

他們是糜暘的好友,應該相信糜暘的眼光。

數十里的距離,對於逃命的騎軍來說,一日就可抵達。

就在當天夜晚,苦苦等候的司馬懿就收到了消息。

不出預料的是,他派去追擊漢軍的兵馬遭到了慘敗。慘敗的消息不僅未讓司馬懿苦惱,反而還讓他的臉上浮現喜色。

司馬懿的奇怪表現,又讓一旁的司馬師疑惑起來。

之前司馬懿在派出騎軍追擊漢軍時,司馬師就曾勸過司馬懿:漢軍有序後退,若不派精兵追之,難以奏效。

但司馬師的這個建議,卻是被司馬懿無視了。

而當如今追擊失敗的消息傳來後,司馬懿卻不惱反喜,這是爲何?

司馬師當即向司馬懿問出了心中的困惑。

這次司馬懿並未無視司馬師。

心情大好的司馬懿笑着對司馬師言道:

“張飛圍城數月,人困馬乏,吾料他早有退兵之意。

可宛城近在眼前,若非有重要的事情,張飛也斷難下定決心從宛城撤軍。

既是有重要的事情,促使張飛撤軍,那麼張飛就一定心急着儘快回到荊州。

只是張飛並非無智之人,他知道突然撤軍,有可能會讓我軍產生追擊之心。

故而一開始,張飛要麼會親自率軍斷後,要麼會派精兵斷後。

從今日收到的戰報來看,吾的這一點推測是沒錯的。

而吾方纔也說了,漢軍是有急事而撤退。

那麼按照常理,在我軍的第一次追擊失敗後,漢軍就會掉以輕心,全力撤退。

這樣的時機,纔是吾真正想要的。”

聽完司馬懿的分析後,司馬師恍然大悟。

父親高明呀!

看着司馬師眼神中崇拜的目光,司馬懿並未太過在意。

對司馬懿來說,當下更重要的事是召集大將,全力追擊漢軍。

想到此司馬懿當即發出了召集諸將的將令。

從宛城退回荊州,正常情況下有一處地方是必經之地。

這處地方正是南就聚。

南就聚地勢低窪,周圍有山林掩護,還有河流流經,乃是一處天然的屯兵之地。

司馬懿在率上萬魏軍疾馳了一段時間後,在短暫的歇息時間內,又掏出身上的地圖認真看了看。

由於漢軍早出發,加上當下司馬懿率領的大多乃是步軍,所以要想短時間內追擊上漢軍是不可能的。

wWW ▲тt kдn ▲¢ o

故而司馬懿的設想是,儘快趕到南就聚,將它當做己方兵士的紮營之所。

等立好根據地後,再根據實際情形採取下一步的進攻行動。

看着地圖上的標誌,司馬懿知道他已經離南就聚不遠。

於是司馬懿趕緊讓人召來了牛金。

牛金原爲曹仁部將,在曹仁戰死後因生性驍勇深得司馬懿喜愛。

在牛金到來後,司馬懿指着地圖上的南就聚對牛金言道:

“吾欲命你率軍三千,先我軍大部抵達南就聚安營紮寨。

不知你可敢接下這任命。”

面對司馬懿的詢問,身形粗壯的牛金立刻甕聲甕氣地言道:

“有何不敢!”

張飛都快撤到育陽了,他又有何不敢呢?

牛金的豪氣發言讓司馬懿心中喜悅。

司馬懿取來一根令箭交到牛金的手中,對着他眼含期待地說道:

“去吧!”

接過司馬懿手中的令箭之後,牛金當即就轉身離去。

看着牛金離去的背影,司馬懿眼神變得幽深起來。

以當下情勢,他本可以不用派出牛金爲先鋒。

但爲自身安全計,他最好就是先派一支先鋒前往南就聚。

在牛金率軍離開後,司馬懿讓留下的軍士先好生休息。

待休息的差不多後,司馬懿纔打算率軍前往南就聚。

也許是那夜司馬懿的自信感染到了牛金,牛金並不覺得前方會有什麼危險。

身爲先鋒的牛金,一路率軍狂奔,不過一個時辰後就趕到了南就聚。

在來到南就聚的外圍後,牛金感覺到南就聚十分安靜。

牛金不是第一次率軍來到南就聚了,故而他對南就聚周圍的地勢不算陌生。

南就聚原本是一個大型鄉落,可在張飛北伐後,南就聚內的百姓就都被張飛遷走了。

從這一點來說,南就聚的寧靜算不上異常。

在外圍短暫的停頓之後,牛金就率領着三千魏軍肆無忌憚地踏入了南就聚之中。

從地形上來看,南就聚很像一座山谷。

西面羣山環繞,東面江水交纏。

能夠進出南就聚的,只有南北兩個出入口。

而就在牛金率軍從北面入口進入南就聚之後,一直隱藏在山林中的漢軍,在張苞的率領下登時出現堵住了南就聚的北面出口。

後方有漢軍出現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牛金的耳中。

在聽聞這個消息後,牛金不禁大驚失色。

下意識地牛金就下令全軍,儘快朝着南就聚的南面出口趕去。

只是還未等魏軍趕到南面出口,在趙統的率領下,一支漢軍早已經將南面出口封鎖死。

待南北兩個出口都被漢軍圍堵住後,這代表着牛金率領的魏軍,徹底被漢軍困在了南就聚中。

而就在三千魏軍面對這場驚變六神無主之際,在西面的羣山之間,鄧艾率領着上千漢軍弓箭手出現在魏軍的眼中。

看着居高臨下與周圍草木好似連成一片的衆多漢軍弓箭手,牛金及一衆魏軍的心態徹底炸開了呀。

將軍不是說,當下漢軍放鬆無備嗎?

那眼前出現的這一幕是怎麼回事?

看着下方驚慌失措的一衆魏軍,鄧艾的臉上浮現了笑意。

從魏軍打的旗幟可以看出,這支魏軍的主將是平南將軍牛金。

雖說不是司馬懿,但能擒殺一位將軍,也算是不小的功勞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鄧艾立即就揮動了令旗。

令旗揮動之下,山上箭如雨下,射傷大量魏軍。

而早就飢渴難耐的張苞,更是當先一馬,提槍朝着牛金殺去。

聽說你很能打呦。

率軍重新出發的司馬懿,在越來越靠近南就聚後,很快就發現了異常。

時間過去這麼久了,牛金還未派來信使彙報紮營情況。

而心中的不好預感在斥候的稟報下成真之後,司馬懿不由得驚呼道:

“車騎竟未退乎!”

 

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章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
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章推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