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

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

巴郡,魚腹縣。

當日,魚腹縣中天朗氣清、陽光明媚。

而這時在魚腹縣中的軍營校場內,有一場比鬥正即將開始。

校場中,有兩陣士卒分別站在自己的主將身後。

在那兩陣士卒中,有一陣士卒上下皆身穿漆黑精甲,那陣士卒頭上兜鍪還插着白色的鳥羽獸毛。

在今日明媚的陽光下,這些白羽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非凡,引人注目。

若是有剛參加過漢中之戰的魏軍中之人在場,定然就會認出這支軍隊的身份。

這支軍隊就是不久前在漢中大戰時,將他們打的不要不要的劉備親軍—白毦兵。

而如今跨馬站在這支劉備精銳親軍身前的,被這些白毦兵士卒以崇拜目光所注視的那位將領,他的身份也不言而明。

他正是被劉備委以重任,付以內事的翊軍將軍常山趙雲趙子龍是也。

今漢大儒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中,將“翊”字解釋爲“飛貌”,即起飛的樣子;

而“翊”又通“翼”,有輔佐的意思。如劉備曾誇讚趙雲爲“翊贊季興”。

因此劉備特意爲趙雲起了翊軍這個名號,乃是將趙雲稱讚爲,可以輔佐他三興漢室的飛將軍。

今年劉備即位漢中王,爲了激勵軍心,故而劉備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各自封爲前後左右四大重號將軍,而趙雲卻不在此列。

劉備之所以未將跟隨他多年,勞苦功高的趙雲,封爲四大重號將軍之一,他更多的是考慮到平衡治下各方勢力的利益。

今年劉備稱王后,曾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爲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

關羽在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時,曾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一開始不肯接受任命。

當時關羽有那種反應,並非是他多不齒黃忠,他其實是在爲趙雲鳴不平。

要知道在漢中大戰時,黃忠的地位還只是受趙雲節制的衆多將領中的一位而已。

但面對關羽爲其的鳴不平,身爲當事人的趙雲對此事卻從沒放在心上。

他一直無怨無悔,對於劉備如往常一般忠心,對於自己的職責亦如往常一般謹慎盡心。

只見此時在魚腹縣中的校場中,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趙雲正坐於馬上,一臉淡然的看着對面的那位將領。

趙雲身穿銀白護心甲,背披一襖雪白戰袍,他手握一柄精鋼長槍,槍尖斜指地面。

趙雲雖坐於高頭駿馬上尚未驅動他的身軀,但他就是那麼靜靜矗立着那裡,一股無形的威壓就在不斷釋放着。

這給對面那員將領的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與趙雲對陣的將領乃是同爲劉備麾下大將的陳到。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士。

陳到是在建安元年時,劉備擔任豫州牧期間投奔他的。

自投奔之後,陳到就對劉備忠心耿耿。

因爲陳到持重的性格,劉備曾常令陳到與趙雲一同執掌白毦兵,只是他名位一直在趙雲之下。

陳到與趙雲同屬劉備的元從嫡系,且兩人曾同掌一軍過,故而兩人的關係一直很好。

趙雲率領白毦兵到魚腹縣中已有些時日,今日身爲魚腹長的陳到閒來無事,又見今日天氣甚好,因此他便特地約了趙雲來這城中的校場中比鬥。

陳到雖在劉備麾下以善練士卒著稱,但相對於他的統率,他自身的武力也是不俗的。

面對好友的這個邀請,趙雲自然沒拒絕的理由。

陳到看向離他不遠的趙雲,趙雲此時雖然槍尖對着地面,一副不設防的樣子。

但陳到與趙雲相處日久,自然知道趙雲明面上像是在不設防,但在陳到的眼中,這時的趙雲周身上下,一點破綻都沒。

趙雲在靜靜等待着陳到的進攻,他這樣不是他騎術不佳,故而想着以防守爲主。

其實就是他騎術太好了,曾經身爲白馬義從一員的他,騎術在劉備麾下諸將中,唯有關、張、馬三將可與其並驅。

趙雲之所以不主動出手,乃是他擔憂憑藉着他精湛的騎術,他一出手,陳到可能連反抗的機會都沒.

在趙雲與陳到兩人對視許久後,最終還是陳到先沉不住了氣。

陳到心中暗提了一口氣,而後他駕駛着胯下駿馬,快速朝着趙雲衝來。

不一會兒,陳到就駕馬衝到了趙雲身前。

在駕馬衝到趙雲身前後,陳到憑藉着不俗的馬術,於奔馳的馬匹上暫時起身,而後他雙手舉着自己的大刀朝着趙雲狠狠劈去。

與趙雲不同的是,陳到與關羽一般,使得是一柄大刀。

相比於長槍這種看重技巧的武器,大刀更看重使用者的氣力。

如今陳到駕駛着胯下駿馬急速朝着趙雲奔來,馬匹的高速奔馳下給陳到身軀施加了巨大的慣性。

人借馬力,再加上陳到自身的氣力不俗,所以陳到的這一舉刀下劈之動作可謂是勢大力沉。

一般武將面對這樣來勢兇猛的攻擊,都會暫時想着躲避。

但趙雲可不是一般武將,只見面對着陳到的下劈之勢,趙雲不慌不忙,後發先至得舉起手中的長槍擋在了自己的身前。

很快的屬於鐵器的碰撞聲就猶如一聲悶雷一般,在趙雲與陳到之間炸響。

面對着陳到傾盡全力的一擊,趙雲只是輕描淡寫之間,就輕易接下了一招。

這一幕,讓陳到心中暗暗稱讚。

多年過去了,趙雲的驍勇一點都沒退步。

陳到與趙雲相交日久,他當然知道自己這一擊擊不敗趙雲。

因此在這一擊失敗之後,陳到當機立斷駕馬與趙雲擦身而過,在來到趙雲身後後,他又重新駕馬朝着趙雲殺來。

這次陳到選擇了近戰。

陳到乃是經年宿將,武力不俗。

他揮舞着手中大刀,大刀舞動間形成的刀花在陳到的動作下顯得密密麻麻的。

而當這密集的刀花落到趙雲身上之時,卻被趙雲一一用手中長槍擋下。

在這樣高強度的進攻下進行了好一會後,年紀頗大的陳到已經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而趙雲似乎察覺到了這點。

在陳到揮出一刀被趙雲格擋住後,趙雲趁陳到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他右手翻動之間,他手中長槍的槍尖就猶如一條游龍一般,順着陳到的刀身一路滑行向上,最後停在了陳到的喉間。

而就當趙雲的槍尖指在陳到的喉間時,陳到方纔後知後覺的察覺到這一切。

兩人的比鬥進行到這一刻,勝負已然明瞭。

趙雲身後的白毦兵見自己的主將不出意外的贏了,他們的臉上也都洋溢着勝利的喜悅。

有這樣武力超凡的主將,也是他們的榮耀。

在分出勝負之後,心細的陳到看到了校場中他與趙雲交戰的這場空地之上,都是他胯下駿馬踩出的馬蹄印。

而反觀趙雲,自從兩人交戰一開始,趙雲與他的馬,就沒離開過自己原先的位置半步過。

在看到這一幕後,陳到心下感慨萬千。

他與趙雲皆是到了知天命之年,隨着年紀的增長,自己越發不如以前,而趙雲卻越發老當益壯。

既然勝負已分,陳到當即扔下手中的大刀,他對趙雲懊惱着說道,

“老了老了,當年在新野時,吾還能與你比鬥三十回合。

現今卻是二十回合左右就已經落敗。”

聽到陳到這麼說,趙雲收起長槍,臉上浮現和煦的笑容,對着陳到言道,

“當年新野諸將中,叔至你並不以武力聞名,今日又何須因武力有所不濟而懊惱呢?”

“相比於武力之長,叔至你更適合爲方面之將,駐守一方。

這點卻是吾不如伱。”

趙雲的寬慰令陳到的懊惱情緒消退了不少。

趙雲說的也確實是實話。

魚腹縣雖是一個縣,但其地理位置特殊,乃是荊州進入益州的必經之路。

對於這樣的一個險要之地,劉備能交給陳到鎮守,足可見其對陳到能力的信任。

後世人都說三國演義這本書誇張了五虎將的個人武力。

但在真正的歷史中,馬超、黃忠暫且不說,關羽、張飛、趙雲這三將,真的是武力值牛逼的人。

(本章完)

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番外:亡國之恨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章推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4章 接班人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
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番外:亡國之恨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章推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4章 接班人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