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

{這麼一看,還得是我大唐的“玄武門繼承製”厲害,唐朝皇帝就沒幾個嫡長子,不是一樣統治天下幾百年(狗頭)}

{從他擺爛就可以看出來了,萬曆是輸得一敗塗地,文官更喜歡看他擺爛,缺官不補士紳上位,人事任免權被文官集團掌握,再加上清算張居正廢除新法,導致原本已經得到緩解的財政危機重新出現且更加嚴重,這就爲明朝滅亡埋下了伏筆。}

{二分法思考問題是很簡單的,但是不真實的。文官沒有一個整體意志,內閣首輔和內閣次輔的想法都不一樣,更何況全國這麼多官員。}

{你可以看看內閣首輔方從哲還有下面那麼多官員的奏疏,很多人要求萬曆趕緊補官,不然事情就沒人辦了。照你的意思這些人都不是文官集團的了?}

{萬曆其實比嘉靖還聰明,他這一朝除了前期的張居正,後期沒有一個首輔、宦官能執掌大權。}

{但他也比嘉靖更愚蠢,嘉靖好歹是挑幾個首輔當白手套拉拉攏攏的,勉強維持平衡。}

{萬曆是直接親自下場,什麼狗屁平衡!有權纔是真道理!}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啓坐在壟邊,看着橫貫長空的天幕。

突然他感受到了。

陣陣微風的徐徐吹過。

腳下泥土翻出的那一股沁人清香。

他看向不遠處,自家阿父熟練的使用着農具。

那些曾經被教導的言辭混雜着朝代的過往,似一把利刃破開心中迷翳!

“貪。”

劉啓雙眼中綻放異彩,嘴裡喃喃道:

“貪婪的性格一旦養成,人的慾望就會變得無窮無盡。”

“就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人最難認知的……”

劉啓將右手放在心口上,低頭看着那些隨風飄揚的青翠秧苗。

“……是自己的心……”

“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

炎漢·和帝時期

劉肇看着吵吵嚷嚷的天幕,回憶往昔。

“有能力的皇帝怎麼都不會想不上朝的辦法來跟朝臣鬥法。”

“不管是殺人也好,制衡也罷。”

“不上朝是最爛的辦法。”

鄧綏想起當時朱元璋宣告天下國號時意氣風發的樣子。

“不知朱元璋看到他的子孫後代這般模樣,會有何感想。”

劉肇聞言還真代入了一下,半晌後無奈搖頭。

“他可能會起殺心,但不會真的殺了他。”

“因爲於事無補。”

劉肇看着天幕,目光幽神。

……

大唐·高祖時期

玄武門繼承製這六個字直接扎入李淵的眼中。

刺的他眼睛泛酸。

李淵揉着眼睛恨聲道:

“後世子孫太不講禮儀了!”

“太冒昧了!”

李世民毫無感受,甚至還有幾分想笑。

一個國家,一個人。

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使自身強大起來。

這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

大明皇帝從一開始就上了錯路。

威壓天下的大明,卻向宋元學習。

那你能學到好嗎?

……

大明。

朱元璋狠狠咬着嘴裡的大餅!

甲魚湯太慢了!

先拿張餅代替一下!

“你個王八蛋!”

享受享受他倒不是很在意。

他在意的是這王八蛋有能力卻不用在正道上。

只看識人用人和臨終的遺詔就能明白。

這王八蛋什麼都懂!

但他就是不做!

“處理政務一天能用多長時間?”

“咱幾十歲的人了一天都能幹八個時辰的活不累!怎麼後代裡就沒有人像咱一樣!”

“這幫廢物!”

“處理政務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啊!”

馬皇后都不想戳破他。

這是忘了自己被累成狗的時候了。

朱元璋三兩口吃下大餅,口齒不清道:

“咱得見見李善長了……”

馬皇后嘆氣道:

“好好說。”

朱元璋嚼着大餅,點了點頭。

……

大明·神宗時期

如明鏡高懸的光幕之上,慢慢悠悠的蹦出一團白光。

朱翊鈞就看着那團白光下降三村回升兩寸。

他居然從一團光的身上看到了顯而易見的不情願!

兩個時辰後。

白光終於落在自己眼前,但沒等他仔細打量,這道光就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涌進體內。

一行金字也從光幕中展現出來。

『天道酬勤(丐中丐版)』

『予壽十載,龍精活虎,百病不生』

『注:不限地點,但一天處理政務不得少於八個時辰。』

『每少半個時辰扣一個月壽命。』

『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祖宗:咱幾十歲的人一天都能幹八個時辰!你個廢物!』

朱翊鈞一看這口氣就知道是哪個祖宗了。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那位好像還有四次機會沒用呢……

“咕嚕……”

他扶住椅子慢慢坐下。

手止不住的顫抖。

……

大明·萬曆時期

大首輔與小皇帝睜着眼睛看着天幕。

一旁的兩宮太后大眼瞪小眼。

陳太后忍不住開口道:

“鈞兒沒事了吧?”

沒等他人說話,李太后忍不住拍桌大喝道:

“孽障!給我跪下!”

小皇帝被嚇了一跳,慌張的從椅子上起身,剛要下跪,一隻大手攔住了他。

小皇帝擡頭看去。

張居正目不斜視,撩起衣襬。

雙膝跪地!

兩宮太后臉上浮起驚色。

李太后連忙開口道:

“張先生這是何意?快快起身!”

“本宮今天非得教訓一頓這個孽……”

障字還未出口!張居正叩首大喝!

“太后!”

“陛下乃天子!”

喝聲過處,噤若寒蟬。

張居正叩首不擡,沉聲道:

“天地君親師。”

“君在師前,臣受先帝、太后、陛下信任,爲陛下之師。”

“卻忘了君臣之道,此乃臣之罪。”

“天敘之中,夫婦之情,父子之性,君臣之義,兄弟之序,所謂有物者也。”

“天秩之中,父厚於義而薄於仁,母厚於仁而薄於義,君無爲而尊,臣有爲而累,所謂有則者也。”

“天子,御天下也。”

“其有出治之全德,有保治之全功。”

“文武並用,出治之全德也。”

“兵農相資,保治之全功也。”

兩宮太后臉色一變,小皇帝也驚疑的看向那道俯首的背影。

張居正鏗鏘有力的話字字砸在他們心上。

“於並用而見其同方,則天下之政出於一,而德爲全德。”

“如日月之在天,凡所以照臨者,胥天之德也。”

“相資而見其一致,則天下之治出於一,而功爲全功。”

“臣,俗吏也。”

“以文法繩下,恬退者蒞而不進。奔競者趨而不顧。”

“升黜之典,視之一言一事之間,而決之立談之頃,卻曰爲明揚之法。”

“古云:一張一弛,號爲善道,剛克柔克,協於皇極。”

“臣,今舉左都督戚繼光爲太子少保兼太子太保,爲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小皇帝感覺自己的腿有點發軟。

他看向張居正的背影。

讓武將入閣……

胡宗憲都沒能入閣……

元輔……

……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久病不起的萬曆駕崩,遺命皇位由太子朱常洛繼承。】

【八月初一,朱常洛正式即位,宣佈以翌年爲泰昌元年。】

【八月初二,朱常洛即傳令,命礦稅盡行停止。】

【遵照遺旨,特發內帑銀一百萬兩,解赴遼東經略熊廷弼,犒賞軍士。】

【又下令發內帑銀一百萬兩,解赴九邊撫按官,酌量犒賞。】

【並諭兩項共給解銀五千兩,沿途支費,不得騷擾驛遞。】

【八月初四至二十日,根據吏部尚書周嘉謨的奏請,下令召建言諸臣鄒元標、馮從吾、王德完、孟養浩、鍾羽正、滿朝薦等。】

【混亂的黨爭有復清明之象。】

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732章 文字獄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514章 李景隆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242.今晚八點無更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
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732章 文字獄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514章 李景隆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242.今晚八點無更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