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

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

作爲一個穿越者,糜暘這幾年來的所作所爲改變了天下大勢的同時,也深刻影響着那些在歷史上留有不菲名聲的人的軌跡。

至於那些影響時好時壞,暫且不表。

反正目前天下間,想將糜暘當做試金石的俊才,不知有多少,也不差姜維一個。

該值得糜暘關注的是,梁州下一步該繼續往哪裡走纔是。

自那日糜暘派出大軍清理梁州各地方豪強至今,時間已然過去半月有餘。

在這半個月多的時間中,在糜暘出其不意的戰術及樑軍強大的戰力之下,梁州中有能力與糜暘對抗的地方豪族,基本上已經被清理一空。

不過能做到這一點,除去糜暘佈置妥當之外,還因爲梁州當今實際上只管轄兩個郡。

漢興郡的地方豪強,早就在當初申氏兄弟作亂時,就被糜暘清理的差不多。

所以如今糜暘面對的,大多隻是漢中郡中的地方豪強而已。

糜暘在率軍清理境內蛀蟲的同時,也留有一部分兵力防守着漢中的兩個緊要位置。

畢竟如今關中的曹魏守將可不是夏侯楙,而是那個歷史上的名將曹真。

一個位置當然是被視爲漢中咽喉的陽平關。

對於陽平關的防務佈置,糜暘出乎衆人意料的讓吳懿領軍前去駐守。

只是這一點雖然對別人來說有些無法理解,畢竟糜暘剛剛解除吳懿的兵權。

但是以糜暘的角度來說,他這麼做卻有着多重考量。

自當年劉備拿下漢中開始,吳懿就一直是陽平關的守將,對於陽平關的地形,吳懿的瞭解可能還在魏延之上。

並且吳懿本人也是有着將才的一員大將,讓吳懿去鎮守陽平關,足以保證陽平關的安全。

其次糜暘當初解除吳懿兵權,乃是爲了更好的集權,並非是排除異己。

況且那一日在高臺上,吳懿已經公開站隊,所以他就沒有棄吳懿而不用的現實需要。

至於糜暘會不會擔心吳懿藉助着再次掌握兵權的機會,對他產生掣肘的威脅,這一點糜暘絲毫不擔心。

因爲儘管現在的樑軍基層士卒大多還是當初那數萬人,只是中層將官都已然成爲他的嫡系。

在這種情況下,吳懿是沒辦法藉助麾下的大軍對糜暘產生不利的。

在安排吳懿領軍鎮守陽平關後,糜暘又讓魏延帶兵駐紮在子午谷關口,防止魏軍兵出奇招,偷渡子午谷。

子午谷奇謀在後世是很有名的,也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

後來有不少歷史愛好者,曾專門去子午谷實地考察過,從而得出子午穀道路崎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根本就行不通的答案。

子午穀道路崎嶇險峻這一點是事實,只是歷史上諸葛亮反駁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並不完全是因爲這一點。

道路崎嶇險峻在漢代,不等於完全不能通行大軍。

就說當年漢中大戰時,劉備在法正的建議轉戰千里山道,奇襲定軍山。

說實話那時候劉備數萬大軍面對的環境,不比子午谷好多少。

還有歷史上曹真力主南征時,魏軍的主力部隊也是走的子午道,並且這一點還是經過曹魏朝臣公議決定的。

就從這兩個事例可以看出,若有名將指揮妥當的話,險峻的地形也是可以通行大軍的,這其中當然包括子午道。

畢竟劉備,法正、曹真,曹魏等名臣,他們又不是傻子。

只是要想在險峻的地形中行駛大軍,有一點至關重要,那便是要有強大的國力所支撐。

逢山搭棧,遇水搭橋,這簡短八個字背後所代表的,是數之不盡的錢糧耗費。

當年的漢中之戰持續一年多,其中真正將益州國力損耗殆盡的,其實是劉備奇襲定軍山的舉動。

“男子當戰,女子當運”這句話便是因爲此而產生。

而曹真在歷史上有膽量敢從子午谷行軍,完全就是因爲他背後有整個曹魏的國力在支撐。

所以諸葛亮否決子午谷奇謀的關鍵在於,就不提魏延能不能順利走出子午谷,就說單單攻打長安這一事,帶的士卒及攻城器械少是不頂用的。

可是若是帶的人多,當時的季漢國力卻不允許。

當時季漢真要有那國力,諸葛亮早就直接平A過去了,還搞啥奇謀。

子午谷行軍對於曹魏來說是個可行之法,對於季漢來說,完全就是空中樓閣。

正因爲知道這一點,所以糜暘才特地在子午谷佈置防務。

子午谷行軍不是季漢進攻的專屬,曹真要是攻打漢中,他是完全有可能從子午谷進攻的。

歷史上曹真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他正好遇上連綿的雨季,導致本就難行的子午穀道路完全崩壞。

只是身爲梁州牧的糜暘,不能將漢中的安危寄託在虛無縹緲的天時眷顧之上。

在佈置好這兩點保證漢中的外部環境無憂之後,糜暘便開始加快速度與臣下開始商量起均田制的具體實施步驟。

儘管當世華夏民族的主要農作物是粟米,而且粟米這種農作物在亂世中對於軍事的加成很大。

但以梁州的地理條件,並不適合廣泛種植粟米。

梁州因爲靠近關中,再加上本身的地理因素,所以它境內的主要農作物便是冬小麥。

冬小麥顧名思義,乃是秋冬之際播種的一種小麥。

現在中秋已過,馬上就要到冬小麥的種植日期了。

在此之前,糜暘必須先將相應的土地改良制度給施行下去。

不破不立,破的事情前半個月糜暘一直在做,現在是他該做立的事情的時候了。

在糜暘的州牧府中,有着上百位的小吏手捧文書在進進出出的小跑着。

從他們臉上焦急的神色可以看出,他們手中的文書都是至關緊要的。

這樣忙碌的一幕,在過去的半個月之間,每日都在上演着。

隨着衆多地方豪族的毀滅,三長制已然在梁州開始茁壯成長。

在完全忠於糜暘的三長的仔細排查、梳理之下,大量的被蔭庇的人口以及被侵吞的良田,開始化爲一道道文書飛速送往糜暘的州朝之中。

甚至由於被蔭庇的數量過多,往往一個縣之中,每日報上來的數量都在實時更新着。

就連精通政務的呂乂,在看到那些觸目驚心的瞞報數據後,他都不禁下意識的感嘆道:

“舊無三長,各家欺上瞞下,民多隱冒,竟十家、二十家方爲一戶也。”

呂乂的意思是說,若說沔陽縣往日之中總體報上的人口只有一萬的話,那麼他實際上的人口就有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當然這只是拿沔陽一縣做個舉例,並不是說單單沔陽一縣,就真的有數十萬人口。

呂乂以往有想過地方豪族蔭庇了許多人口,可是沒想到他們膽子竟然這麼大,蔭庇的數量竟然達到如此喪心病狂的地步。

可能後世人會對這一點感到十分不理解,覺得很是誇張,但這就是漢代地方政治的真實寫照。

就像歷史上那廣爲流傳的三國具體戶籍統計,就已經在後世引起許多學者的公然質疑。

因爲從各方面論證,那三份戶籍統計怎麼看都是裝滿水分的大海綿。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在漢代地方豪強幾乎是毫無顧忌的蔭庇人口,讓政府的人口普查根本就不準確。

由於數據更新速度過快,再加上以往梁州地方豪族蔭庇的人口過多,所以這段時間以來糜暘及他的臣下一直在忙碌着。

糜暘最近半個月來的睡眠嚴重不足。

由於擔心糜暘的身體安危,所以法邈等人也曾建議過糜暘可以去好好休息。

畢竟身爲梁州牧的糜暘,只要大方向有抓好,具體的政務交由信任的臣下辦理即可。

對於這一點糜暘不是不知道,糜暘也知道自己並不算有處理具體政務的非凡才能。

只是時不我待,既然他已經走出這一步,那至少在一開始時,是沒有理由拋下忙碌的衆臣獨自去休息的。

眼睛帶着黑眼圈的糜暘看着剛剛得點空的諸位心腹之臣,他首先看向法邈問道:“均田制的具體細則草擬的如何了?”

糜暘想要在梁州實施的均田制,乃是歷史上隋唐時期的一種土地制度。

之所以糜暘會想在當世實行均田制,乃是因爲任何制度,都必要要符合當世的政治背景及生產力。

就像糜暘不會在梁州搞什麼軍校,還弄什麼排長、班長,軍政分離這種在當世完全讓人無法理解的改革。

前進一步叫改革,前進十步叫重生,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均田制這種土地制度,不僅在歷史上證明了他的成功性,而且他實施的政治背景與當世十分類似。

均田制的實施背景關鍵有兩點,一點是人民流離失所,一點是田地大量荒蕪。

而這兩點,在目前的梁州,乃至於天下都是客觀存在的社會最大問題。

就像曹魏的屯田制,也是基於這種社會背景,才被曹操推廣到整個北方的。

均田制承認一切土地皆是國有。

在這點基礎之上,官府纔會給百姓開始施田。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官府要明確掌握各地的人口及田畝數量。

所以糜暘纔會在實施三長制之後,才準備在梁州實施均田制。

改革都是一步步來的。

均田制的具體內容並不簡短,但最爲關鍵的便是兩點:

第一點是:

凡梁州內16歲以上的男子,州朝將授給他們每人種植穀物的露田40畝,女子20畝,在年老病死後,統一收歸官府。

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畝,用來種植桑、棗、榆等農副產品。

只要三年內如數上繳相應數量的賦稅,桑田可作爲世業田,終身不還,世代傳承,只是嚴禁買賣。

當然因爲在當世,貧富差距巨大,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也不同,所以任何制度都必須要懂得變通來刺激生產力。

所以均田制中還另外規定,擁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相應額外獲得土地,只是相對應的,這部分人所繳納的賦稅也會更高。

糜暘的這個舉措,針對的就是那些倖存的地方豪強。

儘管在糜暘的三長制下,地方豪強沒辦法繼續蔭庇人口與侵吞良田。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經濟實力肯定比一般平民好。

既然如此,當然要充分刺激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對國家的整體收入也有着好處。

況且這也是糜暘安撫他們的一種手段。

一味的強壓最後只會適得其反,一手大棒,一手甜棗纔是制服地方豪族的最佳手段。

本來這一點,並不存在歷史上的均田制內容中,這一點是身爲穿越者的糜暘,特地加進去的。

他承認當世的貧富差距,然後再以靈活的改革,來讓這種貧富差距不至於演化成社會矛盾,這樣纔是有活力的改革機制。

至於均田制中關鍵的第二點就是:

所有官府所授的田畝,都是按實際的人口發放,奴婢並不在授田範圍內。

這一點可以防止地方豪強,通過廣蓄奴婢的方式來間接多受良田。

而若想多受良田,那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能爲國家立下大功,獲得相應的爵位,那麼便可以增加相應的受田數量。

有這一點是因爲漢代的基礎土地制度,本來就是名田制。

相應的名位獲得相應的田畝,這一點既是漢代的立朝基礎,也是一個朝代能保持欣欣向榮的必要保障。

若真都是平均主義,那麼梁州將來的發展肯定會成爲一汪死水,這一點是糜暘所不願意看到的。

均田制內容當然不止這些,作爲一個系統的土地制度,它的內容是十分繁雜的。

不過這兩點是糜暘自己經過改良後的內容,所以糜暘對這兩點是否能真正實施下去格外看重。

面對糜暘的詢問,法邈知道糜暘真正詢問的是均田制的哪些內容,所以他對着糜暘稟告道:

“一切內容臣皆與衆臣商議過,且已經草擬出一本細則,牧伯可隨時閱覽。”

見法邈這麼說,糜暘的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用心腹就是有這點好處,哪怕他沒有明白的問,但法邈卻能抓住他詢問的重點。

一切內容都已經商議過,那糜暘所改良的那兩點自然也在其中。

既然法邈、呂乂等政才認爲這兩點可以實施,那麼糜暘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也消失不見。

流感,真難受。

(本章完)

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章 糜暘獻策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章 糜暘獻策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2章 出獄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章推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
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章 糜暘獻策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章 糜暘獻策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2章 出獄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章推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