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

第二日再召開議事會議時,劉備與糜暘二人皆臉色如常,好似昨夜夜間他們從未談過話一般。

在外人看來,昨夜的議事會議上,大將軍糜暘提出了一個極佳的北伐方略。

但劉備卻稍微對這一北伐方略修改了下,僅此而已。

而今日之所以再度召開議會,並不是說糜暘提出的北伐方略會有所改變,而是劉備要在今日議會上,正式敲定兩路北伐大軍的隨軍將領名單。

按照昨夜定下的北伐方略,五萬漢軍將會主要分爲兩路,一路由糜暘親自統率,率軍一萬入褒斜道以爲疑兵。

另外一路將由天子劉備親自統率,率軍四萬從陽平關出發,經祁山直接進入北伐的隴右地帶。

可除去兩路漢軍的兵力及各自主將外,兩路漢軍分別的隨軍將領,也必須要好好討論一番。

而哪怕東路軍由大將軍糜暘親自統率,但能參加議會的人都知道,糜暘統率的東路軍乃是疑軍。

目的主要在於吸引魏軍的注意力,爲西路軍創造良好的進攻條件。

在這種目的之下,代表着身處這一路大軍內,立下功勞的機會並不多。

因此在討論東路軍的參戰將領時,哪怕糜暘戰功卓著,但還是有許多漢臣皆有些不願進入糜暘的東路軍中——除去糜暘的本部將率外。

這一點正常,糜暘對這一點也不在意。

這幾年來,數件大功在身的他,並不在意這一次沒有表現的機會。

至少他比諸葛亮好多了。

在劉備還未來漢中之前,就急召諸葛亮回成都代他坐鎮成都,處理政務。

與諸葛亮相比,自己好歹也能去長安附近轉一轉不是。

而在討論到跟隨劉備的將領名單時,大堂內的氣氛可就不能用簡單的熱鬧來形容了。

一衆漢臣,不管身居何職,又不管曾經是否有過從軍經歷,皆十分踊躍的希望能與劉備一同踏平敵境。

在一衆漢臣中,要是論情緒最爲踊躍的是誰,那無疑是劉封了。

劉封在被劉備放出來,一直負責鎮守劍閣。

而在鎮守劍閣期間,劉封雪中奮短兵,的確打了一場戰果不俗的奇襲戰。

因此在不久前劉備到達劍閣後,高興的他正式爲劉封表功,將他爲蕩寇將軍,一下子升爲徵北將軍。

而吳懿亦爲徵北將軍升爲鎮西將軍。

與曹魏不同的是,徵北將軍在大漢只能算名號將軍,算不上重號將軍。

但雖然大漢的徵北將軍在權力與地位方面無法與曹魏的相比,但徵北將軍的地位並不低。

除去那些寶貴的重號將軍職位外,劉封的徵北將軍地位只在鎮北將軍之下。

可以說劉封已經半隻腳,邁入了重號將軍的行列之中。

更爲重要的是,劉備給人封將軍名號,常常帶有特殊的含義。

徵北二字,體現了劉備對劉封的期許。

在這場北伐大戰中,劉備一定會大力重用劉封,讓他有足夠表現的機會。

單單這一點,就是多少漢將夢寐以求的?

或許劉封也懂得劉備的深意,故而在跟隨劉備北上以後,他一直顯得很活躍。

例如早在昨夜的議會召開前,劉封其實也在心中想好了一個北伐方略,想以此來一鳴驚人。

然後他就受到了來自糜暘的當頭一棒。

哪怕劉封再自大,他也知道與糜暘的方略相比,他自己想出來的那個方略,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劉封是喜歡自大,但他不喜歡自虐。

不過儘管昨夜受到挫折,但在今日的議會上,劉封卻變得更加活躍起來。

因爲糜暘既然被安排去東路軍,那麼西路軍中,還有誰能與他爭奪矚目的焦點?

在議會上,劉封慷慨激昂的表現願爲劉備的先鋒,爲他一舉奪下隴右諸郡。

劉封的慷慨激昂,讓劉備感到臉上充滿笑意。

從劉備的表現足以看出,劉備對劉封的這副表現很是滿意。

糜暘對劉封的表現也看在眼中,但他卻對劉封的表現,說不上討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從劉封過往的事蹟來看,他的性格本就自大急躁,況且他又被劉備幽禁了那麼久,在這種情況下,劉封想着急於表現自己,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人無完人嘛。

但劉封接下來的請求,卻讓糜暘有些不開心了。

原來是劉封見劉備心情甚好,因此便想進一步提出訴求。

他的訴求很簡單,那便是成爲劉備的副將。

一支大軍的架構,是十分複雜的,但最主要的軍職無非兩個。

一個是主將,一個副將。

這種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權力上,還體現在後續功勞的分配上。

在西路軍中,劉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主將,但副將的人選卻一直遲遲未定。

這也是今日議會討論的重點。

因爲當西路漢軍成功收復涼州後,最大的功勞很可能會落在西路軍的副將身上。

劉備是帝王,他根本不需要與臣下爭功來表彰自己。

這纔是今日劉封真正的目的所在。

他方纔的請爲先鋒,更多的是一種試探。

而劉封之所以會如此想要西路軍副將一職,爲的就是自己的將來。

糜暘或許看不上收復涼州的功勞,但劉封可謂是垂涎不已。

因爲這一項功勞,會讓他的將來受益無窮。

劉封可不是劉禪,他心中是有大志向的。

當然劉封會提出想成爲劉備的副將,倒也不是自不量力。

就算不提他的皇子身份,在他被幽禁之前,他的將軍稱號是爲副軍——這代表着他以前本就經常擔任劉備的副將。

在這種經歷之下,劉封今日的請求,算不上不自量力。

可劉封不會想到的是,他的這番請求,卻引得了糜暘的不喜。

就在劉備還在沉吟,想着要不要答應劉封請求的時候,糜暘直接起身對着劉備一拜道:

“臣以爲陛下之副將,有個更佳的人選。”

糜暘的突然進言讓劉封瞬間失色。

他實在是沒想到,糜暘會在這一關口,突然來橫生枝節。

在剛纔的討論隨軍將領人選時,糜暘可是基本上全程保持閉口不言的。

劉封不知道糜暘爲何會出來破壞他的好事,但劉封卻知道,哪怕他心中有多麼大的不願,面對糜暘的橫生枝節,他並沒有辦法。

相比於劉封的失色,劉備卻對糜暘口中的人選頗感興趣。

能得到糜暘舉薦的人選,那自然是有着過人之處。

劉備溫聲問糜暘道:“卿舉薦何人?”

在劉備的詢問下,糜暘朗聲答道:“驃騎將軍,馬侯。”

糜暘的回答鏗鏘有力,足以讓堂內的衆人都聽到他的回答。

可當他的回答爲衆人所知後,衆人如劉封一般,臉色齊齊一變。

就連劉備的眉頭也緩緩皺了起來。

馬超?

而劉封在聽到糜暘竟然舉薦馬超與自己競爭後,劉封的心中有着怒氣涌現。

就那無君無父的小人,他也配嗎?

自劉備到達梁州後,他帶來的衆臣,也都知道了馬超在陰平守城戰的英勇表現。

但在梁州諸臣中,魏延,丁奉、張嶷、乃至於法邈等不上戰場的梁州臣子,一衆漢臣的交口稱讚。

但偏偏對馬超,衆人心中好似默契一般,都對馬超的表現,並未表現出十足的讚歎。

就好像梁州大戰中,驃騎將軍馬超從未走出過沔陽一般。

倒是劉備還算寬厚,他特地前去探望了一番馬超的傷勢,並且還留下了自己的御醫,讓他好好照料馬超。

但也僅此而已了。

物質條件,明面上的地位,劉備都不會吝嗇給予馬超。

但超出這兩樣範圍之外的東西,那也不是馬超能夠擁有的了。

因爲漢代以孝立國,身爲大漢天子的他,不可能去違反大漢的立國基礎。

就算不提這一點,對於將情義看着比生命還重的劉備來說,他本人對馬超就是不喜乃至於厭惡的。

劉備的皺眉,衆臣的失色落在糜暘眼中,這讓他心中深深嘆了一口氣。

要是馬超過往的經歷,能有一點可以洗白的,也不至於現在一點都洗不了。

可是馬超在陰平之戰的表現,他都看在眼中,況且他也承諾馬超了,那麼糜暘接下來就不會退縮。

就在劉備還未出言否決的時候,大臣中的孟光便率先出來向糜暘言道:

“聽聞馬侯受傷不輕,遠征隴右乃勞累之事,馬侯還是留在漢中靜養的好。

而大將軍當下應該籌備北伐大事,實在不適宜將精力放在這件小事上。”

孟光字孝裕,現任符節令,向以直言敢諫聞名朝野。

孟光之所以會被劉備帶在身邊,源於他的出身不平凡。

孟光是洛陽人士,更是出身公族,在關中一帶頗有名聲。

後來他因關中戰亂,這才入了益州。

可儘管孟光多年在益州,但他在關中的名聲並未消失,正因爲看重這一點,劉備纔會將孟光帶在身上,想着以孟光在關中的聲望,爲漢軍多招攬一部分降人。

從孟光的經歷可以看出,他乃是當下大漢政治派系中的東州系人員。

而在劉備一系列潛移默化的操作下,糜暘現在已經漸漸成爲東州系的領袖。

故而孟光出言,實際上是在勸阻糜暘。

在場的人都聽得出孟光話語中的含義:大將軍,你又何必爲馬超發聲呢?

這種人,您不是應該離得越遠越好嗎?

糜暘自然也聽懂了孟光話語中的含義。

他對孟光回了一眼,這一眼代表着孟光釋放出的善意,他收到了。

但糜暘還是堅決地說道:“暘現在在做的事,正是爲我軍的北伐大業考慮。”

緊接着他又對着劉備一拜說道:“驃騎將軍之前雖受傷不輕,但近段時間經過醫者的治療,身體已然好轉大半。”

這一點是事實。

之前馬超看過去半死不活的,除去身體上受重傷的因素之外,還因爲他心中有着深藏幾年的鬱結。

但糜暘的承諾,已然將他的鬱結紓解大半。

若是這番再能讓馬超有機會了卻餘願,可以回到涼州故土的話,那麼單單這個信念,就會讓馬超爆發出不小的求生意志。

或許可多堅持一段時間。

況且馬超成爲劉備的副將,對漢軍是有利的。

糜暘又言道:“驃騎將軍乃伏波將軍之後,伏波將軍後裔世代居於涼州,在涼州有着莫大的聲望。

加之驃騎將軍自身,又在涼州的異族中威名卓著,且驃騎將軍熟知涼州地形,若陛下能帶他一同出征,我軍必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糜暘將自己的理由說出來後便看着劉備,希望劉備能答應他的請求。

而劉備在聽完糜暘說的話後,認真地考慮起來。

當初他繼位時,不僅將馬超拜爲驃騎將軍,還封爲他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從這個封賞足可以看出,劉備一開始是想借用馬超在涼州的威望,好讓他來日的北伐輕鬆一些的。

可今時不同往日。

當時的曹魏如日中天,劉備只能想盡一切辦法,來加強己身的優勢。

但現在北伐,漢軍的優勢更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需要進一步重用馬超嗎?

這不是劉備杞人憂天,而是馬超是一把雙刃劍。

倒不是說劉備現在還懷疑馬超有反心,只是馬超害父是事實,而大漢又是以孝立國的。

在這種事實下,新興的大漢重用馬超,肯定會引來世間不少的非議,乃至於聲討。

就像當初劉備剛剛封賞馬超時,他的舉動就在天下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可那時劉備覺得封賞馬超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故而他那時並不後悔。

但現在呢?

馬超並非是一定要任用的。

情勢不同,身爲帝王的劉備考慮就變得多了起來。

但在沉思良久後,劉備最後還是答應了糜暘的所請。

或許私下裡糜暘在劉備面前,是一位會抽泣的晚輩,但這也只限在私下裡而已。

在世人面前,糜暘是大漢功勳震天的名將,更是大漢位高權重的大將軍。

他提出的建議,除非是有必須要否決的理由,不然劉備基本上都是會同意的。

更何況糜暘的態度,是這麼堅定。

在劉備同意馬超爲他的副將之後,這代表着今日的議會進入尾聲。

更代表着北伐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基本上宣告完成。

故而最後心急的劉備當衆下達了一個詔令:

“三日之後,全軍北伐!”

第一章。

第二章凌晨或早晨發。

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9章 糜暘到了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
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9章 糜暘到了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