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

【公元486年,北魏決定廢除“宗主督護制”,實行“三長制”。】

【宗主都護制是十六國時期,北方世家大族與地方豪強通過作塢自保的方式而成爲塢主。】

【這些豪強被稱做宗主。】

【所謂“三長制”,就是按照漢族什伍的組織形式,規定五家爲一鄰,五鄰爲一里,五里爲一黨,鄰、裡、黨各設一長,合謂“三長”。】

【由本鄉能幹守法又有德行聲望的人擔任,負責管理戶籍,徵調賦役,組織生產,維護治安。】

……

大秦,

嬴政停住批覆竹簡的筆。

這怎麼聽着這麼耳熟呢?

這跟寡人大秦的戶籍相伍制度有什麼區別?

戶籍相伍鄰里監察還能防止造反呢!

隨後嬴政臉一垮。

“要不是刑徒太多崩壞了鄰里戶籍制,你們六國遺民還想造反?做夢!”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臉色越發嚴肅。

修有塢堡,那肯定會建有甲兵。

既然是堅壁自守,依附其下的百姓恐怕不止百千家,甚至會有數萬家。

敲擊着桌子,劉徹皺眉思考着。

從穩定的角度看,這不是好事。

從對手的角度看,這是大好事!

並且胡人從不擅長在一個地方長期發展。

但現在,他們開始轉變思維了。

很明顯,三長制就是爲了大行推廣均田制且用來抑制豪強隱匿戶口和逃避租調徭役,直接控制基層的制度。

還能檢查戶口,監督耕作,徵收租調,徵發徭役和兵役。

劉徹用大拇指摸了摸兩撇鬍須。

這制度不錯啊!

……

季漢,

“其國有大才!”

諸葛亮搖着羽扇,感嘆着。

可想而知,由於鮮卑族的傳統體制以及北方長期以來的連年征戰,定是形成了很多以豪強地主爲“宗主”。

而大量的百姓也定會依附所謂的“宗主”

而這種行政戶籍結構,一定會有大量的戶口被豪強地主隱匿以逃避賦稅。

這就會給國家在財政收入和兵源徵調等方面帶來極大的損害,同時也造成了“隱戶”與“顯戶”百姓在稅賦上的也負擔不均。

而三長制則可以把豪強地主隱匿的人口編入國家戶籍,增加政府編戶,同時抑制豪強勢力。

諸葛亮嘆口氣。

制度是個好制度,但又不符合現下的時宜。

鮮卑掌權,北方漢族的世家門閥近乎瓦解。

這纔是能推行三長制的關鍵。

而現在……

想着益州內的形勢,諸葛亮又嘆了口氣。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啊。

任重而道遠啊。

……

南齊·高帝時期。

蕭道成惋惜不已。

制度都是好制度,但自己一個也用不了!

一個檢籍就已經實施的寸步難行了。

三長制?均田?

想都別想!

大族在北方是狗,在南邊可是爹!

別說朕了,就是劉裕也不行!

他要是行也不會“氣吞萬里如虎”後還被世族一頓打臉。

也就俸祿制是自己能推動的了。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一隊車馬揚撒着白色的紙錢,向平城北面的方山走去。

“歸乎赤山!”

“歸乎赤山!”

裝斂屍身的櫟木棺槨用玄色車輦運向陵墓。

車隊兩側是頭戴氈帽,身穿白裘的宮人。

打頭的一隊宮人用彩繩牽着駿馬、黑犬。

中間的一隊宮人則手捧着衣服、配飾。

隨後的一隊隊宮人則陸續捧着陶壺、金碗、銀盞、銅鏡、鐵刀、琥珀箸、玉枕。

最後一對宮人則用彩繩牽着牛羊。

車輦前方。

年輕的英主身穿衰裳,頭戴冠繩纓。

捧着神主位,一步一泣的走着。

身側各有男覡八人,女巫四人。

巫覡們一邊跳着招魂之舞,一邊呼喚着亡魂。

“歸乎赤山!”

……

【公元490年九月,馮太后在平城太和殿崩逝,享年四十九歲。】【馮太后的死,使孝文帝痛不欲生,五日內他滴水未進,毀慕哀悼。】

【孝文帝爲馮氏上諡號爲文明太皇太后,以天子國禮將其安葬於永固陵。】

【並且爲了表達自己的孝順,在永固陵東北約一里處,爲自己營造了壽宮,準備死後也埋葬在這裡永伴祖母。】

……

曹魏,

三馬看着天幕都是一陣惡寒。

“這戲有點過了吧?”

司馬昭搓着肩膀嫌棄道。

“是有點過猶不及。”

司馬師摸着還在修養的眼睛,同樣這麼認爲。

“他要是真能陪陵,那的確是天下第一孝。”

司馬懿裹了裹大氅繼續道:

“但看這舉動,更像是一種表態。”

“不過表態總比不表要好啊。”

“就你們倆,我死的時候能不能哭都不知道。”

司馬昭毫不在意。

“爹,你死的時候大哥肯定哭,我就不一定了!哈哈!”

……

清·乾隆時期

三希堂

乾隆看着天幕上的拓跋宏,嗤笑一聲。

“孝順?笑順吧!”

一旁的和珅笑着搭話道:

“萬歲爺,這孝文帝可是有名的孝順皇帝啊,五歲就爲其父獻文帝吸膿啊。”

“萬歲爺爲何對其的孝名如此不屑一顧啊?”

往手上的紅如瑪瑙的實心竹上哈了口氣,瞥了和珅一眼,繼續盤着竹節笑道:

“伱啊,讀書就是不求甚解。”

“元宏登基時才五歲,魏書上記載他在登基的前一年爲父親吸膿。”

“可他那時頂多也就才三四歲啊!”

“所以爲父吸膿這件事不用問,肯定是刻意造假的!”

隨即吐槽道:

“朕也沒想到,天幕也會有隱惡一事?”

“那馮太后極有可能是殺害獻文帝的兇手,明明與元宏有殺父之仇,元宏卻處處順從她,討她歡心《魏書》還評價元宏非常有孝道。荒謬!”

和珅聽得一拍大腿!

“哎呀!萬歲爺!你這麼一說奴才才明白過來!”

“這孝文帝忘記殺父之仇,卻只向祖母馮太后盡孝心,馮太后又不是他的親祖母啊!”

乾隆點頭笑道:

“總算反應過來了,由此可見,這元宏的所做所爲不過只是好虛名罷了。”

“不值一提。”

……

【馮太后崩逝後,孝文帝正式親政,開始進一步推行改革。】

【公元491年十一月,孝文帝仿照漢人官制,議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爲北魏之首創。】

【規定官員公服的等級。公服按照品位級別的不同,用不同顏色來區分,從高到低分別是朱、紫、緋、綠、青。】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文獻記載以顏色來區分品位。】

【後來這一制度演變到唐朝宋朝,官服逐漸減爲紫、緋、綠、青四種,所以“朱紫”、“紫蟒”也就成了高官顯貴的代名詞,所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十二月,設太樂官,議定雅樂,除去鄭、衛之音。命中書監高閭與樂官討論古樂,依據儒家六經,參照各國音樂志,制定聲律。】

……

南朝·武帝時期

蕭衍捻着珊瑚佛珠一臉詫異。

高歡與宇文泰稱帝了?

不對啊,這倆家誰也跟劉宋扯不上關係啊?這宋從何處來啊?

……

大唐,

三人瞪大眼睛看着天幕!

“阿…阿父!”

李承幹顫抖着手指着天上的“宋朝”二字。

“莫不真是劉家!金刀……”

“砰!”

“承幹!”

纖纖玉手拍在木桌上,力氣之大使得案桌爲之一顫!

長孫皇后的一聲厲喝震住了李承幹。

李承幹看到長孫皇后眼裡的失望之色,囁嚅着嘴脣,最後還是低下了頭。

而一旁的李世民則緊緊盯着那個“宋”字,手不自覺的握緊。

金刀之讖……

難道真的避不開嗎?

宋……難道又會是劉姓?

朕如此盡心竭力,卻仍然抵不過那已逝的漢朝天命嗎?

不對!

我大唐遠邁雄漢!

朕已經做到了!

但……

李世民看向一旁低着頭的李承幹。

承幹做到了嗎?

後人做到了嗎?

……

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完本感言。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
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完本感言。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