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

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想到王翦自污以安自己。

爲帝者最忌憚手握重兵的武將。

於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事一再發生。

這趙匡胤倒是找到了一條解決辦法。

以後只要沒有哪個皇帝發瘋逼迫武將,武將應不至於再起反心。

“唉……一小小的將門之子竟有這等權術。”

“他父親是怎麼教育的呢?”

……

大漢。

“贖買之術。”

劉邦捋着鬍鬚,若有所思。

以豐厚財富、高官貴爵作爲交換,然後換取大將手中的兵權。

而大將只要願意交權,朝廷就慰撫賞賜以頤養天年,福廕子孫。

不過……

削奪武將兵權這個事還是要有個度。

不可過分倚重放縱讓武將託大,又不可過度削奪。

但是……

“以柔術治國,這人不容小覷啊。”

“……他父親是怎麼教育的呢?”

迎門而進的劉盈正好碰到這句話。

頓時紅了眼眶。

“阿父……阿母……”

“劉邦!”

“嘖……”

……

大唐。

李世民望着天幕嘆息道:

“自安史之亂,藩鎮宦官成亡國之基。”

“大唐在內亂之中分崩離析。”

“到黃巢之亂後的五十多年時間裡,天下帝王之家換了八個姓,混戰不停,百姓流離失所。”

“其因無非是藩鎮權力太大,皇帝沒有絕對的兵權,致使君弱臣強。”

“但自周世宗強幹弱枝斷藩鎮之基,宋太祖以錢財土地收買藩鎮之權。”

“恩威並施,兵權已納入皇帝之手。”

“這天下的動亂之源終於能去除了。”

“不容易啊……”

……

天幕上。

一羣火柴人待在一個簡筆畫的小房子裡。

房子上寫着『侍衛親軍司』

然後一個戴着冠冕的火柴人過來一指。

這一羣火柴人走出了小房子。

隨後小房子裂開變成兩座小房子。

『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

畫面拉遠,還有一座一房子映入眼簾。

『殿前司』

三座小房子並肩而立。

火柴人皇帝叉腰大笑。

四個字從嘴裡笑出。

『禁軍三衙』

……

【宿將雖離開,藩鎮雖輪值。但禁軍仍然存在。】

【爲了防止禁軍將領兵權過重,宋太祖對禁軍與軍制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

大宋。

趙匡胤黑着臉看着天幕。

朕這麼威武的一人爲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出現在天上!

真是稚兒之心!

一旁的趙匡義微微後仰,暗自呲個大牙在那裡樂!十分開心。

……

【周世宗建立禁軍時,軍內有兩大系統。】

【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

【宋太祖即位後,殿前都點檢一職已不設。】

【杯酒釋兵權後,殿前副點檢一職也取消。】

【只剩下殿前都指揮使、殿前都虞侯。】

【而侍衛親軍司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一職也被撤銷。】

【侍衛司被分爲侍衛馬軍司與侍衛步軍司。】

【禁軍三衙體制開始形成。】

【而每有出征,則由總理兵政,掌管全國兵籍、武官選授、軍隊調發以及兵符頒降的樞密院臨戰命帥。】

【而所任命的主帥也不從三衙將領中而出。】

【這樣一來,握兵之權、調兵之權、統兵之權相分離。】

【三衙鼎立,互相牽制,改變了由禁軍將領一人統率各軍的體制。】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了一眼,隨即低頭繼續研究手裡的種苗。

一旁的劉啓看着跟綠芽大眼瞪小眼的劉恆,探頭詢問道:

“阿父,這把兵權一分爲三,各有職守,相互制約,不是挺好嗎?以後不會再有藩鎮之禍了。”

劉恆敷衍的點點頭,繼續琢磨着手裡這東西應該在哪裡種。資料裡說紅薯這東西耐旱怕澇。

那就應該選擇陽光充足、通風、排水良好的……

“阿父!”

思緒被打斷,劉恆平靜的看向劉啓。

“你想抄農書嗎。”

劉啓一噎,委委屈屈道:

“我就想知道,這個適不適合我們用。”

劉恆用手量了一下種苗的高度,嘴裡淡淡道:

“不適合。”

“可以確定,宋朝不會成爲繼五代以後的第六個由將領發動兵變推翻統治的朝堂。”

“但利弊共生的,三衙統制,政出多門。”

劉恆一邊拿起筆記錄種苗生長數據,一邊平淡道:

“朕雖不知兵,但也知道各自爲政、動輒掣肘、缺乏協調、難以統籌等弊病是兵家大忌。”

“李隆基錯失潼關不就因此嗎。”

說道李隆基那劉啓一下子就明悟了!

“那這制度是削弱了宋朝軍力啊!”

“他這軍制怎麼這麼改啊!他還沒一統天下呢!”

劉恆放下筆,雙手合攏袖,看着劉啓問道:

“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皇帝與武將之間的猜忌已經不可挽回了。”

“你覺得讓天下在動盪不安中徘徊和未來兵力可能孱弱,這兩個情況哪個會更好點呢?”

劉啓悶悶不樂道:

“哪個都不好。”

劉恆點點頭表示認同。

“確實,但他有的選嗎。”

“他沒有。”

“這條路不是最正確的,但是最適合的。”

“朕還知道,他剝奪大將兵權、加強禁軍、削弱藩鎮、加強集權、削弱武將後。”

“皇親貴戚會取而代之、逐漸崛起。”

“啓兒,當皇帝從來都不容易。”

“我們沒有能力也不可能選擇最正確的路。”

拍了拍已經呆傻的小腦袋,劉恆溫和道:

“我們只能選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否則,秦始皇與隋煬帝,就是前車之鑑。”

……

【公元965年,宋太祖命全國挑選驍勇善戰的士兵登記造冊送至京城,補充禁軍缺額。】

【以選拔的強悍士兵作爲兵樣,分送各地照樣募兵。】

【規定禁軍每隔半年、二三年,變動駐地,爲更戍法。】

【但將領不隨之同行,以“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爲更戍法的目的。】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手裡拿着《申子》,打量了一下天幕上的所言,想透了趙匡胤的想法。

一旁正在磨墨的徐婕妤好奇道:

“陛下在笑什麼?”

李治一愣。

“朕笑了嗎?”

徐婕妤嘴角兩側浮起酒窩,憨笑道:

“陛下笑了!”

李治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笑容綻放道:

“朕是在想啊。自古以來選兵選將都要用強人能人。”

“而這趙匡胤會不會反其道而行之,選些庸才呢?”

徐婕妤歪着頭想了想。

“不能吧,他又不像蠢人。”

拍了拍書卷,李治笑着點頭道:

“對,你說得對,他又不是蠢人。”

隨後繼續低頭看書不再理會想要說些什麼的妃子。

庸才,有時意味着忠心耿耿,容易擺佈。

對皇權的威脅最小。

以德才庸碌、憨厚忠直者任之將領。

同時讓將帥之位時常空缺不授,或以低職武將代領。

凡此種種,都能避免武將做強做大。

……

後唐·莊宗時期

李存勖皺着眉頭看着天幕。

軍隊不停更戍,將軍手下的士兵時常輪換,。

剛剛混熟又馬上改替另一撥人,這樣將領就很難專制其兵,形成自己的派系勢力。

對於士兵來說也是如此,反正沒多久就要調走又何來誓死效忠眼前這位臨時上司的決心?

這制度好嗎?

太好了!

現在的情況不就是軍隊名義上是朝廷的,但實際上卻是武將、節度使的!

一支又一支各自爲政的軍隊成爲某一位大將的私兵、親兵、家兵。

士兵們纔不聽命於朝廷、皇帝,只聽從他所歸屬的將軍。

這些問題完全解決了這些事情!

甚至解決的堪稱完美!

但問題是……

李存勖眉頭越皺越緊。

這樣也大大削弱了軍隊的上下一心。

將帥不瞭解士兵,士卒也不願效死。

如此一來,軍隊的作戰能力也必然下降。

這其中的取捨,又該如何呢?

……

大宋·真宗時期

流杯殿內。

一身蓮花紋青羅衫的趙恆從蟠龍玉盤內拿起一顆桃子,在褐色褶裙上擦了擦啃了一口。笑道:

“太祖皇帝之置將,以互相維製爲妙。”

“而其中以更戍法更爲巧妙!”

“一是使士兵均勞逸,知艱難,識戰鬥,習山川,不至驕惰。”

“二是使兵將分離,防止兩者形成根深蒂固的親黨結社。”

“至此,驕兵悍將犯上作亂的條件再也沒有了!”

“京師之兵,總於三帥!”

“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上下相維,不得專制,大宋無兵變也!”

其身邊,穿着一身球路紋齊胸羅裙,內搭着檀色素羅襦,外披一件天水碧紗羅披帛的劉娥看着鏡中自己。

左右打量了一下,從金匣內拿出一枚銀鎏金鳳簪戴在頭上。

又瞥了一眼身邊人,無奈搖頭。

……

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578章 應州大捷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242.今晚八點無更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39章 天不假年。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71章 廁所政變!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
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578章 應州大捷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242.今晚八點無更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39章 天不假年。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71章 廁所政變!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