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

{崇禎自盡的所有細節合併自《明史》和《明朝紀事本末》。}

{究其根源,大致來自錢士馨在1653年前後所著的《甲申傳信錄》,很難說有很高的信度。}

{雖然崇禎殉國一事的知名度極高,但是除了殉國自盡一事以外,幾乎所有的細節都存在爭議。}

{原因很簡單,改朝換代和加上對官員隊伍的清洗,缺少足夠信度的史料。}

{具體有爭議的地方有很多。一是崇禎是否留下遺書。雖然明思宗在衣服中留下遺詔,但是實際上主流觀點對此事存疑,一般在討論明代遺詔時也多以天啓爲止。}

{二是明朝京城爲何沒有組織像樣的抵抗。傳統史家或者習慣上將大順自東征開始一路順風歸結爲明朝諸鎮望風而降,但是近年來有觀點認爲是因爲此時華北地區爆發鼠疫,導致京營減員嚴重,以至於無力抵抗。}

{三是北京城破之前,明順之間究竟有沒有議和,進展到何種程度。因爲史料缺失以及當事人的刻意迴避,一般都認爲雙方曾進行過接觸,但是因要求差距過大而破裂。}

{……那他媽還有什麼是真的?}

{明亡了是真的。}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啓蹲在田邊,胳膊肘懟了懟旁邊揮舞樹枝小劉徹。

小劉徹栽楞了兩下,用樹枝穩住身體。

先是默默翻了個白眼,然後扭頭看着劉啓,笑道:

“阿父,有何事啊?”

劉啓一臉惆悵道:

“大明就這麼亡了?”

小劉徹笑着點頭:

“是呀,亡了。”

劉啓還是很惆悵:

“雖然知道他會亡,但也亡的太……”

滑稽了吧?

真就是一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啊。

一切就跟水到渠成一樣。

小劉徹再次甩着手裡木枝,吐槽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崇禎做的那些事,誰會給他賣命啊。”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

天幕上。

崇禎皇帝的評績也逐漸展露。

【明思宗·朱由檢】

【軍事成績:屢戰屢敗,亡國之君。】

【評價E級·得零分】

【制度建設:明代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規矩。】

【但當他在治國上逐漸上手的時候,他發現這些科舉出身的官僚都是一些只懂八股,只會坐而論道之徒,難以在治國上有建樹。】

【隨即十分痛恨“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進內閣”的選人用人制度。】

【他在官吏晉升的考選法基礎上增添了負有連帶責任的保舉法。】

【這樣使得難以通過考選法勝出的低級官僚能夠晉升爲高級官僚。】

【同時改革科舉,重視武將,重視經世致用人才的選拔,從地方督撫中直接選拔人才進入內閣。】

【將武舉同文舉一樣實行殿試、傳臚。】

【大舉提拔只考中舉人、沒登過進士的人才。】

……

大唐·高宗時期

飛檐翹角下。

李治揹負雙手望着天幕,悠悠道:

“那些自幼入學、沉溺於舉子之業,然後有幸得授翰林院官,再被推薦入閣的學士們。”

“雖有文學之才,但多不諳政務,脫離實際,又與吏事相隔膜,坐而論道則猶可,因時應變、以濟時艱卻很難。”

“崇禎能看到這一幕,也算有幾分見底。”

“可惜了。”

斜紋鏤花的窗格後,長髮如瀑的柔媚身影輕聲細語道:

“但這種方法也會使得一些良莠不齊的人混進官場。”

“這種方法既打破了舊的制度,又不能建立一種新的制度。”

“所呈現出來的只有混亂與無序。”

李治點點頭,忍不住長嘆一聲。

能知我心中所想的唯有她。

可惜……

若不是宮裡的其餘人蠢得讓他窒息,他也不至於偷摸過來看她。

再不跟同樣見識的人聊聊,他都怕自己被宮裡那些人同化了。

“你覺得崇禎是個什麼樣的人。”

身後的影子沉默片刻,再次輕聲道:

“陛下竟不認爲崇禎是獨夫。”

李治再次長嘆一聲。

“媚娘啊……”

“崇禎是一個單純的人,他跟洪武皇帝一樣不願意和光同塵。”

“不懂得世間自有陰陽兩套規則,不懂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

“隨意用人,隨意罷人。”

“結果自然是越來越多的人無所適從,不敢擔當。”

“空有用人之心,卻無識人之明,用人之能。”

窗後的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嘴裡依然柔聲道:

“心有餘而力不足。”

“陛下還是要保重身體的。”

李治笑着回答一聲:

“當然,還是媚娘記掛朕。”

嘴角笑着,眼底卻是一片冰冷。

……

【己巳之變後,因發現戶部錯賬甚多,遂開始整頓財政。】

【明代大部分的財政定期奏報爲“歲報”。少數銀庫保留了月報或季報的形式。】

【崇禎要求戶部將新、舊餉庫賬冊“五日一報”,邊鎮餉司實行“月報”。】

【建立駁查制度,派專員覈實月報數額,由此可以隨時掌握各倉庫的具體變動。】

【清朝入關以後,沿襲崇禎的財政改革成果,形成奏銷制度。】

【評價A級·得四分】

……

大明·永樂時期

“他孃的!”

朱棣更氣了!

“制度評績這麼高,說明腦子沒問題!”

“怎麼辦事就這麼差呢?!”

朱高熾揣着袖子,老神在在道:

“人雖有天分差別,作爲皇帝,缺乏必要的皇帝教育就是個大問題。”

“誰也沒有想到朱由檢會突然成爲皇帝。”

“自然也就沒有受過完整的皇位繼承人的教育和訓練。”

“也不能指望每個藩王一繼位就是嘉靖那種天才吧。”

“這年少突然即位,接手了一個如此複雜、困難的爛攤子,確實力不從心。”

wωw◆ тt kán◆ ℃o

“能力與品質,兩方面都承擔不了一個君王的角色,何況在這種亂世。”

“他本人也確實有很大的問題,性格扭曲乖張,患得患失,遊移不定,猜忌心極重,對臣下極爲刻薄暴虐。”

“一方面推卸責任,頻繁更換和殺戮大臣,一方面又不斷抱怨臣下有負君恩。”

朱高熾說的直搖頭。

“只能說咎由自取。”

朱棣斜睨着他,冷笑一聲:

“太子爺倒是大心胸。”

“大明都亡了還能如此怡然自得。”

朱高熾無奈的看向自家母親,攤手道:

“娘,你看,又這樣。”

徐皇后正打聽着朱瞻基喜歡什麼女子呢,聞言扭過頭道:

“你別沒事總熊老大!”

“那崇禎雖說乾的不如不幹,但態度還認真的,大明亡了又不只是他的原因。”

“你與其關注大明亡了,不如先治未病!”

朱棣一邊挨說一邊盯着朱高熾。

兔崽子……

你給老子等着!

……

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17章 漢惠帝劉盈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46.第142章 祖逖!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29章 大唐落幕。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28章 乾隆盛世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
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17章 漢惠帝劉盈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46.第142章 祖逖!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29章 大唐落幕。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728章 乾隆盛世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