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

藉着柔和的月光,柳隱望着周圍熟悉的街道,他心中頗有些五味雜陳。

不知怎麼的,自己又被挑選爲回成都傳訊的信使。

這個又字,就很靈性。

難道是他上次傳訊的行爲,令那些貴人覺得很滿意的緣故?

可柳隱當年從軍,爲的是想憑藉自身的武力,在天下闖出一番大大的名堂。

爲此他不惜動用許多家族關係,方纔有機會成爲梁州軍中的一員。

只是誰能料到,他自從軍這兩年來,硬仗沒打幾把,大部分時間都在前線與成都之間耗費了。

想到這,柳隱就不免有些望月自傷的意味。

早知如此自己當年就不投軍,在家族的安排下出任地方,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一路傷着傷着,柳隱不知不覺間駕駛着駿馬來到了諸葛亮的府邸外。

在這一路上,不是沒有夜間巡邏的士卒攔下柳隱。

可士卒在得知柳隱揹負皇命後,就不敢再阻攔。

等來到諸葛亮的府邸後,柳隱暫時收起心中傷感的心思,一躍跳下馬來,而後徑直來到諸葛亮的府門前伸手拍了起來。

在寂靜的深夜中,柳隱拍門的聲音顯得格外響亮。

這聲音也很快引起了諸葛亮府內門房的注意。

門房透過門縫,見此刻府門外有一位精甲士卒在拍擊着府門,不知緣由的他不敢貿然打開房門。

門房只是通過一處門洞,伸出了一隻籃子。

在見到陡然伸出的籃子後,柳隱瞬間會意。

他將身上能夠證明身份的信物放入籃內,然後隔着一扇大門對着裡面的門房喊道:“我乃陛下信使,有要事求見丞相!”

柳隱的自報身份,沒有讓門房放低戒心。

取回伸出門洞的籃子後,門房一把取過籃子內的信物,就快速朝着偏廳趕去。

諸葛亮的府邸並不大,不久之後門房就來到偏廳,向諸葛亮彙報了柳隱到來的到來。

陡然得知劉備竟派出信使百里加急前來尋他,諸葛亮的臉上浮現了詫異之色。

是何事讓陛下如此着急呢?

難道是前線有劇變?

由於心中的這個猜測,諸葛亮在快速審查過柳隱的信物,確認柳隱的身份屬實後,他便讓門房將柳隱帶到他身前。

得到諸葛亮的吩咐後,門房馬上就離去了。

諸葛亮沒有等待太久,沒用多久時間柳隱就被門房帶到了諸葛亮的身前。

諸葛亮或許不會認識柳隱,但身爲世家子弟的柳隱,曾經是有幸遠遠見過諸葛亮一面的。

在見到諸葛亮之後,柳隱立即朝着諸葛亮單膝下跪,然後從懷中掏出那份劉備的詔書遞送給諸葛亮言道:

“丞相,陛下詔書在此!”

諸葛亮心中本就有所猜測,現在得知劉備給他送的竟是一份詔書,這更讓諸葛亮心急了起來。

諸葛亮連忙取過柳隱手中的詔書,打開快速看了起來。

而這時蔣琬的臉上也浮現了凝重的神色。

劉備突如其來反常的舉動,讓蔣琬也意識到一些不對勁。

蔣琬一直在注視着諸葛亮的臉色,希望從看完詔書內容的諸葛亮的臉上得到什麼有用的訊息。

可看着看着,蔣琬更加不解了。

原本諸葛亮的臉上是有着擔憂的,只是當諸葛亮看完詔書中的內容後,蔣琬卻發現諸葛亮的臉上竟浮現了幾分喜色?

諸葛亮的擔憂蔣琬可以理解,可這喜從何來?

看完詔書的內容後,諸葛亮強制壓着內心的喜悅,他先不動聲色地讓柳隱下去歇息。

待柳隱離開偏廳後,諸葛亮重新快步行至關西輿圖前,用睿智的眼神注視着那座似乎牢不可破的陳倉城。

相比於他方纔的遺憾,這時諸葛亮的眼中卻充滿着欣喜。

“可行!可行!”

心情激動的諸葛亮,連續重複着這一句話。

蔣琬見到諸葛亮的這番反應後,他心中的不解更加濃厚。

爲了解惑,蔣琬起身來到諸葛亮身後一拜問道:“何事讓明公如此欣喜?”

聽到蔣琬的詢問後,諸葛亮笑着對着蔣琬說道:“陛下要召吾去前線,協助大將軍破敵。”

說完這句話後,諸葛亮擔心一向不善兵略的蔣琬,不能明白劉備這番安排的用意,他便又接着解釋道:

“大將軍向陛下建言,言我軍無須攻打陳倉,可直接繞行陳倉直逼長安。

而大將軍的謀劃,欲想有成功之因,則陛下必須安排一人,爲大將軍守住陳倉後路。

陛下與大將軍所選擇的那人,正是吾。”

說到這時,諸葛亮言語中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可與諸葛亮欣喜不同,蔣琬在聽完劉備與糜暘的方略後,他整個人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是不通兵略,但他也是知道,糜暘這麼做有着多大的風險。

大將軍,真有神人之膽也!

良久以後,蔣琬才語氣飄忽地問諸葛亮道:“明公不勸阻陛下與大將軍嗎?”

北伐是國戰,既是國戰,多以求穩爲主。

在蔣琬看來,糜暘這一方略,終究還是太過冒險。

爲了心中的擔憂,蔣琬哪怕知道諸葛亮爲何欣喜,但還是忍不住進言了一句。

蔣琬的進言,並未讓諸葛亮改變主意。

其實在劉備的詔書中,他下達的不是直接讓諸葛亮前往前線的詔令。

於詔書中,劉備給了諸葛亮兩個選擇。

若糜暘方略可行,諸葛亮就儘快安排好政務前往前線。

若諸葛亮覺得糜暘方略有欠考慮,那就趕緊上書一封闡明利害。

這是劉備上的最後一道保險。

天下間是沒有人能百分百預測一場戰事的結果。

可一個被糜暘與諸葛亮都認可的方略,是值得劉備壓上一切的。

至於諸葛亮的選擇是什麼,從他方纔說的“可行”二字,就可以看出來了。

“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風氣調和;

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

人勢者,主聖將賢,三軍有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

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我知此三勢,又如何不能往陳倉一行乎?”

說這番話時,身形瑰偉的諸葛亮身上有着一種強大的氣度在流轉。

那種氣度,名爲自信。

世人皆知諸葛亮禮賢下士,謙遜低調,但他們卻不知道諸葛亮也是一位極爲自信的人。

若沒有這股強大的自信,諸葛亮當年怎麼會出山扶持勢力小的不能再小的劉備?

他歷史上又怎麼會敢於統率一州之軍數次北伐,直面天下至強的曹魏?

鼎盛時期的曹魏諸葛亮都尚且不懼,何況一區區陳倉城。

要是劉備與糜暘打算讓別人守備後路,諸葛亮會如蔣琬所說的那般,上書勸諫劉備打消想法。

可現在要去爲糜暘守後路的是自己,那諸葛亮是不會有其他選擇的。

蔣琬聽着諸葛亮說的話,再感受着諸葛亮身上釋放的自信氣度,他一下子就打消了繼續勸諫的念頭。

如此佳人,方可稱爲臥龍呀!

估摸着時間,糜暘覺得劉備親筆寫的詔書,應該已經送到成都。

在心中有這個判斷之後,糜暘一方面期待諸葛亮趕緊到來。

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斷派出斥候,打探着魏軍的一舉一動。

在糜暘到達上邽的第二日,魏軍其實就在着手安排退兵事宜。

而當街亭曹彰大敗,及糜暘來到上邽的消息被曹真得知後,曹真一下子做了個更果斷的決定。

曹真下令郭淮直接率軍退出上邽城,然後與他合兵一起朝着陳倉後撤。

當郭淮率軍撤出上邽城之後,糜暘立即就率軍進駐上邽城,並派馬超爲大將,領兵追擊徐徐後撤的魏軍。

只是馬超雖驍勇異常,可曹真終究不是無能之輩。

魏軍在曹真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分批交替地朝着陳倉城一路後撤。

加上在魏軍撤軍的路上,有着不少險要的山林地形,這讓馬超擔心有伏兵而不敢放開速度追擊,所以糜暘派出的追兵,並未取得什麼大的戰果。

這一點在糜暘的預料之中。

除非是追擊潰兵,否則若是追擊成建制的敵軍的話,一般情況下很難取得什麼大的戰果。

甚至一不小心的話,派出的追軍反而會被敵軍設伏重創——例如那充滿詭異的木門道一戰。

在得知追兵已然無法取得什麼大的戰果之後,糜暘便下令召回了馬超。

雖說糜暘想盡快打下長安城,但糜暘還在等着一個人的到來。

那個人便是趙雲。

前幾日收到趙雲的捷報後,糜暘便下令表有功的謝牽爲安定太守,並讓張嶷率軍數千留鎮安定郡。

糜暘給張嶷與謝牽的命令是,讓他們優先將安定郡的局勢穩定下來。

在完成這一點的前提下,他們再派人接觸河西諸郡的太守,儘量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將河西諸郡重新納入大漢的版圖之中。

對於這個要求,糜暘覺得並不難。

早在前年曹真主持的河西大戰中,河西當地的割據勢力就遭到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這代表着河西諸郡目前並無強大的地方武裝。

在這種情況下,張嶷與謝牽憑藉着街亭大勝的餘威,想兵不血刃光復河西諸郡應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就算河西諸郡有人賊心不死,可只要安定郡在漢軍手中,那麼河西諸郡的局勢就不會有糜爛的危險。

而糜暘之所以要採取以安撫爲主的方式,來穩定涼州北面的局勢,在於他要召趙雲及上萬漢軍歸來。

一場硬仗在即,將趙雲與上萬漢軍留在河西之地,完全是一種浪費。

在糜暘的加急傳檄下,在魏軍從上邽撤走的數日後,漢左將軍趙雲帶着上萬漢軍及一大批魏軍俘虜,浩浩蕩蕩地回到了上邽城外的軍營內。

衆多魏軍俘虜的魚貫入營,引起了漢軍大營內一陣不小的騷動。

哪怕是有一段時間過去了,可上萬魏軍的臉上還是帶着濃重的灰敗之色。

打着打着,後方的家被燒了,這樣的事恐怕上萬魏軍俘虜,再也不想經歷第二次。

而上萬魏軍俘虜臉上的灰敗之色,卻在無形間提振着漢軍的士氣。

衆多漢軍心中因爲久攻不下魏軍大營而產生的挫敗感,也被一掃而空。

趙雲的領兵歸來,在提振着漢軍士氣的同時,也讓糜暘下達了全軍拔營東下的軍令。

在糜暘下達拔營前往陳倉的命令時,上邽城外漢軍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十萬之衆。

原本北伐之初,漢軍北伐的總兵力就在七萬左右。

後來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諸葛亮又陸陸續續往前線送來兵員。

再加上在平定涼州後,有許多地方豪族、異族畏於漢軍軍威,選擇向漢軍投誠,這讓漢軍的人數又得到了一次不小的補充。

糜暘前段時間沒有選擇馬上率軍前往陳倉,主要就是等着分散在涼州各地的漢軍,陸續集結至上邽。

幾番累加下,漢軍的總兵力到達十萬之衆,也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可十萬大軍,也是當下大漢能竭盡全力拿出來的,放在關中戰場的所有兵力了。

至於魏軍目前在關中的兵力有多少呢?

除去陳倉守軍之外,曹真目前能動用的兵力,最多五萬上下而已。

所以當從斥候的口中得知,糜暘帶着十萬大軍正朝着陳倉殺來的時候,剛剛撤退至陳倉的曹真,他感覺到有些頭暈。

章武以來,在糜暘的不斷打擊下,風頭症都快成曹氏宗族的家族遺傳病了。

好不容易止住暈眩的感覺後,曹真一方面派人快速前往洛陽求援——不管當下曹叡還能不能抽調出援軍,可能派來一點是一點。

另一方面,在離開陳倉城的時候,曹真一臉真誠地握着心腹大將郝昭的手言道:

“長安之安危,全系伯道之肩也!”

曹真是不打算親自守備陳倉的,他有着更重要的事去做——那便是要儘快構築起陳倉城之後的防線。

而曹真深知,他構築的防線能有多完善,全看郝昭能爲他爭取多少時間。

面對曹真的囑託,郝昭鄭重承諾道:

“只要昭在一日,就不會讓糜暘越過陳倉一步。”

聽着郝昭用生命許下的諾言,再看了看陳倉城那雄偉的城防,曹真最後方纔安心的率軍離開了陳倉城。

陳倉堅城在此,縱使糜暘再有本事,他還能直接飛過來不成?

曹真一向不信這種荒謬的判斷。

天下人,誰又會信呢?

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1章 第三條路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
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1章 第三條路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