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

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

天幕繼續播放着。

鏡頭如旭日東昇般緩緩升起,俯視大地。

廣闊的農田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金黃在微風中搖晃。

那是剛剛豐收的麥子。

無數百姓的臉上帶着喜悅的笑容,忙碌的收割着田地裡的收成。

大人們在前面揮舞着鐮刀,身後的垂髫小兒揹着籮筐撿着掉落的穀粒。

鏡頭一轉,

一位位官吏捧着一袋袋的銅錢來到內府。

打開大門,滿倉滿谷的都是用麻線穿起來的錢貫!

甚至在地上還有不少因爲麻繩斷裂而散落的錢幣。

官吏們將稅賦入庫後,一臉無奈又動作熟利的收拾起地上堆散的錢幣。

畫面裡的衆生相化作一團團的清氣沖霄而起。

隨後清氣凝結成四個大字橫貫長空!

【文景之治】

……

【漢文帝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讓百姓的財富得以恢復,而漢景帝也延續了文帝的政策。】

【到了景帝后期,百姓開始出現了穩定富裕的景象,郡國的倉廩堆滿了糧食,甚至因爲糧食陳陳相因,致腐爛而不可食,而國庫的糧倉也時有餘財。】

【而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

……

大漢,

一身白服的劉邦看着天幕裡那一幕幕政通人和的場景,一時恍了神。

自己以前也是種過地的。

劉邦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在田地裡的日子。

但不管是在楚國之時,還是秦朝之時。

他從沒見過那些百姓們在豐收時笑過,只有接連不斷的唉聲嘆氣。

因爲那些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不是全都屬於自己。

在上交出稅賦田租後,留下的東西能填飽肚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所以他從小就看不上那些事。

辛辛苦苦的在地裡刨食一年,不還是隻能勉勉強強的填飽肚皮?

哪有給人當門客來得爽利痛快?!

回想起從前,一時間只感覺是恍如隔世。

“好啊…好啊…文景之治…”

劉邦揣着手不停的感嘆着。

“真不愧是乃公的種!”

“這個景帝應該就是恆兒的那個太子吧?”

“不錯,不愧是乃公的血脈!”

一旁的呂雉忍不住的翻了個白眼。

……

【漢文帝·劉恆】

【軍事成績:多次抵禦匈奴入侵,評價C級,得兩分】

【制度建設:廢除了繼承秦朝的“連坐法”和“肉刑”,“募民實邊”有效的預防了匈奴入侵,制定“馬夏令”鼓勵養馬,爲後來掃蕩匈奴打下基礎,評價S級,得五分】

【外交策略:繼續以和親政策與匈奴周旋,刀不血刃收復南越,評價A級,得四分】

【民生經濟:開創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歷史上唯一一個免過農業稅的皇帝,減除徭役使丁男三年一事。評價S級,得五分】

【用人識人:在毫無根基的情況下登基帝位,安撫分化功臣集團,逐漸掌控朝堂。運用賈誼《治安策》的部分建議,將齊國一分爲六,淮南一分爲三,初步削弱了同姓諸侯的勢力。評價A級,得四分】

【後世影響:古典明君典範,“太宗”廟號與諡號“文”因此達到了後世帝王的夢寐以求的地步,評價S級,得五分】

【總分二十五分!】

【檢測到後世強烈情緒,開始同步】

【漢文帝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選項一:千古明君】

【選項二:腹黑皇帝】

【選項三:啥也不是】

……

大漢·景帝時期

?!

劉啓有點慌了。

你等會兒!

文景之治裡的“景”應該是我吧?!

話都說到這了你仔細介紹一下啊!

不會一筆帶過了吧?

……

{出這選項?作者你腦袋被驢踢了吧?}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唯文帝也!}

{陛下不如漢文帝∽∽遠甚!(狗頭)}

{填空是吧?我知道!首先排除家淨!}

{經天緯地曰文,漢朝時期的諡號還不是爲了討好皇帝,所以劉恆實至名歸!} {天佑大漢,萬古長存!}

{我才知道,我從小幻想的最完美的皇帝在歷史上真的存在過!(花癡臉)}

{勳貴們本來以爲劉恆是個隨意拿捏的軟柿子,結果沒想到是個狠角色!(狗頭叼花)}

{絕對是千古明君!也就是對外戰爭拉胯了點,但這也是因爲國力不允許!這要是武功像武帝那樣牛逼,那他就不是文帝了,是天帝!(大拇指豎起)}

{漢文帝加漢武帝?臥槽!這不敢想啊!}

{我提一句,李世民是最接近這個標準的!}

……

大漢,

劉邦十分訝異,一拍已經收拾好的案桌樂道:

“朕本以爲恆兒和這個武帝就夠厲害了,沒想到還有更厲害的!這是後世的哪個皇帝竟如此勇猛?!”

羣臣面面相覷。

‘陛下問誰呢?’

‘不知道,反正不是問我。’

‘陛下可能有點高興過頭了’

……

大漢·文帝時期

“後世子孫過於厚譽了,朕只是按照阿父立下的朝政去實施,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罷了。”

未央宮內,一身寬袍布衣正襟危坐的劉恆看着天幕上的消息,面帶微笑語氣平靜的說道。

“陛下何必妄自菲薄?”

身邊同樣布衣荊釵的竇漪房聽到這話不樂意了。

“後世子孫既然如此追憶,可見在史書上的評價陛下是首屈一指的!”

“這些讚譽是陛下應得的!”

劉恆淡淡的一笑,剛要說些什麼時,門外的內侍邁着小步走了進來。

“陛下,太子於殿外求見。”

“讓他回去!”

內侍的話音剛落,劉恆憤怒的聲音緊隨其後!

剛纔還一臉平靜的漢文帝現在是眉頭倒豎一臉嫌棄。

看着內侍匆匆退下,竇漪房撫着劉恆背勸解道:

“陛下何必如此生氣?”

“朕是氣他不成器!”

劉恆一拍案桌怒聲喝道:

“多大的人了!還如此急躁!?”

“天幕上的寥寥幾語就讓他跑來,他想問什麼?”

“就算景帝真的是他,他現在就可以驕傲自滿了嗎?!”

“拿棋盤砸吳王太子這事朕還沒跟他算呢!?”

“這事是這麼辦的嗎?!你非得當面砸死他嗎!”

劉恆被氣的一大串的說了一通。

竇漪房一邊安撫着一邊走神,好像有哪裡不對勁吧?

最後,劉恆冷哼一聲總結到。

“一點都不像朕!”

……

大漢·景帝時期

“阿嚏!”

看着天幕,一身華袍的劉啓打了噴嚏。

身邊的王皇后看到不免擔憂的詢問道:

“陛下可是着涼了?不如召太醫令來看看吧?”

“無妨,朕的身體並沒有感到不適。”

劉啓擺了擺手,用身邊的淨布擦了擦鼻子。

“哼!肯定又是哪個諸侯王在背後唸叨朕!一羣小人。”

冷哼一聲,劉啓恨恨說道。

隨後又看着天幕一臉愁思。

這景帝應該是朕吧?總不能是徹兒吧?

但這武帝會是朕的哪個孫子呢?

得考察考察他爹是誰啊…

那徹兒這皇位又該怎麼辦呢?

真是頭疼啊…

PS:漢初的皇帝都喜歡自己的對太子說“不類己”

PPS:我算看明白了,軍事上要是不給力,民生經濟再好也評不上千古一帝。

PPPS:儘量在23點前碼出第二章!23點前沒有,那就沒有。

疑惑,那些大佬怎麼碼出那麼多字的?

(本章完)

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624章 平壤之戰!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完本感言。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253.第245章 天可汗!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146.第142章 祖逖!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
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624章 平壤之戰!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完本感言。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253.第245章 天可汗!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146.第142章 祖逖!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