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

從郿縣率軍撤離的曹真,沒用多久時間,就率軍一路退到五丈原與郭淮合兵。

負責構築五丈原防線的郭淮,見曹真這麼快就率軍與他“匯合”,心中不免好奇。

在詢問之下,郭淮方纔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得知糜暘竟不顧後方危險,悍然率漢軍主力逼近郿縣後,饒是一向富有軍略的郭淮,也被糜暘的這番操作給驚到了。

可驚嚇歸驚嚇,郭淮還是很快就根據現有的情報,判斷出曹真率軍來到五丈原與他合兵的目的。

或許近來魏軍中多有流言宣稱,曹真身爲大魏大將軍,卻畏糜如虎,可郭淮自然不會相信那些流言。

畢竟若真如流言所說,曹真是單純的畏懼糜暘才慌忙撤軍的話,那麼曹真應該一路撤到長安城纔是。

長安城那宛如天塹的城防,才能給人最大的安全感。

而曹真並沒有如此做,這就說明曹真從郿縣緊急撤離的目的,主要在於爲了在五丈原領兵阻擊糜暘統率的漢軍。

在得知曹真目的的情況下,郭淮在曹真剛剛來到五丈原中時,就向曹真彙報了當下五丈原的防務詳情。

郭淮率軍來到五丈原佈防,還未有半月的時間。

可郭淮是當世難得的良將,加上五丈原地勢險峻,所以哪怕只有半月的時間,但郭淮還是快速地在五丈原構建起了一道道穩固的防線。

郭淮的彙報,讓一路上心懷忐忑的曹真,難得露出了些笑容。

國有危難之際,才越發體現出人才的可貴。

很明顯,郭淮便是能在國難時爲國家排憂解難的人才。

曹真毫不吝嗇地當衆好好誇讚了郭淮一番。

曹真的誇讚讓郭淮心中生起喜意,並讓他主動向曹真說起了自己對糜暘突然來襲的看法。

“敵雖出其不意,破七寨下郿縣,然終究是太過冒進。

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在郭淮看來,糜暘這招大膽的打法,的確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併爲他接下來攻打長安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

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從客觀事實來說,陳倉依然在己方的手中,且陳倉城中有着不少的精銳。

這一點是糜暘可以繞開,但卻不能忽略的隱患。

繞開陳倉,終究是一個權宜之計。

況且只要能守住五丈原,不讓糜暘聯通斜谷口,那麼糜暘越是冒進,漢軍糧道便越會被進一步拉長。

若要比喻的話,漢軍當下的糧道就像一條繃緊了的繩索。

一旦繩索受到的壓力超過它本身能承受的極限,那麼這條繩索便會被直接掰斷。

這對漢軍來說,是一個致命且無法繞開的問題。

而當下的局勢從表面上來看對己方是不利,可不代表己方就真的束手無策了。

己方當下要做的就是不斷往那道繩索上施加壓力,以靜制動,等待着那道繩索崩裂的那一刻到來就好。

若己方能完成這個戰略構想,到時候莫說驅逐入寇之敵,就是一些更大的戰略目標,也不是不能展望——例如說將漢軍的北伐主力盡皆覆滅在關中。

郭淮的話讓曹真的臉色越發好了。

在郿縣時因爲情況緊急,劉曄並未向曹真深入分析放棄郿縣,退往五丈原的原因。

可是在朝五丈原撤退的路上,劉曄曾在私下裡爲曹真仔細分析過這件事的利弊。

劉曄的分析,與今日郭淮在他面前的建言,可謂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兩位重臣的異曲同工,讓曹真意識到一點——當下的局勢對魏軍來說,不算太壞嘛。

至少五丈原還沒丟不是。

意識到這一點後,曹真的心情慢慢變好了起來。

趁曹真臉色轉晴的時候,郭淮又向曹真建議道:“當下我軍應該分兵一部,前往渭北駐紮。”

本來心情轉好的曹真,在聽到郭淮分兵的建議後,他的臉色又垮了下來。

分兵?

不是曹真看出郭淮分兵的建議有着什麼隱患,主要這是他的條件反射。

不提那被曹真引爲一生恥辱的梁州大戰,就說在漢軍北伐後魏軍遭遇的失敗。

先前自己與曹彰分兵,分別駐防在上邽與街亭,然後街亭一戰,曹彰慘敗。

數日前自己分兵回防後方,導致面對漢軍主力來襲時,郿縣防禦力量不足,從而無奈下只能放棄郿縣。

這兩場失敗,都有着分兵戰術失誤的原因,在這兩場失敗的影響下,曹真現在一聽起分兵二字,就本能的有種不詳的預感。

當然儘管心中不願,可曹真不會當衆將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不然不就真正坐實了他“畏糜如虎”的名聲了嗎?

曹真假意思索一番後對郭淮言道:

“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

曹真並未直接反駁郭淮的建議,可帳內的人都聽出了曹真言語中的拒絕之意。

既然渭南是必爭之地,那麼當然要集中所有兵力拱衛五丈原。

只是曹真拒絕郭淮的意思諸將體會到了,可曹真拒絕郭淮的理由卻讓諸將面面相覷起來。

雖說相比於渭北,渭南的土地是更肥沃些,但也不至於有着“百姓積聚皆在渭南”的差異。

大將軍的這理由,實在有些牽強了。

郭淮也知道曹真的理由有些牽強,他更是從這個理由,隱約看出了曹真心中的真實想法。

覺察曹真真實想法的郭淮,不會傻到當面揭穿曹真,他只是繼續勸說道:

“糜賊用兵向來多變,今我軍佔據地利卻不先一步分兵前往渭水,若糜暘率大軍到來後,反而分兵奇襲渭水,到時渭北震動,我軍奈爲之何?

爲謹防糜賊有窺伺渭北之心,我軍當防範於未然,先派兵於渭北修築營壘。

若到時糜賊想分兵襲我渭北,我軍可半渡而擊之,必可獲勝!”

郭淮態度堅決,力勸曹真應當提前分兵駐紮渭北。

而在說完以上的理由後,郭淮爲了進一步讓曹真同意,他便繼續說道:

“況且只要我軍能守住渭北,那麼我軍前往隴右的道路就不會斷絕。

賊軍主力當下皆由糜賊統率,步步逼近於五丈原,賊軍在隴右的防務空虛。

敵之空虛,我軍就有可趁之時。”

郭淮的話引起了曹真的注意。

曹真連忙問郭淮道:“難不成卿想引兵逆行,繞路襲擊糜賊腹背?”

曹真問詢郭淮的時候,臉上流露出喜色。

他因爲郭淮的膽色而喜悅。

可惜曹真要失望了。

面對曹真的突然詢問,郭淮一下子語噎。

他像膽子這麼大的人嗎?爲了解除曹真對他的誤會,郭淮當即回道:

“不然。

敵軍雖在隴右兵力空虛,可安定郡有賊兵數千精兵,我縱有爲國捐軀之心,可兵少前去不足建功,反而有喪師辱國之憂。

若兵多前往,則我軍在五丈原的防務又將空虛,反而會給糜賊可趁之機。

臣是認爲,若糜賊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那麼我軍再難以對隴右施加影響。

可只要我軍能佔據北原,那麼我軍與隴右的聯絡就不會斷絕。

等冬季來臨之時,臣可派出心腹前去勾連隴右諸異族,讓彼等襲擾漢軍糧道,令賊軍首尾不能相顧,屆時我軍擊退賊軍又有何難?”

郭淮的話讓曹真沉思起來。

雖說郭淮缺少孤軍深入的膽氣,讓他有些失望。

可郭淮後面說的話,還是打動了曹真。

曹真可是知道郭淮在隴右的聲望的,儘管漢軍當下已經佔據隴右,可這不過是上個月的事。

即使時間推移到冬季,漢軍佔據隴右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半年。

半年的時間,定然不足以讓漢軍在隴右扎穩腳跟,反觀郭淮在隴右的威望,卻是有十數年之久,這是糜暘所不能比擬的。

這也是郭淮有信心能挑起隴右羌族作亂的最大原因。

在曹真沉思的時候,一旁的劉曄見曹真還在猶豫,連忙出來對曹真進言道:

“郭雍州所言有理,大將軍無須疑慮。”

劉曄的支持,讓曹真不再猶豫。

曹真最後看向郭淮言道:“孤便給卿一萬兵士前往渭北駐紮,還望卿不要讓孤失望。”

曹真的允准讓郭淮大喜。

他連忙對曹真下拜道:“臣必效死!”

等定下分兵渭北的戰術後,曹真覺得有些乏了,他讓劉曄寫一道奏摺將當下的軍情呈送到洛陽。

安排完這件事後,曹真便下令諸將下去歇息去了。

惡戰即將來臨,當下正是要養精蓄銳的時候。

劉曄文才非凡,他很快就寫好一道奏表,命信使快馬加鞭送往洛陽。

信使知道這道是緊急軍情,故而他路上一點都不敢耽誤,不過數日的時間,信使就將曹真的奏表送到了曹叡的手中。

看到奏表後的曹叡,額頭上很自然的浮現了青筋。

前線這段時間來一直未有軍情送來,秉持着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想法的曹叡,這段時間心境難得平和了起來。

可誰知道在前線他的諸位宗親愛將們,要麼就不送壞消息,一送就送一個大的?

街亭失守,上萬洛陽中軍覆滅。

棄防上邽,十萬敵軍一路長驅直入將至五丈原。

這兩個消息,單單其中一個曹叡都覺得會加快他的心跳,更何況一下子來了兩個?

曹叡氣的直接敲碎了眼前的一杯玉盞。

這杯玉盞乃是西域一個小國進貢給大魏的,河西之戰曹真取得大勝後,西域諸國便齊齊奉曹魏爲正朔,上貢不絕。

這一向是曹丕引以爲豪的一件事,也是曹魏被世人當做華夏正朔的一個象徵。

可曹叡知道這個象徵,如他眼前這時的玉盞一般,已經變得支離破碎了。

涼州的丟失,代表着曹魏以後再無法將影響力施加到西域。

以後西域諸國要想上貢,估計也是上貢給那漸漸復甦的大漢了。

一想到這,曹叡的心中就跟燃燒起火焰一般難受。

得虧這世的曹叡沒有經歷過喪母之痛,心態還不至於太過偏激。

不然憑他當下的心情,恐怕殿內的內侍們都會有性命之憂。

只是曹叡的心智不同於常人,在五內俱焚了好一會後,曹叡還是讓自己強制冷靜下來。

他馬上命內侍前去召司徒華歆前來。

沒用多久時間,在家養老的華歆就被召到了曹叡的身前。

華歆在到達大殿內後發現,大殿內只有他一位大臣到來,這不免讓他有些疑惑。

華歆當下雖是曹魏的司徒,位列三公之尊。

可在東漢之時,司徒就儼然成爲有虛名而無實權的官職。

對於這一點華歆心知肚明的很,所以一直以來他除非有重大的朝會,不然一般都呆在家中休養。

而以往討論重要的國事時,不是說不會召喚到自己,只是卻不會出現只召喚自己的情況出現。

可眼下的情景,卻很明顯違背了往日的慣例,這不免不讓華歆心中有所警覺。

他本能的覺得,今日對他來說會是不簡單的一日。

華歆預料的沒有錯,在華歆到來入座後,曹叡很快就將曹真送來的奏表命內侍交到華歆的手中。

華歆在看完奏表中的內容後,不由得臉色大變。

爲了不引起洛陽的人心動盪,曹叡一直嚴厲禁止前線的軍情在洛陽城內流傳。

加上華歆並不是很關心軍事,所以他之前並不太瞭解前線的軍情。

哪怕華歆之前心中有所猜測,前線的軍情對魏軍不利,可他哪裡能想到,關中前線的軍情已經危險至此了呢?

下意識地華歆就想起身奏請曹叡召集羣臣商議。

可還未等華歆起身,曹叡便揮手製止了華歆的舉動,隨後曹叡盯着華歆,對華歆說出了召他前來的用意:

“孤意欲拜你爲使,前去出使孫權。”

曹叡的這句話讓華歆心中的警鈴頓起,接下來曹叡說的話更讓華歆驚的滿頭是汗:

“孤要你替孤向孫權傳達一件事,問詢一件事。

傳達的事是:孤願意求娶他長女爲妃,從此兩家結爲秦晉之好。

待孤來日登基之時,他之長女就是大魏的國母。

而問詢的事是:他是想一輩子當僞漢的臣子,還是也想成爲那九五之尊!”

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番外:亡國之恨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章 父子對質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
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番外:亡國之恨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章 父子對質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