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

張苞放下持血的長矛,罵罵咧咧地走進了大帳中。

滿身汗水的張苞,見到他的“好上司”關平還在好整以暇得捧着一本書看着,他心中就來氣。

張苞連續幾步大步上前,來到關平身前,先對着關平一拜後,口中才抱怨地說道:

“坦之,你怎麼一點都不焦急呀!”

張苞充滿怨氣的話語,將關平的思緒從知識的海洋中拖出,然後他被看到了一身戎裝的張苞站在他的身前。

觀張苞這一臉殺氣的樣子,想來方纔又去南就聚挑戰了。

察覺到這一點後,關平笑着問張苞道:“今日又斬了幾員敵將呀!”

見關平問起這一點,張苞先按捺住內心的怨氣,裝作一副不在意的樣子說道:

“不過三五人而已。

賊軍的將率太弱了,幾乎沒有一位是我十合之敵。”

在說完這番話後,張苞又緊接着說道:

“聽聞賊軍主將牛金是員猛將,可無論這段時日來我怎麼挑戰,他就是不來應戰。

我從來未見過從此膽小的“猛將”。”

張苞的話語中帶着明顯的揶揄意味。

張苞隱隱自得的話,引得關平再度發笑。

隨着他這一輩人漸漸長大,許多人也在父輩的安排在或參軍,或理政。

在任事之後,許多元從二代的才幹也陸續顯露出來。

除去糜暘這怪物之外,其他元從二代的才幹,總體上來說沒有特別優異的存在。

這也是正常。

畢竟相比於創業的一代,二代的生存環境截然不同。

饒是糜暘、關平、張苞等人小時候也經常跟隨父輩四處逃難。

但在劉備的事業有起色後,他們這一批元從二代的生活、教育條件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可以說單單論後天的培養,元從二代受到的資源,比他們的父輩實在好上太多。

但險惡的環境纔是最能磨練一個人的。

若沒有常年經歷險惡的環境,古往今來,很少有二代能夠完全繼承父輩的光輝與才華。

當然,某些天賦異稟的人除外。

而除去糜暘之外,張苞便是當下的季漢元從二代中,另一天賦異稟的存在。

張苞繼承了張飛的勇武。

剛剛及冠的張苞,在之前就已經展露了非同一般的勇猛,這一點也一直被世人稱讚爲有“乃父之風”。

而常年跟隨在關羽身邊的關平更是知道,關羽在世時曾稱讚過張苞:“已有其父五分勇烈。”

乍一聽,五分勇烈算不上太好的評價。

可這也要看張苞有的是誰的五分勇烈。

他有的可是據水斷橋嚇退數萬魏軍的萬人敵的張飛的五分勇烈,這已經十分難得。

而那時張苞得到這番評價時,纔不過十五歲的年紀。

武藝這一項才能是會跟着年歲的增長,不斷提高上限的。

至少在三十歲身體機能未退化之前,張苞的武藝是會逐年增長的。

在有着良好的天賦的情況下,誰能保證將來大漢不會再出現一個萬人敵呢?

關平捫心自問,在他十五六歲時,可從未得到過關羽的誇讚。

而當下的他基本已經沒提升的上限,張苞卻有着無限的可能。

正因爲原本張苞在一衆元從二代中武學天賦最高,故而以前他纔是最得長輩器重的那一個。

可沒想到的是,後來糜暘異軍突起,他的光芒直接掩蓋了所有其他二代的存在,這才讓糜暘成爲當下元從二代中的精神領袖。

不過只要不和糜暘比,張苞的本領還是很讓人看重的。

例如近幾日來他連續去魏營門前挑戰,連日來一共挑殺十數員魏將,大大的助長了己方的士氣。

而且關平還知道,這次讓張苞當先鋒本就是張飛對張苞的一次考驗。

若能通過張飛的考驗的話,張飛還另有重任要交給張苞。

就在關平爲張苞的優異表現,臉上流露出一副老大哥般欣慰神色的時候,張苞豪壯的嗓音打破了關平的笑容。

“坦之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我身爲先鋒連日去敵營挑戰,可你倒好,身爲主將的你卻連日只會在營內看書,愜意得很。

你就一點都不擔心軍情嗎?”

張苞與關平當下雖是未上下級的關係,但關係不一般的他們,私下裡也都將對方當做自己的至親兄弟。

在自己的至親兄弟面前,張苞就沒那麼多拘謹了。

而張苞如此急切詢問關平,也是有緣由的。

本來在一開始時,張苞不知道關平會成爲主將,率軍成爲他的後援。

但當關平率軍到來後,張苞也就自覺接受了這個安排。

而爲了儘快幫漢軍打開局面,正如張苞所抱怨的那般,這段時日來他連日去魏營外挑戰,想着以此打擊魏軍的軍心,爲關平創造出良好的進攻時機。

挑戰一事張苞自問做得算不錯,可身爲主將的關平,在魏軍軍心日漸萎靡的情況下,卻一直按兵不動。

這就讓心懷大志,想好好立下一番功業的張苞心有不願了。

早就聽說關平穩健,可這也太穩健了吧。

不管怎麼說,關平今日總得給他一個說法。

再次表達出心中焦急的張苞,直接坐在了關平的對面,用熱切的眼神緊緊地盯着他。

被張苞熱切眼神盯得受不了的關平,無奈之下只能開口說道:

“讓我們大張旗鼓在棘陽城外吸引賊軍注意,乃是車騎將軍下的命令,我們只需照令行事即可,又何必節外生枝呢?”

關平可能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話不能讓張苞滿意,畢竟張苞會如此焦急詢問的本質目的就是想知道張飛想幹嘛。

因此關平復又語重心長地說道:“當年公安一戰時,我亦如你這般,時常滿心疑惑。

那時子晟做得一切安排,我很多都覺得不甚合理,可事後的發展卻又證明了,子晟說的都是對的。

所以從那一戰後,我就學會了若跟不上名將的思路,那還不如少說多做,這樣至少不會耽誤正事。”

關平語重心長地說完了這番話。

他是在拿自己的“沉痛”經驗來教導張苞,希望張苞不要步自己的後塵。

想起當初在公安的日子,關平可謂是痛並快樂着。

痛在於全場戰爭,他幾乎是一臉懵逼的打勝的。

快樂則在於那一戰,的確爲他積累了巨大的戰功。

關平的教導不可謂不沉重,當張苞聽完關平的教導後,他臉上也浮現了沉思之色。

關平的話潛臺詞就在告訴他:看不懂不要緊,聽牛逼的人安排就好。

看到張苞因爲他的話臉有沉思之色,關平覺得張苞還是聽勸的一個人。

他之所以今日要跟張苞說這些,還有着一個原因。

關平又開口對張苞言道:“來日等你去”

可關平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帳外的一聲稟報聲所打斷。

“稟將軍,有上萬賊軍到達南就聚!

據斥候所言,那上萬賊軍乃司馬懿統率。”

在聽到這個軍情後,關平蹬的一下站了起來。

就連張苞也是如此。

關平與張苞對視一眼後,皆從對面的眼神中看出了凝重的神色。

司馬懿親自率上萬魏軍的到來,意味着魏國方面要加大力量援救棘陽了。

而自家人知自家事,關平與張苞都知道,他們目前大營內只有不足一萬的兵士。

要是被司馬懿察覺到這一點,到時候情勢可就對他們不利了。

司馬懿在率軍抵達南就聚後,就發現牛金爲他準備了一份大禮。

只見在帳外的地面上,齊齊的排放着十數員魏軍將校的屍體。

觀他們身上的傷口,皆是被長槍一擊斃命。

看到這一幕後,司馬懿不禁氣急反笑道:

“你的意思是僅僅是張飛的兒子,就數日來連挑我軍十數員將校?”

面對司馬懿如鷹般的眼神,牛金心懷忐忑的點了點頭。

見到牛金承認了這事,司馬懿怒氣更甚。

“你明知那張苞勇猛,爲何還讓將校出營應戰?”

這就是司馬懿不解的地方。

本來率軍來打張飛,可沒想到底下的將校,連他兒子都打不過,這一點已經讓人生氣。

更氣的是若是剛開始不瞭解張苞的勇猛還情有可原。

可在知道張苞的勇猛之後,牛金爲何還傻傻地派人出營應戰,這不是憑白給敵軍刷士氣的機會嗎?

面對司馬懿的質問,牛金無奈地答道:

“非是金要派人出外應戰,實在是那張苞辱罵之語太過難聽,許多將校受不住了才自發出營應戰。”

牛金在回答時,眼神有着躲閃。

很明顯事情的真相不是他所說的那般。

他只說出了一半真相。

看着牛金那躲閃的眼神,司馬懿豈會猜不出全部的真相呢?

牛金作爲主將,再不濟也不可能彈壓不住營內的熱烈請戰情緒。

唯一的可能就是,牛金不想彈壓。

因爲張苞罵的太狠了,要是牛金一味彈壓,這對他的威望是有損的。

激將法並不高明,可之所以一直能奏效,無非就是因爲以當世的榮辱觀,激將法很難忍耐而已。

想來天下中,可能亦唯有司馬懿可以唾面自乾,絲毫不爲激將所動。

心中覺察真相的司馬懿只是狠狠瞪了牛金一眼,但他也沒過度深究這件事。

至少牛金大體上沒違揹他的吩咐,保證了五千魏軍的安全。

司馬懿在命人在十數員將校的屍體擡走後,他當即帶着一部分親衛,前往南就聚外的高山上親自觀察敵情。

等司馬懿登上高山之後,他見到不遠處的棘陽城,處於被漢軍半包圍的態勢中。

圍三缺一,是很正常的圍城戰術。

而在漢軍大營中,的確高掛着張飛的將旗。

可看着那漢軍的大營,司馬懿卻總覺得有些說不上來的異常感。

一時之間沒想出哪裡不對勁的司馬懿,帶着親衛返回到了大營中。

然後他便又召來了牛金。

在牛金到來後,司馬懿又細細地詢問了一番,最近棘陽城外的軍情。

牛金之前雖未率軍輕舉妄動,但斥候還是有派出去的。

因此牛金將近來觀察到的軍情,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司馬懿。

聽着聽着,司馬懿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司馬懿一臉驚訝的問牛金道:“你是說近來,張飛從沒有露面過?”

面對司馬懿驚訝的情緒,牛金理所當然的答道:

“正是。”

看到牛金那理所當然的樣子,司馬懿生生忍住踹他一腳的衝動。

“那爲何之前你不將這件事上報給我?”

司馬懿的語氣陡然急促。

牛金不明白爲何司馬懿會突然着急起來,他繼續理所當然地說道:

“漢軍大營內遍插張飛將旗,而他作爲賊軍主將,不輕易露面也屬正常。

金並未覺得哪裡有不正常的地方。”

牛金的回答直接讓司馬懿氣笑了。

他直接站起身對着牛金怒喝道:“哪裡不正常?

張飛豈是一般敵將,他素有萬人敵之稱,以往他每次帶兵作戰時,無一不是身先士卒。

而當下乃是北伐的戰事,張飛又豈會躲在營內?”

“再者觀張飛以往用兵,向來喜歡以快打慢,若他真想奪下棘陽,在我軍大部援軍未到來前,又爲何一直按兵不動?

你難道以爲,張飛部下會無先登之士乎!”

別說張飛部下有沒有先登之士,就說張飛自己就是一個可攀牆斬將的先登虎將。

這一刻司馬懿終於知道了,他剛纔在觀察漢軍大營時,心中的不對勁來源於何方。

若真是張飛親率兩萬漢軍北上棘陽,爲何在察覺到牛金所部到達南就聚後,張飛不分出部分漢軍擋在官道上?

這樣既可預防漢軍攻城的時候,牛金的魏軍突然襲擊。

又可以營壘爲橋頭堡,爲可能的圍點打援提供保障。

張飛也是多年的名將了,這一點他怎麼可能沒預料到呢?

所以綜合各種疑點判斷,司馬懿的心中很快就得出一個推斷——眼下率軍在棘陽城外的,很可能不是張飛。

當這個推斷在心中浮現後,司馬懿的臉上冒出冷汗。

張飛若不在棘陽城外,那他還能在哪裡呢?

宛城!

是宛城呀!

司馬懿果斷驚起,他連忙向牛金髮出軍令道:“傳令全軍,立即拔營撤回宛城!”

牛金見司馬懿一副跳腳的模樣,他被司馬懿的命令驚在了原地。

若他們撤退,那棘陽怎麼辦呢?

況且司馬懿纔剛剛率援軍到達呀!

司馬懿見牛金還愣在原地,這一下他再也沒忍住。

直接上前踹了牛金一腳,口中大喝道:“還不快去!”

在司馬懿的猛踹下,牛金終於從驚訝中轉醒,然後忙不迭地離開了大帳之中。

直到這一刻,牛金還與張苞與關平一般,不能猜出張飛的用兵意圖。

不過這也正常,南陽之戰中,張飛的對手本來就是司馬懿。

而高手對戰,向來講究先發制人。

毫無疑問,當下佔據戰爭主動權的,是大漢的車騎將軍張飛。

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章 當爲班超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番外:亡國之恨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2章 當爲班超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
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章 當爲班超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番外:亡國之恨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2章 當爲班超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2章 魂斷鬱陵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