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武周

“自古水運皆比陸運要快捷許多。”

披散着長髮,一身單衣的武則天手握書卷淡淡道:

“大運河的開通方便了南北交通,使南糧北運,北物南輸。”

“如今,洛陽北市早已是漕船往來,千里不絕。”

“天下舟船所集,常有萬餘艘。”

燈火搖曳,

銅鏡在旁邊燭光的照耀下,倒映出兩幅面孔。

一副是紅顏遲暮,雖慈眉善目,但眉眼間總有股揮之不散煞氣。

另一副則美貌動人,眉眼間噙着一絲風情。

婉轉之聲響於耳邊。

“也因船隻太多,常交通堵塞。”

“陛下才要引漕渠,開新潭,以置諸州租船。”

武則天淡淡一笑。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罷了。”

“你說……這隋煬帝會得幾分?”

上官婉兒心思轉了幾圈。

陛下這是……畏懼了?

“天幕高遠,且是婉兒所能探知的。”

“不過,人人都說修造汴河是導致隋朝滅亡的原因。”

“但至今南北通行還要依賴此河。”

“若無打造龍舟縱情享樂之事,這赫赫功績與大禹也不遑多讓。”

武則天忍不住失笑,剛想說些什麼又低下頭沉思下來。

最後擡頭看着天幕,神色坦然。

“汴河連接長江、淮水,好處是很多。”

“但對百姓來說,利和害是連在一起。”

“豈能與禹王相提並論。”

“這種話以後不要再說了。”

銅鏡裡的美人柔聲稱是。

“不過,那楊廣恐怕也是如此想的。”

“畢竟,他是想轥轢軒、唐的人。”

……

【公元606年四月二十六,揚州之行結束,楊廣返回東都洛陽。】

【十月,下詔命吏部尚書牛弘在最短的時間內編撰法律條文,修改《開皇律》。】

【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除“十惡不赦”大罪,減輕大逆、謀反等罪的連坐。】

【將其餘嚴峻條文寬鬆處理,名爲《大業律》】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搖頭嘆息。

面對這個皇帝,他嘆息的次數比前面那些皇帝加起來都多。

“阿父……這法律寬鬆不是壞事啊?”

劉啓有點不明白了。

隋朝的人口快速膨脹,國家也已進入繁榮穩定的時期。

亂世需用重典,但是在太平盛世道德教化遠比嚴刑峻法要好用。

想要收服人心,就必須推行寬厚仁德的治國理念。

這楊廣作成這樣,一回來就寬鬆律法說明心裡還是有百姓的,這不是好事嗎?

劉恆正視着劉啓,肅穆道:

“還記得他在江南下的詔書嗎?”

劉啓點點頭。

“免天下百姓一年賦稅,揚州百姓五年賦稅。”

“這是好事啊。”

劉恆點點頭,又問道:

“那既然江南去了,山東他會不會去?北方會不會去?”

劉啓看着天幕,想了想。

“會!”

“那他的排場會比這次小嗎?”

“這……”

“別忘了,他只說免賦稅,可沒說免勞役。”

劉啓震驚的看向劉恆。

劉恆偏過頭看着天幕。

“但凡再有一次如建東都與開運河的大型勞役。”

“天下民衆就會皆起反心。”

“若是律法嚴峻,暫且能束縛一時。”

“但律法寬鬆,起義者會絡繹不絕。”

“到那時……”

劉啓也看向天幕,接過話語繼續道:

“那時,他就會想晚年的徹兒一般施行嚴刑峻法。”

“而從寬鬆到嚴刑,期間不會有平滑的過渡。”

“最後也會步徹兒的後塵。”

“只要百姓做了土匪盜賊,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一律誅殺。”

“起義的人要死,老實過日子的人也要死……”

劉恆靠着天幕,下了最後的結論。

“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基於百姓們對隋文帝的感恩之德。”

“但若繼續如此肆無忌憚下去。”

“他怕是連下罪己詔的機會都沒有。”

“隋朝也會像秦朝一般。”

“二世而亡。”

……

【公元607年四月初二,楊廣突然下令:御駕巡視漠北地區。】

【七月十六,親率五十萬大軍,十萬匹戰馬,僧、尼、道士、女冠等宗教人士,以及百戲班子從京師大興城出發,巡行塞北草原。】

【下詔免除關內三年賦稅。】

【同時下令徵調黃河以北數十個郡的百姓,開鑿從河北到太行山的馳道。】

……

大隋,

!!!

又來! 能不能消停一年!

你開馳道想幹什麼?!

北邊有什麼值得你……

突然想到某件事的楊堅站起身找出疆域圖。

河北、山西接壤。

中間隔着太行山脈,道路崎嶇,大型車隊沒法通過。

太原,黃河以北的軍事重鎮。

長安往北的道路大部分都需要經過太原。

而太原到河北的道路如果打通。

那河東、河西和關中的軍隊就能輕而易舉的進入河北地區。

而河北的北邊……

看着地圖上的高句麗三字。

楊堅捂着胸口顫抖着手道:

“把那個逆子叫來……叫來!”

“朕要問問他究竟要幹什麼!”

“他想幹什麼!!!”

……

【隋朝全國一共有五六百個鷹揚府,每個鷹揚府有八百人到一千二百人不等的府兵。】

【五十萬人,這基本是當時能徵召府兵數量的極限了。】

【這樣的傾國之兵規模不下於滅陳之戰。】

……

天幕上,

五十萬兵甲俱全的大軍結成一隊隊的列陣。

而列陣中,

一座周長3000米的“宮殿”正在行走着。

……

【“觀風行殿”,乃是楊廣命宇文愷建造的行殿。】

【整座宮殿由機括和輪軸推動,精巧無比。】

【在“觀風行殿”兩邊配有“行城”,所謂“行城”,據記載其長達兩千步,配備有木城樓,雕樑畫棟,也能以輪軸驅動前行。】

【突厥人見到北巡的儀仗,以爲是天神下凡,紛紛屈膝叩頭。】

【突厥啓民可汗請求賜華夏衣冠。】

【楊廣以“但使好心孝順,何必改變衣服也。”拒絕了。】

……

大唐,

“哎呀!他拒絕幹嘛呀!”

“伱不好大喜功嗎!這陣怎麼不喜了!”

小李治急得不行。

你要是接受了哪還有什麼之盟的事啊。

李世民摸着小李治的腦袋淡淡道:

“不可能接受的,他只是不仁,又不是傻。”

小李治生氣了。

拐彎罵我傻呢!

“爲什麼!”

“改穿華夏衣冠,可是最高規格的歸順了!他弄這麼大的排陣不就是爲了這個嗎!”

李世民用力搓了搓他的小腦袋,隨即收回手揹負道:

“因爲沒有必要。”

“突厥人改變服飾做了隋朝的臣民又如何?”

“他不敢保證突厥不會背叛他。”

“所以,不如就像現在這樣,讓他們按照自己的風俗生活,而隋朝只進行羈縻控制。”

“並且,如果東突可汗漢化了,又怎麼掌握突厥大意與西突厥爭鋒呢?”

“最重要的是……”

李世民眼神晦明。

“此時的高句麗已經與東突有聯繫了。”

“楊廣雖然無道,但腦子是有的。”

……

【公元607年七月二十九日,下詔發丁男百餘萬修築榆林以東的長城。】

【公元608年七月,再發丁男二十萬,繼續修長城。】

【公元年608元月,徵發河北諸郡男女百萬餘人,疏浚漢代屯氏河、大河故瀆與曹操所開白溝爲永濟渠。】

【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北京)全長八百公里。】

【公元609年,嶄新的都城巍然聳立在中原。】

【楊廣正式命名其爲東京。】

【同時設立了國家級圖書館觀文殿,藏書多達三十七萬卷,創中國曆代之最。】

【親自主持編纂圖書三十一部,一萬七千卷。】

【公元610年,疏浚春秋吳運河、秦丹徒水道、南朝運河爲江南河。全長四百公里。】

【這條從江南出發,經過汴梁,又繼續北上,直達河北涿郡的兩千公里大運河,就此完成。】

【而這幾年內,隋朝又陸續攻滅了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等國。】

【親率大軍遠征吐谷渾,征服了半個西域和青藏高原的東邊。】

【下詔設西域四郡,分別是鄯善、且末、西海、河源,至此西域再次納入中原王朝統治範圍。】

【此時的隋朝,共有一百九十個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個縣,朝廷控制的民戶八百九十萬戶,全國人口四千六百零三萬人。】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但楊廣覺得,他要做的纔剛剛開始。】

六年時間,兩千公里的大運河有了。

四十七平方公里的東京與四百平方公里的西苑有了。

周邊國家打了一遍。

絲綢之路也到手了。

長城也修了。

玉門關也去了。

六年……

他一個人幹了秦朝加西漢前一百年的事情。

不愧是廣神。

不愧是“尚秦漢之規摹”處處以秦皇漢武的功業作爲人生目標的男人。

何愁不亡啊。

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369章 慶曆增幣!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19章 斫棺戮屍!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28章 封狼居胥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
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369章 慶曆增幣!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19章 斫棺戮屍!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28章 封狼居胥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