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

【後世影響:同治時期最大的影響……就是同治早死。】

……

大清·雍正時期

雍正都看樂了。

“就大清現在這副模樣。你活成梁武帝也不解決什麼問題啊!”

“你能解決嗎?”

弘曆悄悄偏過頭。

他的辦法也是要倚靠家底的。

你別說他了,沒有文景之治做底子,漢武帝也不能硬着頭皮去幹匈奴啊。

“大明沒錢,大清有錢卻賠給外人。”

雍正譏諷着:

“合着,咱們是大宋啊。”

……

大清·光緒時期

光緒十分確定這就是在內涵旁邊這老傢伙。

雖然對於未來時還不甚清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這老傢伙一定是做了許多事讓人不滿。

而朕自己……

不是親子,終是傀儡罷了。

……

【衆所周知,同治的含義是指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共同輔政。】

【同時也放棄了咸豐時以高壓整肅官員集團的路線,要與內外滿漢羣臣共治天下,要“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而,隨着同治皇帝載淳年歲漸長並於1873年正式親政,羣臣們發現皇帝其實並不喜歡“同治”這個詞,也不喜歡與兩宮太后、恭親王和官員集團共治天下。】

……

大明。

“你這不廢話嗎……”

朱元璋夾了一筷子麪條,唏哩呼嚕的嗦進嘴裡,含糊道:

“你們是想着同治共治了。”

“皇帝想的可是同於順治,要重新創順治天下一統的局面。”

“都乾綱獨斷了還要跟你們共治,那皇權不白獨斷了嗎!”

朱標皺着眉道:

“但此時乾綱獨斷恐怕並非好事。”

朱元璋看着好大兒,耐心道:

“這跟現實現狀無關,當皇帝的一定是要先抓權。”

“自古以來失權之帝的下場有幾個好的?”

“皇帝不抓權,權力就會蔓延下放,最後倒黴的還是皇帝。”

朱標依然鎖眉不展。

他爹說的有道理嗎?

當然有道理,歷史上皇帝都是這麼幹的。

但問題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從秦漢到明,所有問題都大差不差,所以可以套用一個模子來解決。

但清朝的問題與過往的一切問題都不一樣。

再硬套模子……絕對是行不通的。

朱標明白有問題,但卻想不通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啊。

……

【“庚申之變”中,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燬。】

【同治年間,太平軍、捻軍俱被鎮壓,與歐美各國的關係也因總理衙門奉行條約外交而有所緩和,雖最高決策層仍時常因天津教案等突發事件而憂懼“庚申之變”重現,但在一般官員和普通士人眼中,清朝已是一派“中興氣象”。】

【而與“中興”的輿論大體同步,朝堂上也出現了重修圓明園的主張。】

【年輕的同治皇帝似乎也覺得中興之期已至。】

【1873年親政後,他便將重修圓明園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10月,同治以給兩宮太后修築頤養天年之所爲由,頒佈上諭重修圓明園。】

【帝師李鴻藻一再諫阻,說這是“以有用之財,置無用之地”。】

【於是同治在11月17日再發上諭,說自己只是“擇要重修”,並不是要全盤恢復圓明園的舊觀,目的只是向兩宮太后盡孝,且希望“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員量力報效捐修”。】

【而所謂“擇要重修”只是好聽之詞,實際涉及建築多達三千餘間。】

……

大漢·武帝時期

“用修園子的這份孝心,希圖換取慈禧的實質性全退。”

劉徹把玩着手裡的酒爵,似笑非笑道:

“若是換個時節,朕會說一句學的不錯,手段尚可。”

“立了自己孝順的形象,強化了慈禧的歡心,更把慈禧支開權力中樞。”

“但到了此時,嘖嘖……只能圖留一句剛愎自用。”

霍去病都能看出來這是純粹的不合時宜。

“大戰之後必有凶年。”

“不如把這些錢施於百姓呢。”

劉徹輕哼一聲。

“一百兩能有一兩到百姓手裡,那都是他們祖宗顯靈了。”

“一文都到不了。”

……

【皇帝的一意孤行,引來陝西道監察御史沈淮的反對。沈上奏說,國庫空虛,水旱災害頻發,軍務也尚有許多待辦之事,此時絕非修圓明園的時機。】

【同治讀到奏摺後“震怒,立召見,諭以大孝養志之義”。】

【爲示圓明園必修的決心,同治帝於沈淮上奏的次日又下了一道諭旨,說現在國庫確實空虛,水旱災害確實頻發,軍務確實還有許多該辦之事,自己也是個“躬行節儉”之人,絕不肯大興土木增加天下負擔。】

【但兩宮太后“親裁大政十有餘年”,現在要退下去,如果沒有一個頤養天年的所在,“朕心實爲悚仄”,心中是有恐懼與愧疚的。】

【所以圓明園還是得修,但“不得過於華靡”】

【這道諭旨,在五天之後引來了福建道監察御史遊百川的反對。同治帝大怒,又將遊百川召來詰責。與沈淮不擅言辭不同,遊百川面對皇帝的斥責仍能侃侃而談,“廷諍諤諤數百言,聲震殿瓦”。】

【怒意難消的同治再次擬旨,痛斥遊百川不能體察自己對兩宮太后的孝心,實在是可恨至極。】

【1874年3月,在同治的一意孤行下,圓明園重修工程正式啓動。內務府行文湖廣四川等南方省份,要他們採辦大型木材三千件運往京城使用。】

……

大唐。

“他們真的不明白同治皇帝的意思嗎?”

李世民對李承幹提問道。

李承幹坐在李世民與羣臣中間的位置,一陣頭皮發麻。

“他們當然明白,但此時朝中勢力都掌握在兩宮太后與親王手裡。”

“國家也有了‘中興’之名,此時皇帝想要奪權,羣臣心中自然忐忑不安。”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貞觀衆臣對於這話沒什麼想法。

只要太子不亂來,他們就是太子最忠實的班底。

而太子還會不會亂來?

在經過大唐盤點後太子還能坐在這裡,這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圓明園重修已成定局的時候,卻發生了“李光昭案”】

【李光昭是商人出身,靠“輸捐”混到了知州,當聽到同治缺木頭的時候,他小腦袋瓜靈機一動,把這事大包大攬下來,跟內務府說可以給宮裡提供價值三十萬兩銀子的木頭。】

【內務府向同治帝報告此事,同治遂下旨給了李光昭一堆特權,如沿途關卡免稅放行、可與督撫會商事務等。】

【搞定了皇帝后,李光昭因爲沒有經營木材的經驗,就跑到湖北一番考察,發現去深山砍伐巨木耗時費錢也沒多少差價可賺。於是改變主意去了香港。】

【以“圓明園監督代大清皇帝”的名義,與一名法國商人訂立合同,向其購買五萬餘兩白銀的木材,商量好木材運到天津後再付款。】

【另一頭,李光昭向內務府報告說這批木料價值三十萬兩白銀。結果,洋商將木料運到了天津,李光昭卻沒有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付款,被洋人告到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處。】

【李鴻章細察合同後發現立約者是“圓明園李監督代大清皇帝”,翻譯過來就是欠人家錢的是“大清皇帝”,李光昭是代簽合同的。】

【李光昭與內務府勾結一頭騙朝廷一頭騙洋人空手套白狼的把戲,隨之曝光。】

……

{《走向共和》裡也有這個橋段,不過是發生在光緒年間。}

{膽真大啊……要不人家能掙錢呢……}

{不對吧,不是說李光昭奉慈禧太后之命,向法國、美國商人購買洋木一批,供建築圓明園之用。}

{而法國、美國奸商也存心矇騙,運來的木材質量低劣,尺寸不符原議,不適園工的需用,因此李光昭不肯給價收貨。法商、美商控告到天津海關道衙門裡。}

{因爲李光昭在和洋商簽訂的合同裡,有“圓明園李監督代大清皇帝立約”字樣,並刊刻“奉旨採運圓明園木植李”的銜條,洋商一口咬定李光昭是太后和皇帝的代表,這樣就弄成了外國奸商和太后、皇帝打官司。}

{當時李鴻章爲了取得海防經費,也不同意修建圓明園,就把這樁訟案和盤托出,公開宣示,請求朝廷指示處理辦法,弄得慈禧太后大出其醜,尷尬萬分,只好拿李光昭開刀,說他“詐稱內使近臣”,定了斬監候的罪名。}

{所以說,清史不好修啊……}

……

天幕上。

年輕的皇帝臉色蒼白,雙眼有些發紅。

底下,羣臣從左到右分兩排跪下。

“你們想作甚!”

爲首的親王跪着不動,沉聲道:

“臣等十人,前天有個聯名的奏摺,恭請皇上俯納,明降諭旨,詔告天下。”

同治蒼白的臉上浮現一絲血色,負氣道:

“朕欲停工如何?”

“你們還有什麼好囉嗦的!”

爲首的親王無以爲答,只側臉看了一下。

奕訢便道:

“臣等所奏,不止停工一事,容臣面讀。”

說着,便從懷中取出折底來,跪直了身子,從頭念起。

隨着奏摺越念越深。

皇帝的臉色大變,一陣青、一陣紅。

突然!

“嘭!”

一聲擊案的暴響!

衆臣驚得擡頭,發覺同治的臉色青得可怕。

他指着奕訢厲聲道:

“我這個位子讓你好不好?!”

……

【李光昭案傳出後,紛紛上奏,要求立即停止修復圓明園工程。】

【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1874年8月27日),奕訢、奕𫍽等十大臣聯銜遞了個名爲《敬陳先烈請皇上及時定志用濟艱危折》的奏摺。】

【從清朝開國打江山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開始說起,一直說到近年改革開放帶來的勝利成果。】

【爲此他們向皇帝提出六條建議: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動、納諫章、勤學問、重庫款。】

【同治帝大怒,喝問奕訢:“此位讓爾如何?”】

【言語激烈以致本就有病在身的文祥“伏地一慟,喘息幾絕”,不得不被人攙扶先行離開。】

【奕訢被怒斥後,換醇親王奕𫍽出面“泣陳”,當奕𫍽說到皇帝不該頻繁出宮“微行”時,同治再次發飆,“堅問何從聽聞”,堅持要奕𫍽說出消息來源拿出人證,否則就不能與他罷休。】

【無可奈何,奕𫍽只好說出具體的時間與地點,同治帝“怫然語塞”沒話說了。】

……

曹魏。

小曹叡抱着雙臂,挑了挑眉。

“我怎麼覺得……事情這麼不對勁兒呢?”

曹丕向下瞥了一眼他。

“那是他親生母親。”

小曹叡臉上一僵。

你也知道親生母親四字啊?

“那可真是稀奇了……”

小曹叡撂下一句陰陽,也不看曹丕的臉色,向曹操處跑去。

曹丕平靜的看着遠處的身影。

半晌後,嘆口氣,向前走去。

……

曹魏·司馬時間線

司馬昭被逗得哈哈大笑!

“他可真是個笑話!”

“嘴壯牙壯,毫無奪權之手段,反而被證的死死的!”

“哈哈哈哈哈!”

“得虧你早死啊,不然你就得是亡國之君了。”

“這就是堂堂大皇帝的品德威風啊,敬佩敬佩!”

司馬懿依然一隻手撐着頭,閉着眼睛假寐。

所以說,什麼天子之威、什麼代天牧民。

都是假的。

……

【七月二十九(9月9日)同治發佈上諭,停止圓明園工程,改爲修繕三海。】

【次日,皇帝擬了一道硃諭給軍機大臣文祥等人,其中列舉了恭親王的種種罪狀,包括“目無君上,欺朕之幼,諸多跋扈,並種種奸弊不可盡言”】

【宣佈革去奕訢的親王世襲罔替及所兼軍機大臣等一切差使,降爲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時免去其子載澂的一切爵秩,交宗人府嚴議。】

【八月初一(9月11日),同治又以“朋比謀爲不軌”的罪名,將包括惇親王、醇親王、文祥、李鴻藻在內的十名力主停修的王公重臣盡行革職。】

【至此,兩宮太后出面阻止,強迫同治停止對王公大臣的懲罰,下發新諭旨賞還奕訢父子的爵位與職務。】

【據統計,此番風波之中,公開站出來反對重修圓明園者,“王公重臣有十人:惇王、恭王、醇王、伯王、景壽、奕劻、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翰詹科道學政十二人:御史沈淮、遊百川、陳彝、孫鳳翔、鄧承修、李宏謨、張景清,詹事袁保恆、王家璧,內閣學士謝維藩,侍講寶廷,學政李文田。】

【直接或間接起作用的地方總督巡撫有吳棠、李宗羲、李瀚章、李鴻章四人。】

【也就是說,在圓明園重修風波中,年輕皇帝同治幾乎站到了整個官員集團中堅力量的對立面。】

【而重修圓明園風波之後,同治就病倒了。】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一(1874年11月29日),同治帝表現出出疹症狀,御醫判斷,同治帝感染了天花。】

【十天後,同治帝病情突然加重,身上開始出現毒瘡,而且毒瘡在腰部潰爛如洞,流膿不斷,疼痛不止,面頰腫硬,口噴臭氣。】

【之後,項脖臂膝皆現潰爛,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每日流膿至一茶盅有餘。】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駕崩享年十九歲,在位十三年,親政兩年。】

【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十分】

你要查近代史,重修圓明園就是慈禧的主意。

你要查清實錄,重修圓明園就是同治的主意。

但究竟是誰的主意,不知道。

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46.第142章 祖逖!第27章 帝國雙璧!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69章 道光功績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352章 雍熙北伐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689章 平定三藩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146.第142章 祖逖!第27章 帝國雙璧!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69章 道光功績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352章 雍熙北伐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689章 平定三藩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