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

造成魏軍騎軍大範圍的踩踏奔逃,有着許多原因。

漢軍藉助卻月陣對魏軍騎軍造成不少的殺傷,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當魏軍騎軍死傷的人數一多,那麼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對眼前的奇怪陣型產生畏懼心理。

而當漢水上出現大量的漢軍戰船後,那所帶來的信息亦讓許多魏軍騎軍感到心驚。

這代表着如果他們一時之間無法攻下卻月陣中的漢軍,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漢軍可以在卻月陣的掩護之下,源源不斷的從後方獲得兵力、軍械的補充。

甚至漢軍可以在卻月陣中建立起一座營帳,與他們慢慢打消耗戰。

這是步軍的優勢,只要陣勢不被攻破,只要能夠有得到支援,那麼消耗戰就是他們日常訓練的主要課程。

而與步軍不同的是,魏軍都是騎軍,而且還是具裝騎軍。

具裝騎軍講究的是衝擊爲勝。

他們自成軍那日起所受到的訓練就是一鼓作氣,所謂的消耗戰是他們根本未曾學習過,或者說這是他們最爲忌憚的事。

在這種講究速戰速決的作戰方式之下,在心中已然出現畏懼心理的情況之下,一旦魏軍騎軍一開始衝鋒的那股氣被卻月陣中的漢軍所泄掉。

那麼衝在最前方的魏軍騎軍,開始產生撤退心理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事。

而當前軍的魏軍騎軍開始向後撤退時,卻月陣的弧形形狀卻再次成爲數萬魏軍的噩夢。

因爲卻月陣的弧形形狀,數萬魏軍騎軍對漢軍形成的包圍圈是不規則的。

有的地方魏軍騎軍多,有的地方魏軍騎軍少。

當大範圍的撤退發生時,人數多的魏軍騎軍總想着往人數少的地方逃去,這是人在驚慌之下下意識的反應。

但就是這種反應,最終成爲了數萬魏軍奔潰無方的催化劑。

有些魏軍騎軍或許還能在恐慌之下,保持着一些理智,但目前數萬魏軍胯下的可是戰馬。

戰馬再如何通靈,畢竟也只是畜生。

在密集擁擠的環境中,是最容易引發恐慌情緒的。

特別是當不斷有魏軍被撞下馬發出悽慘的叫聲時,這引發了魏軍戰馬的恐慌。

在恐慌之下,魏軍騎軍胯下的戰馬,開始四處奔逃,它們甚至比自己的主人更想逃出眼前這方天地。

這樣一來,數萬魏軍的大潰散再也無法避免。

在擁擠衝撞之下,越來越多的魏軍騎兵掉落馬下,而在目前這種環境中,一旦有騎兵落下,那基本就是死路一條。

無數魏軍騎兵的哀嚎聲,無數馬匹的驚慌嘶鳴聲,在兩千多漢軍的耳邊響起。

兩千多漢軍看着眼前的慘烈的一幕,他們能做的只有嚴守陣型。

因爲魏軍騎軍已經奔潰的情況下,還是有許多魏軍騎軍朝着卻月陣衝來,對於這些毫無章法的魏軍騎軍,傅肜沉着的指揮着漢軍將他們一一絞殺。

但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穩妥起見,漢軍是不能衝出卻月陣去斬殺魏軍騎軍的。

現在的魏軍騎軍處於大混亂的狀態,若是失去了卻月陣的保護,那麼那些落下戰馬的魏軍騎兵就是漢軍的前車之鑑。

漢軍不知道的是他們眼前的這一幕,本來在數百年後的黃河岸上就會發生。

“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但是騎軍畢竟不同於步軍,當外圍的魏軍騎軍跑光後,內圍被己方同袍圍堵的魏軍騎軍好似看見生的希望一般,更快速的四處奔逃。

只是卻月陣那裡已經佈滿魏軍騎軍的屍體,有着那些魏軍騎軍屍體的震懾,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有魏軍騎軍敢往那裡跑了。

胯下的戰馬雖然能給魏軍騎軍潰逃帶來不同一般的高機動力,不久之後河岸上的魏軍騎軍已然越來越少。

能潰逃的都已經潰逃,不能潰逃的早已經躺在地上滿身血污成爲“死者相積”中的一員。

就在不久前,數萬魏軍騎軍還像似乎可以撕碎一切的洪流朝着漢軍衝來,密密麻麻令人生懼,似乎數之不盡。

但現在隨着魏軍騎軍大範圍的潰逃之下,從傅肜的視線看去,他眼前的戰場之中,洪流已然消散不見,剩下的只有滿地悲愴。

衆多的魏軍騎軍屍體躺在地上,許多魏軍騎軍的屍體已經面目全非,在上萬匹高大戰馬的踩踏之下,魏軍的屍體上有着許多幹癟之處。

戰場中還留下許多戀主的戰馬,它們低下自身的頭顱,用馬鼻拱着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主人。

見以往討好性的舉動無法如以前一般引起主人的愛撫時,那些戰馬似乎意識到什麼。

於是上千匹戰馬紛紛擡起馬首朝天悲鳴起來。

悽愴的悲鳴聲與這時在戰場中依然不斷在響起的漢軍戰鼓聲混爲一體,似乎在爲那些死去的魏軍騎兵奏響送行曲。

不無數的鮮血從魏軍屍體身下流出,而後順着地勢快速匯聚在一起,朝着數千漢軍的腳下快速流來。

魏軍屍體流出的鮮血,最後匯聚成一條小型的血河。

形如新月的卻月陣在血河的澆灌下,宛如一輪血月倒扣在漢水的河岸上,樓船上的漢軍在看到這一幕後,卻覺得熱血沸騰。

殘月沾血,戰場中屬於敵軍的喧囂已然過去,唯有屬於的漢軍戰鼓依然在敲響着。

而這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在組成卻月陣的那兩千多漢軍士卒心中感覺最強烈。

他們是直面魏軍數萬騎軍攻擊的人,他們當然最能清楚魏軍騎軍方纔帶來的威勢。

同時他們也是被關羽從全軍中精挑細選出的善戰之卒,能被關羽選中說明他們都打過不少惡仗。

但就算是這樣,他們一開始在面對帶着無匹之勢呼嘯而來的魏軍騎軍時,心中還是難免出現懼怕。

但是他們在關羽的安排下,組成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大陣。

然後他們在這種大陣的幫助下,順利以少勝多,以步克騎,達成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完全的任務,這讓他們的心中怎麼能不感到熱血沸騰?

以步克騎並非沒有名將做到過,但能在將近十倍的兵力差之下,擊敗天下聞名的北方騎兵,這種戰績足以震驚當世。

這一仗將來必定被記載在史書上名傳千古,而他們也將獲得莫大的榮譽。

在意識到這點後,剛剛從大勝中的喜悅清醒過來的數千漢軍士卒,紛紛舉起手中的槊歡呼起來。

沾滿敵人血液的槊尖在被舉起後,敵人的血液順着槊尖沿着槊身緩緩下流,最後一點點滴落在兩千多漢軍勇士的手中。

敵人的鮮血是對這兩千多漢軍勇士的最好的讚譽。

無論關羽所佈置的卻月陣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多大的效用,但是若沒有這兩千多堅決阻敵的漢軍勇士,那麼再好的陣型也發揮不出效用。

當兩千多漢軍的歡呼聲傳到漢水上的樓船上時,關羽適時停止了擊鼓。

在剛纔數萬魏軍騎軍衝擊卻月陣的過程中,由漢大將軍關羽所引領的擊鼓聲一直沒有停歇過。

可以說這雄壯豪邁,連綿不絕的鼓聲,是剛纔那場大戰中直接提振漢軍士氣的最重要保障。

人都有畏懼心理,既然魏軍騎軍會在大量死傷之下產生畏懼,那麼漢軍自然也會。

但是在漢軍產生畏懼心理的時候,是關羽親自擂鼓鼓舞士氣,更是關羽及時調來衆多漢軍戰船作爲岸上漢軍的堅定屏障。

若沒有關羽,可能還未等魏軍騎軍衝到近前,有不少漢軍都已經嚇得丟掉了手中的武器。

以現在關羽在大軍中的威望,哪怕他特地出現在兩軍陣前,只要漢軍知道他在背後,那麼漢軍的士氣就不會有太大的損傷。

關羽現在在大漢中的地位早已超出一般統兵大將,他已經成爲漢軍心目中的精神領袖。

而當聽到岸上漢軍的歡呼聲之後,關羽也意識到這場仗他取得了勝利。

在意識到這點後,關羽停止敲鼓將鼓槌扔給一旁的親衛。

可是當鼓槌脫手之後,關羽立馬就感覺到一股肌肉的痠痛感傳來,特別是當初受傷嚴重的那隻手臂。

察覺到這股痠痛感,關羽只是隨意地揮揮手想驅散這股痠痛感,並沒有太過在意。

這要是在他年輕時,他連續敲上一天的戰鼓,都不會覺得有什麼。

在將鼓槌扔給身旁的親衛之後,關羽大步來到樓船的女牆邊朝着下方望去。

當看到岸上的一幕後,他的臉上露出些許笑容。

而當關羽站在樓船上的女牆邊上時,周圍戰船上的漢軍在看到關羽的身影出現後,亦如岸上的漢軍一般高興的歡呼起來。

雖然今日具體指揮戰役的是傅肜與廖化,但是漢軍上下都知道,安排這場戰役的是主帥是他們的大將軍關羽。

而且今日這場戰役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卻月陣之所以能在數百年前的華夏大地上提前出現,最大的功臣不是糜暘,而是關羽。

卻月陣要想成功實行,關鍵點並不是戰車,組成卻月陣的關鍵點是地形與水軍。

戰車剋制騎軍,在許多兵書上都有記載,這個方法有許多名將也曾經用過。

但是將戰車、水軍、地形三者勾連起來,纔是卻月陣能夠組成的全部因素。

若沒有關羽一手調教出來的,水陸兩棲都擁有強大戰鬥力的荊州水軍,若沒有關羽有着對漢水的絕對制水權,那麼卻月陣就無法在當世出現。

所以就算是穿越者糜暘知道卻月陣這個優秀的以步克騎的案例,但是他在面對魏軍的騎軍時,他也是沒有辦法複製的。

在當世,能夠借鑑劉裕卻月陣達成一場驚世駭俗的以步克騎的經典戰例的,唯有漢大將軍關羽。

大漢諸軍,荊州最強!

聽着耳邊不斷傳來的漢軍歡呼聲,關羽臉上並未浮現驕傲之色。

榮耀他已經擁有太多,對於今日的這場大勝他心中有着高興,卻無自得。

而關羽之所以感到高興,除了今日一戰之後,他所統帥的漢軍能再不受魏軍騎軍掣肘之外,還有着很重要的一點原因。

出於第二點原因,關羽馬上下令戰船上的漢軍上岸打掃戰場。

接下來他要給大漢的敵人送上一份大禮。

因爲漢水河岸發生的一戰發生在離樊城外的十數裡外,所以被漢軍團團包圍在樊城中的曹休並不知道。

甚至他都不知道,前段魏軍騎軍取得的“傲然戰績”。

曹休現在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好好堅守住樊城。

只要樊城與偃城不失,那麼拖延上幾個月,關羽是一定會退兵的。

雖然荊州今年剛剛秋收結束,但是荊州這十年來不斷處在戰亂中,人口、田地俱都受創嚴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荊州一年所收穫的糧食,能堅持關羽大軍消耗多久?

至多不過半年而已。

曹休作爲當年深受曹操賞識的二代,他的見識、才能自然都不差。

雖然曹休的性格更偏向主動出擊,但是在面對關羽這種對手時,曹休很理智的選擇了固守退敵這條路。

猶如他的先輩曹仁當年一般。

可就在曹休在樊城中的將軍府中,看着樊城的佈防圖細細檢查有無疏漏時,曹休的軍師趙儼急衝衝的衝了進來。

曹休見一向被他視爲智囊的趙儼如此急切的衝進來,他立馬就意識到有大事發生了。

曹休站起身,還未等趙儼說話便急切地問他道:“伯然,可是關羽率賊軍攻城了?”

現在曹休最關心的事便是這個了。

但是對於曹休的猜測,趙儼卻立馬搖搖頭,只是在搖頭之後,趙儼臉上的神色並沒有放鬆,反而愈發沉重起來。

趙儼趕忙對着曹休將他剛纔在城牆上所看到的一幕,告訴給曹休。

“在城外,賊軍擺了數千具我軍騎軍的屍體。”

當趙儼懷抱着沉重的語氣將這一件事說出來後,曹休的大腦的思緒一瞬間顯得有些遲鈍。

步軍對騎軍?

騎軍數千人戰死?

在從趙儼的話語中,汲取到這兩個信息點後,曹休馬上脫口而出道: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這一定是關羽的計謀。”

作爲當年統領過虎豹騎的曹休,深知騎軍的優勢在哪裡。

關羽有能力以步克騎不奇怪,但若是說關羽能以步軍擊殺己方數千騎軍,那曹休是不相信的。

能對騎軍造成同等殺傷的,唯有騎軍。

舊有觀念受到嚴重衝擊的曹休,現在的反應的很是強烈。

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推兩本書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8章 關羽之憂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請假一日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6章 幼時情誼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1章 第三條路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
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推兩本書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8章 關羽之憂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請假一日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6章 幼時情誼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1章 第三條路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