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

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

【曹操對於放跑了劉備那是十分的後悔,但他此時沒功夫理會劉備了。】

【因爲北邊那個大的已經開始看着他了。】

……

天幕上,東漢十三州的地圖浮現於空。

北方的袁紹橫跨冀州、幽州。

南方的曹操佔領兗州、豫州。

雙方對峙着。

……

【公元199年三月,袁紹攻破易京樓,公孫瓚自焚而死。】

【四月,曹操派部將北渡黃河,擊斬依附袁紹的眭固,控制河內郡。】

【滅了公孫瓚沒有後顧之憂後,袁紹把目光放到了勢力已經威脅到他的曹操身上。】

【兩大勢力之間的衝突和對決,已經到了無可避免的地步。】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着天幕,依然沒想明白。

曹操是怎麼達到這個地步的?

奉天子以討不臣?

說的好聽,但沒幾個人真的會把漢獻帝當回事。

最終靠的還是軍事實力。

問題是,軍事實力的後面是要有強大的後勤支援的。

換句話說,要有很多很多的糧食。

三十萬青州兵,百萬黃巾,加上兗州本地的人口。

他是怎麼做到以一州之地供養這麼多人的同時還有餘力去奉天子和討不臣的?

他的糧食是哪來的?

……

天幕上,

一位風流倜儻,十分不羈的文人正衝曹操滔滔不絕着:

“高祖不是項羽的對手,但最終打敗了項羽。公所知也。”

“高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爲所擒。”

“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

“紹雖兵強,無能爲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

“………”

“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

“……紹好爲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衆,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

“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畫面一轉。

荀彧也對曹操說出了類似的四勝四敗論。

……

【面對橫跨冀、幽兩州的北方霸主袁紹,曹操是有點底氣不足的。】

【但曹操底氣不足,他的謀士郭嘉和荀彧那底氣可是十分的足!】

【而他們信心十足的底氣,除了一堆兵法上的雙方君主對比外,更重要的就是在“奉天子”那年所實行的屯田制。】

【所謂的屯田制,簡單來說就是將無主的荒田收爲國有,然後讓流民按軍隊編制編成組,政府出土地、種子、農具、耕牛,由他們耕種。】

【所得收成由朝堂和農民按比例分成。】

【結果可以說是十分成功,“一歲得谷百萬斛”。】

【此後,曹操開始招募流民,在各州郡推廣屯田。】

【曹操推行屯田後,“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五年中,倉廩豐實”。】

【所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有糧、有兵、有將、有大義!郭嘉荀彧等人不管怎麼看也不覺得曹操會輸。】

……

大秦,

嬴政奮筆疾書!

有秦國的軍耕制度爲參考,嬴政瞬間明白了這條政策對他現在多有用!甚至比蒙恬寫的屯田策更好!

他一眼就看透了屯田制裡最重要的一點!

軍民一體!

兵農合一!

瞬間激盪出的想法讓嬴政興奮不已!

你們不是說沒糧食嗎?

不是不想出去嗎?

寡人就給你們這個屯田制度!

一路屯田一路打!

寡人就不信你們六國能忍得住!

都給寡人滾蛋!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摸着下巴,看着天幕上的屯田制。

腦海中突然有了一絲想法。

屯田、軍屯、民屯…

豪強、流民、西域…

嗯?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天幕上播放他的未來時,曾說起他未來採用了一位名叫趙充國的將領的屯田策,在邊境戍邊!

效果也很好!

“來人!召桑弘羊進宮!” 劉徹突然興奮起來!

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

將陵邑制度和屯田制度稍微那麼捏合一下!

反正也是要遷移豪強,朕也不跟伱們計較了!

你們可以帶着自己的佃戶、部屬、從吏等去邊境屯田。

西域那邊那麼大的地方,你們愛佔多少佔多少!

放心!朕以大漢天子之名做爲擔保!

漢軍會保護你們的!

就是這個保護費每年要按時交一下。

這不過分吧?

還有,種子和農具你們也是要買一下的。

投資嗎。

至於說不願意去邊境……

劉徹笑出聲。

那就怪不得朕了!

嗯,可以細細的琢磨一下。

隨後看着天幕裡的曹操,笑道:

“不錯,朕開始有點喜歡你。”

一旁的衛子夫頓時瞪大了眼睛!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恍然大悟!

這是武帝時期的屯田之策,只不過是從戍邊的軍屯變成了民屯!

從策略變成了制度!

妙啊!

經歷亂世的劉秀想着這個制度,越想越妙!

原來的屯田策都只是限於避免從異地長途運輸糧食,只解決邊境部隊之需!

而若是推行成制度……

嗯……

劉秀突然冷靜下來。

不行啊……

這個制度只適合亂世之時或者擴張之時。

現在天下太平,土地都以分清,用不上啊。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捻鬚緩緩問道:

“知道如今的府兵制是如何來的嗎?”

李承幹精神一振!

這題會!學過!

“府兵制起於西魏,自武德時期完善,最後在阿耶的手中興盛!”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承幹:

“答非所問!”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爲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時訓練,戰時則從軍打仗。”

本來低頭的李承幹一聽,立馬驚異道:

“咦?這跟魏武帝的屯田制有點相似啊?”

李世民看着懂了又沒完全懂的李承幹,無奈說道:

“曹操的屯田制,就是府兵制的前身。”

看着天幕,李世民追憶着過往。

“亂世之中的軍隊,很容易變成有組織的劫掠匪徒,以戰爭搶奪的方式餵飽自己,進而壯大規模。”

“曹操最大的功勞就是改變了這種模式,他用軍隊的組織與行爲來進行農耕生產,又用治理軍隊的方式管理農耕生產。”

“將不直接介入戰鬥的一部分士兵轉化爲農夫,逐漸形成了兵農合一的模式,爲軍隊建立了可以自給自足的基礎。”

想到五姓七望等世家大族,李世民不由變換了臉色。

“並且,曹操還採取了另一項措施,那就是招募附近的豪強士紳,讓他們將自己所有的佃戶一併帶過來。”

“這些豪強士紳在一個地方長期經營,他們的手下有很多的佃戶、部屬與從吏。”

“但在戰亂中,他們同樣面臨流離失所的威脅。”

李承幹不明白李世民講這些幹什麼,但看着李世民的臉色,他知道這些一定很重要,隨即認真聽着。

“曹操將他們吸引投靠過來,讓他們可以保有原先的主從架構,並且讓他們在自己軍隊控制的範圍內獲得土地。”

“豪強士紳們得到了新的土地,手下帶來的佃戶們就可以恢復農耕。”

“這些進行農耕的新土地,是受到曹操軍隊保護的,其產出的一部分是必須交給軍隊的,但他們可以以此換取軍隊的保障,不用擔心自己辛苦勞作的收成被搶奪一空。”

李世民看着天幕,緩緩說道:

“這就是曹操的聰明之處,他看清楚了這一點。”

“藉由屯田和保護歸順的豪強士紳這兩大舉措,建立起安全且有保障的農耕基礎。”

“靠着這種制度安排,他纔有條件將漢獻帝接到許昌,也纔有實力以皇帝的名義,以高人一等的姿態,與其他諸侯進行合縱連橫。”

李承幹思考着,隨後恍然說道:

“阿耶我明白了!單純從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上看,袁紹的實力強過曹操。”

“但在內政制度上這二人有天壤之別!所以郭嘉荀彧兩人才毫不擔心曹操會輸!”

“他們比曹操還明白!他的實力實際上是比袁紹的實力要強悍得多!”

“因爲曹操上下已經共同一心了!”

自打來了東宮,李世民第一次對李承幹露出了笑臉:

“沒錯。承幹,你要記住,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你只要讓百姓們好好生活,就是無可動搖的帝王。”

……

我都差點忘了,老祖宗們還要“變法”呢!(笑)

(本章完)

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1章 廁所政變!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146.第142章 祖逖!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11章 打賞獎勵。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606章 隆慶中興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146.第142章 祖逖!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
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1章 廁所政變!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146.第142章 祖逖!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11章 打賞獎勵。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606章 隆慶中興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146.第142章 祖逖!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