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

當年襄樊會戰結束後,南陽郡南部諸縣皆奉表向劉備請降。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根據時局的需要,新設立了義陽郡,並將那一年收復的南陽郡南部諸縣,皆作爲義陽郡的屬縣。

劉備此舉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便是讓義陽郡成爲荊州與中原之間的緩衝地帶,擴寬季漢政權在荊北地區的戰略縱深。

有着義陽郡的存在,將來哪怕屯兵宛城的司馬懿搞突然襲擊,治所在襄陽的張飛也有着足夠的反應時間調兵遣將。

劉備的第一個目的在於防守,他的第二個目的則在於進攻。

義陽郡既可以看做一個緩衝地帶,亦可以看做漢軍在荊北地區的一座戰爭基地。

若荊州將來要北伐,那麼荊州守將便可先將兵員、糧草軍資給運送至新野城內。

這樣一來,來日荊州守將北伐時,將會大大的減少時間,並能夠儘快的創造戰機。

當下張飛正是如此做的。

早在糜暘取得梁州大勝的消息傳到襄陽後,對劉備十分了解的張飛,就知道劉備一定會趁此時機,發動第一次北伐。

而按照當年隆中對的構想,一旦益州出兵北伐,那麼荊州方面也要於側翼呼應,從而讓曹魏處於東西夾擊的態勢中。

張飛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粗心大意,但對時局的把握,他並不比當世任何一位名將差。

正因爲提前推斷出這一點,故而早在兩月前,張飛就陸陸續續地往新野運兵運糧。

及至今日,新野城內外的漢軍數量有兩萬之衆,糧草更是有十數萬石。

而這還只是前期張飛能動員起來的戰略儲備。

張飛這三年來在戰事上一直默默無聞,因爲他這三年來,一直在埋頭種田中。

得益於荊州的地理優勢,在張三爺三年來勤勤懇懇的的耕種下,當下的荊州足可動員出六萬大軍,調集起數十萬石的糧草。

這樣的戰略儲備,足夠張三爺好好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

當然由於對孫權的不信任,張飛還是留下一萬漢軍在公安周圍,提防着江東的一舉一動。

哪怕他之前得到消息,江東已派出大軍前往淮南。

但當年江東偷襲荊州時,關羽得到的消息也是孫權領兵北上攻打合肥了。

有前車之鑑在,加之與豺狼爲鄰居,張飛不會放鬆對江東的警惕。

可哪怕分走一萬大軍守備荊南,張飛在這次北伐中,還是有五萬大軍可動用。

就是目前剩餘的三萬漢軍還在集結來新野的路上。

不過儘管那三萬漢軍還未到來,可心急的張飛在到達新野城內後,還是很快的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

參與這場軍事會議的,俱是目前荊州內的一衆高級將校。

張飛先看向坐在他下首的李嚴,他急切地問道:

“我軍,當下能戰否?”

當年劉備在離開荊州之前,曾給張飛留下了一文一武兩大賢才。

文的是鄧芝,武的自然就是李嚴。

在之前將兵馬調運來新野的時候,張飛並未親自操辦這件事,而是將這件事全權委託給了李嚴。

現在張飛問的是,之前送來的兩萬漢軍,磨合的怎麼樣了。

聽到張飛的詢問後,李嚴不敢怠慢。

他雖然爲人自傲,但在張飛面前卻也傲不起來。

別說他了,就是糜暘來到張飛身前,都還得恭恭敬敬喊一聲叔父呢。

自己的老大尚且如此,更別說李嚴了。

李嚴答道:“之前鄧尚書調來的兩萬軍士,嚴已經分營編制好。

車騎將軍只要派人前去接掌即可。”

“另外,兩萬軍士所用的軍械打磨事宜,糧草調運事宜,嚴也盡數安排好。

只要車騎將軍一聲令下,新野城內外的兩萬軍士,隨時可跟隨車騎將軍北伐。”

李嚴的回答讓張飛大喜。

雖然這李嚴有些性格上的毛病,但辦事能力的確沒話說。

義陽郡放在李嚴手上,也一直未出現過大的動盪。

大喜過後,張飛當即對着李嚴說道:

“明日我便率軍北進,義陽郡的安危,就交給正方了。”

聽到張飛要如此急切的率軍北伐後,李嚴不由得勸說道:

“車騎將軍,何須如此着急?

當下我軍還有三萬大軍未集結,不若等那三萬軍士集結之後再行北伐也是不遲。

況且宛城賊軍動向不明,車騎將軍還是先探明情況爲好。”

李嚴之所以會勸諫張飛,一方面是如他所說的那般,希望張飛等待大軍集結完畢後再出徵。

這樣無疑勝算更大。

另一方面他沒說明的原因是,他認爲曹魏的安南將軍司馬懿,並不是一個好相與的角色。

在之前的三年中,由於駐地靠近宛城,李嚴曾在明裡暗裡與司馬懿交手多次。

就比如剛開始的時候,李嚴本來想趁着宛城軍心不穩率軍奇襲棘陽。

但那一次進攻,卻被司馬懿早有預料般率軍擊退。

而不止這一次,李嚴在其他時候與司馬懿也曾交手過,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李嚴吃虧多一些。

李嚴雖自傲,卻不是盲目自大,從那些交手的情況中不難看出,司馬懿是頗有軍略的。

在這種情況下,李嚴是真心的不想張飛冒進。

可是張飛在聽完李嚴的話後,卻笑着說道:

“正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當年丞相的《隆中對》可謂是天下皆知,今陛下已經從益州出兵,不用多久逆魏定然會加強南陽的防備。

正所謂兵貴神速,在於可出其不意。

在我離開襄陽之前,我特地放出我要領兵五萬北伐的消息。

這不算虛言,乃是我荊州真實軍力的體現。

想來這消息已然傳到那司馬小賊的耳中。

而之前我往新野調兵的舉動,定然也瞞不住那司馬小賊的探子。

故而司馬小賊自然知道,我還有數萬大軍尚未集結完畢。

真中有假,自古難辨。

在得知荊州可起兵五萬,又得知五萬大軍尚未集結完畢,司馬小賊便可能會如正方一樣以爲,我會等大軍集結完畢後再出徵。

畢竟北伐大事,應慎重。

司馬小賊很難會料到,我會在大軍還未集結完畢的時候,提前率軍出征。

這樣一來,我軍便可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或許可收到奇效。”

在聽完張飛的解釋之後,李嚴恍然大悟。

原來張飛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心急,但實際上他想提前率軍出征,乃是有着特殊的考量。

而單單從兵法方面來說,張飛出其不意的這招,的確有成功的可能。

早就聽說過,車騎將軍與故大將軍用兵風格很不相同,故大將軍用兵一向求穩,而車騎將軍則擅長用奇計。

當然既然稱爲奇計,除非能準確預料到每一名對手的性格,否則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都成功。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旦奇計能夠成功,那能獲得的戰果往往也是很大的。

例如當年的巴西大捷,不就把張郃打的爬山而逃嗎?

既然張飛有自己的考量,那李嚴也就不打算繼續勸阻了。

等李嚴離開前去準備明日出徵的事宜之後,張飛將目光望向堂內的其他將率。

關平、廖化、張苞、關興、趙累、糜安等。

相比於梁州將率的成分複雜,荊州將率的成分則是比較純粹。

主要便是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關羽遺留下來的舊部,另一部分就是近年來逐漸參軍的元從子弟。

單單念這些將率的名字,可能在場的人中,也只有關平一人勉強稱得上知名。

但名氣的不足,不代表這些人的質量不高。

或許這一仗,就是他們的成名之戰。

想到這張飛眼神一凝,他將目光看向張苞。

“明日就由你率三千精銳,爲我軍前鋒,急速前往棘陽。”

張苞雖然是張飛的兒子,但張飛與關羽一般,喜歡磨練兒子。

先鋒一職很重要,但同樣也十分危險。

張苞在聽到張飛的命令後,不假思索地從行列中走出,對着張飛一拜道:

“末將領命!”

見張苞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張飛心下感到欣慰,臉上卻沒表現出來。

在安排好先鋒一職後,張飛便讓大部分諸將都退下,唯獨只留下了關平。

等其他諸將都離開了大堂內後,張飛交給了關平一個秘密任務。

“明日你持我兵符,替我率五千兵士爲後軍,朝着棘陽進發。”

聽到這個秘密任務後,關平不由得一愣。

從方纔張飛的安排中,常人都會以爲張飛要將來日的主攻方向放在棘陽上。

可要是如此的話,張飛爲何不自己率剩餘的大軍朝着棘陽進發呢?

看見關平不解的神色後,張飛對着關平言道:

“我軍在出其不意之下,就算不能奪下棘陽,但亦可將棘陽圍困。

棘陽乃我軍北進要道,一旦司馬小賊得知我軍兵臨棘陽城下的消息,他定然會率軍前來支援。

到那時,宛城的兵力就會空虛。

你要做的事很簡單,那便是持我兵符,用我將旗,將五千兵士僞裝爲萬餘大軍的樣子,勢必要迷惑住敵人,讓敵人以爲我就在棘陽城外。”

“兄長與子晟都曾誇過你性格沉穩,故而我將這項重任交予你,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張飛沒有明說他要做什麼,但從張飛那慎重的神色可以看出,自己的這個任務一定很重要。

知道這一點後,關平當即對着張飛一拜道:

“平,誓不辱命!”

見關平領命,張飛的嘴角露出笑意。

打仗麼,不就應該真假難辨嗎?

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0章 三駁潘濬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推兩本書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
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10章 三駁潘濬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推兩本書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