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

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

但周睿既然被呂蒙安排在孫桓身邊擔任副將,那他就務必要盡到規勸主將的義務。

他臉色沉重的對着孫桓一拜,繼續言道:

“都尉,公安離此最多不過半日路程,又何必急在一時,還請都尉三思。”

孫桓見周睿又勸言,他正要開口斥退周睿。

但想到周睿的身份淵源,孫桓只能暫時壓抑住自身的怒氣。

他最後只能不甘地道,“那吾就聽你這一次。”

見孫桓聽了自己的勸諫,周睿心中擔憂頓消。

這時孫桓看着面前這個表面對其頗爲恭謹,但卻多次阻他行事的周睿,他心中暗暗道,“我就最後聽你這一次。”

在取消了立即率軍出發的決定後,孫桓問周睿道,“糜賊此信,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曾看過?”

周睿如實稟報道,“並無他人。”

這座烽火臺乃是由普通士卒攻下來的。

那些士卒並不識字,他們在發現了這封擺在顯眼處的信件後,就立即稟報了周睿。

而周睿在看到此信後,也就立馬屏退左右,而後前去尋找孫桓了。

聽到周睿這麼說,孫桓心中好受了些。

他當即大步邁出烽火臺,隨後他看了眼他恐怕此生都難忘的這座烽火臺後,口中緊咬牙關地對着周睿吩咐道,“毀了它。”

說完後孫桓就大步離開了原地。

孫桓在離去時,整個人的腳步都被氣的有些虛浮了。

周睿在聽到孫桓的這個命令後,抱拳領命。

這一件事,他是理解孫桓的。

畢竟糜暘寫的那封信,是個正常男的都受不了,何況自小便受人誇讚的孫桓呢?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當天微微放明之時,孫桓就迫不及待的擂鼓召集衆將整軍出發。

而對於孫桓如此急迫的行爲,周睿這次卻也沒勸阻。

經過了一夜的歇息,麾下士卒的精神都已經養足了。

況且呂蒙在出徵前也曾告誡過他,要兵貴神速。

公安城位於長江邊上,要想快速趕到公安城下,乘船而去自然還是最快的辦法。

而正如周睿所說,在經過半日的行駛之後,孫桓的大軍已經漸漸靠近了公安城。

在快要抵達公安城時,孫桓下令麾下士卒棄船上岸。

他在留下一部分士卒在岸邊看守船隻後,就帶領着剩下的五千餘江東精兵,輕裝簡行朝着公安城而去。

那五千士卒之中,有部分士卒腰間裝有一物。

因爲先鋒軍爲的就是宣揚軍威,因此孫桓的大軍在前往公安城的路上,都是踏着官道行進。

而就在孫桓率領着大軍,到達公安城外一處官道所在時,他見前方的道路上插着數十隻箭矢,而那每隻箭矢上都縛着一封信。

孫桓現在看到信,都已經有了點應激反應了。

這些信如此詭異的被插在他率大軍前進的必經之路上,孫桓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肯定公安城中的糜暘所爲了。

這時有軍中將校想要去察看那些被綁縛在箭上的信,卻被孫桓及時厲聲喝止。

孫桓此時表情之嚴厲,猶如那些將校是要動他的妻兒一般。

孫桓當即命身邊親衛前去將那些插在地上的信都收集起來,而後點了把火將那些信盡皆付諸一炬。

看着那些在火中燃燒起來的信,孫桓握在劍柄上的右手,因爲用力都已經變得青紫。

糜賊!糜賊!

汝心何其歹毒!

一封竟然猶嫌不夠,還敢如此堂而皇之,當道而置之。

孫桓覺得他現在的心肝,都已經開始疼了起來。

其實孫桓這點是誤會糜暘了。

糜暘有此舉純粹是擔心,在烽火臺中的那封信孫桓看不到。

所以出於慎重的心理,他才直接在孫桓的必經之路上又放置了數十封。

爲了能保證孫桓能看到他所寫的信,那天,糜暘的手都快寫斷了。

在確認所有的信件都已經被焚燒之後,孫桓這才放心的下令大軍繼續前行。

而在孫桓繼續率領着大軍前行不久後,高跨馬上的他遠遠地就看到了,離公安城不遠的一處平原之上,正有兩千餘軍容整肅的荊州士卒正嚴陣以待着。

孫桓遙望那兩千餘荊州士卒的隊列中,打着的是一個大大“糜”字旗。

而就在那兩千餘士卒的前方,有一身穿明光鎧的將領正駕馬在陣前巡視着。

因爲今日太陽高照,所以身穿明光鎧的糜暘,在兩軍陣前就宛如一個小太陽一般,耀眼而引人注目。

明光鎧他是認識的,也知道這副鎧甲之貴重,非身份尊貴之人無法穿戴。

基於這種判斷,再加上對面兩千餘荊州軍陣營中所打的“糜”字旗號,孫桓一下子就猜出了,那引人注目的小將的身份。

定是糜賊無誤。

他還敢出城來?

好呀好呀。

不遠處的糜暘其實早就發現了孫桓大軍的前來。

畢竟五千餘大軍的行進,道路上必定會揚起大片的塵煙。

在看到孫桓大軍終於出現了之後,糜暘反而有一種如負釋重的感覺。

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誰都不喜歡。

孫桓並沒馬上發起進攻,他大手一揮,下令他麾下中的百餘士卒齊齊出列。

孫桓也爲糜暘準備了一個禮物。

孫桓召出的這江東百餘士卒,腰間皆用一布袋裝着一物。

在這百餘士卒出列後,孫桓命令他們上到一旁的高地上,將隨身攜帶的帶中那物,取出展示給糜暘看。

百餘士卒領命上得高地之後,很快就將袋中的一物,齊齊取出在高地上擺放起來。

而當百餘士卒擺放完畢抽身離開高地後,一直在注視着孫桓一方動作的糜暘,瞬間就看清了高地上那被擺列整齊的是何物。

赫然是一百餘顆血跡斑斑的人頭!

在看到這一幕後,糜暘的心中瞬間閃起殺機。

糜暘知道這一百餘顆人頭出自何處,它們的主人必是那守衛沿江烽火臺的荊州士卒。

百餘壯士,無一投降,盡皆在此。

而孫桓此舉,就是在向糜暘示威。

但可惜他不知道的是,此舉並沒有嚇到糜暘,反而讓糜暘心中起了殺心。

除士仁之外,孫桓已經成爲糜暘來當世後,真正想殺的第二人。

糜暘將不忍的目光從那百餘顆人頭上移開,接着他寒光冽冽地看向了孫桓。

而恰在這時,孫桓的目光也朝着糜暘看來。

二人目光對視之下,孫桓冷笑,糜暘凝目。

這二人同爲各自勢力中的翹楚二代,這時二人亦同樣懷抱着必殺對方的決心。

而處於兵力優勢方的孫桓,率先對糜暘發起了進攻。

誰生誰死,一戰便知。

(本章完)

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
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