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

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

天幕上。

金光降落。

『消除病痛,予壽七載』

趙匡義面無表情的坐看金光沉浮。

七年?

爲什麼是七年?

……

【宋太宗有九子,其長子趙德崇自幼聰明機警,相貌像宋太宗,宋太宗也很屬意這個長子。】

【公元982年三月,十六歲的趙元佐出閣,住內東門別宅,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爲衛王,並赴中書門下辦公。】

【第二年十月,遷居東宮,改賜名“元佐”,加任檢校太尉,進封爲楚王。】

……

大漢·武帝時期

“若朕所料不差……”

劉徹盤算了一陣,緩緩開口道:

“這人一定不是皇帝!”

一旁的衛子夫正哄着小劉據,眼睛一瞥也沒搭話。

皇帝的身子一僵,似坐久一般活動了一下身子,又往二人身邊挪了挪屁股,清了清嗓子道:

“嗯,一定不是!”

沒人搭理。

有點羞怒的劉徹斜睨了一眼那邊母子倆。

輕哼一聲,身子往反方向一倒,倚靠着軟枕開始自顧自的生悶氣。

要不是朕理虧,朕能受這個氣!

……

曹魏。

“若孤所料不差,這人就是皇帝!”

曹操捋了捋大鬍子,斬釘截鐵下了結論。

劉備孔明沒有搭話,一旁的孫權眼睛一轉笑道:

“魏王,此見何得?”

曹操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大聲道:

“其子類父爲一,其父愛子爲二。”

“而最關鍵的……他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太子繼位!”

……

大唐。

這幅場景李世民是越看越眼熟,越看越彆扭!

同樣是太……宗……

同樣繼位的不正常。

同樣有個聰明機敏的好長子。

同樣讓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入東宮位。

李世民的視線不由自主的瞥向已經昏昏欲睡的小李治。

還同樣有九個兒子!!!

後面不會也同樣讓其他兒子撿漏吧?

……

大宋。

趙匡胤看着天幕卻心生不妙。

惟吉自幼張於宮中,由朕親養。

好文受學,一覽成誦。

懂事理,知道義。

唯有一點,太重情重義。

這是好事,但碰上他父親那陰私之人恐怕是要父子成仇的。

身後傳來的陣陣慘叫打斷他的思路。

趙匡胤一拍桌子回頭怒吼道:

“把他嘴堵上!”

“煩死了!”

“上個藥而已!喊個甚麼!”

“再喊!鞭子上抹藥抽你!”

慘叫聲戛然而止!

……

【公元982年五月,宋太祖三弟,秦王趙廷美被人告發驕橫恣肆,有異謀,宋太宗罷免其開封尹之職,出爲西京留守。】

【十一月,又有人告發趙廷美與宰相盧多遜來往詭密,私贈弓劍,陰謀篡位。被宋太宗貶爲涪陵縣公。】

【楚王趙元佐不滿三叔被無證貶謫,從而憤憤不平,公然質問宋太宗,從此失寵。】

【公元984年,趙廷美死於房州的凶訊傳來,趙元佐一氣之下,精神失常。】

【公元985年九月,疾病基本痊癒,宋太宗“發德音”大赦天下。】

【但重陽節家宴那天宋太宗沒讓其出席。】

【趙元佐悶悶不樂,自斟自飲,酒後舊病復發,縱火焚燒宮殿。】

【宋太宗將他廢爲庶人,軟禁起來。】

……

大隋。

楊堅看着此子感嘆不已。

爲叔叔出頭,也是真性情,可惜生在皇家。

“宋太宗有一句話說的很對。”

“有什麼事,等你當了皇帝再說。”

獨孤伽羅不認同他言下之意,沉聲反駁道:

“此子有情有義,開口求情許能讓其三叔得一線生機。”

“若不說,他三叔必死無疑。”

……

大唐·高祖時期

“這孩子有點軸啊……”

李淵皺着眉頭理解不能。

趙光義除掉趙廷美是爲了讓你趙元佐可以繼承皇位啊!

你這孩子分不清哪頭重哪頭輕嗎?

居然能把自己逼瘋?!

“趙家……人才濟濟啊。”

……

【趙元佐被廢,二子趙元僖上位。】

【公元986年十一月,趙元僖出任開封尹,並進封許王,加中書令。】

【按理說他的皇位應該是板上釘釘了。】

【但就在淳化三年十一月(公元992年),他突然暴斃了!】

【《宋史》給出的緣由是他的妾室想毒死王妃,但下錯了藥。】

【然而趙元僖的王妃早在七年前就死了。】

【這件事成了宋朝上的又一出離奇死亡案。】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翻手按下書卷,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但也不是他心理陰暗,只是這事看起來很像多方勢力下做的。

其中最有可能下手的就是下一個順位繼承人。

而幫手……許是趙匡義。

而原因,就在趙元佐的身上。

趙元佐是嫡長子又受其喜愛,他的位置本應該是不可動搖的,但一坐上那個位置他就成了衆矢之的。

而質問君父這一行爲徹底動搖了他的位置。

隨後他就瘋了……不管是真瘋還是假瘋。

這都是一個可以操作攻忤的理由。

而這裡,二子趙元僖的可能性最大。

尤其是放火燒殿這事……究竟是他自己無意識做的還是讓人引導的?

若是引導的,誰會最得利呢?

而宋太宗會不會忌恨這人害他愛子被廢呢?年歲越大身體越虛的他會不會怕這個兒子呢?

下一個順位之人又會不會暗害這第二個太子呢?

想着想着,李治腦中突然一道靈光閃過。

若是隻讓人知道有人被立太子,卻不說何人是太子,是不是就能避免太子被人盯着的風險了?

……

天幕上。

穿着白袍的趙匡義將手中的奏疏放下,看着眼前的大臣略有幾分埋怨道:

“平仲啊,你怎麼纔來!”

大臣俯首恭敬道:

“臣非召不得至京師。”

趙匡義聞言,雙眸閃過一絲精光。

捋須緩聲道:

“朕的箭傷不愈,近些日子身體越發虛弱。”

“你寇準是什麼樣的人朕深知,這次召你回來就是想問問你。”

“朕諸子中……誰可以託付神器?”

寇準沉穩回答道:

“陛下要爲天下選擇明君,不能和後宮的妃子、宦官商量。”

“也不能和我這樣的近臣商量,這件事,必須由陛下來做決定。”

趙匡義低頭沉默許久,揮手屏退左右的侍奉宮人,輕聲問道:

“元侃可乎?”

寇準身體微不可查的一頓,語氣卻不動搖:

“知子莫若父,臣愚鈍,不知與也。”

趙匡義站起身,雙手按桌身體前傾。

“伱爲人剛直明智,不阿諛奉承。”

“故朕問你,你如此推辭……是諸子無一人可用嗎。”

寇準聞言,知不能再次推辭,長躬一禮。

“臣觀諸子皇孫,無不令美。”

“只有襄王,得人心深矣。”

……

【公元994年九月,宋太宗任命第三子趙元侃爲開封尹,進封壽王。】

【公元995年八月十八日,立趙元侃爲皇太子,改名“恆”,兼判開封府。】

【宋朝第一個皇太子,誕生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楊玉環輕捧額頭,娥眉微蹙。

“一句話繞了好幾個圈子!到頭也沒看明白是何意思。”

李隆基捋了兩下鬍鬚,看着有顏無腦的女子露出笑容。

“簡單講,宋太宗問選哪個兒子當皇帝。”

“大臣的意思是隻要不是與宮中朝中有結黨勢力支持的就行。”

“宋太宗一琢磨,老二死了沒黨可結,老大瘋了但不是死了,還是有人暗中支持的。”

“那不就剩老三了?”

“大臣肯定了他的答案。”

楊玉環微張櫻脣,愣了半天。

最後嘟囔道:

“你們心裡彎繞可真多。”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仰望天幕,感慨道:

“若無寇卿,只怕朕不得安享此大位也。”

一旁的劉娥則在深思寇準爲何百般避讓且強調立儲之事必須乾綱獨斷,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得參與。

寇準所說的后妃、宦官、近臣均是泛指?

還是在說明德李皇后、王繼恩、李昌齡與胡旦這些人?

畢竟他們是一致地支持趙元佐的。

隨後又瞥了一眼喜笑顏開的皇帝。

他是真命好啊。

受寵愛的大哥瘋,有能力的二哥亡,攔路石父親有大臣幫忙阻攔……

……

盛大的遊行在開封府內進行着。

短鬚男子坐在車輦上,目視前方一動不動。

被將士分於道旁的百姓看着太子真容,俱都高呼着:

“少年天子!真少年天子也!”

……

【自唐末之後,這是近百年第一次舉行皇太子典禮,百年未見之盛事極受百姓關注,而看到趙恆真容的百姓向趙恆歡呼雀躍:“真社稷之主。”】

【宋太宗聞言,對寇準怒氣衝衝地說:“四海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

【參知政事寇準以理相勸:“得社稷之主,乃萬世之福。”,太宗才轉怒爲喜。】

……

天幕上。

萬歲殿。

趙恆跪於靈柩之前。

身後,一位大臣正在一衆臣子面前宣讀遺制。

“…輔立太子恆,聽斷軍國大事……”

詔書宣讀完畢,在一位身材高大的紫袍大臣帶領下,文武官員集體退出萬歲殿。

衆人來到福寧庭,緊接着短鬚男子也移駕到福寧庭。

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分列庭中,正要向新皇帝山呼萬歲完成典禮。。

就在此時,帶着他們移殿而來的紫袍大臣卻站着不跪。

衆臣低頭、擡頭,悄然側目。

然後在一衆難以置信的目光中。

一步一步,邁上了臺階,一直來到了簾幕低垂的帝座之前。

隨後……

“譁!”

簾幕被猛得撩開!

“呂端?!”

所有人都驚了,文武百官齊刷刷瞪向着那個高大寬胖的身軀。

只見呂端用手撩着簾子,把坐在龍椅上的男子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一遍。

確認無疑後,放下簾幕。

轉身一步步的走下臺階,站到自己應該站的位置上。

聲如洪鐘,躬身下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都鬆了口氣,趕緊跟着倒頭便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宋太宗駕崩之時,明德李皇后與宦官王繼恩聯合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和翰林學士知制誥胡旦,企圖擁立已經被廢的潞王趙元佐。】

【隨即讓王繼恩到中書召宰相呂端,呂端覺察事有不妙,恐有振盪。於是偷偷在笏板上寫“大漸”二字,派親隨催促趙恆進宮。】

【又設計將王繼恩鎖入詔書閣,入宮駁斥李皇后“立嗣以長”的意見,確保趙恆順利繼位。】

【但五代舊事太多,呂端怕後宮之人施調包計。】

【在“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羣臣”時,他“平立殿下不拜”,請求捲簾。】

【自己升殿審視,確認新皇帝是趙恆後,方纔降階,率羣臣拜呼萬歲。】

【公元997年三月二十九日,福寧殿內,大宋第三位皇帝趙恆正式登基,爲宋真宗。】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冷冷的看着天幕。

又一個想學唐末舊事的家奴!

此人不能留!

呂端不錯,雖最後的行爲有幾分僭越,但在皇位交替過程中有如此表現,可以說功莫大焉。

的確是大事不糊塗。

至於皇后……李繼勳……

趙匡義眼神晦暗陰沉。

太平興國二年李繼勳就死了。他怎麼陰與此事?

怕不是陰與此事的是李繼隆吧……

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44章 新始祖王莽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514章 李景隆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732章 文字獄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
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44章 新始祖王莽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514章 李景隆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732章 文字獄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