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

大漢·武帝時期

“世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異人。”

這猛得出聲一句,嚇得衛子夫魂飛魄散!

她一扭頭!

就發現那死人不知何時已經扭過身來。

正枕着胳膊看着天幕呢!

衛子夫暗自扶上心口。

一邊平復劇烈的心跳,一邊面帶微笑咬牙切齒道:

“陛…下……評價還真高呢!”

劉徹身子不動,眼睛往下一瞥。

鼻子裡輕哼一聲。

“哼,那是自然。”

“這種異人,非朕這種心志堅定、雄韜大略、一以貫之的君主不能掌握!”

“可惜呀,人亡政息。”

“就這宋朝皇帝的模樣,他這新法又得廢了。”

……

【王安石主持的變法,總計共有六年。】

【但是新法並沒有因爲王安石的離去而被徹底中止。】

【公元1078年,宋神宗改元元非,親自下場推動變法。】

【開始把變法放到官制上,將官員的升遷大權從宰相手裡奪走。】

【恢復了唐朝三省制。】

【應該說,在變法這件事情上,宋神宗是堅定不移的。】

【從這點看,他堪稱是宋朝三百年曆史當中最有改革進取精神的皇帝。】

……

劉徹:……

衛子夫偷瞄。

“無聊!”

一甩袖子一擰身,劉徹繼續背對天幕。

……

大秦。

劉邦把頭埋的深深的。

這種情況下,最好別說話。

“劉邦,你說大宋爲什麼能撐三百年?”

嬴政表示我不會放過你!

混蛋!

還什麼秦朝與秦民誰重要?

秦民不重要寡人一開始就砍死你這老混蛋了!

……

大漢·靈帝時期

“三百年?”

劉宏倒吸一口涼氣。

漢朝才四百年!

殿內衆人也停止討論。

不應該呀?

根據廟算,它能挺一百多年就不錯了!

三百年?

一百年和平,前邊又提過北宋。

難道是……

王莽舊事?再換新天?!

莫非……這神宗還真把變法推下去了!

……

季漢。

劉備舉起酒杯,是飲也不是,不飲也不是。

“三百年?莫不是繼續變法引起了民憤?”

“然後再受天命?”

殿下等人默默不語。

曹操捋須呻吟道:

“不太可能,若真如此,遼、夏豈會無動於衷?”

殿內衆人繼續不語。

一邊的孫權則暗戳戳道:

“距離那澶淵之盟也有七十年了……”

“嘶!”

殿內衆人倒吸一口涼氣。

那可能還真就是內亂起,外亂生!

……

大唐·高祖時期

“什麼?!!”

李淵從牀上跳起,叉着腰看着天幕。

“就這破朝代還三百年?!!”

“朕的大唐還不到三百年呢!”

一旁坐着的李建成衝着李世民挑挑眉。

“阿父說是他的大唐。”

李世民默默的白了他一眼。

這人現在開始有點招人煩了。

……

大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趙匡胤一把扔掉手裡的鐵棍。

叉着腰站在坑裡放聲大笑!

“朕就說!”

“大宋不能那麼一直倒黴下去!”

ωwш_TTκan_¢ ○

“不用說!這趙頊和王安石就是我大宋的孝公商君!”

“後面就是以此壯大!”

“哈哈哈哈!”

“雖然路途坎坷了點,但結果是好的嗎!”

“哈哈哈哈!”

……

大宋·神宗時期

還在糾結王安石居然死了的趙頊眨了眨眼。

朕……難道這麼厲害?

……

大宋·哲宗時期

剛剛又受了一波太后氣,從而過來讀書的趙煦眨了眨眼。

扯着臉色複雜的司馬光衣袖,小聲道:

“莫非朕就是那個力挽狂瀾的天才!”

司馬光回過神來,臉色更復雜了。

你……是嗎?

……

大宋·徽宗時期

“三百年?”

趙佶捋着鬍鬚一臉困惑。

難道先前朕理解錯了?

大宋自我手裡開始就一直飛騰?

那北宋又怎麼理解?

……

大宋·孝宗時期

趙昚帶着苦澀的笑容。

“還好……還能苟活些時日。”

……

大明。

朱元璋笑着指天。

“這話說的,換不知道的人來還以爲多厲害呢。”

馬皇后則感嘆道:

“也不知大明會有多少年。”

朱元璋一收笑容,沉吟着。

怎麼也得三百多年吧?

不能比宋朝短啊!

……

天幕上。

宋朝疆域上延伸出五條紅色的行軍路線,直奔西夏而去!

……

【公元1081年四月,西夏國主與太后發生矛盾,提出向宋割地求和之議,被西夏國樑太后囚禁。】

【七月,消息穿到宋朝,宋神宗決定大舉進攻西夏!】

【他以宦官李憲爲主帥。】

【令李憲出熙河路,外戚高遵裕出環慶路,劉昌祚出涇原路,宦官王中正出河東路,種諤出鄜延路。】

【四十萬大軍分五路大舉進攻西夏。】

……

大宋。

“兒戲啊!”

一拍大腿,趙匡胤怒其不爭。

你們這幫皇帝就如此不禁誇嗎?!

用一個不知兵的宦官當主帥不說!

攻伐之事,不以敵情而定,望空深入!

不滅敵力而搶地盤?!

西夏國主被禁,朝廷紛爭也算消解。

此時敵合力抗師,五路兵馬只有徒勞無功之慮!

“那王韶呢?!”

一旁的趙匡義默默吐槽着:

“說不準步了狄青後路呢。”

趙匡胤無言以對。

隨後勃然大怒!

“你還有臉說!都怪你!”

“砰!”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額頭直冒冷汗。

想想當年雍熙北伐,只不過三十萬人左右。

這小子不會把變法得來的籌碼都壓上去了吧?

……

天幕上。

一陣陣凜冽的北風帶着愴惻的哨音,正嗚嗚作響的肆虐吹襲着汴京城。

突然一陣淒厲的馬嘯聲沿着御街蕭蕭傳來!

馬蹄聲“噠噠”而近,三匹鐵騎汗水淋淋的越過州橋,呼嘯着向宣德門急馳。

畫面一轉。

宮燈照亮御案,趙頊正伏案批覽着迭壘盈案的文書奏章。

一件裘袍披在他的身上。

腰背已顯彎曲,一雙眼角已刻出了幾絲淺淺的魚尾紋。

眉頭間的愁雲不散。

突然!

沉鬱神情變爲眉豎目睜的暴怒。

擲筆於案,憤然而起!

衣袖拂去案頭的文書奏章。

……

【八月,種諤率軍九萬三千人攻克米脂城,挾功上奏要求不再受節制。】

【十月,進兵至石州,軍糧不繼,又遇大雪,將士不耐飢寒,凍餓死者十之二三,大軍潰散,生還入塞者僅三萬。】

【王中正率士卒、民夫各六萬,渡無定河北行入宥州,糧草也完全斷絕,只剩士卒三萬、民夫一萬一千。】

【十月,高遵裕率八萬七千人,十月兵不血刃進抵韋州,也因糧草不繼而紮營旱海等待接濟。】

【劉昌祚率蕃漢兵五萬,在宋夏邊境擊退西夏三萬兵馬的阻擊,十一月先於高遵裕兵進逼靈州城下,前鋒幾乎奪門而入。】

【但高遵裕忌功,傳令他不許乘勝攻城,致使坐失戰機。】

【其後,高遵裕指揮圍城達十八日,卻久攻不下。】

【西夏軍一邊決黃河水倒灌宋營,一邊派兵斷絕了宋軍的糧道。大批宋軍凍溺而死,生還者僅一萬三千餘人。】

【李憲率軍十餘萬,九月收復蘭州便遲遲不願進軍,到十一月才進抵天都山,這時高遵裕、劉昌祚已經戰敗,他接詔回師】

【靈州戰役居然慘敗,宋神宗毫無思想準備。他“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能寐。”因此身染疾病。】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抱着劉娥的手臂感嘆着:

“這宦官和宦官也不能同日而語啊。”

“想那秦翰多勇武啊。”

“前後戰鬥身被四十九創。”

“平叛成都時,身中流矢五戰五捷,攻克益州,卻把戰功讓給了部下。”

“澶淵大戰時,身在最前線,七十餘日不解甲,直到遼國退軍。”

“病逝時,禁軍以父兄之禮葬他,他也是宦官啊。”

一旁的劉娥無奈道:

“可就算是秦翰復生,也不能擔當西征的主帥吧?”

“這次西征明顯是爲了平定西夏,這可是圖謀滅國之舉啊。”

“縱觀歷朝歷代,這種烈度的戰爭也從未讓一個宦官來擔當主帥的道理啊?”

趙恆點點頭。

“你說的有道理,但這是祖宗之法啊。”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摸了摸額頭,他有點能理解未來的自己在想着什麼。

西夏內亂,我不取則遼國取。

難道要坐視遼國坐大嗎?

以耶律洪基沒事都敢向宋朝勒索土地的貪婪,近於分裂的西夏算什麼?

可是……王韶呢?

……

大明。

“伱就說宋朝他倒黴不倒黴吧!”

朱元璋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捧着西瓜啃着。

擦了擦嘴角,嘴裡鼓鼓囊囊的說着:

“唯一有點本事的王韶還死在元豐西征的前夕。”

“六月死的,七月西夏消息就傳來了!”

“你說說!多倒黴!”

“這大宋的確是不得天命!”

一旁的馬皇后拿着西瓜看得心煩,一把將身邊的抹布扔過去。

“吃東西的時候別說話!”

“這汁水全噴我身上了!”

……

天幕上。

千里蔓延的山脈上,一道道身影連成一條長龍匯聚於一處。

壘石搭木,一座城寨正在此處快速成型。

……

【宋神宗不甘心靈州之戰的失敗。】

【公元1082年七月,神宗接受沈括與種諤的建議,派徐禧等人到橫山一帶主持築城防守事務。】

【徐禧主張在永樂築城,遭到沈括與種諤的反對,但徐禧固執己見,築永樂城。】

【永樂城從八月十五日動工,九月初六修成,神宗賜名“銀川寨”。】

……

大唐。

“急功近利。”

李世民捻着鬍鬚,下了評價。

一旁的李承幹輕聲詢問道:

“橫山延袤千里,出產戰馬,易於耕種,有鹽鐵之利。”

“佔得橫山,再沿銀、宥、夏、鹽、會、蘭等州一線修建城寨,築壘推進,一步步穩紮穩打。”

“就能圍逼靈州,逼使西夏就範。”

“阿耶爲何說他急功近利?”

李世民放下手,枕着軟枕,身體往前一傾。

“沒錯,橫山就像一條天然的長城阻峙在宋與西夏之間。”

“對宋朝來說,拿下橫山的制高點,就像遼國掌握了燕雲十六州一樣,從此登高臨下,任意馳突,隨時進入西夏腹地。”

“但問題是,西夏不會坐視不管。”

“只要他們不傻,就一定會派出大軍,派出精銳來拔掉這眼中釘肉中刺!”

“那麼問題來了,宋朝的主將能不能守住呢?”

李承幹看着天幕。

就看這徐、沈、種三人的相處……這寨子沒了的可能性很大啊!

……

【橫山對於西夏來說,比河湟更重要。】

【永樂城剛建成,西夏便派出二十萬大軍拼死爭奪,其中包括被稱爲鐵鷂子的主力騎兵。】

【徐禧得到情報,居然不相信,麻痹輕敵,一意孤行。】

【公元1082年九月二十日,永樂城陷落,三萬守軍陣亡,二十萬民夫死亡。徐禧本人死於亂兵。】

【十月初一,宋神宗接到永樂城失陷的消息,悲憤涕泣,不思飲食,早朝時面對輔臣失聲痛哭,羣臣不敢仰視。】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撇了撇嘴,揣着袖口嫌棄道:

“就你們也配用永樂?”

“晦氣!”

一旁的朱瞻基看向朱高熾。

朱高熾繃緊一張胖臉,一隻手在胸前輕而快的搖動着。

朱瞻基嚥了口口水。

佯裝無事,繼續看着天幕。

……

天幕上。

福寧殿丹墀上,禁衛成列。

當值侍人,舉止謹慎、神情沉默。

福寧殿內,已是一片無奈和淒涼。

御醫們神色慌亂,幾十名宦侍、宮女都愁容滿面,落着眉眼。

他們三五相依,站在皇帝寢室外的長廊裡,望着緊閉的寢門。

惶恐的等候着宣喚或是那句不敢說出口的哀音傳出。

在不安的等待中,三更梆鼓敲響。

寢殿內,婦人的痛哭聲從中傳出!

……

【永樂之役大大刺傷了神宗,史稱“及永樂陷沒,知用兵之難,於是亦息意征伐”。】

【他強兵開邊的夢徹底破碎了。不僅精神委頓不振,病情也日漸加劇,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公元1085年正月初,神宗一病不起,至二月末,已病重不能說話。】

【三月初一,立長子、時年十歲的延安郡王趙傭被立爲皇太子,改名煦。】

【初五,駕崩福寧殿。】

【終年三十八歲,葬於永裕陵,諡號“聖孝皇帝”,廟號“神宗”。】

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完本感言。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146.第142章 祖逖!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737章 爭當皇帝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28章 乾隆盛世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777章 湘軍!湘軍!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557章 河套之亂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
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完本感言。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146.第142章 祖逖!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737章 爭當皇帝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28章 乾隆盛世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777章 湘軍!湘軍!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557章 河套之亂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