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

{崇禎自盡的所有細節合併自《明史》和《明朝紀事本末》。}

{究其根源,大致來自錢士馨在1653年前後所著的《甲申傳信錄》,很難說有很高的信度。}

{雖然崇禎殉國一事的知名度極高,但是除了殉國自盡一事以外,幾乎所有的細節都存在爭議。}

{原因很簡單,改朝換代和加上對官員隊伍的清洗,缺少足夠信度的史料。}

{具體有爭議的地方有很多。一是崇禎是否留下遺書。雖然明思宗在衣服中留下遺詔,但是實際上主流觀點對此事存疑,一般在討論明代遺詔時也多以天啓爲止。}

{二是明朝京城爲何沒有組織像樣的抵抗。傳統史家或者習慣上將大順自東征開始一路順風歸結爲明朝諸鎮望風而降,但是近年來有觀點認爲是因爲此時華北地區爆發鼠疫,導致京營減員嚴重,以至於無力抵抗。}

{三是北京城破之前,明順之間究竟有沒有議和,進展到何種程度。因爲史料缺失以及當事人的刻意迴避,一般都認爲雙方曾進行過接觸,但是因要求差距過大而破裂。}

{……那他媽還有什麼是真的?}

{明亡了是真的。}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啓蹲在田邊,胳膊肘懟了懟旁邊揮舞樹枝小劉徹。

小劉徹栽楞了兩下,用樹枝穩住身體。

先是默默翻了個白眼,然後扭頭看着劉啓,笑道:

“阿父,有何事啊?”

劉啓一臉惆悵道:

“大明就這麼亡了?”

小劉徹笑着點頭:

“是呀,亡了。”

劉啓還是很惆悵:

“雖然知道他會亡,但也亡的太……”

滑稽了吧?

真就是一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啊。

一切就跟水到渠成一樣。

小劉徹再次甩着手裡木枝,吐槽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崇禎做的那些事,誰會給他賣命啊。”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

天幕上。

崇禎皇帝的評績也逐漸展露。

【明思宗·朱由檢】

【軍事成績:屢戰屢敗,亡國之君。】

【評價E級·得零分】

【制度建設:明代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規矩。】

【但當他在治國上逐漸上手的時候,他發現這些科舉出身的官僚都是一些只懂八股,只會坐而論道之徒,難以在治國上有建樹。】

【隨即十分痛恨“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進內閣”的選人用人制度。】

【他在官吏晉升的考選法基礎上增添了負有連帶責任的保舉法。】

【這樣使得難以通過考選法勝出的低級官僚能夠晉升爲高級官僚。】

【同時改革科舉,重視武將,重視經世致用人才的選拔,從地方督撫中直接選拔人才進入內閣。】

【將武舉同文舉一樣實行殿試、傳臚。】

【大舉提拔只考中舉人、沒登過進士的人才。】

……

大唐·高宗時期

飛檐翹角下。

李治揹負雙手望着天幕,悠悠道:

“那些自幼入學、沉溺於舉子之業,然後有幸得授翰林院官,再被推薦入閣的學士們。”

“雖有文學之才,但多不諳政務,脫離實際,又與吏事相隔膜,坐而論道則猶可,因時應變、以濟時艱卻很難。”

“崇禎能看到這一幕,也算有幾分見底。”

“可惜了。”

斜紋鏤花的窗格後,長髮如瀑的柔媚身影輕聲細語道:

“但這種方法也會使得一些良莠不齊的人混進官場。”

“這種方法既打破了舊的制度,又不能建立一種新的制度。”

“所呈現出來的只有混亂與無序。”

李治點點頭,忍不住長嘆一聲。

能知我心中所想的唯有她。

可惜……

若不是宮裡的其餘人蠢得讓他窒息,他也不至於偷摸過來看她。

再不跟同樣見識的人聊聊,他都怕自己被宮裡那些人同化了。

“你覺得崇禎是個什麼樣的人。”

身後的影子沉默片刻,再次輕聲道:

“陛下竟不認爲崇禎是獨夫。”

李治再次長嘆一聲。

“媚娘啊……”

“崇禎是一個單純的人,他跟洪武皇帝一樣不願意和光同塵。”

“不懂得世間自有陰陽兩套規則,不懂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

“隨意用人,隨意罷人。”

“結果自然是越來越多的人無所適從,不敢擔當。”

“空有用人之心,卻無識人之明,用人之能。”

窗後的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嘴裡依然柔聲道:

“心有餘而力不足。”

“陛下還是要保重身體的。”

李治笑着回答一聲:

“當然,還是媚娘記掛朕。”

嘴角笑着,眼底卻是一片冰冷。

……

【己巳之變後,因發現戶部錯賬甚多,遂開始整頓財政。】

【明代大部分的財政定期奏報爲“歲報”。少數銀庫保留了月報或季報的形式。】

【崇禎要求戶部將新、舊餉庫賬冊“五日一報”,邊鎮餉司實行“月報”。】

【建立駁查制度,派專員覈實月報數額,由此可以隨時掌握各倉庫的具體變動。】

【清朝入關以後,沿襲崇禎的財政改革成果,形成奏銷制度。】

【評價A級·得四分】

……

大明·永樂時期

“他孃的!”

朱棣更氣了!

“制度評績這麼高,說明腦子沒問題!”

“怎麼辦事就這麼差呢?!”

朱高熾揣着袖子,老神在在道:

“人雖有天分差別,作爲皇帝,缺乏必要的皇帝教育就是個大問題。”

“誰也沒有想到朱由檢會突然成爲皇帝。”

“自然也就沒有受過完整的皇位繼承人的教育和訓練。”

“也不能指望每個藩王一繼位就是嘉靖那種天才吧。”

“這年少突然即位,接手了一個如此複雜、困難的爛攤子,確實力不從心。”

“能力與品質,兩方面都承擔不了一個君王的角色,何況在這種亂世。”

“他本人也確實有很大的問題,性格扭曲乖張,患得患失,遊移不定,猜忌心極重,對臣下極爲刻薄暴虐。”

“一方面推卸責任,頻繁更換和殺戮大臣,一方面又不斷抱怨臣下有負君恩。”

朱高熾說的直搖頭。

“只能說咎由自取。”

朱棣斜睨着他,冷笑一聲:

“太子爺倒是大心胸。”

“大明都亡了還能如此怡然自得。”

朱高熾無奈的看向自家母親,攤手道:

“娘,你看,又這樣。”

徐皇后正打聽着朱瞻基喜歡什麼女子呢,聞言扭過頭道:

“你別沒事總熊老大!”

“那崇禎雖說乾的不如不幹,但態度還認真的,大明亡了又不只是他的原因。”

“你與其關注大明亡了,不如先治未病!”

朱棣一邊挨說一邊盯着朱高熾。

兔崽子……

你給老子等着!

……

第44章 新始祖王莽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89章 平定三藩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146.第142章 祖逖!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369章 慶曆增幣!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
第44章 新始祖王莽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89章 平定三藩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146.第142章 祖逖!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369章 慶曆增幣!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