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

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

糜暘的嘴角露出苦笑,不是單單因爲張遼不肯出戰,而是隨着張遼拒不出戰會引發一個對漢軍很不利的困局。

這樣的困局,歷史上諸葛亮北伐之時經常遇見過。

那便是現在的漢軍是沒辦法打持久戰的。

目前大漢擁有的荊益兩州,從地圖上看起來領域很大,所轄的郡也不在少數。

但是荊州中的荊南四郡以及益州的南中四郡,大多是開發程度很差的落後地區。

別說這八個郡能爲樊城之戰貢獻多少國力,他們不拖後腿需要朝廷反哺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這八個郡合起來的領域,已然佔據荊益兩州領土的一半。

而在目前荊益兩州中最繁華的蜀郡,論將它單單與中原與河北的郡做對比,亦不過是一尋常大郡而已。

在如此大的國力差距之下,可以得到曹魏國力源源不斷輸送的張遼,只要不放下一些致命的錯誤,他完全可以帶着三萬曹魏中軍,在偃城外與漢軍輕輕鬆鬆地耗上一年。

而對於樊城外的漢軍來說,甚至都不需要一年時間,最多半年樊城外的漢軍就要退兵。

因爲目前樊城外的漢軍已經達到六萬之衆,這六萬大軍一個月消耗的糧草至少在六萬石。

要不是今年的荊州收成好,還有糜暘通過拿下武當繳獲了大批粟米,很可能再過三個月漢軍就要無奈退軍了。

魏軍中軍的戰鬥力本來就強,再加上他的背後有着城池做依託,在數萬魏軍結營自守的情況下,倒也不是說漢軍就對他們一定沒辦法。

再堅固的堡壘,再善戰的敵人,也有辦法慢慢消耗掉。

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但國力不強的大漢,現在缺的就是時間。

所以在張遼領軍到達偃城的第一日,關羽就示意張飛前去大營外罵戰引敵。

倒不是關羽心急想立功,只是身爲統帥的他很清楚目前漢軍最大的軟肋在哪裡。

面對這種困局,要麼漢軍可以在短時間獲得大量的糧草,要麼就是要儘快激出張遼率領的曹魏中軍與他們決戰。

但很顯然,從張飛今日的無功而返可以看出,張遼是鐵了心不想與漢軍接戰。

張遼就是想依靠曹魏強大的國力,生生耗退樊城外的這六萬漢軍。

猶如歷史上的司馬懿一般。

而歷史上戰略、戰術思想大成的諸葛亮,面對猶如烏龜一般的司馬老賊都未想出好的辦法,他一時之間又能有什麼妙計呢?

大帳中的諸人見糜暘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後,臉上便浮現了沉思之色,他們眼中的期待之意有所降低。

只不過衆人想想也就釋然。

雖說以往糜暘是以善奇計而聞名當世,但縱使糜暘再如何善奇計,倉促之下也難免不會有好的計策想出。

關羽見糜暘沉浸在沉思中,也不想對他催促過甚。

於是乎他便轉頭與在場的其他大臣,開始商討起其他軍情起來。

雖然關羽是挺想糜暘爲他想出一條計策,逼迫張遼出來與他決戰,但好的計策是需要時間琢磨的。

而在給糜暘思考計策的時間中,關羽便想着先與其他大臣商議其他事務。

目前在這軍帳中,除去關、張、糜三員重號將軍外,還有着幾位身份不低的大臣。

而這些大臣,大多是劉備從益州帶在身邊參贊軍機的。

在劉備前幾日去往襄陽之時,他特地將這些大臣留在大帳中,讓他們好好爲關羽謀劃。

在關羽與這些大臣商議軍務的過程中,其中有一位大臣提醒關羽要小心魏軍的護軍杜襲。

這名大臣正是被劉備剛剛拜爲徵西將軍的黃權。

黃權能被劉備拜爲徵西將軍,除去劉備因爲黃權在益州的聲望,想通過封賞他來穩定益州人心之外,還因爲劉備是在感謝當年黃權的獻策。

“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當年漢中一戰時,世人都通過那一戰認識了法正的謀略。

但許多人卻忽略了當年在劉備的帳下,是黃權向劉備最先提出佔據漢中的獻策。

法正與諸葛亮是劉備取得漢中之戰勝利的最大功臣不錯,但是黃權在那一戰中做出的貢獻也不容忽視。

黃權在談及杜襲這個人時,將杜襲擔任的護軍一職的重要性詳細告知給在場的衆人。

在黃權的敘說之下,衆人才知道原來杜襲所擔任的護軍一職竟然是如此緊要的職務。

這其實也不怪關羽等人對曹魏護軍一職的不甚瞭解,因爲雖然護軍一職是曹操設立用來監督異姓將領的,但往往護軍一職很少在邊疆出現過。

理由很簡單,曹操在世時邊疆區域都是宗親作爲主將鎮守,哪裡需要什麼護軍。

曹氏宗親的“護軍”通常叫軍師,純粹都是用來參贊軍機之用的。

而當世消息傳遞相當閉塞,所以縱算是關羽鎮守荊州數年,雖然他是知道護軍一職的,但是他並不很清楚,杜襲擔任的護軍有時權力可以如此之大。

黃權之所以會知道這點,乃是當年漢中之戰夏侯淵身死,張郃被推爲魏軍的臨時主將後,杜襲擔任的便是張郃的護軍一職。

對於近在咫尺的敵人的“二把手”,黃權當然會派細作詳細探查。

當黃權在提醒完這點之後,關羽等人臉上雖然有着慎重之色,但是卻並未太過在意。

而當一旁的糜暘聽到這點後,他的臉上卻浮現了一絲喜色。

雖然糜暘剛剛一直在思索良策,但是他的思緒亦不全在那上面。

按照黃權的介紹所說,曹魏的護軍一職類似於後世的監軍一職。

現在杜襲本質上就是曹丕安插在張遼身邊的一個眼線,而這個眼線在必要的時候,是可以“撥亂反正”的。

在得知這一點後,糜暘的一些思路瞬間清晰起來。

糜暘當即起身對着黃權問道:“公衡,試問杜襲此人如何?”

本來還在商議軍務的關羽等人,見糜暘突然從沉思中恢復神情,然後起身問了黃權這麼一個問題,都不禁覺得有些好奇。

難道是糜暘心中有所謀劃了?

而黃權見糜暘問他杜襲此人如何,黃權雖一時之間不理解糜暘的用意如何,但他還是回答道:

“杜襲此人頗有智略,曹操在世時對他很受重用,曾令他督護關中、漢中軍事。”

在聽到黃權這麼說之後,糜暘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看來沒辦法在杜襲身上做文章了。

但是他的這點失望之色轉瞬即逝,因爲無法謀劃杜襲,那不是還有個曹丕麼。

在得到黃權的回答之後,糜暘當即轉身對着主座上的關羽與張飛一拜道:

“有杜襲在張遼身邊,三萬魏軍之主實乃曹丕也。”

糜暘的話雖然是對着關羽與張飛說的,但是帳內的人都聽到了。

而聽到糜暘這麼說之後,帳內諸人臉上皆浮現沉思之色。

然後大帳的諸人之中,關羽與黃權臉上最先浮現喜色。

關羽臉上流露笑意看向糜暘撫須問道:“子晟的意思是說,我可以通過曹丕來誘使賊軍出戰?”

見關羽明白了自己的想法,糜暘亦笑着一拜後應道:“然也。”

“逆魏護軍一職或可讓曹丕軍權不至於旁落,然凡事皆有利弊,這亦讓張遼身有掣肘。”

“或許張遼乃智勇兼備之將,不中我軍之誘敵之計,然曹丕呢?”

關羽的問詢與糜暘的解釋,讓大帳中的衆人一下子都明白了糜暘的想法。

張飛的激將計策不是不好,他之所以不能成功,乃是因爲對方的主將是張遼這等智勇之將。

但若是將張飛羞辱激將的思路,用在曹丕的身上呢?

先不說曹丕的智謀怎麼樣,就單單說曹丕的身份與張遼就不一般。

張遼最多算一員大將,而且還是一員降將,所以他面對羞辱或許可以唾面自乾,但是曹丕是曹魏的天子呀。

身爲一國天子,被敵軍的大將肆意羞辱若不做出什麼反應的話,那損失的可是身爲天子的威望。

甚至還會對剛剛建立的曹魏這個國家的,軍心民心造成很壞的影響。

曹魏不是一向以華夏正朔自詡,瞧不起南方的蠻夷之國嗎?

結果現在蠻夷之國打上門來,還肆意羞辱身爲華夏正朔天子的曹丕。

若這所謂的華夏正朔天子不做出什麼反應的話,那剛剛建立的曹魏無疑會成爲天下的笑柄。

單單從這一方面來說,曹丕就絕對不會無動於衷。

況且以曹丕那小心眼及愛面子的性格,若是漢軍做出羞辱他的事,他很大可能是會忍不住出兵的。

參考歷史上被孫權肆意玩弄的曹丕,得知真相之後的他,在他在位的那幾年中,有事沒事就打孫權,完全將賈詡與劉曄的諫言當做放屁處理。

而且最重要的是,漢軍想羞辱曹丕,在目前的局勢之下,是完全有辦法實現的。

因爲現在曹丕就在宛城呀!

誰叫他沒事,學曹操親征。

身爲將激將法玩出花的張飛,在聽到糜暘的獻策之後,高興地從坐席上起身。

張飛來到糜暘之前,用他寬厚的手掌重重地拍打了幾下糜暘的肩膀,張飛的這幾下拍肩,差點讓糜暘痛呼出身。

幸虧張飛及時看出了糜暘臉上的不適,隨後他停止拍肩笑着對糜暘言道:“你小子,頗有我的風範。”

張飛現在完全是用一副,看同道中人的眼神在看着糜暘。

飛道不孤呀!

而此刻大帳中的其他人臉上也都浮現了喜色。

糜暘的想法不一定會成功,但至少爲目前陷入困局的漢軍,想出了一條新的出路。

只是高興歸高興,在座的黃權還是問糜暘道:“左將軍準備通過何辦法,來激怒曹丕?”

黃權的這句話,問出了這時所有人心中共同的疑問。

曹丕目前在宛城之中,並不在偃城之外,那自然張飛“伶優羞辱”的方法就不能施用。

所以目前漢軍應該採用什麼辦法,來羞辱激怒曹丕呢?

面對黃權的這個疑問,糜暘心中早有打算。

現在的曹丕經歷被孟達欺騙的事例後,心理的承受能力應該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一般的辦法恐怕還不能成功激怒他。

但是有一種辦法是必然可以的。

“可派一隊輕騎巡行南陽,輕騎每巡行一地,便高喊“賊丕畏漢如虎”“實乃婦人行徑”這兩句話。”

“而後再命人四處放出消息,言我軍已送出一份女裝前往宛城。”

“無須讓曹丕收到這份禮物,只要讓整個南陽郡的大小官吏,知道此事即可。”

當糜暘說完這個方法之後,大帳中的諸人先是一愣,頃刻間後大帳中直接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聲。

就連一向不苟言笑的黃權,也忍不住笑意開始大笑起來。

不是他們笑點低,是他們一想到曹丕知道這個消息後的那個神情,就感受到愉悅至極。

在笑完之後,大帳中的諸人都用讚賞的目光看向糜暘。

此子,真是曹家的剋星。

就在樊城外的漢軍大營,諸將正在商討逼迫魏軍出戰之時,在不遠處的漢水之上,有着一支小型的艦隊正在快速的航行着。

在這支小型艦隊中一艘的樓船上,懷孕數月的關嫣手捧肚子來到樓船的甲板上透氣。

她身旁的侍女見到關嫣如此,連忙擔心的跟在左右小心地伺候着。

關嫣見到侍女的表現,臉上浮現一些笑意。

身爲關羽女兒的她,自小就有學過一些武藝,身子骨並不嬌弱,沒必要這麼小心的。

只是關嫣也知道侍女是關心她,所以她並沒有說什麼。

她只是站在女牆邊,遙望着樊城的方向。

看着那個方向,關嫣的眼神中流露出溫暖的神色。

在那裡,有着她這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在等着她。

而在注視完那個方向良久之後,關嫣又不自覺地將目光往她身前的一艘樓船上看去。

因爲距離不遠,所以關嫣很清楚地可以看到那艘樓船上負責護衛的軍士。

那些軍士的相貌與一般的漢人不同,看他們的裝扮,有點像傳說中的異族人士。

關嫣擡起頭,看向那艘樓船上高高懸掛的旗幟,她的眼神中浮現沉思之色。

那面高高懸掛的旗幟上書寫的是這樣的幾個字。

“漢驃騎將軍馬”。

大漢目前四個重號將軍都即將齊聚在樊城之外,難道這南陽的天要變了嗎?

明天能完全好的話,就三更肝起來。

(本章完)

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章 江陵城中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訂婚啦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
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章 江陵城中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訂婚啦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