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

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

新野大約是在西漢初年設立爲縣治的,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新野縣位於南陽郡的中心地帶、北依宛、洛,南接荊、襄,自古爲南北交匯、承東啓西的水陸交通要衝。

若不是新野的地理位置如此特殊,當年劉表亦不會讓劉備領兵駐守此處。

在數百年的歷史變遷之下,再加上新野優越的地理位置,新野在東漢末年時早已發展成一個大縣。

正因爲如此,所以當年劉備困居在新野城中時,雖然地盤不大,但他在一衆英才的輔佐下,亦能不斷積蓄力量。

並且新野對於大漢來說,還有着一層特殊的意義。

西漢末年時,光武帝劉秀起兵新野,訪鄧禹,收岑彭,最後遂光復漢室社稷;

在今世,章武帝劉備屯兵新野,請諸葛,聚民心,最後重開大漢基業。

可以說新野是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季漢政權的發祥地。

只是如此緊要的一個地方,在當年劉備率軍南下後,就被魏軍納入了勢力範圍中。

但就在新野離開大漢懷抱的十數年後,一支壯觀的飛揚着絳紅色旗幟的漢軍艦隊,開始出現在新野外的育水河道中。

南陽郡內河道縱橫,而新野與樊城之間,便是由一條漢水的支流育水所相互勾連着。

育水的河道並不寬廣,一般情況下是難以讓太多大軍駕駛戰船行駛在其中的。

但現今正好是漢水的春汛時分,漢水中的流量隨着時間的推移正變得越來越豐富。

再加上此番出現在新野城外的漢軍水軍並不多,只有萬餘而已。

這並非是劉備託大,只是大戰過後,大部分漢軍亦急需修整。

所以他此番帶着關羽、張飛來到這新野城外,只帶了一萬漢軍隨行。

一萬漢軍聽起來不多,但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新野城中的魏軍守軍來說,已然是太多了。

按照平常的情況,在周圍皆是敵方城池的情況下,縱算是關羽亦不會輕易僅僅率領上萬漢軍,來到這南陽郡的中心地帶。

但目前漢軍剛剛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這場大勝不僅讓漢軍的士氣處在十分高漲的狀態。

更是幾乎一戰打崩了,新野以南的所有魏軍野戰部隊。

在這樣情況下,漢軍有何不敢?

更何況當劉關張三兄弟的大旗齊齊出現在一軍中時,這樣的威名震懾足以抵得上數萬漢軍的來臨。

也正因爲如此,所以當劉關張三兄弟親自率領的萬餘漢軍,出現在新野城外的育水河道上時。

魏國的新野令不但沒有率着戰鬥力低下,人數不多的縣兵出城對漢軍半渡而擊。

他反而是很果斷地提前收拾金銀細軟,帶領着一家老小逃離了新野城中。

不是人人都是滿寵。

更何況哪怕如今守備新野的乃是滿寵,但在那一場堂堂正正的,漢軍以力勝之的大勝面前,想來滿寵心中也會打起退堂鼓。

這一戰過後,劉備建立的大漢可不是什麼南方的鄙夷小國,而是有資格與大魏相提並論的漢之正朔。

而這樣的一幕,不單單出現在新野城中。

新野以南的衆多魏國縣令長,在得知襄樊一戰己方大敗的結果,及看到萬餘漢軍進入他們的縣境後。

大部分縣令長好一點的就是直接原地投降,差一點的就如新野令一般直接棄城而逃。

當新野令逃離新野之後,羣龍無首的新野已經是漢軍的囊中之物。

漢軍幾乎沒有耗費多大的力氣,就正式接管了這座從戰略意義上來說不下於樊城的要地。

而就在劉關張三兄弟在漢軍的護衛下,各自駕駛着戰馬,朝着他們眼前這座熟悉無比的城池中走去之時,他們的臉上全都浮現了濃厚的回憶之色。

不僅劉關張三兄弟有這樣的神色,就是新野城中的民衆在得知劉備重新成爲新野的主人後,他們的臉上也都浮現了歡呼雀躍的神色。

當年劉備率軍南下時,雖然大部分的新野民衆都願意自發跟隨他一同南下,但還是有一些新野民衆不願背井離鄉。

而那些留在新野中的民衆雖然沒有跟隨劉備南下,但是劉備往日之中對他們的恩德,他們都一直記在心中。

十數年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下一輩成長起來。

而從小在長輩身邊長大的年輕人們,可以說他們是聽着長輩口中關於劉備的德政傳聞長大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十數年的時光過去了,但是新野城中關於劉皇叔的美德,依然在悄無聲息的流傳着。

這一點哪怕是後來曹操不斷從外縣遷來人口,亦無法改變。

畢竟公道自在民心。

大部分沒有讀過書的民衆,或許不懂得什麼大義,更不懂太高深的道理。

但擁有一顆純樸之心的他們,卻能清楚的知道劉備與曹操,誰人才是真正對他們好的人。

特別是在曹魏的屯田制,已經漸漸成爲迫害民衆的一顆毒瘤的情況下。

所以當劉關張三兄弟駕馬進入新野城中時,與其他城池不同的是,新野城中的民衆並沒有懼怕的躲在家中。

反而有許多膽大的新野民衆,他們都紛紛聚集在家門口看着一直活在傳說中的劉皇叔。

大部分新野民衆是沒見過劉關張三兄弟的,再加上劉關張三兄弟身旁都有着許多漢軍持盾護衛,這更讓他們無法清楚的看到三兄弟的樣貌。

只是有些事也許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會隨着當事人的不斷離去,漸漸被人所遺忘,但是那些事卻不會消失。

當年沉浸在劉備與諸葛亮德政中的新野民衆,大部分都死了,但還是有一些人存活至今的。

後世人皆讚歎諸葛亮治蜀之美政,但在三國時期,最早享受這番美政的,便是當年的新野民衆。

而在那些新野老人心心念唸的德政中,劉備與諸葛亮是主角,但那時領兵守衛新野的關羽與張飛的也是。

所以當心中美好期盼的三位主人公,再次出現在那些新野老人的眼中時。

儘管他們大部分都已經老眼昏花,儘管劉關張三兄弟的身形被漢軍所遮擋,讓他們無法仔細分辨。

但他們還是第一時間認出了,當初在新野留下太多故事的這三位英傑。

噹一聲蒼老充滿着顫音的“劉皇叔”出現在新野民衆的人羣中時,越來越多聲自發由內心中喊出的呼喊聲開始響徹在新野的街道兩旁。

及至最後,一聲聲歡呼雀躍的“劉皇叔”呼喊聲將上萬漢軍都淹沒其中。

時隔十數年,今日新野全城再聞劉皇叔。

因爲曹魏的刻意壓制消息,所以新野城中的民衆並不知道劉備已經稱帝的消息。

但就算知道,想來他們最想呼喊還是這三個字吧。

劉皇叔是否信義著於天下尚不可知,但在這新野城中,他是真的擁有常人難以比擬的民心。

而在聽到這一聲聲震耳欲聾的呼喊聲之後,劉關張三兄弟的臉上都流露出了喜色。

劉關張三兄弟心中,這時都有股暖流在不斷涌動。

這股暖流甚至讓關羽越來越怕冷的身體,都慢慢在恢復着一些暖意。

全身被禦寒皮裘所包裹的關羽,他將帶着喜色的目光看向劉備言道:

“兄長,看來新野的百姓並沒有忘記我們。”

聽到關羽這麼說,劉備的臉上亦流露出贊同的神色。

但是劉備並沒有沉醉這一陣陣曹操從未享受過的民衆呼喊聲中,他只是用充滿回憶的目光看向關羽。

而後他手中輕擡馬鞭,遙指前方的一座府邸言道:“就在那裡,快到了。”

在劉備的動作之下,關羽與張飛兩兄弟紛紛將目光朝着劉備所指的那座府邸看去。

當看到那一座府邸之後,關羽與張飛的眼神中盡皆流露出喜色。

那座府邸正是當初劉備在新野中的居所,而三兄弟此行的目的地桃園,就處在那處府邸中。

見到自己已經離那座府邸不遠,關羽與張飛紛紛精神一振。

他們要用自身最好的狀態進入那片桃園中。

在有着胯下駿馬的帶領下,劉關張三兄弟不久後就來到了那座府邸之外。

在劉關張三兄弟到達府邸之外前,早已經有漢軍進去詳細探查了一遍內部的形勢。

所以當劉關張三兄弟到達這座府邸之外後,他們便徑直齊齊躍下馬來,快步朝着府邸內。

既爲兄弟,自當同所。

這處府邸當年是劉備的居所,但同時也是關羽與張飛的居所,所以劉關張三兄弟對這處府邸的內部佈局都很是熟悉。

不需要侍衛的帶領,劉關張三兄弟便在連續穿過幾處迴廊之後,來到了一處佔地甚廣的桃園之中。

時值新春,正是桃花茁壯成長的季節。

所以當劉關張三兄弟一併來到這桃園外時,映入他們眼簾中的正是一大片盛開的瑰麗桃花。

一股淡淡的桃花清香,瞬間瀰漫在他們的鼻腔中。

因爲桃園中栽種的桃樹甚多,品種也並非只有一種。

所以此時在這處桃園中,無數粉色與白色的桃花正交雜的生長在一起,幾乎覆蓋住了這處桃園的整片天空。

而冬日中的陽光,正透過那稀鬆的樹杈縫隙之間鬆垮的落到桃園的地面上後,又給劉關張三兄弟眼前的這片桃園,增添了許多靜謐安和的氣氛。

當看到眼前這一直存在夢鄉中的一幕後,性情最爲直爽的張飛當即大笑起來。

他順手解下了身上的披風,隨意的丟擲在一旁,然後大步地朝着桃園中走去。

這處桃園中,有許多樹乃是當初劉關張三兄弟親自所栽種。

因此來到這處桃園中,張飛就像來到了他涿郡中的家一般愜意。

只是聲音豪壯的張飛的大笑聲,在這靜謐的桃園中顯得很是突兀。

他的大笑聲嚇得許多依附在桃樹上的鳥兒紛紛騰空飛起,開始逃離這片桃園中。

一時間,桃園中滿布着春鳥的鳴叫聲。

雖這陣陣鳴叫聲在常人聽來可能會覺得吵鬧,但落在張飛的耳中,他臉上的喜色卻越來越盛。

迷亂人眼的桃花,鳴叫不停的春鳥,以及身後站立的兩位兄弟,這樣的的桃園才與他夢鄉中的那處能重合在一起。

只是現今的美景,張飛覺得還差一物。

那便是美酒。

張飛踏着桃園中的小徑朝着桃園深處走去時,他身後正跟着幾名親衛。

而當張飛順着小徑來到桃園中的深處時,張飛便手指一處令他身後的幾名親衛,將攜帶的物件一一擺放在落英繽紛的草地上。

這些物件並不多,主要的就是三樣,分別是美酒、火爐,食案。

幾名親衛在張飛的指揮下,很快將一應飲酒的物件擺放整齊,然後他們就在張飛的示意下退出了這片桃園。

待這幾名親衛退走之後,劉備與關羽便已經連攜來到了張飛的身後。

在看到劉備與關羽到來後,張飛並沒有如往日一般稱呼他們二人爲兄長,他只是喚道:“玄德,雲長,可否坐下與飛一起共飲?”

張飛的這句話一瞬間就將劉備與關羽的回憶,拉回到數十年前涿郡的那片桃園中。

那一日,三英與涿縣中初識,還未結拜。

那一日,因爲各自秉性不同,所以三英之間各有爭執。

但也是在那一日,志向相同的三英許下了對彼此之間至死不渝的誓言。

那一日雖距今已相隔數十年,但三英中的任何一人都未曾忘記那一日發生的所有事。

有些事,是永遠忘不掉的。

而劉備與關羽見張飛特地如此稱呼他們,哪裡還不知道張飛的心思。

一向外表粗狂內心卻十分心細的張飛,知道這可能是他三兄弟之間最後一次一起飲酒了。

面對這個現實,張飛躁狂過,悲憤過,甚至無力的祈求過。

但在衆多劇烈的情緒過後,現在張飛心中的念頭只有一個。

那便是要讓關羽走的不留遺憾,充滿着美好。

而對於他們三兄弟來說,再美好的日子還能比得上,當年他們結拜的那一日嗎?

張飛一直是弟弟,數十年來一直受兩位兄長的提點與照顧。

可是今日就讓他再做一回“主人”吧,就猶如當年在他家中的桃園一般。

而劉備與關羽在明白張飛的意思後,兩人紛紛對視一笑。

而後劉備與關羽就齊齊對着張飛一拜道:“既園主有請,那我們二人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劉備與關羽在說完這句話後,便在張飛的目光注視下緩緩坐在了滿是桃花的草地上。

而在見劉備與關羽坐下後,張飛亦毫不介意地席地而坐在地上的桃花之上。

三英皆入坐後,他們各自的目光不停地在對方身上流轉。

因爲周圍的環境與當年太過相似,所以在桃花不斷從樹上落下迷亂了三英眼神的同時,好像更擾亂了他們彼此之間的思緒。

這時在他們的目光中,彼此對坐的兩位兄弟,不再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而皆是一頭青絲,全身散發着勃勃生機的青年。

шωш ¤ttКan ¤¢ ○

這一日在這桃園中的,不是大漢天子劉備,不是大漢大將軍關羽,亦不是大漢車騎將軍張飛。

而是三名志同道合,意欲一同匡扶漢室的有志青年。

這一日正如當年。

本來起來就晚,還吃了過期食品,導致纔剛剛寫完第一章。

不過問題不大,繼續碼字,還有一章。

這2章算28號的更新。

這兩天有部份讀者對最新的情節不滿意,甚至以棄書相威脅,當然也有一些讀者真的棄書了。

對於這件事,我想說的是,對於那部分讀者的走我表示遺憾,但我是作者,要統籌全局,爲整本書的情節負責。

所以若是有一些讀者覺得接受不了的話,我只能說聲抱歉,並祝願你們找到更好的。

(本章完)

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請假一日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0章 夜襲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章推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推書《三國之銀狐》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
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請假一日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0章 夜襲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章推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推書《三國之銀狐》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