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

【元世祖·忽必烈】

【軍事成績:標準的大一統,馬上皇帝。雖然後續對外戰爭連連受挫,但基本瑕不掩瑜。】

【評價S級·得五分】

……

大唐·高祖時期

“哼,撿漏罷了!”

李淵一腳踩在榻邊,不屑一顧。

“要不是有那成吉思汗打出一隻虎狼之師,他能統一天下?”

“朕可是全靠自己啊!”

李建成與李世民斜眼瞟着他。

李淵瞪了回去。

“看什麼!沒老子打下的底子從晉陽起兵,還有你倆爭天下的事嗎!”

李世民眉角一跳。

李建成嘴角抽動。

李淵則昂頭挺胸。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坐在石墩上,摩挲着手上的鈴鐸,陰陽怪氣道:

“是啊,誰讓他是大一統呢。”

一旁將用來行儺的衣服用具收拾好,看着還穿戴綵衣面具的皇帝,趙恆猶豫了一下,輕聲道:

“爹,南宋的亡歿,從岳飛被冤殺時結局就定了。”

趙匡義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朕知曉!”

“所以你以後要好好做!”

趙恆點點頭,隨即一愣。

“爹?你……”

他雖然呆了點,但又不是晉朝那倆傻子。

當時爹的臉都拉在地上了,自己能不知道他的想法嗎。

但他的確捨不得娥兒。

現如今……

趙匡義冷哼一聲。

“朕有的選嗎?”

前朝的奏疏都特麼快要堆成山了!

主題思想就一個!

叔死侄繼!

哼,想去吧!沒門!

……

【制度建設:元代官制仍承襲宋代文武分權制度,以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執掌兵權,御史臺監察天下,實行“三權分立”】

【在地方上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置丞相一人,掌管全省軍政要務。】

【不同於前代的是,中書省成爲唯一的中央最高政務機關】

……

{今日之省,就是由元代行省演變而來。而藏地等“特區”,則設置宣政院管理。}

{看來元代對國家的行政管理是有貢獻的}

{自古以來嗎,時間長了就是有這種好處,什麼都能翻出來,都有例子可尋。}

{其實他在位期間,設立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以及許多地方學,此外又有醫學、陰陽學及蒙古字學等,還是做了不少事的。}

{嗯,就是這些事都帶有種族歧視就是了。}

……

【仍承認蒙古諸王的權利,中原各地的貴族食邑也可以照樣世襲。】

【蒙古原來的斡耳朵制、怯薛制和投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下來。】

【由此出現了諸王、封君和行省並立的局面】

【取消科舉,行推舉制。】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秦。

嬴政身形不動,看着天幕平靜道:

“這就是你所說的……後退之舉?”

一身官服頭戴長冠的劉邦揣着袖子,跪坐在皇帝對面,正色道:

“陛下,天下並非一成不變的。”

“商人以鬼神血祭治天下,周人以仁義道德治天下。”

“周明顯比商更得人心。”

“春秋共戰五百年,陛下以兵事一統天下,雖爲六國貴族所詬病,但卻是平民之人的心之所向。”

“平民百姓,不在乎自己是哪國人,他們只想不再打仗。”

“只要自己能吃飽,家裡人能不餓死,不枉死,是哪國人都可以。”

“韓非言: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雖賁、育不能盡人力。”

“故得天時則不務而自生,得人心,則不趣而自勸。”

“就是這個道理了。”

“天時不可改,但人心所向是可改的。”

嬴政眼睛向書案右側瞥去。

這些話不是沒人跟他說過。

但從未有人跟他說活,貴族不重要,重要的是平民……

劉邦看着皇帝的顏色,心中有了判斷,加大力度道:

“然,陛下卻以天下之民爲勞力。”

“不恤各國人情疆土之別,一以秦法貫之。”

“陛下雖想以得到證明的秦法轄控天下。”

“卻不知天下之民並非秦民。”

“從未見過的嚴刑厲法瞬間如天羅地網般鋪滿眼及之處、手觸之地。”

“動輒刑徒城旦,毫無迴轉之地,他們心中豈能無怨?”

“豈能不能追思亡國?”

“陛下以一己之力將六國之民推回六國之中,又云六國之民爲逆不止。”

“荒唐至極。”

“不以天時爲進,抱殘守缺,秦亡之局,自陛下之始已定!”

嬴政面色平靜的接受着一切。

縱橫家的雄辯之術嗎。

他熟。

若放去年,他立馬砍了這種人!

寡人是爾等可以揣測的嗎?

但現在不會……

最起碼對劉邦不會。

一則是天幕的演進證明了劉邦的說法是對的。

二則……

雖很不想承認,但天下間唯一能通自己心意的只有這個混蛋……

他能理解自己所做的事……

雖然做錯了。

“朕已經改了秦法,停了建陵……”

劉邦現在就是沒尾巴,但凡有條尾巴,那都能盤旋上天!

始皇帝啊!什麼時候說過軟話啊?!

乃公真厲害啊!

嬴政眯着眼睛看着劉邦。

劉邦臉一僵,完了,表情沒控制住。

“……去叫左相、右相、治慄內史等人來見寡人。”

皇帝一眼就看出這混蛋在想什麼。

咬着牙自牙縫內迸出一句話來。

劉邦得話,叩首、轉身、跑!

嬴政氣的眼睛都紅了!

“混蛋!混賬!可惡!”

外面正在狂奔的劉邦則一臉懊惱。

“乃公這得意忘形的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改!”

……

【外交策略:不服就打服,除日本外,亞洲各國皆納入朝貢。】

【公元1270年,忽必烈應高麗請婚,將自己的女兒忽都魯揭裡迷失下嫁給世子王諶,結成更密切的“甥舅之好”關係,實現“元麗聯姻”】

【開通海道與羅馬、波斯、法國、英國等國通商。】

【評價B級·得三分】

……

{正兒八經開始與外國接觸,是元朝時候的事?}

{不然你以爲爲什麼當初叫咱們“契丹”}

{契丹?那不是遼國人嗎?}

{這玩意說來話長,簡單說,蒙古西征時把這個詞帶到歐洲去了,他們就知道且以爲這個詞就代表中國。}

{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中首次將元朝稱爲契丹,就確定了這個詞}

{話說,馬可波羅小時候還見過忽必烈呢。}

……

大元。

面無表情的忽必烈看向劉秉忠。

“朕見過什麼波羅嗎?”

劉秉忠搖搖頭。

“近些時日一直在備戰,沒聽說過有外朝人來覲見。”

忽必烈點點頭。

那就是未來發生的事了。

等見到這波羅得說一聲。

什麼契丹!朕是蒙古!

……

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578章 應州大捷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73章 買定離手!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
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578章 應州大捷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73章 買定離手!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