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

數十位來自荊州各地的使者,齊聚在糜暘的身後,看着糜暘用手中的藤條,用力的不斷鞭打在李嚴的身上。

同時他們還聽到了,來自糜暘那恨鐵不成鋼的話語:

「孤來荊州,就是爲了大漢的一統大業。

今漢室雖興,然一統大業又豈是容易之事!

非我漢室衆臣羣策羣力,同心同德不可。

孤有這樣的志向,你爲何沒有!

你身爲先帝看重的大將,竟倒行逆施,引得義陽民怨沸騰。

先帝之清譽,也因你而蒙羞。

但憑此罪,你百死何贖也!」

說着說着,糜暘好似真想鞭死李嚴一般,手中的藤條揮舞的越來越用力。

李嚴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他的身體素質不是常人可比。

只是再驍勇的戰將,在糜暘的不斷鞭打下,又豈能堅持多久呢?

在糜暘連續鞭打了十數下後,李嚴的背上已經變得血肉模糊,悽慘無比。

而在糜暘又用力地鞭打了一下後,李嚴終於再也堅持不住,這時的他連慘叫都發不出,直接躺倒在地暈厥了過去。

李嚴的暈厥,嚇了旁邊的李豐一跳。

李豐害怕糜暘真把李嚴鞭打至死,他這時忘記了內心的恐懼,竟直接撲到李嚴的身上,爲李嚴承受起接下來的鞭刑。

只是李豐的救父行爲,並未讓糜暘下定決心放李嚴一馬。

糜暘看向一旁的丁封說道:「將李豐拖開。」

糜暘此話一出,還不等丁封行動呢,周圍圍觀的使者就紛紛臉色大變。

大司馬真欲鞭死李嚴不成?

剛纔糜暘鞭笞李嚴的過程,早就看的他們膽戰心驚。

要知道,儘管李嚴被糜暘剝奪了兵權,但他依然是前將軍的身份。

在漢室的軍制中,前將軍的位分是十分靠前的。

至少在目前的荊州中,李嚴是除去糜暘外,地位最高的一人。

況且衆所周知的是,李嚴算的上糜暘派系中的人呀!

正因爲李嚴的地位顯赫與身份特殊,所以他被當衆鞭打的慘景,給各地使者帶來的衝擊才更大。

一時之間,各地使者不禁在心中捫心自問,連李嚴犯罪都尚且如此,更何況地位不如李嚴的他們的主君呢?

直到現在各地使者才意識到,糜暘的性格絕不是一味的像劉備,至少某些方面,他有着劉備所沒有的狠辣與決絕。

而也因爲李嚴的地位顯赫,諸位使者纔不能坐觀糜暘真的將李嚴活活鞭打至死。

或許他們無法違逆糜暘的決定,但有些事不去做與做不到,是兩碼事。

一想到此,最先反應過來的卻是陳到。

只見陳到一個箭步衝到糜暘的身前,跪下抱住糜暘的大腿道:

「大司馬,不能再打了!

前將軍年事已高,再打下去,他會死的。」

陳到是向糜暘舉告李嚴的第一人,可陳到之所以會向糜暘舉告李嚴,乃是擔心李嚴會因私利壞了國家大事,不是他與李嚴有私仇。

打心底裡,陳到也沒想借此事致李嚴於死地的想法。

糜暘見是陳到突然出來阻止他,他氣急道:「這等罪人,死了就死了,又有何妨!」

說着糜暘見李豐被丁封給硬生生拉開,就要重新舉起藤條。

而還未等糜暘落下手中的藤條,周圍的各地使者就不約而同地齊齊跪下向糜暘求情道:

「大司馬,還望饒前將軍一命!」

「大司馬,前將軍知道錯了。」

「大司

馬,前將軍有功於大漢呀!」

...

下一刻,各種各樣的求情話語,涌入糜暘的耳中。

而糜暘在聽到那些求情的話語後,他的臉上也第一次浮現了遲疑之色。

糜暘的遲疑,很快被衆臣中的鄧芝所注視到。

出身名門的鄧芝,自小便聽聞過太多隱秘的政治見聞。

良好的閱歷,能夠讓鄧芝在這種時候,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只見鄧芝一路膝行至糜暘的身下,抱住了糜暘的另一隻大腿,口中帶着顫音說道:

「當年益州之戰,前將軍率軍歸正,遂使先帝得以長驅入成都。

後前將軍歷任地方,平叛亂,整民生,先帝多有稱讚,謂爲輔漢功臣。

天下人皆言大司馬有先帝之風,若今日大司馬當衆鞭死前將軍,傷的是先帝的寬仁之名呀!」

「況且大司馬方纔亦言,大漢一統山河,需要的是大量的賢才俊傑,前將軍雖私德有虧,然才幹上佳。

大司馬何不饒他一命,將來好讓他戴罪立功呢?

賢才易殺,卻不易得呀大司馬!」

鄧芝說着說着,言語中都帶上了哭聲。

他的這一副,爲維護糜暘清名,爲光大漢室基業而死諫的模樣,讓糜暘頗有動容。

該說不說,有些事還是世家子弟專業。

而糜暘在聽完鄧芝的話後,又看着一衆跪地爲李嚴求情的使者,他臉上流露出無奈之色。

「你們,你們是在陷孤於不義呀!

今日若孤饒李嚴一命,來日有人效仿李嚴,那當又如何?」

該說不說,本質上糜暘也是一世家子弟。

鄧芝見糜暘的口風有鬆動,卻還是因爲顧慮而不改變主意,這時候的他,再傻也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鄧芝快速抹去臉上的淚珠,然後率先表態道:

「大司馬勿憂!

教而誅之,乃我漢室百年傳統。

若有前將軍事例在前,後人卻還有敢再犯者,屆時無須大司馬掛懷,臣誓死也要將他從嚴治罪,絕不姑息!」

鄧芝此言一出,糜暘眼神中流露出滿意之色。

只是方纔還在爲李嚴求情的諸使者,卻都一時間愣住了。

他們好似察覺到了什麼。

而糜暘見衆使者沒有附言,他便主動問道:

「鄧荊州所言,你們以爲如何?」

當糜暘這句話一出,衆使者漸漸都反應了過來。

這是荊州版的「約法三章」呀!

可情勢都發展到這一步了,他們能說不嗎?

一旦說了不,他們不就是明白着在告訴天下人,他們背後的主君,以後會做不法的事嗎?

能當使者的人,想來不會蠢鈍如此。

故而在稍微的思量之後,衆使者連連向糜暘叩頭,表示贊同鄧芝的提議。

見「衆情難卻」,糜暘雖貴爲大司馬,卻也不好一意孤行不是。

糜暘最終選擇放下手中的藤條,但他想懲戒李嚴之心,倒也不是假的。

於是糜暘對着在場衆臣說道:

「李嚴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今孤下詔,褫奪李嚴前將軍之職,連貶三級,爲一校尉,以爲懲戒!」

說完後,糜暘就將手中藤條擲於地上,轉身離去。

看着糜暘離去的背影,跪伏的各地使者紛紛鬆了一口氣。

方纔糜暘的藤條雖鞭打在李嚴的身上,但又何嘗不是在鞭打他們的內心呢?

一些使者想到自家主君,

在私下裡做的那些不法事,他們的心中就警醒了起來。

趕緊回去,勸他們斷掉!

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2章 小心有詐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
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2章 小心有詐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