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月夜之思

感謝禾苗苗,河馬象,xiaotang246,問天曉風,立立之之,jforce,有一棵蔥,windboy,恐龍救生隊,袁博仁,真礬,激angr,劍俠dodo,小青年老少年,馬鮫肉,john01b,yikm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快樂無憂,諸事順遂。

“對,對,珠兒說得對,是爹口無遮攔。”思威連連點頭檢討,卻是心喜難耐。

本來夢珠成爲王妃,雖然不可能是正妃,卻很受恩寵,思威便已經非常滿足,認爲猛山克族有了靠山。而現在峰迴路轉,夢珠有了扶正的希望,朱永興讓他和大巫秘密安排,便透露出了這樣的意思。

正妃,然後呢,隨着朱永興水漲船高,皇后,母儀天下,思威隨口而出的卻正是對將來的憧憬。

朱永興僞造聖旨,可是從在緬甸時、在猛山克族的時候開始的,事到如今,位高權重之下,也只能是取永曆而代之。否則,權臣是什麼樣的下場,朱永興很明白,身邊的親信也很清楚。思威,以及和鄭家有血親關係的大巫,自然是最早知曉的,也是最堅定的支持者。對朱永興的將來,也比一般人看得更透,投效得也最堅決。

養個女兒真好啊,思威心中如此想,神情也愈發和藹,看着夢珠是越看越歡喜。瞧這美若天仙的相貌,瞧這善良溫柔的脾氣稟性,那就是天生的皇后的材料。

夢珠臉上帶着母性的幸福笑意。把懷裡睡着的女兒放在牀榻上,蓋好被子。再擡頭時,正好看見父親那有些異樣的神情,不由得一愣。

“珠兒,你也早些休息。”思威的聲音低了下去。唯恐吵醒外孫女,起身停了一下,又開口說道:“殿下是仁厚重情之人,只要不犯大錯,你的位置便十拿九穩。如果能儘早添個男娃,以固國本。即便有人懷疑咱們造假,也不敢造次了。”

“嗯,阿珠省得。”夢珠起身相送,說着讓父親放心的話,“漢家的那些規矩我都懂,殿下不是薄情寡義之人。又處處維護,想必沒有什麼大礙。”

思威深以爲然,出門自去住處,屋中便只剩下了夢珠和睡得香甜的小女娃。

夢珠寬衣就寢,躺在牀上卻久久難以入睡。應該說,朱永興對她的寵愛是衆所周知的,但她卻頗有自知之明。以異族之女。成爲王妃,她已經深深地感到滿足,榮華富貴何以復加,如再爲正妃,深以爲非分之求,必遭人嫉,使自己處於危險之中。

但朱永興卻不滿足,使出手段,似乎非要將她扶正。對此,夢珠起初是惶恐的。也勸說朱永興不必如此。可朱永興心意已定,她也沒能勸說成功。現在呢,她是竊喜的,興奮的,儘管還努力壓抑着。

正妃嘛。皇后嘛,母儀天下?夢珠想着紛亂的事情,更加急切地想趕到廣州,與朱永興重聚在一起。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她才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

騰衝,平朔伯賀九義的宅邸。

燈火已熄,而老夫老妻還在竊竊私語。

“要不是受我們牽累,夫君沒準也可封王呢!”賀妻一直對賀九義因爲她們母子而一時糊塗受到降爵處分感到愧疚,廣東大勝,以及馬寶等將領因功升職晉爵的消息一傳來,她更感到對不起丈夫。

“嘿嘿,這種事情急不得。”賀九義的心態倒很平和,笑了兩聲,緩緩解釋道:“殿下將爲夫派至此處練兵,正是信任之故。別人確實是先立功晉爵了,可爲夫呢,日後可是有滅國之功在等着呢!”

“滅國之功?”賀妻不解地問道:“滅哪個國?”

“還有哪個,緬甸哪!”賀九義在黑暗之中睜大了眼睛,語氣篤定地說道:“皇上和朝廷官員在緬甸形如囚禁,這是國之大恥,又受緬甸要挾,以殿下不吃虧的心性,豈會不洗雪恥辱?據爲夫猜想,殿下必會親征。這其中的道理,你們婦道人家想來是不會懂的。”

賀妻果然沉默了下來,但好半晌之後卻輕聲一笑,說道:“婦道人家就不懂了?殿下英明神武,若是要做皇帝,大家怕是都贊同吧?就說夫君吧,受了殿下那麼大的恩典,那肯定是要出力擁戴的。”

“這話呀,可莫在人前瞎說。”賀九義幽幽地提醒道:“心裡有數就行了,臨到咱們出力報答時,當然也不能含糊。”

“夫君說得是,妾身知道輕重。”賀妻翻了個身,把住丈夫的胳膊,說道:“這種事情呀,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皇上在位,內有權臣,外有勳將,可也沒岷殿下這麼大的權勢和威望吧?如今,忠心跟隨殿下的都得了好處,中興大業也有聲有色,誰還會記得窩在緬甸的皇上?嗯,很多人怕是都希望皇上別回來添亂,好讓岷殿下安心打敗韃虜,重複華夏呢!”

賀九義沉默半晌,說道:“可也有人心懷怨忿,想借皇上與岷殿下爲難呢!”

“那些人怕是成不了事,有皇上也不行,老百姓對他們可是太失望了。”賀妻很快地進行了反駁,轉而黯然神傷地說道:“當日從昆明撤退,情狀太悽慘了。連妾身和孩子這樣的軍隊眷屬都沒人管,更別說那些老百姓了。這樣的皇上……”

永曆由昆明撤退,一路向西,可謂是倉惶已及,害怕清軍屠戮而跟隨的老百姓在沿途死傷很重。等到永曆和小朝廷棄國巡狩,頓失“中外之望”。歷史上,也正是如此的棄國舉動,令廣大軍民失去了繼續抵抗的決心,降清者絡繹不絕。

賀九義默默傾聽着妻子講述經歷過的苦難,這並不是第一次,但每次講來,妻子都忍不住傷悲,他也忍不住氣憤。這樣的皇上,這樣的朝廷,與朱永興及所領導的現任政府一比,簡直是天差地別的距離。

是岷殿下的恩典,自己才能一家團聚;是岷殿下的保全,自己纔沒被砍頭,才只被降爵;是殿下的信任,才把自己安排在滇緬交界地區練兵組軍,以圖大用。而自己,能辜負這份期望和信任嗎?

國有明君,方有名臣。現在的文臣武將,正因爲岷殿下在位,才能一個個綻放出光彩。馬寶、吳三省、魏君重等武將自不必說,文官也有宗守義、劉佐宸、陳洪範等人,或爲一方大員,或在政府中獨當一面,前途光明。儘管這個論調並不科學,是吹捧封建帝王之語,但賀九義卻深爲篤信。

……

第124章 隨想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03章 總攻(三)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38章 大海戰第36章 領悟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8章 三師相會第86章 輕視,放鬆第47章 大戰(一)第64章 計議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88章 毒蘑第49章 烽火燎原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87章 接戰(二)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2章 北伐新策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99章 接戰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52章 縴夫,規矩第26章 提點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33章 立威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0章 大勝第91章 川滇呼應第60章 會趙王第137章 李晉王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93章 三馬來會第86章 接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73章 小朝會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38章 大海戰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02章 總攻(二)第104章 報應第87章 接戰(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69章 軟實力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72章 無題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71章 慘烈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11章 結果第3章 召見羣將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04章 報應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43章 保寧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74章 貪心不足第22章 響應配合
第124章 隨想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03章 總攻(三)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38章 大海戰第36章 領悟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38章 三師相會第86章 輕視,放鬆第47章 大戰(一)第64章 計議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88章 毒蘑第49章 烽火燎原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87章 接戰(二)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2章 北伐新策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99章 接戰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52章 縴夫,規矩第26章 提點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33章 立威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0章 大勝第91章 川滇呼應第60章 會趙王第137章 李晉王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93章 三馬來會第86章 接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73章 小朝會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38章 大海戰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02章 總攻(二)第104章 報應第87章 接戰(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69章 軟實力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72章 無題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71章 慘烈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11章 結果第3章 召見羣將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04章 報應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43章 保寧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74章 貪心不足第22章 響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