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

周魴的回答,讓呂岱眼中的期望之光漸漸消散。

呂岱不會懷疑周魴騙他,另外周魴的回答,亦符合孫權素來的性格。

可在之前,呂岱難免會抱有一絲期望——期望孫權能夠多有寬容之心。

目光緊緊盯着身前的周魴,呂岱臉帶憂色,他知道眼下能幫他的或許只有周魴。

“子魚。”

呂岱先是換了一個親近的稱呼。

“柴桑乃我軍後路,攸關岱之性命,岱又豈能坐視柴桑丟失?”

從周魴剛纔的話語中,呂岱以爲周魴在懷疑他的忠心。

爲了不讓周魴進一步誤會,呂岱直接跟周魴說出了他必救柴桑的另一個原因。

你可以懷疑我對陛下的忠心,但你總不可能懷疑,我會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吧。

在說完這番緣由後,呂岱看向周魴,希望能從周魴臉上看出認同的神色。

可週魴卻一直在沉思着,不知道在想什麼。

“子魚在思慮什麼?”

呂岱不解地問道。

呂岱的話,將周魴從沉思中驚醒。

周魴深深看了呂岱一眼,他緩緩答道:

“我在想永安城內的韓綜。”

剛聽周魴說完,呂岱還有些不解。

周魴怎麼會突然提到韓綜。

可稍稍一轉念,呂岱就不由得沉鬱填胸。

好傢伙,周魴這是話中有話,他是在暗示自己可能抱着與韓綜一樣的想法。

的確沒人會懷疑呂岱不愛惜自己的性命。

然以當下的局勢,愛惜自己的性命,就一定要救援柴桑嗎?

若能學韓綜.

莫說性命保得住,恐下半生的榮華富貴也有了保障。

周魴的話讓呂岱氣急的同時又無可奈何。

呂岱不敢再繼續解釋了,生怕越描越黑。

見到呂岱急切又憋悶的神態後,周魴眼睛一轉,嘆了一口氣說道:

“呂公,你我兩家有姻親,我怎麼會不信任伱的忠心呢?”

周魴的妻子張氏,與呂據的妻子是同族。

“可我身爲使臣,方纔在衆將面前,我不能講私情。”

周魴的這句話,讓呂岱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接着呂岱又聽周魴繼續說道:

“而呂公你想想看,我在永安城外都會有所誤會,更何況陛下遠在建鄴城內?

近年來,陛下越來越雄猜,有多少大臣因受陛下猜忌而被貶斥?

這些事都是你我親見的。

你在意的不應該是我怎麼想,而是陛下會怎麼想!”

在私下時,周魴不像剛纔在衆將面前那般凌厲。

而周魴的話,讓呂岱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周魴說的,正是他擔心的。

“岱之所以一直遲遲不發兵,是在擔心糜暘尚有後手。

況爲防被圍點打援,縱使岱要出兵,亦宜緩不宜急。

至少要與子衡的援兵同時到達,方是萬全之策。”

見哪怕自己未曾告誡,呂岱都能想到“宜緩不宜急”這一點,周魴臉上露出笑意的同時,內心中卻忌憚不已。

你不急,我哪來的富貴?

擋人富貴,如殺人父母呀!

“呂公!

你素來知兵,你的顧慮不能說不對。

可你知兵,陛下知否?”

周魴問出了一句,答案衆所周知的問題。

“在陛下眼中,他要的很簡單,他要柴桑無憂,他要看到有忠誠良將勤王。

至於其他的事,根本不在他的考慮中。

若是建鄴城中尚有良將在,他們可能還會勸導於陛下。

可大吳良將,當下有哪幾位在建鄴城中?

以往要是張公”

提起張昭,周魴下意識地嘆息連連。

張昭在朝的時候,身爲淮泗官員魁首的他,的確是呂岱在朝中的支持。

只是如今在呂岱的記憶中,張昭與孫權還處於決裂的狀態。

周魴提起張昭就嘆息還有着另一層用意。

正所謂兔死狐悲。

你的政治領袖張昭因得罪孫權,都直接被孫權封死在府內。

要是你再違逆了孫權的意思,你的下場難道會比張昭好嗎?

周魴的言語暗示是有用的。

在聯想起張昭的下場後,呂岱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冷戰。

冬天的江風雖冷,卻比不上孫權對老臣的手段更讓人心寒。

在周魴的步步引誘下,呂岱陷入了無邊的惶恐之中。

若無前例,周魴再怎麼說,呂岱斷然不會有這種感覺。

可呂岱可以參考的前例卻太多太多。

在久久的深思後,呂岱似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呂岱對着周魴深深一拜請求道:

“岱想上書一封給陛下,還望子魚能代爲傳達。”

呂岱知道眼下能幫他的唯有周魴,概因周魴是孫權的使者。

若周魴未至永安還好說,周魴已至永安他若私下裡給孫權遞送奏疏,這無疑是在藐視孫權的權威。

唯有讓周魴替他轉呈奏疏,方是合情合理的事。

聽到呂岱的請求後,周魴略一思量便答應了他。

見周魴肯相助,呂岱不由得大喜。

“子魚真乃國之幹臣也!”

呂岱與周魴在一旁私下交流了許久。

衆將雖都好奇他們在說什麼,但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猜測。

待到呂岱帶着周魴回到衆將身前後,衆將本以爲呂岱會下達整軍備戰的命令。

沒想到呂岱卻對着衆將說道:

“使者遠道而來,待使者好好歇息後,再一同商討進兵方略。”

呂岱的話,引起了東吳衆將之間不小的騷亂。

東吳衆將本以爲,剛纔周魴的言語都那麼犀利了,呂岱恐再也不敢有所拖延。

結果

衆將不由得將目光看向周魴,只見周魴這時臉色陰沉,想來他剛纔私下裡與呂岱談的很不愉快。

沒有讓衆將過多注視,周魴隨後就領着親隨朝着吳軍大營走去。

看着周魴離去的背影,許多吳將心中隱約出現了不詳的預感。

呂岱爲周魴安排的營帳很寬敞。

臨近深夜,周魴的大帳內依然閃着燭光。

看着周魴沉思的模樣,他的胞弟周益不由得疑惑道:

“兄長今日爲何要答應呂岱所請?”

周魴父母早逝,從小就是他一手將周益拉扯大,兩兄弟間感情深厚。

周益是知道周魴的隱秘的。

周益的疑問,將周魴從沉思中驚醒。

周魴看了一眼不解的弟弟,臉上帶着一些笑意問道:

“那你覺得爲兄該怎麼做?”

聽到周魴的詢問後,年紀尚輕的周益頓時開口答道:

“兄長既爲孫權使者,何不直接請出節杖,強令呂岱出兵?”

周益的話讓周魴笑着搖了搖頭。

“你呀,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雖說孫權口諭一事,孫權因不想外傳,而使柴桑軍心動盪,故目前只有我一人知道。

可呂岱不是蠢貨,若是我直接假傳口諭,或者直接以使者權威強令他出兵,正所謂凡事過猶不及,呂岱心中定然生疑。

他一旦生疑,許多事就會超出我的掌控之中。”

“你仔細想想,我今日雖未對呂岱言明陛下口諭,但在其他方面,哪一點又可以落人話柄?

不止不會落人話柄,恐怕現在呂岱還會對我感激不已。

我只有表現的比任何人都忠誠,才能戰勝真正的忠臣。”

周魴的話引起了周益的深思。

只是周益還是不明白,爲何周魴要答應幫呂岱遞送奏疏。

“就算兄長想取得呂岱的信任,也不該答應幫他轉呈奏疏。

想那呂岱定然會在奏疏中,向孫權言明他的顧慮。

一旦這封奏疏送到孫權手中,兄長未曾向呂岱言明口諭的事不就暴露了嗎?”

一想到這,周益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而周魴在看到周益臉上的憂慮之色後,卻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你看過《史記》,你可知道郭開這人?”

“郭開?”

郭開的事蹟在《史記》中篇幅不多,正常就算有人看過《史記》,也不會特意去記得他的事蹟。

“當年趙國名將廉頗慘遭趙王貶斥,後來趙王后悔想召回廉頗效命。

郭開恐廉頗回國與他爭權,便設下了一條妙計。”

說着說着,周魴想起歷史上郭開的做法,感覺受到了不小的啓發。

“不讓趙王使者見廉頗是下策,讓趙王使者成爲自己的人,纔是上策!”

當週魴這麼說完後,帳外呂據的聲音就傳入。

聽見是呂據親自到來,周魴起身出帳外相迎。

看到呂據後,呂據鄭重的從懷中掏出一封奏疏交到周魴的手中。

“家父有言,望子魚珍重這封奏疏。”

呂據的話讓周魴凜然。

周魴鄭重地將那封奏疏收起,然後對着呂據承諾道:

“世議請放心,呂公今日所請,魴一定辦到!”

見到周魴鄭重其事的樣子後,呂據便放心的離去了。

待呂據離開後,周魴帶着那封奏疏回到了帳內。

坐下後周魴在周益驚詫的目光中,直接將那封蠟封好的奏疏打開仔細看了起來。

等看完奏疏中的內容後,周魴輕笑出聲:

“老將就是老將,想法果然有獨到之處。

人人都將目光放在柴桑上,他卻能隱約在擔憂着永安城外的大量軍資。”

周魴毫不吝嗇地對呂岱誇獎了起來。

可等誇獎完呂岱後,周魴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不見。

幾抹冷色掛上了他的臉龐。

“可惜,可惜!”

望着身前的燭火,周魴將手中的奏疏一端放了上去。

火苗很快在奏疏上跳躍起來。

看着手中漸漸被火焰覆蓋的奏疏,周魴的眼神越發冷厲:

“大司馬不允許,東吳有這麼老辣的人存在!”

“哈氣!”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最近天氣冷了,糜暘有時總是會控制不住地打噴嚏。

難道是有人不時在念叨自己?

還是有人在藉着自己的名頭在爲非作歹?

想到這,糜暘摸了摸下巴處越來越長的鬍鬚,難免有點擔心起來。

名頭被利用倒無妨,事情不要被辦砸就好。

見到身前的糜暘有些失神,董允一直不住的咳嗽着。

可再怎麼咳嗽,董允發現糜暘都沒回過神來。

實在沒辦法之下,董允直接低沉地喊了一聲道:

“大司馬!”

在董允的這聲低喝下,糜暘才從思索中驚醒。

“啊,休昭,你繼續念,孤聽着呢。”

看着手捧詔書的董允站立身前還未離去,糜暘終於回了這麼一句。

董允與糜暘相交不淺。

以往劉備每有詔書要給糜暘,都是以董允爲使者。

劉禪繼位後,很好的延續了這個傳統。

而今日董允唸的詔書中,本來也沒多麼重要的內容。

大致可翻譯爲:

“表兄又立功啦!”

“那朕賞!”

“什麼,吳狗竟敢入侵我國疆土。

看朕寫詔書罵他!”

當然這封詔書中,劉禪還貼心的爲糜暘打了一個補丁。

近來沙摩柯爲糜暘立生廟的事傳到長安,這引起了長安一些大臣的疑慮。

立廟是帝王專屬,臣子怎可染指?

而當一些彈劾的奏摺送到劉禪面前後,劉禪很生氣。

“蠻族禮儀不與華夏同,有何可奏?”

劉禪把那些彈劾糜暘的大臣罵了一頓,又專門下了一道詔書,爲沙摩柯的行爲作解釋。

今日劉禪的詔書正好送到糜暘這裡。

等董允唸完詔書後,他便走近幾步,對着糜暘輕聲問道:

“相國讓我問大司馬:你欲滅國邪?”

聽到董允轉述的話後,糜暘笑了出來。

見糜暘不回答,還在那裡笑,董允有種想扶額嘆息的衝動。

都當大司馬的人了,性情怎的還和以前一樣。

其實不止諸葛亮想問糜暘這件事,就是包括董允在內的一衆朝臣,都很想知道糜暘到底想幹嘛。

長安距離荊州甚遠,一些消息傳遞自有先後順序。

原本從荊州傳到長安的軍情是,永安守將韓綜要舉城投降,大司馬要派兵接應。

這一點,長安朝野都是能理解的,不能寒了忠臣之心嘛。

而後來曹魏爲協助陸遜,派兵攻打義陽郡,這讓長安衆臣也很淡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嘛。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軍情送到長安後,長安衆臣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怎麼一時之間,義陽、公安、柴桑三地皆有戰事?

這局勢變化的也太快了!

從一場局部戰爭,演變成國運之戰,竟不到半年的時間。

就這變化,誰看了不心驚?

饒是諸葛亮也坐不住了。

面對董允的詢問,糜暘無辜地說道:

“相國怪錯人了。

是曹休,陸遜狼子野心,孤只是“被動”反擊。”

糜暘以爲他的解釋,會讓董允接受。

豈不料董允在沉吟一會後說道:

“相國說,若大司馬擺出一副無辜的模樣,那就恰恰證明一切都是大司馬暗中謀劃的。”

董允的話讓糜暘語噎。

這天沒法聊了。

見糜暘語噎,董允爲諸葛亮帶上了最後一句話:

“相國讓臣轉達:長安沒錢。

請大司馬自行剋制點。”

見關係匪淺的人,能說出這麼“無情”的話,糜暘感覺心被傷了。

“孤又沒想向長安要錢糧,孤自己想辦法!”

就在糜暘傷心的時候,一道急報送到了他的手中。

當看完急報後,糜暘臉上的“傷心”瞬間煙消雲散。

“孤的糧庫來了!”

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章 當爲班超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章 先斬後奏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41章 第三條路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7章 駐守公安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推兩本書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7章 懾服徐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0章 夜襲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章 當爲班超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
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章 當爲班超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章 先斬後奏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41章 第三條路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7章 駐守公安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推兩本書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7章 懾服徐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0章 夜襲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章 當爲班超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