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

看見糜暘喜不自勝的樣子,饒是一向沉穩的董允也不禁好奇道:

“大司馬,何故發笑?”

見董允不解,糜暘親暱地拉着董允的手來到堂內的地圖前。

在從一旁的丁封手中取過一根細棍後,糜暘用細棍指着地圖上的永安說道:

“當初孤之所以會接受韓綜的投誠,看重的並不是善於玩弄心機的他。

而是那座裝滿吳軍糧草的永安!

孤剛剛收到急報,說是丁奉已與數萬山越兵合兵一處,先正屯兵於柴桑城外。

柴桑乃東吳長江之咽喉,想來得知消息的孫權,已下詔給永安城外的呂岱,讓他務必率軍馳援柴桑。

只要呂岱率軍離開,永安就會是我軍的囊中之物。

相國擔憂者,無非是荊州錢糧不濟,不宜冒進。

可一旦孤得到永安城內的大量糧草,孫權的數年積攢,適爲孤所用也!

世人常言江東富庶,令人豔羨。

孤不想豔羨,孤只想得到!

相國憂慮孤向長安討要錢糧,可或許一段時日後,反而是相國向孤要呢。”

說到這時,糜暘微微擡頭,展現出了些許驕傲的姿態。

論理政的能力,糜暘是拍馬也趕不上諸葛亮。

可理政能力不行,就一定會缺糧嗎?就一定要眼巴巴苦等着豐收的季節嗎?

不一定!

身爲穿越者的糜暘,可是深刻記着一句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當糜暘說完後,董允用震驚的目光看着他。

在此之前長安城內誰能想到,糜暘引發這麼大的變故,最後的目的爲的竟然是永安?

甚至糜暘不提及永安,很多人都忘記了,一開始引發荊州大變的就是韓綜投誠一事。

將事變的源頭,當做己身的真正目標,這誰能想到!

董允驚歎地看着糜暘,愣了好一會後,他直接吐出一句話道:

“大司馬,真是不忘初心。”

吐出這句話的同時,董允內心中的擔憂也正在漸漸消散。

聽到董允的讚賞後,糜暘將目光看在了他的身上。

見糜暘目光緊盯自身,董允對着糜暘一拜道:

“大司馬放心,待臣回到長安後,會將大司馬的籌劃一五一十告知相國。”

董允原以爲糜暘關心的是這一點。

豈不料,下一刻:

“休昭何不留下,協助於孤?”

“嗯?”

董允的疑惑,讓糜暘臉上露出笑意。

“今年以來,當各處戰事發生後,孤只覺得身邊能用之人太少。

時至今日,孤甚至將身邊的智囊蔣濟都派往柴桑。

現孤身邊,一個可商討的俊傑都沒有。

孤知道休昭是有大才的。

以你的才幹,區區一個侍郎的身份,怎能配的上你?”

糜暘對董允拋出了橄欖枝。

而董允在聽到糜暘的招攬後,說實話動心了。

論公,董允欽佩糜暘的才能。

論私,董允與糜暘私交不錯,加之兩家還有姻親。

若是能投入糜暘帳下,或許未來對他來說會更海闊天空些。

可在思考了一番後,董允還是搖頭婉拒道:

“允學識尚淺,想在長安再歷練幾年。”

董允現在是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的官職雖不高,但卻是天子近臣,加上董允知道諸葛亮相當器重他。

投效糜暘是不錯,只是相比於自身原來的發展,投效糜暘並不會帶來大的改變。

那麼董允就想着一動不如一靜。

見董允臉露考慮,最終卻還是婉拒了自己,糜暘猜出了董允心中所想。

見狀,糜暘假意遺憾的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就不勉強休昭了。

只是可惜呀。”

“大司馬,在可惜什麼?”

董允的上鉤,讓糜暘臉上的笑意愈發濃厚。

“永安不止有大量錢糧,尚有數千解煩兵。

那數千解煩兵的戰鬥力,雖無法與天策軍比擬,但至少能用。

屆時孤順江而下,集齊解煩兵、山越兵、天策軍三股力量,區區一座柴桑城,孤是有信心拿下的。

據一些投降的吳將所說,柴桑往建鄴的水道異常寬廣,藉助寬廣的水道,數萬大軍不過數日就可抵達建鄴。

多少年了,漢軍的旗幟未飄蕩在建鄴城外。

飲馬長江,揚鞭江左,這是孤心中可載於史冊上的盛事。

孤與你私交不淺,本想與伱共賞這番盛事。

可惜,可惜呀!”

說到最後三個字時,糜暘的語氣格外的重。

他好像真的感到很可惜。

只是糜暘的話落入董允耳中後,卻讓素來以沉穩莊重聞名的董允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大司馬,你,你”

你怎麼能拿這樣的事誘惑我呢?

董允的急切讓糜暘“不解”。

“休昭,何故發急?

莫慌,孤是不會強人所難的。”

要是未畫大餅前,糜暘這麼說,董允可能還會拜謝糜暘。

但現在!

你不要也得要。

“允身爲內臣,按朝廷制度,本不應該直接爲大司馬調度。

可依先帝遺詔,大司馬有錄尚書事之權,只要大司馬以此權限徵調臣,就不算違制。”

沒想到剛纔還婉拒的董允,現在卻利用自身熟知朝廷制度的優勢,爲糜暘謀劃起來。

董允說完後,糜暘點了點頭。

董允的辦法,他不是不知,他本身就可以直接徵調董允。

不過現在董允是諸葛亮看重的近臣,直接搶人不太好,至少不能自己明着搶。

“那相國那裡呢?”

聽糜暘提起諸葛亮,董允方正的臉一紅:

“臣會自寫書信一封,信中臣會向相國言明,臣有效班公投筆從戎之志。”

董允越說聲音越小聲。

糜暘強忍住笑意,拍着董允的肩膀道:“休昭不是想在長安多歷練歷練嗎?”

糜暘的語氣中,帶上了好友間調侃的意味。

面對糜暘的調侃,董允一邊掩面,一邊輕聲答道:

“在長安歷練也沒什麼不好。

可允思索後,還是覺得從軍對我來說,更加的海闊天空。”

董允這番似曾相識的話,讓糜暘再也控制不住,大笑了起來。

不過糜暘之所以會用言語挑逗董允,實則是在試驗一件事。

得到試驗結果的糜暘,對着董允下達了第一個命令:

“荊州缺俊才。

休昭可暗中將今日孤所言,在長安的三五好友間流傳開。”

糜暘話音剛落,董允頓時發出一聲嘆息。

“大司馬,這樣長安會空的!”

董允出身官宦之家,他的三五好友大多也是交友廣博之輩。

要是董允將今日糜暘的話,在三五好友間傳播,不久後等於是在整座長安城內傳播。

試想一下今日都忍受不住糜暘的誘惑,何況長安城內其他心懷志向的俊傑?

不要低估任何一位大漢男子,心中想立功的殷切期盼。

董允的嘆息,並未讓糜暘改變主意。

見糜暘正在沉思,董允問道:

“大司馬,何故沉思?”

“孤在想,滅魏的事。”

語不驚人死不休。

糜暘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董允彷徨莫名。

長安空,與滅魏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
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