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

在耗費了巨大的心力後,曹彰才堪堪止住頭腦中的暈眩感。

只是暈眩感雖暫時消失,但內心中的悲憤卻愈演愈烈。

曹彰迫不及待地問起那名信使,略陽縣丟失的詳細過程。

若不知道詳細的過程,曹彰現在還對這一則噩耗感到難以相信。

信使察覺到曹彰現在的臉色相當難看,爲了避免觸怒曹彰,他連忙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說了出來。

原來那一夜在姜維與謝牽設宴合力斬殺王生後,謝牽便在之後利用王生隨身攜帶的兵符,僞造了一道軍令。

那道軍令的內容正是將王生的數千鐵騎調離隴山口的。

當數千鐵騎不疑有他,成功被調離隴山口後,謝牽便帶着縣兵佔據了隴山口。

而那被誆騙的數千鐵騎,在後來也漸漸反應過來事有蹊蹺。

意識到這一點後,王生留下的幾員副將,本想立即帶着數千鐵騎返回隴山口。

可當他們率軍回到隴山口外時,面對的卻是居高臨下的一陣陣箭雨。

隴山口險峻異常,十分易守難攻。

在謝牽率領的縣兵的箭雨攻勢之下,那數千鐵騎不僅沒能回到隴山口,還因此折損了不少人馬。

最重要的是,王生一直處於下落不明的狀態。

王生的失蹤讓數千鐵騎處於羣龍無首的狀態,後來見隴山口已經奪不下,加上軍中將令不一,數千鐵騎很快就分崩離析了起來。

最後那數千鐵騎主要分成兩股,一股北上想進入河西走廊尋找暫時的落腳之地。

畢竟隴山口的丟失,代表着那數千鐵騎失去了軍糧補給。

兵士可以靠乾糧堅持一段時日,但那些優良的戰馬,可受不了飢餓的苦。

而河西走廊是離安定郡最近的牧場,可以很好解決大量戰馬的食物問題。

至於另外一股魏軍鐵騎,他們在幾員將率的帶領下,選擇前往上邽,前去與曹真的大軍匯合。

不過相比較於大部分騎軍明哲保身般的選擇,數千鐵騎中還是有一些忠良之士的。

他們既沒有選擇北上,也沒有選擇南下,他們選擇翻過崇山峻嶺來向曹彰報信。

曹彰眼前的這位信使,便是那些忠良之士的一員。

只是相比較於其他的忠良之士,他的腳程更快一些罷了。

當聽完眼前信使的詳細講述後,曹彰現在已經知道了,略陽縣到底是如何丟失的,及當下略陽縣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局勢中。

可越是瞭解,曹彰的雙手就越止不住顫抖。

姜維,竟然是姜維。

姜維的名字,曹彰是知道的。

生擒滿寵的舉動,足以讓姜維在魏軍中開始有了知名度。

而曹彰在聽到姜維的名字後,之所以會表現出咬牙切齒的神色,除去姜維是讓魏軍失去略陽的罪魁禍首外,還因爲曹彰知道姜維曾經是大魏戰將中的一員。

在曹彰看來,投敵的姜維,是一個無恥的“叛徒”。

被“叛徒”狠狠捅了一刀的感覺,那是要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想當初子丹兄長還竟然認爲姜維是大魏的忠良俊傑,這真是荒謬至極!

在內心對姜維的痛恨達到頂峰之際,曹彰也很快反應過來,他當下處於什麼樣的境地中。

隴山口顧名思義,是略陽縣在隴山的入口。

這個入口,是關中魏軍轉運軍糧至街亭的樞紐所在。

隴山口被佔據,代表了街亭魏軍的糧道,已經被徹底截斷。

同樣的也代表了,魏軍退回關中的後路,也已經被徹底截斷。

誠然,從表面上看,魏軍的處境還不算太糟。

因爲曹彰當下可以及時回軍攻打隴山口,畢竟據信使所說,佔據隴山口的只是縣兵,戰鬥力並不強。

只要能重新佔據隴山口,那麼魏軍就將重新獲得生路。

但這一點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

就算不提隴山口那易守難攻的地勢,也不提隴山道那難以展開大型攻城行爲的地勢,就說一旦他有撤兵的舉動,糜暘會無動於衷嗎?

曹彰不是傻子。

他知道姜維之所以會前去策反謝牽,一定是在糜暘的授意下進行的。

若沒有糜暘某些方面的承諾,謝牽也不會那麼輕易背反。

從這點就可以知道,或許在不久後,糜暘也會得到與他一樣的消息了。

糜暘是何等善兵之人?

他苦心謀劃着這一招絕殺,又怎麼可能讓魏軍安然撤出街亭呢!

除此之外最讓曹彰顧忌的是,略陽失守這個噩耗,在大營中傳播開後,他的大軍將會遭受着怎麼樣的打擊。

糧道被斷,被敵軍前後夾擊,這兩種令軍心崩潰的必備要素都已經齊備。

那麼一旦讓略陽失守的噩耗在大營中傳開,數萬魏軍將會發生什麼,實在是不難推斷的事。

想到此,曹彰的心中登時浮現了一個決斷。

曹彰收回顫抖的手放在腰間的刀柄上,他對着一旁的張郃問道:

“你方纔將信使帶進來,可有驚動到其他人?”

對於曹彰的這個詢問,張郃不疑有他,當下回答道:

“不曾。”

“巡視大營周圍的,皆是郃的親兵。”

在聽到張郃的回答後,曹彰的臉上好轉了一些。

張郃是經驗豐富的戰將,他既然能做出保證,那麼曹彰自然是放心的。

既然如此。

就在張郃剛剛回答完曹彰的時候,只見曹彰就極快地抽出腰間的長刀,朝着那名信使的脖頸處重重劃去。

被身爲猛將的曹彰全力一擊,那名信使的下場已經是註定的了。

那名信使由於沒想到曹彰會突然襲擊他,故而他痛呼還未來得及發出一聲,便整個人朝着後方重重摔去。

在身軀倒地後,脖頸上傳來的劇痛,才讓那名信使臉上流露出痛苦的神色。

不想死的他,拼命用手捂住自己的脖頸處,可隨着大量血液從他的脖頸處流出,他的舉動終究是徒勞的。

感覺到生命正在身體中快速流逝的信使,臨死前用不解及怨恨的眼神看着曹彰。

他不明白,他明明是拼死回來報信的大魏忠良,他本來應該得到曹彰的獎賞纔是。

但他最後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

曹彰看到了信使臉上的神色,可他的眼中卻無半點憐憫的神色。

“你是忠臣,但爲了大局,有時候忠臣更該死。”

“日後,汝妻子,孤自養之。”

曹彰不帶絲毫感情的,講出了當年他的父親同樣說過的一番話。

吶,這就是當大魏忠良的下場。曹彰的舉動不僅那名信使沒預料到,就是張郃也被嚇了一跳。

可在聽到曹彰的話後,張郃卻直接低下了頭。

怪不得,武帝在世時曾說過,在心性方面任城王與他最爲相似。

當地上的信使徹底失去生機後,曹彰將染血的刀收入鞘中,而後對着張郃下令道:

“接下來定然還會有一些信使迴歸。

對於他們,你應該知道該如何處置吧。”

曹彰的言語中,依然帶着寒意。

在聽到曹彰的命令後,張郃連忙拱手應道:“唯”。

等應下這個命令後,身爲副將的張郃,情不自禁地問曹彰道:

“殿下,接下來我軍該何去何從?”

問這句話時,張郃的臉上流露出擔憂焦急的神色。

身爲名將的張郃,與曹彰一樣清楚,當下魏軍處於什麼樣的處境中。

說一句瀕臨絕境,都絲毫不爲過。

只是瀕臨絕境,說明還未真正到達絕境之中。

看着張郃,曹彰對着他緩緩說道:

“君可知道“長平之戰?””

見曹彰提起長平之戰,張郃的心情更沉重了幾分。

作爲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一場大戰,張郃又豈會不知道呢?

知道長平之戰全過程的張郃,不由得將當下己方面臨的形勢,與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在心中進行比較。

不比較還好,一比較張郃發現,魏軍當下的處境與當年的趙軍,竟有六七分相似。

同樣的是糧道被斷,同樣的是陷入敵圍。

這.

在張郃爲己方大軍的下場深深擔憂的時候,曹彰的話傳入張郃的耳中。

“糜暘想做白起,可孤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當年白起能將趙括圍困至死,一方面在於趙軍糧道斷絕,一方面在於秦軍兵力在趙軍之上!”

當曹彰說出這番話後,張郃恍然大悟。

正如曹彰所說,歷史上趙括被秦軍重重圍困後,之所以一直不能突圍成功,不是趙軍戰鬥力不強,實在是秦軍佔據着人數與地利的優勢。

可相比於當年的趙軍,當下佔據着人數優勢的,應該是魏軍纔是。

若魏軍全力突圍的話,未必沒有一線生路。

至於突圍的方向,也不難抉擇。

漢軍大概只有萬餘的兵力,萬餘的兵力要想防守住數裡的大營,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最重要的是,唯有向漢軍大營發起進攻,數萬魏軍才能保證無後顧之憂,才能專力向前。

而只要漢軍大營能有一處地方被魏軍突破,那麼這數萬魏軍的生路就來了。

在明白曹彰的意圖後,張郃隨即想起了當初他對滿寵說的一個策略——以點破面。

不過曹彰的意圖卻不止這個。

曹彰對着張郃繼續吩咐道:

“派出擅長攀登山嶺的信使,讓他前往長安求援。

若援軍能及時趕來,我軍便多了幾分逃出生天的可能。”

信使能通過狹窄的山道,從略陽縣來到街亭,那麼街亭的信使自然也能通過山道到達略陽,從而前往長安。

只是做到這一點雖然不難,但長安是否能有援軍派出,曹彰與張郃心中都沒數。

不過相比於什麼都不做,曹彰認爲這一舉動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聽完曹彰下達的兩道軍令後,張郃連忙對着曹彰一拜,就離開安排去了。

曹彰沒有預料錯,在他得到來自略陽縣噩耗的同一日,糜暘也得到了來自略陽縣的好消息。

在知道姜維成功完成自己交給他的任務後,糜暘不由得在大帳中仰面大笑起來。

“伯約真幼麟也!

今我軍,勝局已定!”

在糜暘大笑的時候,帳內的其他將校臉上也流露出喜色。

其實原先糜暘爲了不泄露機密,他安排給姜維的任務,大營內並沒有多少人知道。

大多數將校只知道姜維奉糜暘之命離營,卻不知道他具體去做什麼了。

現在當一切塵埃落定之時,衆人方纔知道姜維去做的,竟是此等動人心魄之事。

重要的是,他還真的成功了!

這一刻衆人心中不僅愈加敬佩糜暘的謀略,也對姜維的感官改善了很多。

在喜悅過後,劉封便當下出列對着糜暘一拜請命道:“大將軍,封以爲我軍當下應趁賊軍軍心崩潰之際,對賊軍大營發動猛攻。

封願請爲先登大將,封有自信,一定會爲大將軍拿下賊軍大營。”

劉封之所以會這麼有自信,在於他知道,儘管姜維現在已經控制了略陽縣,但總會有一些潰兵逃到街亭,爲曹彰報信的。

只要魏軍得知略陽失陷的消息,那麼他們的軍心豈有不崩潰的道理?

曹彰又不是韓信,能打出背水一戰,那種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神仙之仗。

而趁着魏軍軍心崩潰的時候,對魏軍大營發動攻擊,的確是一個極佳的機會。

在劉封出來請戰後,在座的丁奉等將校也蠢蠢欲動。

劉封能判斷出的,丁奉等人自然也可以。

面對送上門的功勞,又有誰會不動心呢?

只是面對劉封的請戰,糜暘卻笑着搖頭拒絕道:“當下時機未到。”

糜暘拒絕劉封的請戰,是有着他的理由的。

若按照常理推斷的話,當下對魏軍大營發動攻擊,的確很有可能取得奇效。

但當下統率魏軍的,分別是曹彰與張郃這兩位名將。

糜暘不認爲,他們會考慮不到劉封想到的事情。

既然他們考慮到了,就會有防範的措施。

在曹彰有所防範的情況下,貿然對魏軍大營發動攻擊,大概率是不會取得大的戰果的。

畢竟在前段時間的一戰中,雖然魏軍折損了不少人,但在亂軍中,大量的投石車也被毀壞,這讓漢軍失去了攻打魏軍大營的一個利器。

不然的話,糜暘早就對魏軍大營發動攻擊了。

除去這一層考慮之外,還因爲當下的街亭對漢軍來說,是一種不戰則爲勝的戰局。

如歷史上的長平之戰一般,漢軍只要不與魏軍主動交戰,那麼只要過幾日,等魏軍大營中的存糧耗盡,那麼勝利自然會屬於漢軍。

這就是方纔糜暘斷言“勝局已定”的原因。

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巔峰賽的打法。

劉封見糜暘拒絕自己的請戰,他的臉上流露出不解的神色。

可糜暘卻沒心思爲劉封解釋,他當下在等着一個人的到來。

我的趙叔呀,伱來的太慢了吧!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章 糜暘獻策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章 父子對質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4章 屠殺?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0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章 糜暘獻策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章 父子對質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4章 屠殺?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0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