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

天幕上。

一臉玩世不恭的樣子。

皇帝坐在龍椅上,手裡託着一座木盤。

木盤上是種種山水庭院的縮景,在庭院中還有木人作彈唱舞蹈狀。

丹陛之下。

宦官與朝臣對峙。

……

【因泰昌帝只在位一個月,所以朝廷將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定位泰昌元年。】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六日,朱由校在皇極殿即皇帝位,下詔以次年爲天啓元年,史稱明熹宗。】

【作爲“國本之爭”的延續,東林黨人竭力維護朱常洛父子,反抗鄭貴妃,並攻擊其他政治勢力,從而在天啓之初,形成了東林黨人佈列朝廷的局面。】

【由於東林黨人砥礪名節,嚴君子小人之辨,對於政治人物的道德品質太過苛求,“士有落然自異者,詬誶隨之矣。”】

【所以凡不入東林人士法眼者,就被視爲小人。】

【如此一來,無法因時就勢地聯合其他政治勢力,反而將他們推向對立面。】

【反對東林黨的政治羣體開始聚集,並逐漸歸於宦官魏忠賢。】

【從而在天啓時期,形成了東林黨、閹黨政治對立的局面。】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兩腿一蹬往後一靠。

“這場面,朕熟啊!”

“朕掐指這麼一算啊。”

“距離一場席捲天下的大民變爲時不遠矣啊!”

殿內衆人聽得這位的經驗之談只覺得腦袋抽筋一樣的疼。

劉家天子就有一點不好。

永遠看熱鬧不嫌事大,哪怕自己成了熱鬧也要先看完樂子再解決事情。

……

季漢。

劉備等人看着這亂糟糟的一幕,一時無言語塞。

此時他們到也能明白宦官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意志下而出現的。

但還是那句話。

“治國以仁啊。”

劉備明白法術勢那一套,但他依然嗤之以鼻。

……

大唐·武宗時期

李炎回想起牛李兩黨。

“這時,是想退也退不成了。”

……

【而第一個成爲兩黨相爭犧牲品的,就是遼東經略熊廷弼。】

【從史書記載中可以知道,這位脾氣火暴,性情剛愎自用,盛氣凌人,見到看不慣的人和事立馬便破口大罵。】

【顯然,這種人在官場上的人際關係恐怕不會太好。】

【史書也談到“朝士多厭惡之”。】

【但熊廷弼有大才幹,史稱“有蓋世才”,特別是對遼東局勢具有準確的洞察力與判斷力,且身體力行不畏勞苦,具有極強的執行力,爲國事不惜赴湯蹈火。】

【遼東之地讓他守的水泄不通。】

【這除了他的能力以外,也有萬曆壓住朝廷異論和信任熊廷弼的原因。】

【萬曆一死,東林黨開始秋後算賬了。】

【因爲熊廷弼不是他們一黨,且曾經多次公開批評或者攻擊過他們。】

【擔任監察官員時,熊廷弼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志,名叫姚宗文,他們在政治見解上有許多相同之處。】

【後來,姚宗文希望熊廷弼能夠舉薦自己補官,遭到熊廷弼拒絕。】

【天啓帝登基,姚宗文便發起了針對熊廷弼的首輪進攻。】

【隨後,東林黨大部隊跟上,最嚴重者,列舉了熊廷弼的無謀八罪、欺君三罪,認爲不罷熊廷弼的官,“遼東大事必不可保”。】

【熊廷弼三次上書,請求因病辭職。】

【最後,主要由東林官員組成的專議此案的聯席會議,建議天啓帝同意熊廷弼去職。】

【九月二十一日,天啓皇帝正式下令罷免熊廷弼遼東經略一職,熊廷弼交回尚方寶劍,“聽候處分”。】

【而努爾哈赤一年多按兵不動,等的就是這一天。】

……

大唐。

李世民看的痛心疾首啊!

“這種性情的人,若是生在自己的時代,大約能夠成爲凌煙閣上的千古名臣。”

魏徵這種人朕都能容,朝廷都能忍,還有什麼奇形怪狀的臣子是不能忍的!

一旁盯着李承幹處理政務的魏徵覺得背後一涼。

他眯着眼瞄了一下亭內捶足頓胸的李世民。

李世民仍然是那副惋惜的表情,看着天幕悲嘆着:

“可惜,偏偏生在了黨爭遍地的大明。”

……

大宋·英宗時期

趙曙最煩這就打着道德君子名號的黨派!

你們若真是道德君子,怎麼會有什麼黨派?

無非是利益牽扯罷了。

“虛僞!”

一個新皇帝上臺,自然要有一番作爲,自然也就會有一羣不得志的官員趁機表現一番。

這些不得意的官員心裡想啊,老皇帝不待見自己,好不容易死了,來了一個新皇帝,自己再不抓點緊拍拍馬屁,官運就沒指望了。

外地的官員可以送給皇帝搜刮來的財寶、美女。

京官怎麼辦?沒東西送啊,只好扳倒攔在前面的官。

一方面表示我爲國盡心盡力,一方面可以解決攔路虎,可謂一舉兩得,一箭雙鵰,一石二鳥。

“噁心!”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突然想到了嘉靖的大禮儀之事。

“你說他們這是在清算嗎?”

朱高熾心中計較着,他也有同樣想法。

“依兒子所見,不然。”

“他們是想依此事來定下道德禮儀的大事!”

“他們要的不不是一名臣子的生死。”

“是對禮儀規範的解釋!”

朱棣冷笑着:

“國家大事,在祀在戎。”

“他們好大的心啊。”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看不上朱由校。

“崇禎皇帝有君無臣,天啓帝無非是祖澤猶未盡也。”

胤礽還是第一次見汗阿瑪這麼討厭一個皇帝。

但這話的意思頗有幾分……

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的滋味啊?

……

【新任大明遼東經略袁應泰一到任,就將熊廷弼一年多的心血“多所更易”大部分廢止,然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兵分三路,收復失地。】

【努爾哈赤沒等他把部隊組織好,便率大軍悄悄開到了瀋陽城下。】

【經兩日激戰,瀋陽陷落,號稱遼東用兵以來的“第一血戰”。】

【六天之後,努爾哈赤率得勝之兵直抵遼東首府。】

【遼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遼陽。】

【新任經略倉促應戰。】

【三日血戰後——大明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二十二日,遼陽陷落。】

【經略袁應泰“佩劍印,引刀自裁”】

……

{這裡得說一下,袁應泰是個好官,這個人很有才華,搞建設、搞後勤的水平是一流的。}

{當地方官的時候,到處修理運河,開荒灌溉,後來調到熊廷弼手下管理後勤,修建城市要的磚瓦木材,裝備軍隊要的武器火藥,只要他在,一概不成問題。}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真正關心老百姓的父母官。}

{不是那種當百姓父母的父母官,而是那種把百姓當做父母的父母官。}

{治理洪水的時候,他可以身先士卒,住在河岸上,和民工一起生活。}

{山東有饑荒的時候,他可以掏腰包設粥鋪,賑濟饑民。甚至還挪用一些無聊的稅收用來賑濟災荒。}

{也保持着漢唐時文人的責任感。}

{得知自己被任命爲遼東經略使的時候,當即殺白馬祭神,對天發誓將爲遼東奉獻自己的生命。

{上奏說:臣願與遼相終始,更願文武諸臣無懷二心,與臣相終始。有託故謝事者,罪無赦。}

{他表示,自己會和遼東共存亡,他希望朝廷裡面的大臣始終支持自己。}

{可惜,他有骨氣,也很能幹,卻不懂軍事,還很心軟,或者叫太善良。}

{熊廷弼在遼東政策的核心就是嚴酷,他嚴厲地對待每一件事,雖使得遼東的軍隊和社會氣氛緊張,但是井然有序。}

{但袁應泰太心軟了,慈不掌兵,他改了熊廷弼的防禦部署和嚴酷政策。給了老奴可乘之機。}

……

【此後數日間,金州、復州、海州、蓋州、寬甸、鳳凰、鞍山、岫巖、鎮江即今日之丹東等遼東七十餘城,全部爲努爾哈赤奪取。】

【七日後,大明天啓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夜,在慶功宴會上,努爾哈赤宣佈遷都,定遼陽爲後金國首都。】

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339章 天不假年。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790章 洋務運動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84章 嬴政VS劉邦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56章 成化犁廷!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
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339章 天不假年。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790章 洋務運動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84章 嬴政VS劉邦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56章 成化犁廷!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