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

“來,隨我出去走走,消消食。”朱永興向坐在椅中直打蔫兒的夢珠伸出了手。

鄭硯北此次來見,確實花了心思,不僅獻上兩名侍女,還帶了大廚,做了一頓豐盛的宴席來款待宗室殿下。菜式美味,不僅讓未出過寨子的夢珠大快朵頤,連朱永興也覺得吃撐了一些。

夢珠抿嘴一笑,將小手交與朱永興,緩步陪着朱永興走出廳房。

月光如水,夜風拂面。朱永興在慢步中頭腦逐漸清醒,因爲飲酒而帶來的少許昏沉已經消散無蹤。

怪不得大巫對自己之前的佈置絲毫不覺爲難,原來是與這樣一個觸角廣闊的家族有着聯繫。種種疑惑逐漸解開,朱永興感到極其的慶幸,簡直就象自己非禮了幸運女神一樣。或許,這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金手指,每個穿越者都應該有的作弊武器。

“神啊,賜給我一個裝甲軍團吧!”朱永興突然有了這樣荒謬的念頭,不禁望着月亮默默祈禱,希望明天睜開眼睛便能得到,然後就可以橫掃天下……

“殿下,今晚的月亮很美。”夢珠在旁說了話,打斷了朱永興的虔誠禱告,“如果是中秋之夜,我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進行‘跳月’活動。”

“載歌載舞很好啊,還是你們過節過得歡快。”朱永興微微一笑,心中想起一事,有些奇怪地問道:“鄭家送的兩個侍女,我本不要,你爲何開口收下來了?”

“你不說我是公主嗎,公主難道沒有侍女?”夢珠調皮地眨着大眼睛,然後莞爾一笑,說道:“漢家女孩嘛,留在身邊可以教給我很多漢家的規矩和習俗,免得日後會被人取笑,掃了殿下的面子。”

朱永興輕輕點了點頭,原來是存着這樣的心思,只是他還是要提醒一下,“漢家的規矩和習俗也不是樣樣都好,你要有所甄別。好在她們都是大腳,想必不會攛掇你裹小腳。”

“殿下說得是三寸金蓮嗎?”夢珠疑惑地問道:“不好看嗎?有很多詩詞都在讚美呢!”

“自然方爲美,自殘自虐的陋俗當除之。”朱永興皺了眉頭,顯然對這種摧殘女人的習慣異常厭惡。

哦,夢珠心中記下,又有些擔心地問道:“聽鄭硯北所言,永昌已爲清軍所佔,我族沿元江而下,怕是行不通了吧?”

“這確實有些小意外。”朱永興沉吟了一下,笑着寬慰道:“只好多走陸路,在他處匯聚元江,再順水而下了。”

夢珠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了,雖然與原來的計劃有出入,但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其實,我還有一個計劃,只是有些冒險,而且不太成熟。”朱永興有些躊躇,思索着說道:“清軍佔據滇省要地,割裂了殘存明軍各部。而明軍各殘部又多逃散在雲南迤西邊境地區,既缺糧草,又有瘴氣瘟疫,且不知該撤往何處安身?困苦久之必降清。”

“殿下要與清軍打仗?”夢珠猜測着問道:“離這裡最近的要算永昌吧,酒席上殿下也對此地問得很詳細。可鄭硯北說了,清軍班師昆明,卻也留下名將張勇率精銳鎮守永昌,只憑我族的兵力,怕是難以取勝吧!”

“我當然不會冒險行事,更不會平白犧牲你族人的性命。”朱永興輕輕捏了捏夢珠的小手以示安慰,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且等一等,看在此地能彙集多少明軍兵力,再做計較罷。”

“我不是吝惜族人性命,不願爲殿下征戰,只是——”夢珠顯然擔心朱永興誤會,趕忙解釋着。

“只是要謀定而後動,不可草率行事。”朱永興笑着點頭,說道:“犧牲也當有價值,你看我是那種冒失的人嗎?以卵擊石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

夢珠釋然一笑,開口說道:“恭喜殿下,得鄭家相助,如猛虎加之羽翼,正可翱翔四海。”

確實有這樣的感覺啊!朱永興呵呵一笑,有了鄭家這樣可以承擔多種任務的助力,使他的計劃可以頗爲順遂的展開,心緒爲之一暢。只是冒出來與清軍一戰的念頭,卻始終縈繞在腦海中,難以完全捨棄。

與夢珠散步談笑了一陣,朱永興送她去房中安歇,自己卻難以入睡,坐在桌前對着地圖凝神思索。

清軍大部經由永昌、大理、姚安等地班師回昆明,卻在永昌留下名將精兵,意圖很明顯,便是分割壓制敗退到邊境地區的南明軍隊。

而這個時候,殘餘的南明軍隊其餘還有不少,雲龍州邊外、順寧府邊外、瀾滄邊外、麗江邊外,再加上雲南迤西邊境地區的李定國、白文選、祁三升、高文貴、靳統武、楊武、樑傑、吳子聖、吳三省、郭尚賢、王國勳等部,如果能匯聚起來,也是不小的力量。

只可惜,這些明軍之間失去了聯繫,又多處邊荒地區,面臨瘴氣瘟疫和補給不足等困難,最終無奈降清。說實話,朱永興能理解他們心中的糾結與煎熬,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會坐視其發生。

天子入緬,名將戰敗。確實是滿眼的失意景象,確實能夠摧垮很多人堅持下去的意志。可如果能在絕望的黑暗中看到象徵希望的一絲光芒,即便這光芒微小如豆,也會重新燃起人們心中的希望吧?

朱永興微微眯起了眼睛,目光的焦點還是停留在了永昌(現保山)的位置上。如果能在此打一仗,最好是能攻取永昌,則滇西北和滇西南的的連繫將暢通無阻,而不必通過險遠小路。這樣,不僅能使更多的殘餘明軍有了匯合聚攏的目標,更具有巨大的政治影響。

而且,此舉不僅能極大地提振人們的信心,還能較爲有效地遏止不久之後將要出現的投降大潮。在雲南這個民族衆多,土司遍地的省份,顯示出南明軍隊尚有作戰能力,更有其現實和深遠的意義。因爲這些地方勢力除了少數人之外,對朝廷的忠誠都是隨着形勢而變化的,他們更多地要考慮自身和本族的利益。

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91章 新氣象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57章 接駕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5章 寨子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74章 貪心不足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17章 斷臂?第63章 攻掠遼東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5章 破城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69章 雨季之威第8章 依城挫敵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75章 恬然自樂第40章 兩奸計議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9章 破城第138章 廣國公第111章 結果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章 北愁南喜第90章 俘虜處置第56章 拒詔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93章 棄城集軍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203章 總攻(三)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17章 斷臂?第99章 軍歌第92章 舉棋不定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12章 兵潰第112章 女考生第35章 阻擊第230章 暗戰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39章 聖意第117章 斷臂?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29章 宗室儀仗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95章 初印象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02章 總攻(二)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60章 追擊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52章 縴夫,規矩第6章 暹羅來使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章 北愁南喜第71章 慘烈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86章 疍家女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48章 急轉直下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0章 兩隻重拳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33章 退避,專打
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91章 新氣象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57章 接駕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5章 寨子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74章 貪心不足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17章 斷臂?第63章 攻掠遼東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5章 破城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69章 雨季之威第8章 依城挫敵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75章 恬然自樂第40章 兩奸計議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9章 破城第138章 廣國公第111章 結果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章 北愁南喜第90章 俘虜處置第56章 拒詔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93章 棄城集軍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203章 總攻(三)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17章 斷臂?第99章 軍歌第92章 舉棋不定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12章 兵潰第112章 女考生第35章 阻擊第230章 暗戰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39章 聖意第117章 斷臂?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29章 宗室儀仗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95章 初印象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02章 總攻(二)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60章 追擊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52章 縴夫,規矩第6章 暹羅來使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章 北愁南喜第71章 慘烈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86章 疍家女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48章 急轉直下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0章 兩隻重拳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33章 退避,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