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

夏季時,江南的天氣總是多變的。

溫暖的太陽掛上天際還未多久,永安城外的天氣,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由於永安所處的地界水氣豐盛,故隨着時間的推移,永安城外的山林中,慢慢出現了大片霧氣。

大片的霧氣覆蓋着密集的山林,映照着山林宛若人間仙境一般。

但這副美景,朱桓此刻卻無心觀賞。

或者說,永安城外會突然起霧氣一事,對他來說早就見怪不怪。

朱桓快速穿梭在佈滿霧氣的山林中,在他的身後跟着的是一把把明亮的火把。

火把並沒有腳,並不會自己移動。

所以很明顯,跟在朱桓身後的,是一位位手持火把的士兵。

只是由於霧氣的遮擋,讓大多數士兵的身形不顯而已。

帶領着衆多吳軍,來到心中的最佳位置後,朱桓以手中火把爲旗,做出了一道指示。

對於北方人士來說,穿梭在佈滿霧氣的山林中,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

但這層恐懼,卻不容易在吳軍身上出現。

原因很簡單,對大部分吳軍來說,自小貧苦的他們,時常爲了捕獵而進入水氣豐富的山林中。

霧氣瀰漫的現象,他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而朱桓之所以會率軍進入山林中,倒不是要藉助着山林的遮擋,進行奇襲永安的舉動——儘管他很想這麼做。

在朱桓的命令下,跟在他身後的吳軍,很快便將身上攜帶的一系列軍用器具放了下來。

仔細一看,那些用具中有可辨明身份的旌旗,有可顯示兵士數量的牙幢,亦有軍士在衝鋒時可提振膽氣的軍鼓。

望着地上琳琅滿目的衆多器具,朱桓嘆了一口氣後,便下達了一道道命令。

隨着朱桓的聲音在密林中不斷地響起,很快的上千吳軍便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將一面面旌旗牙幢,遍插在密林的顯眼之處。

在完成這件事後,一衆吳軍又帶着大量的戰鼓,分佈在密林的各處。

等一衆吳軍完成以上的準備工作後,朱桓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

當這道命令被傳遍全軍後,片刻之後,整座密林中都響起了高昂的鼓聲。

鼓聲數量衆多,加上分佈的又廣,很快這一陣陣戰鼓聲就順着風,飄到了永安城中。

要說在糜暘未至之前,永安城內最怕聽到的聲音是什麼,那無疑是這專屬於吳軍的戰鼓聲了。

許多尚在城內往城牆上趕的解煩兵,在聽到這熟悉的鼓聲後,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是他們來了嗎?

曾幾何時,他們亦是屬於吳軍中的一員。

但在韓綜的帶領下,他們已經改換門庭,投入了大漢的懷抱。

而在他們做出這種事之後,代表着他們與原來的同袍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的結局。

一種感慨的情緒浮現在一衆解煩兵的心間。

可當心中產生感慨的情緒後,一種叫做驚慌的情緒,亦在一衆解煩兵的心間產生。

他們怎麼會來的這麼快!

雖說石苞早有預料,陸遜可能會趁大雨滂沱之時,採取奇襲的舉動。

但世上如石苞這般機智的人,又有幾人呢?

之前永安城內的所有人,幾乎都認爲吳軍再快,也要半個月後才能到達。

也就是說,大部分解煩兵,心中目前根本沒做好抵抗吳軍的準備。

要不然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就不會擅離職守了。

既然心中無絲毫準備,那麼吳軍的突然到來,對他們

是會造成很大的衝擊的。

特別是從密集的鼓聲可以聽出,這次來的吳軍數量至少在數萬!

驚慌、惶恐的情緒,在大部分解煩兵的心中開始出現。

而這樣的負面情緒,是會快速傳染的。

很快的,韓綜就從心腹的口中,得知了軍中正悄然產生的這場異變。

可這時韓綜卻不急着想辦法穩定軍心,他的目光正被遠處的那滲人一幕所牢牢吸引着。

那一幕是什麼呢?

幾乎是漫山遍野的吳軍旗幟!

而在大霧若隱若現的遮擋下,山林上在風中不斷搖擺的草木,在韓綜的眼中,就好像一位位手持利刃的吳軍一般,對着他虎視眈眈。

一座高大的山林,竟漫山遍野都是吳軍?

眼中所看到的驚人場景,震得韓綜久久說不出話來。

「方謂長途跋涉,吳軍必不衆!

現觀之,何謂少乎?」

韓綜幾乎是下意識,說出了這番話。

按照常理來說,剛被石苞安撫的韓綜,不至於心態又這麼快發生變化。

但重點是,方纔的韓綜,並不知道吳軍竟然來了這麼多。

以永安的城防,若吳軍來的只有上萬,那麼在沒攻城器械的輔助下,他們是無論如何都拿不下永安城的。

可要是吳軍來的是數萬,乃至十數萬呢?

攻城器械的產生,不是在於以往的將領打不下城池,而是在於將領想減少兵士的傷亡。

若兵士數量足夠,靠人命填,是有可能衝破永安城的。

而一直站在韓綜身旁的石苞,在聽到韓綜的這番話,他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豎子,不堪與謀!」

這是石苞這時心中的想法。

但隨後想起糜暘囑託的石苞,他的眼眸重新打開。

石仲容,器無雙。

大司馬對他抱着的,是何等的期盼?

他絕不能讓大司馬失望!

...

剛剛率領大軍上岸的陸遜,在得知朱桓已經按照他的吩咐行事後,他笑着對身旁的虞翻說道:

「永安,已有可擊之時也!」

數日來,這是陸遜第一次在虞翻面前笑。

看到陸遜的笑容後,虞翻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大將軍高明!

或許韓綜有機變之才,能夠及時調整心態,迎接我軍的進攻。

但數千解煩兵,又有幾人是韓綜呢?

而城內豪族,又有幾人會順從韓綜呢?

以草木皆兵之策,先懾城內衆人之心,隨後再派大軍徐徐壓向永安,以爲震懾之實。

兩相結合之下,永安又怎麼會不能收復呢?」

見虞翻猜出了自己的用意,陸遜讚許的看了虞翻一眼,隨後下達了命令道:

「傳令三軍,壓向永安!」

得到陸遜命令的虞翻,興奮地應了一聲唯。

而在離開傳令之前,虞翻突地想起了以往諸葛亮對他說的一番話:

「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勢者,知日月,曉五星,善風氣調和;

地勢者,倚城峻,坐重崖,能反客爲主;

人勢者,將賢明,三軍信,斷人心曲折。

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虞翻知道諸葛亮的這番話,是在稱讚糜暘。

但恐怕連諸葛亮都沒想到的是,他們大吳也會出一位,如糜暘一般的天驕吧!

今日就讓糜暘的陰謀,土崩瓦解!

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推書《三國之銀狐》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9章 糜暘到了第2章 當爲班超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請假一日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2章 出獄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6章 幼時情誼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請假一日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章 江陵城中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推書《三國之銀狐》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9章 糜暘到了第2章 當爲班超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請假一日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2章 出獄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6章 幼時情誼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請假一日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1章 江陵城中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