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驢友會

徐灝沒帶任何丫鬟,但不代表身邊沒有女人,此刻蛋疼的坐在屋裡,眼睜睜瞅着一屋子的妹子給他收拾行李。

朱巧巧似乎忘了她可是半個遼東之主,每天日理萬機的,拿着單子念道:“元號箱是最重要的,拿到我身邊來;二號箱是見客的衣服,三號箱是短衫衣褲鞋襪,還有兩件緊身絨襖,絲絨棉褲也在裡頭。赫!天都熱了,帶這些做什麼?真是的。

四號箱有短槍和書籍,裡面有火藥小心些,五號箱是外衣和斗篷,六號箱裝的盔甲器具;七號是鞋子靴帽,八號是臉盆燈架等雜物,九號裝着五百兩金子?我說車轍怎麼那麼沉。”

徐灝臉紅紅的,不好意思的苦笑,所有人一邊整理一邊嬉笑,朱巧巧擡起頭來,也是似笑非笑,“我說三爺,合着這是進京趕考呢?”

“嘿嘿。”徐灝燦燦而笑,都不敢看一邊笑的前仰後合的陸素懷,“都一樣,都一樣,不都是出遠門麼。”

朱巧巧無奈搖頭,繼續念道:“隨身鑰匙夫君要親自收好,勿要留心些,取了東西便鎖上,不可大意。我剝的蓮桂肉同人參膏,放在四號箱的幾個瓶子裡,瓶子上標了名字,早晚叫嫂子燉一點點吃。燕窩一匣亦在一處,早上隨意吃些,小子們懶慣了,不攆着說他們就不做。就是衣服冷暖也要自己留心,寧可暖和些,須知在外邊不比在自己家裡。”

屋裡鬨堂大笑,如果現在地上有個縫隙,徐灝恨不得一頭鑽進去,媳婦啊媳婦,你當我乃幼稚園的小朋友麼?

陸素懷笑道:“真是羨慕你們夫妻倆,話雖囉嗦簡單,但這份情意卻濃濃的。”

其實何止這些,外面還有整整兩大車呢,徐灝也沒法子,家裡關心他的人太多,心真的是暖暖的。

這時候姑子趕來接她們,說道:“會友們都準備好了,統一的紗帽、眼罩子和藍絲綢汗巾,路上畢竟安全要緊。牲口也報了數兒,帳也算清了,就差您幾位了,錢不着急,回來算也是一樣。”

朱巧巧看着一個勁的打量徐灝的姑子,問道:“怎麼這會裡不用男人作會首,倒叫你兩個女人來做?應酬外事多不方便。”

道婆笑道:“俺這會裡沒有漢子,都是女人,差不多夠八十位呢。”

朱巧巧又問道:“那會裡的女人也有像樣的人家麼?”

道婆說道:“瞧奶奶說的,要是上不得檯面的,她敢往俺會裡湊合麼?李尚書宅裡娘們四五位,北街王巡撫家的奶奶,羅指揮家的奶奶,東街上的洪奶奶、汪奶奶、耿家奶奶。大街上的鄉宦張奶奶,南街上縣太爺家的汪奶奶,后街劉財主家的奶奶孃們,都是縣裡響噹噹的鄉宦人家,普通大戶她插的上麼?”

連徐灝都不禁刮目相看,這豈不是古代版的私人會所或高級驢友會?其實京城也有類似的俱樂部,不過幾乎都是達官太太或婦女自己組織的,畢竟人都有交際的需求,好友之間的圈子時常聚會玩樂,會收取些錢作爲經費。

百姓也有各種各樣的組織,詩會麻將社乃至著名的洗衣大聯盟,爲何?在河邊洗衣服得佔據最好的地方吧?與人對罵得有幫手吧?傳播個謠言八卦得有散佈的渠道吧?

還有比如漕運鹽幫丐幫等各種行會,武館或學社,著名的東林黨人不就是從書院開始的麼。

陸素懷問道:“咱這裡到泰安州有多少路?”

道婆說道:“人說有六百八十多里路,不過這路好走,清一色新修的柏油馬路,頂的上別的路五百里。沿路皆是大縣鎮,大廟大寺有的是,眼下的景緻沒的說,滿路上的往來香客,香車寶馬仕女才子,看不盡的熱鬧,只恨路不長呢。”

等待往馬車上搬箱子的工夫,朱巧巧閒着無聊又問道:“山上有景緻麼?”

道婆好笑的道:“好奶奶,你看天下有兩個泰山麼?那可是帝王封禪的所在。要沒有好處,爲什麼那雲南貴州川湖兩廣的男人婦女都從幾千幾萬裡來燒香?而且泰山奶奶掌管天下人的生死福祿。

諸位奶奶姑娘可一定要記住了,要虔誠上山,則泰山奶奶會觀察凡人,要是不虔誠,這一趟也就白走了;若要心誠,泰山奶奶會給你增福赦罪,好不靈驗呢。山上景緻太多了,像那朝陽洞、三天門、黃花嶼、捨身臺、曬經石、無字碑、秦鬆漢柏,金簡玉書,通往神仙住的天橋,多了。時常有仙人在天上飛來飛去,凡人緣法淺,看不到罷了。”

連喜興致勃勃的問道:“那些會裡去的道友,坐的是轎還是騎着馬?得需多少路費?路上有借宿的人家沒有?”

道婆指着十幾輛馬車,解釋道:“這燒香,一來爲了積福,二來也是逍遙自在的看看景色,若坐轎坐車,實在是俗人所爲。是以都騎着騾馬,會裡僱的長驢,來回不過三兩銀子,要是騎自己的牲口,銀子以後返還。

起初入會是十兩銀子的本兒,這整三年了,支生本利夠三十兩了,僱驢住店提前報名,十兩銀子花不盡,還剩下二十兩吃吃喝喝買人事之用。”

徐灝聽得目瞪口呆,暗道果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都要懷疑道婆也是穿越者了。

連喜又問道:“不是會裡的人也能搭着去不?”

“這得看什麼人了。”道婆眼看一時半會兒的搬不完,暗暗乍舌沈家的富貴,耐心解釋道:“要是和咱們相厚的人,叫她照着三十兩銀子的本利交錢,俺會對道友們說一聲,要帶着她去。若是不相干之人,平白的不答應。”

徐灝這時笑道:“我也得跟着奶奶們去燒柱香,保護我來生和這輩子一樣幸運,不知肯叫我去不?”

道婆笑道:“您這身份俺巴不得呢。像相公這麼俊俏一表人才,咱路上搭夥說說笑笑的玩不好麼?再說遇到個難纏事,有爺們在場也是主心骨。”

徐灝心中暗笑,你知道我是什麼身份?要是強人怎麼辦?到時八十個有錢家的女眷,這一票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當然不安全也沒人敢出遠門,可見時下的治安非常好。這幾年朝廷輕搖賦稅,與民休養生息,沒有修建北京城,沒有大規模的勞役和戰爭,各地遷來的人口有一半分去了遼東,加上靖難之役的蹂躪,山東依然地多人少。

很幸運的山東也沒有發生災難,風調雨順,朝廷在整個北方積極疏通河道,興修水利,鼓勵百姓經商或出海打漁,陸續減免天下的田稅,儘管一樣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但明朝始終保持着蒸蒸日上的氣勢。

百姓但凡能吃飽飯,誰會去犯罪?山東自古出響馬,這方面徐灝一直很警惕,幾次提醒六部,在各地建設糧倉和制定救災賑災等措施。此外他還有意成立專業的警察系統和預備役,無論如何要開始解決二百萬軍戶的難題了,加強各地的執法力度,總之希望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朱巧巧問道:“各家都有男人跟着麼?可別都是些女眷。”

道婆說道:“怎麼沒有?有丈夫跟着的,有兒子,有女婿侄兒的,管家家人,隨各人方便。可使的是各人自己的盤纏,會裡不管。”

徐灝笑道:“就該如此。”

可以想象此事的難度,類似電視劇裡一身綾羅綢緞的大家小姐滿街亂走的場景,甚至是隨便對個人就開口說話,徐灝幾乎沒看見過,只有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點,女人們纔會扎堆的出門。

女人能出門是一定得了,逛街根本不犯法,大明律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約束是所謂自古以來約定成俗的家規禮法。

首先出門得低調,穿的儘量普通一些,能不露出臉就不要露臉,當然不是美女不在此列,你喜歡招搖人家未必願意欣賞不是。

再來必須有下人或男性親屬跟着,單獨出行也可以,只要有膽量,最忌諱的是別跟不是本家的男人同行,說不清楚。

大概也是道婆的驢友會經營得當,信譽好沒發生苟且或危險之事,因此各家都默許了。可她們頭上戴着青色紗帽和遮擋陽光風沙用的眼罩子,爲了方便辨認不走丟,肩膀上得捆着藍色絲綢,太過顯眼。

如此一二百的男女混雜浩浩蕩蕩的沿着街跑,家家都對此意見很大,認爲太不像話了,好在也能理解如此做的苦衷,人丟了咋整?

一般要出門都是自家兩口子一起走,又方便也沒閒話,問題是道婆手段高明,好似旅行團一樣人多有意思,團員平均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四五十歲當家的太太很多,所以出門的難度自然會大幅降低。

以陸素懷這個年紀和外人一起出門幾乎想都別想,這一次無疑是沾了徐灝的光,她本來想讓丈夫沈襄陪着,可人家說我戴着頂方巾,跟着你沿街丟人現眼?說完甩袖而去。

愁得陸素懷爲此猶豫了好幾天,最終還是因有徐灝陪着,下定了決心,不然肯定要打退堂鼓。

與此同時,沈襄的妹妹沈氏對沈家老二沈復的娘子薛氏,說道:“大嫂要往泰山燒香,你妯娌不該置桌酒與她餞行麼?”

薛氏說道:“真的?幾時起身?沒見她說起過呀。”

沈氏說道:“你當你是大嫂?凡事得稟告你知道!說了兩天了,你也不理會,當你不知道呢。”

沈家老二的角色類似於徐海,讀書不成安心料理外事,而沈襄則是遠近聞名的舉人,因靖難之役,本身山東人就和燕軍有仇,加上不承認朱高熾的合法性,拒絕赴京趕考。

薛氏趕忙進房對丈夫說了此事,要馬上過去餞行。

沈復皺眉道:“大哥也真是的,少婦上什麼頂?你們沒見過坐着的山轎,往上走還好,往下可是得倒坐着,女人的臉正對着轎伕的臉,一路又仰着頭,雙腳差不多就在轎伕的肩膀上。

很多當地的轎伕極爲可惡,故意趁着轎子一顛一顛的時候,往裙子裡偷窺。就算眼下不是夏天,讀書人家的女眷也不成體統呀!我勸你去打消了大嫂的念頭。”

薛氏覺得有道理,便和沈氏結伴一起去勸,誰知當看到朱巧巧和徐灝的陣勢,馬上臨陣倒戈了。

反過來叫沈復陪着去,氣的沈復拉來大哥沈襄,說道:“你不攔着大嫂已經是不應該了,怎麼連我媳婦都哄進去了呢?誰知道那兩個老歪婆的社裡,是不是男盜女娼呢?”

在門外偷聽的薛氏大怒,怎麼出個門你當老孃爲了偷漢子麼?猛虎一樣的衝了進來,唬的沈復撒腿就跑,被妻子堵在茅房裡大罵,又是道歉又是哀求。

沈襄也不敢得罪剽悍的弟妹,一早就溜了。原來當年薛氏的父親對沈家有大恩,兼且薛氏又不是不講理之人,只是一旦激起了怒火太可怕,反正沈家兄弟二人都怕她。

沈家門風嚴緊,所以沈氏就不敢放肆,儘管非常羨慕兩位嫂子,卻不敢回家去說。RS

第394章 皇姑寺第659章 中世紀第1196章 花潮第1237章 義女第813章 蕪湖第1113章 含冤第251章 頓悟第631章 神仙雞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288章 食之無味第855章 望月樓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275章 搶先一步第424章 孝道第574章 也算學霸第2章 喜事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1080章 作客第1137章 索命第509章 石女第138章 青州第1011章 一笑泯恩仇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1007章 買牛第931章 識人之明第695章 宅鬥第720章 假舉人第731章 看戲第22章 青梅竹馬第1180章 深宵第1061章 一粟園第1246章 擡轎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1271章 愛豆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783章 斯文一脈第694章 放棄第920章 無語第314章 踹營第487章 聽牆角第133章 傻兄弟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726章 喬遷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369章 渾水第72章 徐家人第341章 殺紀綱第545章 驢和馬第1127章 嘔氣第802章 看船第1076章 春魂如煙鏡中語第703章 超戶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550章 嚇人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84章 出手第390章 琉球第717章 宰客第295章 好事難成第632章 遊船第1002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397章 敗家第335章 無解第584章 院內雞冠花後發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1129章 報恩第378章 功德第202章 死契活契第448章 源頭第83章 產業第820章 三代牽絆第760章 戒嚴第299章 坦誠秘密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364章 勸進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1015章 登高第1171章 幸與不幸第1044章 巧婦第689章 師老爺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1073章 爲紅顏第498章 假斯文第900章 帝師第1102章 大辟第1134章 成我之情第814章 噹噹第225章 放蕩不羈第175章 遊園第515章 翠荷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1120章 迷廊曲曲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507章 咔擦
第394章 皇姑寺第659章 中世紀第1196章 花潮第1237章 義女第813章 蕪湖第1113章 含冤第251章 頓悟第631章 神仙雞第332章 夜奪山海關第288章 食之無味第855章 望月樓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275章 搶先一步第424章 孝道第574章 也算學霸第2章 喜事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1080章 作客第1137章 索命第509章 石女第138章 青州第1011章 一笑泯恩仇第907章 管他家閒事?第1007章 買牛第931章 識人之明第695章 宅鬥第720章 假舉人第731章 看戲第22章 青梅竹馬第1180章 深宵第1061章 一粟園第1246章 擡轎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1271章 愛豆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783章 斯文一脈第694章 放棄第920章 無語第314章 踹營第487章 聽牆角第133章 傻兄弟第565章 柔情似水第768章 遺老遺少第726章 喬遷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369章 渾水第72章 徐家人第341章 殺紀綱第545章 驢和馬第1127章 嘔氣第802章 看船第1076章 春魂如煙鏡中語第703章 超戶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550章 嚇人第39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84章 出手第390章 琉球第717章 宰客第295章 好事難成第632章 遊船第1002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397章 敗家第335章 無解第584章 院內雞冠花後發第1292章 自投羅網第1129章 報恩第378章 功德第202章 死契活契第448章 源頭第83章 產業第820章 三代牽絆第760章 戒嚴第299章 坦誠秘密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第364章 勸進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1015章 登高第1171章 幸與不幸第1044章 巧婦第689章 師老爺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1073章 爲紅顏第498章 假斯文第900章 帝師第1102章 大辟第1134章 成我之情第814章 噹噹第225章 放蕩不羈第175章 遊園第515章 翠荷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1120章 迷廊曲曲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507章 咔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